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了御书房领路的太监便腿了出去,牛安按着那太监的交代,又给端坐在书案后的皇帝行了个大礼,按礼说这样的行只是个形式,这行礼的人只要一跪下去唱完三声万岁这皇帝就会脱裤子放屁似的说声免礼,这行礼的人就可以起来叙话了。
但是牛安在地上跪了一阵却仍不见皇帝说他那句免礼,这心里就不由的纳闷,难道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又回想了一遍刚刚那领路太监给自己说过的话。发现没有啊!全是按他说的做的,难道真让那领路的太监说着了,这皇帝在面试时一上来就会考校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如果这样那就自己就只有好好的跪着了,继续遵循那太监给自己说的下一个关巧,那就是这时一定要给皇帝留一个好印象。但是就怕这皇帝老儿记自己的仇,自己上次不是坑他那一百两金子吗?
一想到这儿,牛安突然明白过来,自己哪里是跟他头一次见面啊!要说这给皇帝留印象那上次在那禁苑里,自己早就留过了。这会儿不叫自己起来,多半是那皇帝老儿在记自己的仇,这下可就遭了,要真是这样那自己还面试个屁啊!老早就把面试官给得罪了,这样的面试还有悬念吗?
就在牛安准备破罐子破摔时,皇帝发话了。“你小子看来还真是被老师他给贯坏了,居然给朕行个礼也做这么敷衍了事,难道说这世上还就真的没有了能让你敬畏的人了吗?”
牛安心想,这能怪我吗?就像那些学外语的人似的,就算他的外语说的再溜,但在本地人眼里看起来,还不是怎么都达不到原汁原味的效果。更何况自己大齐的这门外语说的还不够溜,就更不要强求我有原汁原味的效果了。
“小民不敢,只是小民本是一山野小子,实在不识这些礼数啊!要有不周还请陛下海量,小子以后一定尽心尽力的去改。”
皇帝挥了挥手道:“算了,起来吧!你也别再敷衍朕了,等你学会恐怕黄花菜都凉了。朕来问问你,你说的这个搞好经济倒底是个什么意思?”
“回陛下的话,其实经济一词是我家乡的一种方言,用在这里可以看着是代表社会财富的说话。想要搞好经济提高社会的财富,小民认为这首先得要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只要能在同样的时间生产出更多的东西出来,这财富自然不就增涨了吗?
但要提高这社会的生产力,首先就得重中匠人。因为人的一双手能干的事必竟有限,想要在同样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或者是要一个人完成十个人的劳力。这当中就一定要靠相应的工具,有了相应的工具同得还得配上相应的知识,这样方能事半功倍。就像人们常说的砍柴不误打柴功。但是人们可能是因力思维上的习贯,往往都只看中了这当中所说欲利其功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却都忽略了刀其实就是一件工具这一点。
忽略了这一点,自然也就忽略了如何去改进这个工具的想法。只知道磨刀,却不有想过如果能做出一把能自动转动的锯子,这砍起柴才来是不是会更快呢?所以在这里匠人的重要性便被显现了出来。
重用匠人让他们能不断的做出新的更省力的工具出来,这社会的生产力自然就能水涨船高。这时就得发展商业,让每个地方的货物得以流通,以防止社会的生产过剩。同时商人们都崇尚着变废为宝这么一句话,说白了就是拿别人认为是废品的东西去卖个好价钱。但是人们又都不是,就拿废品这么去卖肯定没人要。那么商人想要卖掉他就只能将废品进行改造,就比如说一匹粗麻布值不了几个钱,但要是在上面秀个鸟,印个花什么的那效果就完不一样了,如果商人的工艺精湛说不定还能卖出个天价来。
等商人都忙活了起来,那户部是不是就可以想着怎么去收点商业税了呢?先按照他们所经营的不同,将他们分门别类。再按照他们类别依居当时的国情,而定上像什么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之类的税负。这样……”
“这样他们就都饿死了,是不是?你什么时候才能将你这贪财的毛病改改?”皇帝打断牛安的话道。牛安一愣随即便明白皇帝误解了自己的意思,笑道:“陛下这是误解了小子的意思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小子所说的税目虽多,但咱们可以按照一点的比例来收啊!这个比例的度量就看他们的实际盈利的多少来定,同时咱们先前将所有的商家按着他们所经营的行业分好类,比如说像卖奢侈品的咱们可以收重税,对于平常的日用品他们的税负咱们就可以定的轻一些。
还有就像是大商号与小老百姓的小买卖,哪怕卖的都是包子,咱们也得区别对待。大商号咱们在保障他们能盈利的情况下给他适当的加收一些税负,因为他们本大利大,财力雄厚。而对于小老百姓的个体经营户,在经营归模与方式上肯定与大商号们不用,所以在大商号上能产生的税目肯定有一些是落不到小老百姓头上的,就算有些重合之处,咱们收税也是按着盈利的多少来算,这样自然也就收的没有大商号的那么多。
总之一句话收税就是在能保证商家能够盈利的情况下,能者多交,弱者少交。这样一来,不是也从侧面仰制着贫富的差距吗?待到将来我大齐商人的足迹遍布天下之时,说不定那时大齐的财政光靠商税就足够所用了。到时有没有家税就会变得无关紧要,让天下的农民从此不再上税,而国用足矣!”
