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明明如月之燃烧的战旗 > 临危受命

?

  还是老规矩,咱们前情回顾一下。上一集主要写得是大明王朝最后的督师(注意是大明)孙传庭在潼关与李自成决战,最后英勇殉国了。王彦路仗着自己的宝马和威猛的名号带着三名亲兵杀出重围。

  本来他打算自尽的,结果被手下亲兵刘振全劝住并且提醒他还有最后的王牌:关宁铁骑。王彦路这才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带着三名亲兵日夜兼程的赶路,终于在崇祯十七年(注意时间,上部终于是写到头了)正月初一赶到了北京。

  这一路之上四个人跟去西天取经似的,遭了不少罪。但是我出于同情王少保,道上就没给他安排什么劫难。毕竟这又不是真的取经去,给凑四个人一起走就不错了。

  王彦路他们师徒四人,不是,是一行四人到达北京的时候正赶上沙尘暴了。四个人这一路上历尽风霜,本来就已经很狼狈了。这被风沙一吹,更像要饭的了!守城官兵如果不是认识王彦路所骑的那匹照夜玉狮子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开城门让他们进来的。

  王彦路带着一行人进了城,连家都没回就直接奔着紫禁城去了。到了天.安门就被禁军拦住了。也赶巧这会儿王承恩正在天.安门那儿候着,准备迎接文武百官朝见皇帝。正看见王彦路。当时王承恩就激动了,他赶忙跑过来拉住王彦路兴奋的说道:“王少保,你活着回来了!天佑大明,天佑皇上啊!”说完就老泪纵横的哭上了。

  王彦路不认识这太监到底是哪一位啊,他愣了片刻之后便对王承恩说道:“这都是仰仗陛下的洪福,这位公公,我要见陛下有要事商议。”

  王承恩一听王彦路这么说,立刻在前面带路,领着王彦路就进了紫禁城,直奔着奉天殿(今天叫太和殿)就去了。那么有的看官就不明白了,说为什么不去乾清宫?皇上不都在那办公吗?那是因为这一天是大年初一,根据明朝的惯例,皇上这一天的唯一工作就是在奉天殿里接受群臣的朝贺,也就是拜年,说完客气话大家就各回各家。所以崇祯皇帝这会儿正在奉天殿里坐着,等着满朝文武给他拜年呢。

  崇祯皇帝万万没想到,朝中的文武百官还没来之前,王彦路先回来了。他听王承恩说王彦路回来要见他商量要事,虽然他心里对王彦路有一些不满情绪,但是还是压住这股怒气传旨让王彦路进来。

  王彦路在奉天殿外面吹了半天风,正闹心呢,王承恩出来了,并且说皇上让他进去。王彦路赶紧弹了弹身上的灰尘(其实根本弹不干净),捋了捋发型(头盔打没了),然后跟着王承恩来到奉天殿内。

  王彦路进到殿内往正前方的宝座上望去,只见崇祯皇帝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赭黄色云肩通袖龙襕圆领袍,要系玉带,正端坐在龙椅之上闭目养神呢。不愧是皇上,到到了这时候了,架子还不倒。

  王彦路紧走几步跪倒在龙椅前面的玉阶之下,口中山呼万岁行过了大礼。崇祯皇帝连眼睛都没睁一下,只是口中淡淡的说道:“王爱卿平身吧。”

  王彦路一听皇上这语气,心想今天皇上这态度不是很和谐啊。我是打了败仗了,可我也差一点儿死在前线啊。我这么多年都为谁拼命呢!这你还来脾气了,你行你上啊!

  但是他转念一想还是别跟皇帝装逼了,他杀过、整过、换过的大臣还少吗?还是低调应对吧,上回当着他的面儿打高起潜他没治我大不敬的罪已经不错了。这次自己是打了败仗回来的,按理说应该直接拉出去砍了,哪有机会见皇帝?还是别翘尾巴,直接说正事儿吧。

  想到此处,王彦路跪在地上就把潼关失守、孙传庭战死的情况跟皇上说了,并且向崇祯皇帝建议立刻调关宁铁骑入关勤王,征讨李自成,不能再耽误了。

  崇祯皇帝其实早就知道潼关失守了,只是他没有想到孙传庭真的已经战死了。今天王彦路跟他一说他才相信这最后的希望已经破灭了。

  他叹了一口气,无奈的对王彦路说道:“王爱卿,若是调关宁军入关勤王,辽东如何维持啊?”

  王彦路心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辽东!不调关宁军入关的话北京都没了!想到此处他急忙说道:“启奏陛下,眼下朝廷的心腹之患乃是那闯贼李自成,并非满洲啊。陛下万不可本末倒置。”

  这个说法其实几年前杨嗣昌就跟崇祯皇帝提过,当时他没往心里去。但是时至今日,大明已经没了一半儿了,他不得不信了。于是他同意了王彦路的提议,下旨召吴襄进京提督御营。要知道崇祯皇帝是非常爱面子的,这种事儿当然得私下里悄悄的谈,先把吴襄找回来再说,毕竟吴襄在关宁军之中是资格最老的将领了。(比他资格还老的不是挂了就是投降了)

  好了,调关宁军入关的事儿这算是谈完了,接下来得干正事儿了,今天的正事儿是文武百官给皇帝拜年。可是左等没人来,右等还是没人来。偌大的奉天殿里只有崇祯皇帝和王彦路加一帮宫女太监,实在是太冷清了。

  各位要知道按照大明朝的惯例来讲,这个元旦朝议的规模是仅次于皇帝登基的,那可谓是相当严肃!可是今天,或者说今年这次元旦朝议,众大臣们却都跟商量好了似的集体迟到!

