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丕传 > 第二十四章 骑兵

?我要献给父亲的东西就是马镫、马掌和马刺。

  拥有后世知识的我,其实早应该想到这三样东西对骑兵的意义,只不过我陷入了习惯思维之中。我的骑射很娴熟,即使是坐在没有马镫的马鞍上,我依然能够熟练的操控马匹,仅凭双腿夹住马腹就能拉弓射箭,所以我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直到这一次跟随父亲奔袭延津和白马,连续几日的不间断行军,即使骑术精良如我也累的双腿酸痛,下马的时候几乎站立不住。我这才想起了还有马镫这个东西的存在。

  我拿着吩咐营中工匠打制的几样东西兴冲冲的拿给父亲,放在他面前的案上。

  “这是何物?”父亲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疑惑的问道。

  我很兴奋,因为我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到底能起到多么不可思议的作用,“父亲你看,这是马镫。只要用皮带系着,挂在马鞍的两边,不仅上马方便,而且骑兵在骑马的时候可以蹬踏着它借力。这样骑兵在马上就可以坐的更稳,身体可以更加灵活。”

  “哦!”父亲把那平底的环状物拿起来,翻来覆去的看,不一会儿他便明白了这东西的用处,惊笑道:“妙啊!这么简单之物为何没有人想到?有了这个骑兵的战力就能成倍的增加!哈哈,好东西!”

  “这是做什么用的?”他指着那个半月形的马掌问道,眼神中满是期待。

  我拿起一个马掌,比划了一下,说道:“你看这像不像马蹄的形状。骑兵作战,全赖马力。而战马长期奔驰,马蹄就会磨损,如果踏上尖锐的石头,很可能还会裂开,很多青壮的战马就因此不堪再用了。如果把这个钉到马蹄上,好比给战马穿上鞋子,不但保护了马蹄,还使得马蹄抓地更加有力,跑的更快更稳!”

  父亲的双眼已经开始放光了,他拿起那个带刺的铁轮,“那这个呢?”

  “这是马刺,把它连在靴子上,骑马的时候不用马鞭,只要用脚跟踢马腹,就可以让马疼痛,全速往前冲刺。上面的刺不能太尖,省得刺伤了战马。”

  父亲振奋的站起来,抓起那一包东西,叫道:“走,试试去!”

  我们找来工匠,给一匹战马钉上马掌,马鞍上连上马镫。父亲让骑术精良的曹休在校场上试骑。一开始,人和马都不适应。就像人穿上新鞋一样,总会觉得别扭。马也如此,刚钉上马掌,它不停的刨着蹄子,显得十分不安。好在曹休十分熟悉马性,很快就将它安抚好了。上马之后,曹休一开始习惯性的用腿使力,马镫似乎有些多余。不过在绕着校场奔跑两圈之后,曹休就发现了马镫的正确用途。

  “痛快!痛快!”他纵声大笑起来,开始在马上做出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急停、跳跃、蹬着马镫站立,最后他抽出环首刀,侧斜着身子,在飞驰中连连挥刀,白光闪动之中,几个用来练习劈斩的草人被齐刷刷的削断,四下围观的将士轰然叫好。

  要知道那些草人看似柔软,其实最坚韧不过,要想削断它们,在平地上,借用腰肘之力,快速挥斩刀剑,训练有素的人可以做到。但是在没有马镫的战马上,骑手腰部的力量要配合双腿去控制战马,全凭双臂之力,基本很难使出那种淋漓的攻击力。马镫的意义之一就是解放了骑兵腰部的力量。

  曹休跳下马时,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不用他说父亲就已经肯定了这几样东西的价值,兴奋之情不可抑止,“有了这几样东西,我的虎豹骑就是这天下最强的利器!”

  曹休回味了一下,说道:“主公,有了马镫,咱们的虎豹骑想要扩编就容易了许多。以前只能挑选军中骑术精良的士卒,他们有很多都是久经战阵的百人将,实在是选不出多少。现在,只要是会骑马,身体灵活的士卒稍加训练即可成精锐骑兵。就是战马难以弄到。”

  父亲一挥手,“只要我们击败袁绍,战马就不是问题!”

  曹休拍着战马,一只手比划了几下,“我感觉马上的技艺,还有骑兵战法、战阵都可以演变出更多的变化。”

  “去找一些武艺高超的将士,你们一起去探讨,尽快形成战力!”

  “诺!”

  父亲回过头,拍着我的肩膀,半是高兴,半是疑惑的问:“子桓,这些东西你是从何处得来?”

