?
话不多说,车子开回了警局。
只见警局外面停了部小型坐骑——电动车,浅色的,车身都挂着泥,似乎车主是骑着它四处奔波造成的。林曼天认得这辆车,这是跟本警局关联最密切的媒体,“早报报社”的李记者李大同的车。
李大同是该报社仅有的两名跑腿记者之一,他几乎是每两天就会往警局里跑一趟。
胡同街的凶杀案一出,就登上了X县“早报”报纸的头条:20岁少女离奇死于浴室!死法狰狞!其中的错误就不多说了,为了制造轰动的效果,很多媒体都会刻意夸大新闻的内容,李大同也不例外,这也是林曼天反感记者这一行的原因。其反响自然没有让人失望,第二天几乎整个X县,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功劳当然非李大同莫属,李大同的新闻不仅新鲜,言语措辞极富推理小说色彩,当然,他总是十分聪明地在里面加上“据警方调查”的话语,结尾更是留下了巨大悬念。结果直接导致了本报的销量翻了几番,连蹲马桶大叔都会仔细品读一番。
接下来的侦查阶段,李记者自然是不会有半点遗漏,密切跟进,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内容。
两个人刚踏入警局,李大同就迎了上来,“嗨!两位警官有什么收获?”
“还好还好。”林曼天敷衍了事,案子还在调查中,如果此时透露给李大同,以他的性格,难免不会为了占个版面就对案子再大肆渲染一番,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林曼天选择板着张脸,避而不谈。
她卸下了围巾外套,就直奔自己的办公桌,一屁股坐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身为队长的林曼天虽是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但是苦于一个办公室就四面白墙的封闭空间,无聊得很,所以她直接在外面开了个办公桌,平时和队友们一起办公。
李大同趁着空挡刚想说什么,话他没出口林曼天就喊到:“小罗!”
“嘿嘿,林警官,那啥……”李大同还没放弃,他搓手笑着。
小罗应声而来。
“你把这些东西拿到法证部化验。”林曼天手里的正是那首诗,它被装在了密封袋里,一张纸横在了林曼天跟李大同之间,犹如一条深不见底的鸿沟,李记者刚想说的话就一张薄纸给隔开了。林曼天的一句话,就像一阵阴风,崖边摇摇欲坠的他就这样被刮进了深渊,你以为这样就完了?然而没有,李大同双手扣紧了岩壁,以顽强的职业要领心诀,一步一个爪印,朝着头顶的光亮处爬去……
“诶,这不是那首诗吗?”李大同指着小罗手里的那张纸,说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既然从林曼天嘴里套不出消息,那还不如自己发掘。
这果然很好的就引起了林曼天的注意,她问道:“你说什么?”
“我说你们不知道这首诗吗?我见过,就是这首。”李大同他干记者这行也不下十年了,对于X县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了如指掌,几乎是一个移动的资料库了,当然也是仅限X县而言。说着,李大同伸手挠了挠后颈,没直接回答。
“这首诗有什么来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林曼天一脸的难以置信,连原本奔波了一天的捂着热咖啡发呆的楚宁都回过了神来。
“几年前有个自杀案,一个死的人写了首诗,就是这个。”
“对!我想起来了,就是个案子,当时我都还没毕业呢!?”楚宁记忆随着李大同的提醒浮现出来。
“楚警官说得是,这案子有三年了吧,那时候你们都还不在,当时很轰动,省里面的记者都来了。当时我就是因为报道了那件事,还在省里拿了奖,呵呵,不过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李大同手捧着咖啡,喝了一大口。这么受重视还是有史以来第一回,平时的他在警局的都是苍蝇一般的存在,难得一次大家这么认真地听他讲下去,他也趁着机会多说了几句。
“你说这是谁写的?”林曼天问,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写这首诗的人是谁;以及跟肖淼之间的关系;还有放这首诗的人,肖淼与这首诗的关联。
“就是案子里头自杀的人写的,具体叫什么我也记不得了……哎?林警官,这首诗跟你们这个案子有什么关系吗?是线索吗?”李大同岔开话题,意图套取线索。
林曼天道:“那没道理,屁大点的事情百度都有,怎么这么大的事情都跟没发生过似的。”这件事似乎有点蹊跷,在车里的时候楚宁几乎翻到了底页都没查到关于这件事情的记录。
“队,咱可以上资料室那边找人查查,李大同要是没说错,那儿准有档案留着。”楚宁说的是对,但是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没挑明了告诉你就是不想要让你知道的意思。
放刑事档案的资料室不比刑警队的办公室,平日里安静的吓人,诺达的房间里守着几个人埋头对着电脑,不知道是玩指甲还是打盹儿。负责沟通的资料员是个脾气十分傲娇的眼睛女,隔着镜框看人的时候眼珠朝上,眼白留底,有点慎人。林曼天的刑警队平时都不太跟资料室的人接触,对方也十分的不客气,仅仅靠着仅有的线索的时间范围,找了半天,对方撂下一句“没有!”又低头继续玩指甲了。
如果说当时真的这么轰动的话,以他们老奸巨猾的局长的个性,是不会这么低调的。先前就预想到了结局,林曼天没太多的失望,只是这条线索似乎就这么断了。林曼天也不禁思考,到底是这个案子棘手还是自己的能力真的衰退了。
不想这时,李大同又给众人伸出了橄榄枝,他拍着自己羸弱的胸脯说道:“唉,包在我身上,我们报社每一期的报纸都会留底,三年前这件事可是上了头条,这么大的事情,我找找,今明两天就给你们消息!”