  这实在是太不给皇帝面子了。崇祯皇帝等得不耐烦了,就问王彦路道:“王爱卿,群臣为何还不来朝贺啊?”

  王彦路也蒙圈了,他心说我哪知道他们为啥不来?皇上你这问得太无厘头了。但是皇上既然问了,他不敢说不知道啊。于是眼珠一转,对皇上说道:“启奏陛下,大概是群臣未听到钟声的缘故吧。请陛下立刻鸣钟并打开东西两门,众位大臣一定会飞奔前来的。”

  崇祯皇帝听后立刻传旨鸣钟,给朕使劲的敲,不准停!但是敲了半天,依然没有一个人赶来给皇帝拜年。这下王彦路也冒了冷汗了。钟声一直响了小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里,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哆嗦,王彦路站在玉阶之下哆嗦。

  崇祯皇帝哆嗦是被气的,王彦路哆嗦是紧张的……

  君臣二人一起哆嗦了半个时辰(一个小时),终于有大臣三三两两的来了。首先是内阁首辅陈演和大学士魏藻德俩人结伴而来。之后什么六部的尚书、侍郎、给事中,都察院的各位御史,连翰林院的都跟着一起来凑数了。

  王彦路这才长舒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但是对于众大臣这种极不严肃的态度他还是很不满的。因此有大臣主动过来跟他打招呼他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脸上丝毫没有笑模样。

  群臣到位之后先是按照惯例一齐给皇上磕头拜年,之后就有个别人开始找理由了。给迟到找理由。有说前一天熬夜工作睡过头的、有说没听见钟声以为皇上没起床的、最可气的是那说因为天气不好的!其实挑老天爷的毛病没什么,关键是这帮人儿紧接着就又找了个理由:风从乾起,主暴兵至,城破人亡啊!。

  王彦路在一边听着直皱眉,他不是因为之前有过一次在皇上面前打人的前科的话,早就冲过去往死了扇那些臭白话的大臣了。破你奶奶个腿儿!

  王彦路心里觉得这些臭白话的大臣实在是太不要脸,太没有节操了!尼玛你迟到你就老老实实的认了不就完了,皇上还能因为这事儿砍了你不成!找的都什么狗屁理由!但是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时候更不要脸的言论出场了。

  为了证实这个沙尘暴是不利于大明王朝的,又有大臣扔出了一个末世预言:凤阳地震了。

  地震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儿,关键地震的地方还是凤阳!那是朱元璋的老家啊,按照封建迷信的说法那里是大明的龙脉所在。那么凤阳地震了,是不是就意味着大明朝要废了呢?

  崇祯皇帝心里很郁闷。本来嘛,过年拜年当然要听吉祥话了,可是今天众位大臣不但一齐迟到,而且吉祥话又一句没有,全是噩耗!加上这帮大臣平时骂骂人,互相指责着揭揭短,出事儿之后马后炮的来两句之外,别的能耐还没有,于是这元旦朝贺弄得跟开追悼会似的,就差大家一起哭了。

  但是正事儿还是得有人办啊,王彦路立刻请示崇祯皇帝,说李自成如果要从西北起兵攻打北京的话,宁武关是他的必经之地。现在自己立刻去宁武关镇守,希望陛下速命关宁军入关去增援自己。崇祯皇帝现在也慌了,因为除了王彦路之外,众位大臣谁都没招了。当然,王彦路这招也是被逼出来的,虽然算不上高明,但是眼下也只有这一招了。

  崇祯皇帝立刻下旨批准王彦路赶赴宁武关挡住李自成(现在也不提消灭的事儿了)。王彦路领了旨之后除了紫禁城,第一件事儿就是回家!总得安排一下后事,见一见老婆说句我爱你之类的临别赠言吧。

  王彦路回到崇祯皇帝给他建的那座冠军侯府,林月娥听说王彦路回来了,立刻带着孩子就迎出来了。夫妻相见自然又是互相抱着哭了一通,之后王彦路看着林月娥身旁的小男孩儿,怎么看怎么像小时候的自己。

  林月娥抱起那孩子,对他说道:“天儿,快叫爹爹啊。”

  王彦路一看林月娥这么一说,心说错不了,这就是我儿子王天格啊!唉,这孩子什么时候出生的自己这当爹的都不知道,这一晃孩子已经都会跑了。

  王彦路眼中含着泪看着那孩子。孩子估计是第一次见到王彦路,怕生的很,他紧紧搂着林月娥,胆怯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男人。在母亲的不断催促之下,才勉强从嗓子眼里挤出一句“爹爹”

  王彦路应了一声,接过了林月娥送过来的孩子,抱在怀里狠狠的亲了一顿。他心中暗喜,这是我儿子,亲儿子!哈哈,王家有后了,冠军侯这个爵位可以传下去了!

