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上一集说到松锦之战由于王朴这个猪队友的坑爹表现,明军大败。洪成筹在松山坚持了半年,由于叛徒的出卖也被活捉了。
经过皇太极坚持不懈的装孙子以及对于崇祯皇帝杀失败将领的风格的惧怕,洪成筹在关键时刻终于没挺住,投降皇太极,当了汉奸了。
但是崇祯皇帝并不知道洪成筹已经投降了,他还在伤心自己又损失了一位好同志,给洪成筹举办追悼会呢。
这次追悼会的规模是相当大的,但是刚进行到一半儿的时候辽东那边的新消息就传回来了:洪成筹投降了。
据说崇祯皇帝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当场就气昏过去了。
在场的众位大臣一看皇上昏过去了,赶紧一边喊着传太医,一边七手八脚的开始抢救。大家忙活了半天,总算是把皇上弄醒了。
崇祯皇帝连生气带难过,当着众大臣的面儿就哭起来了。
众位大臣一看皇上哭了,有良心的就开始劝,当然也有那臭不要脸的一看皇上哭了,就使劲掐自己大腿,愣往出挤了几滴眼泪出来装模做样的陪着哭。
可是目前的形势已经变成这个熊德性样了,哭有个屁用。崇祯皇帝传旨追悼会取消,并愤怒的亲自砸毁了为洪成筹所立的塑像和石碑。
正闹心呢,又来了坏消息了。张献忠又起兵造反了。有的看官不禁要问了。什么叫"又"造反了?他不是一直没消停吗?这事儿还得从杨嗣昌说起。
当年洪成筹和孙传庭、王彦路在南原打得李自成就剩下十几个人之后被召进京城商量打皇太极的事儿。之后的结果大家都清楚。洪成筹和王彦路去辽东打仗去了,孙传庭进去了。
那么应该派谁去对付农民军呢?杨嗣昌这时候举荐了一个人:熊文灿。
那么这熊文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唉!其实他之所以会被杨嗣昌举荐主要是因为一个误会。
他本来是在福建做巡府的,在任期间最大的成就便是招降了当时大明朝最牛逼的海盗头子郑芝龙。
什么你不认识郑芝龙是谁?没关系,他儿子郑成功你肯定认识。
当时郑芝龙闹得东南沿海相当不太平。不但老百姓倒霉,弄得外国人也闹心。无论是葡萄牙倒爷还是荷兰军火贩子,只要是在东南亚这片儿海域做买卖的,都得给郑芝龙交保护费,不交就别来这片儿混。
洋人们很闹心,因为实在是打不过郑芝龙,只好老老实实的交保护费。
熊文灿到了福建之后便想方设法的把郑芝龙给招安了。郑芝龙从外国人手里坑来的保护费自然朝廷也分了一份儿,也算是经济上给大明朝创收了。
春风得意的熊大人这一天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准确的说是一位不速之太监。熊大人一看这太监的谱摆得不小,自然是不敢怠慢。于是一连几天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着,就为了一个目的:摸清这太监的目的,但是始终都没打听出来。
终于,几天之后太监提出要走了。熊大人自然是要好好的给这位公公送行的,于是他又摆了一桌酒菜跟太监喝上了。
估计是觉得太监终于要走了,所以熊大人那天就比较兴奋。这一兴奋就喝多了,一喝多了就啥话都往出说。
当然他骂个把人出气太监是不会在意的,但是倒霉就倒霉在下面这句欠抽的话上了。
"李自成张献忠等,皆鼠辈尔!若是熊某出山,岂有这群贼寇的葬身之地!"太监一听这话顿时也兴奋了。
他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我这次就是来考察你的。感觉你老弟是个实在人,本来还叫不准你愿不愿意为朝廷消灭贼寇,今天老弟既然这么说,哥哥心里就有底了!我回去就向朝廷举荐你,让你去剿匪!