  我自然不好说出那离奇的实话,只好言道:“孩儿从小骑马,早就感觉到不便,一直在想如何解决。前几日出征,在行军途中突发灵感,就想到了。”

  父亲并没有不相信,因为想出这些东西并不难,只是从来没有人往那个地方去想罢了。所以他很高兴的夸赞我道:“做得好!我给你记上一功!”

  “父亲所言当真?”

  “自然当真!而且是战功!哈哈……”

  看来父亲的确是高兴坏了,居然给我战功。这样也好,我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官渡之战过后,我可不想继续当什么书佐,未雨绸缪,有一个心仪的职位我必须拿到。而且我相信只要我有足够的功劳,那个职位父亲没有理由不给我。

  只要得到它,我所有的谋划就能开始展开了!

  将要出征的曹纯部被父亲暂时叫停,他要给虎豹骑全部装备上马镫、马掌和马刺,这些东西打造起来很简单,工匠们集中精力,只用了两天的功夫,两千套马具就全部打造完毕。装备完成,又用了五日的时间让他们熟悉。

  五日后,曹纯带着一千铁骑,兵渡渠水。

  这一次,他们要承担的任务不仅是袭扰河北军,而且还要在实战中进一步检验新装备的性能,探索新的骑兵战法。父亲同时要求曹纯,如果有战损,绝不能将任何一具战马的装备遗落到战场上,更不允许有人被生俘。

  曹纯不愧是天生的骑兵将领,他带着这一千铁骑,在濮水两岸神出鬼没,像群猎的狼群一样,遇到河北军运粮、巡逻的小股部队就果断围杀,遇到大部队就先袭扰,而后利用更加快速的机动性和敌人兜圈子。如果敌军放弃追击他也不予理会,如果穷追不舍,他就边打边走,反复的袭扰,直到把敌军拖疲、拖散,而后回过头来一口将其吃掉。

  河北军被搞得不胜其烦,袁绍派出大股的骑兵想要把曹纯留下来。这是一个机会,验证一下装备了新式马具之后的骑兵对上老式骑兵到底有多大的优势。于是曹纯就在广袤的黄河淤积平原上和河北骑兵玩起了猎杀与反猎杀的游戏,骑射之法、冲阵之法、游击之法,凡是能想到的战法统统都实验了一番。

  战果是可喜的,几乎每个两三日就会有捷报传到官渡,虽说都不是什么大胜,但是新式骑兵的战力已经完全得到了验证,同等兵力下,装备老式马具的河北骑兵更本就不堪一击。更重要的是,袁绍的整顿地方的步伐被打乱了,为了防备曹纯的突袭,他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去守备各地,就连运送辎重的部队也要集合数钱兵马才行。

  这正是父亲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总决战开始之前尽量的把庞大的河北军拖疲、拖垮,消减它的战力。

  这一过程持续了近两个月,曹纯完美的完成了父亲给他的任务。

  在关注曹纯的同时,我也时刻留意着另外的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在我看来是关系我军成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有关孙策的。这一次父亲集合辖地内的绝大部分兵力北上,把一个软弱的后方暴露给了南方的两大诸侯,刘表和孙策。刘表不足为惧,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敢于独身赴荆州,扫清宗贼的豪杰,多年的安逸消磨了他的雄心壮志,把他变成了一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守门之犬。

  可是孙策这个江东小霸王就让人放心不下了,他可是个野心勃勃,刚猛勇进的厉害角色。连父亲都要叹息的承认“狮儿难与争锋”,对他忌惮不已。一旦我们在这里和袁绍正式展开全面的大战,这小子在后面捅上一刀,我军的形式恐怕就会立刻崩溃。

  虽然后世的史书明明白白的写着孙策他永远都不会再有机会给我们添麻烦了,但我又害怕那个偶然的突发事件是否会如期而至,如果没有,那麻烦可就大了!

  七月中旬,许昌荀彧的一封密报传到官渡,父亲读后欣喜若狂,大笑道:“我后顾无忧矣!”

  孙策死了!被许贡的门客刺杀,身负重伤,再加上他暴躁的脾气,以致不治身亡,英年早逝。而江东由他十八岁的弟弟孙权接任。没有人把孙权当回事,在大家看来这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能不能坐稳他的位子还不好说,毕竟江东也不太平,孙策活着还能凭他的武力和威望压制各方。孙权?这小子听说最多就当过一任县长,他能行吗?

  不过只有我知道,孙仲谋将是一个并不比他的兄长好对付的对手,甚至更加的难以对付也说不定。

  但那是未来的烦心事,眼下江东方向的危机已经解除了。

  和袁绍的正式决战也该开始了!

  ;

(https://www.mangg.com/id46010/240223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