“李大同,不错不错,这次就麻烦了。”林曼天感激道。
本以为李大同这下总该离开了,只见他抿着嘴,睁着眼,没动。
林曼天这才又想到了什么,说:“好处自然是少不了你,案情的进展让你密切跟进。”
仿佛崖顶垂下了一跳救命绳,李大同一把抓住,在对岸成功登陆……然后喜滋滋出了警局,也留下了个悬念。
这个事情先放在一边,林曼天准备把精力收回,重点放在录影带的事情上。摄像头安在楼梯口,只要是可疑的人物都会被刻录下来,也就是,不管凶手是外来的还是这里的住户,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录像带里,这时就需要有一双慧眼能把他识别出来了。
看录影带是件技术活,不仅要有足够的耐性,还要一定的捕捉能力,这样的事情就落到了林曼天还有小罗的肩头上。
两个人窝在资料室里,一呆就是一个下午。
唐邑家的房子是独立的单元,一栋共五层的老房子。原本住有满满的二十户的住户,因为唐邑的原因,有几家在他劝说下陆陆续续搬离了,目前剩下十五户,一共四十八个人。
摄像头安在了二楼与三楼之间的转角处,三十几号的人,这些人在这一天多的时间里的生活部分轨迹都留在了这几卷录影带里,上班族、出门买菜的阿姨、跳广场舞健身的大爷大妈、还有上学的男孩女孩,他们进进出出,一个一个,三三两两地出现在了画面里。其中的枯燥不言而喻,林曼天差点没按快进,如果让你就这么一直盯着一个画面,从画面静止如同一张照片到几近出现幻觉(总感觉哪里动了没动的感觉),相信你就会毫不犹豫的按下快进的按钮。画面总是零零散散的有人进出,所以两个人都不敢怠慢,只在错开早中晚的时间段内加快速度。
就在两点三十几分的时候,如温丁云所说,小罗看见了她的身影,她背着个单肩包一个人走出了公寓。
画面直到屏幕下角的时间跳过了六点半之后才落下帷幕,随着画面暗了下来,渐渐不再有什么人从镜头走过了。
画面就这么静止了二十多分钟,就像在欣赏油画一样,林曼天从来没有这样盯着人家的楼梯盯这么久。林曼天按耐不住按着快进,屏幕下方的时间飞快的跳着,画面依旧没有什么变化,突然,一个黑影窜了过去,林曼天的心也跟着“扑通”了一下,或许你没有过这种感觉,但这竟然比看电影还要让人拍案叫绝。
画面被倒了回来,九点十三分四十五秒,一个人经过了,这是一个男人的身影,戴着顶鸭舌帽,很快地走了过去,他走的很快,画面很黑,只有暗黄的灯光,就像一个无脚的幽魂迅速飘了过去,有种看鬼片的感觉。
暂停,画面停在了男人经过的画面,虽然是俯视的角度,一身深色的羽绒服,但是可以看出这个男人身形消瘦,头戴鸭舌帽遮挡住了头部。他以极快的速度走过,几乎的小跑。这人不仅仅是行径不一般,可疑的显示时间,九点多,不说这后时候整栋住宅就跟死了一样不见人影了,值得注意的是此人出现的时间正是在肖淼死亡时间范围大约一个小时之前。
林曼天继续按着快进键,黑糊糊的画面里再没了动静,可见,这之后没再有任何人进出这所公寓了。
这人是谁?林曼天想,这人经过就没再经过,说明他也是这里的住户,其他方面也并无线索,林曼天打算洗出几张照片,到时候询问住户,以便找出此人。
(https://www.mangg.com/id46077/24327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