  那么很多看官不了解这孩子是怎么回事儿,现在就简单说一下。大家还记得王彦路大闹养心殿,暴揍高起潜那集吗?那时候林月娥就已经有了身孕了。之后孩子刚生下来不久王彦路就跟着洪承畴上外边打仗去了,从东北打到西北就没停过,林月娥按照之前跟王彦路商量好的那样,如果出生的是男孩儿,就叫王天格。

  据说这名字还是王彦路他父亲王长林当初给设想的,说最好王彦路未来的媳妇是姓林的,这样一来就突出那个“格”字了。左边是林的一半、右边是路的一半。

  如果是女孩,林月娥就自己琢磨一个名字吧,所以这小男孩儿就叫王天格了。

  一眨眼的工夫,这时候的王天格已经六岁了。六岁他才第一次看见自己亲爹!

  王彦路把儿子抱在怀里,好好的逗玩儿了一会儿之后便把孩子放在地上,任他自己玩耍去了。

  此时屋中只剩下王彦路与林月娥夫妻二人。他叹了口气,跟林月娥说自己在家待一天就得走,要去宁武关挡李自成去。这次去跟李自成决战,估计就……

  林月娥未等他把话说完,便伸手捂住了他的嘴。之后柔声对他说道:“我丈夫是盖世英雄,我一直以你为傲。”说罢便抱住王彦路,一头扎在他怀中抽泣着。

  王彦路这时候也控制不住感情了,本来他就爱哭嘛,这回更控制不住了。他紧紧的抱着林月娥,哽咽道:“夫人,以后天儿就要靠你独自照顾了,辛苦你了。”

  林月娥只是哭个不停,说不出话来。

  俩人哭过瘾之后王彦路终于开始说正事儿了。当然,让媳妇养好儿子也是正事儿。但是他现在说的这件事与养儿子那件事相比,更正经。

  王彦路对林月娥说我走之后你就偷摸回辽东的娘家吧,北京估计早晚要完蛋,李自成打进来肯定会迫害你们,因为李自成跟我的仇实在是太大了。北京不安全,还是辽东靠得住。

  林月娥虽然也安慰了王彦路别太悲观、未必会输之类的几句废话,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到了第二天,王彦路早早的起了床,准备出城,结果还没出门儿呢就有俩太监找上门来了,王彦路心说皇上这又唱哪出儿啊?结果太监把事情一说,王彦路当时就蒙圈了,他赶紧出门,骑上了照夜玉狮子就往城门那里干。原来崇祯皇帝决定亲自为王彦路送行。

  王彦路策马来到城门口,远远看见崇祯皇帝率领着以陈演、魏藻德为首的众文武大臣在那儿等着自己了。王彦路心说皇上啊你怎么老整突然袭击啊!

  于是他赶紧下了马,一路小跑的向崇祯皇帝跑去。由于太激动了,跑到皇上面前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连着嗑了好几个响头,口中说道:“臣死罪!”

  崇祯皇帝扶起了跪在地上的王彦路,满怀深情的说道:“王爱卿,朕率领满朝文武给你送行来了。”这句话本来是充满感情的,但是王彦路听起来却十分别扭。他心说皇上你这是送死人来了吗?这还亲自送我上路……

  就在王彦路胡思乱想的时候,崇祯皇帝命人端上来两杯御酒,一杯递给王彦路,一杯自己端在手中,朗声说道:“王爱卿,大明就仰仗爱卿了。朕代表天下百姓敬爱卿一杯酒!”王彦路一看皇上亲自敬酒了,那能不喝吗?于是说了一声“臣多谢皇上厚恩!”之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崇祯皇帝拉住王彦路的手,这时候也掉了眼泪了,估计是连感动外加着急。他诚恳的对王彦路说道:“爱卿此去多加小心,如果挡住闯贼,成了朕得大事,朕日后定以亲王相报爱卿。”

  王彦路一看皇上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不好好干那还叫个人吗!但是他转念又一想,心说这亲王自己估计是当不成了……

  不过按照惯例,王彦路还是跪倒在崇祯皇帝面前朗声说道:“臣此去定会鞠躬尽瘁、继之以死,请陛下保重!”

  崇祯皇帝将王彦路搀扶了起来,哽咽着说道:“爱卿此去也多多保重。”

  王彦路心说这是给壮士送行呢吧!这是盼着我打胜仗吗?于是他向着崇祯皇帝一抱拳,朗声说道:“陛下,臣走了。陛下多多保重。”

  好了,到了这里,告别仪式差不多该结束了,不然再发展下去,那场面还不得跟遗体告别似的。王彦路翻身上了马,带着长时间跟着自己征战四方的几名亲兵(包括跟他在潼关杀出来的那三个)向西方(宁武关确实在北京西边)疾驰而去。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即将开始。

(https://www.mangg.com/id44648/263153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