牛安的这张饼画得还真叫大,让皇帝听完之后眼里全是憧憬之色。不收农税而国用足,那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盛世?过了半响皇帝这才缓缓说道:“如果真按你说的那样改革税制,那朝廷的税吏岂不全都要通晓商事才能胜任?”
牛安听了点点头道:“陛下所言及是,要是按照小子所说的这样去收税,朝堂上的那些老夫子,是只望不上了。所以小子认为咱们还得成一个工商部,可以将他归于户部之下,也可以独立出来,这全看陛下是怎么想的了。
然而这工商部所招收的官员不胆要通晓商事,还要精通算学。只有会算这在帐目上才不会被那些个别的奸商所蒙蔽。”
“工商部!这名字却也贴切,但你叫朕上哪去找这样的人来充实这个工商部?要知道天下的税赋可不是两三个人能收得下来的。”
“陛下这一点小子也想到了,我跟老师提义重开通天书院开办新学,就是为了替朝廷培养这样的人才。除了算学,工商学之外,在新学中我还打算开设格物学,化物学,工程机关学与医学,教育学等等。凡是只要跟民生有关的,咱们都得将他例为一门学科与以钻研开拓新的学术。
我总认为世上的学术并不只小子刚刚所举的这些,也许随着人们对于这些学科的不但钻研以后还会出现电子学,生物学,电子生物学,生物化物学,仿生学,光学,天文学等等。总之随着人们不断的专研下,这些学科会被不断的细化,因为宇宙的奥秘实在太多太深奥了。想靠几个人或是几代人是跟就完法完全弄明白的。
只要在不断的专研中去不断的细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探索才能更多的掌握宇宙的奥秘。我们只有对宇宙的奥秘撑握的越多,才能更好的改造自生的生活环境。也许有一天,我们能相隔千里却能面对面的谈话,万里之遥转眼就到。人们都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但是学着医学的发展,到时可能年过七旬的老人偏地都是,一两百岁的老叟偶而也能碰上一两个。也许某天这马车便不再用马拉了,随着工程机关学的发展,人们就可以做出一辆能自己行走的铁车来。还有这天空,在我们的眼里一直都是哪么的神秘让人不得不对它生起敬畏之心,但是随着我们在新学中的不但的专研与探索,幸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能造出一架能载人在天空中飞行的铁鸟,飞到白云之上看看那里是不是真的住得有神仙……”
“还想去看神仙?朕看你说的这些东西也就只有神仙才能办得到,除了神仙凡人能做得出来你说的这些东西?要不你做一个能带人飞天的东西出来让朕看看?你要是做不出看朕不治你一个欺师灭祖之罪!”皇帝虽然开始也被牛安这极具诱惑性的话句,勾起了心中的向往与雄性壮志,但是随着牛安说的越来越离谱,皇帝这才不得不反应过来,在心里疑问道:“这些东西真的是人能做的出来的吗?难不成这小子就是靠得这些鬼话来蛊惑老师准备重开通天书院开设新学?”
听了皇帝的话,牛安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想要治自己一个欺师灭祖的罪,这罪名好像跟自己刚才所说的东西八杆子也打不着啊!但是想了一下还是对皇帝道:“这要说做个东西带人飞天,也许我还能办得到。但如果是想要做出想往哪儿飞就能往哪儿飞的东西,那可能就有点难办了。”
移动阅读请访问: 品文吧-精选好看的小说
(https://www.mangg.com/id45967/259300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