喝得晕晕忽忽的熊大人当时就被吓醒酒了,他连忙把话往回拉,就是提各种条件,叫五难四不可。
本以为这下子太监就会死心了,哪成想执着的太监却跟他说"你的要求我都会跟朝廷转达的,但是如果朝廷都同意了,你就不要推辞了。"
熊大人无奈的点了点头,他心说这太监懂不懂规矩!这明明是自己喝多了吹牛逼的大话他居然当真了!酒桌上的话能算数吗?真让人无语!
但是牛逼既然吹出去了,也只能咬牙挺着。太监回京之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杨嗣昌。杨嗣昌不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就向崇祯皇帝推荐了熊文灿。
崇祯皇帝一看既然是杨嗣昌举荐的,那必须得用啊,于是加封熊文灿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任务就一个,摆平张献忠。
熊尚书苦着脸就上任了,据说上任之前他还特意去见了一位老禅师征求意见。熊大人见到禅师就诉上苦了,他对禅师说我身为朝廷重臣,眼看着国家到了这个地步我心里实在是难受啊,还望大师教我。
禅师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口袋,让他把屋里的垃圾装起来。
熊大人不知道老和尚是什么意思,但是人家让装垃圾自己就动手装垃圾吧。于是他就开始不断的往口袋里装垃圾,当要装满口袋的时候他终于领悟了。
他对老和尚说"大师的意思是不是想告诉我,烦恼就像这些垃圾一样要装进口袋,即使再多也总有装完的时候?"老禅师没有回答他,只是眯着眼睛指着地上的垃圾对他说:"装,你继续装。"
熊大人一看老禅师都这么说了,也感觉挺没劲的。于是他跪在老禅师面前就开始哀求,让老禅师给拿个主意。
老禅师说那你先说说你自己的情况,我也好给你提提意见啊。熊文灿就把自己的情况说了,并且问老禅师自己到底应该围剿还是招安。
老禅师问熊文灿"王彦路王无敌的英勇以及关宁铁骑的善战你具备吗?"
熊文灿摇头。
老禅师又问"洪成筹战略策划上的能力你有吗?"
熊文灿继续摇头。
老禅师接着问,孙传庭的坚韧与卢向升的勇猛你有吗?"
熊文灿还是摇头。
老禅师说"这些你都没有你还围剿个屁啊?"熊文灿瞪着大眼睛问禅师"那招安如何?当年郑芝龙就是被我招安的。"
这废物点心到了真正动手的时候就把当年要让李自成张献忠死无葬身之地的豪言壮语给忘了,开始想着拿钱买和平了。
老禅师对他说"当年杨鹤就是这么玩儿的,钱还是皇上出的呢,你要招安,钱谁出?"熊文灿被问蒙了,说了一句"到时候再说"就又沉默了。
按照常规流程,到了这个时候老禅师应该是破口大骂的,你他娘的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要钱没钱,啥都没有你还去个屁啊!
但是老禅师毕竟是出家人讲道理,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流贼不同于海贼,大人此去多多保重吧。"
这句话我翻译一下:不作死就不会死!翻译完毕。
但是熊尚书估计是没听明白,他还是去招安了。当然,他到了地方还是要摆一摆高级官僚的谱,把包括左良玉在内的几位总兵找来开会。
但会议的主题总是“下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左良玉一开始还是给了熊大人几次面子的,真去开了几次会。但时间一长,熊大人黔熊技穷,除了开会啥也不干。
渐渐的左良玉也摸清了熊大人的底了:这就是一个废柴!摸清了底之后的左良玉就开始不给面子了,开会也不去了。
熊文灿其实有点冤枉,因为他会的非常多,只有两样他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但是很不巧这两样加起来就变成了废物的完整体:啥也不会。
于是啥也不会的熊大人开始实施自己的招安计划,他让人四处贴告示,表明了自己的诚意。
张献忠一开始是不鸟熊大人的。当然,他其实也想投降,只不过准备的慢了些。不过不久之后一个人的举动却迫使他加快了投降的速度,刘国能投降了。
张献忠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当时就慌了,他心说投降也有人抢生意吗?自己可是这个记录的保持者啊,这居然被人抢先了,太不专业了!
在刘国能的刺激之下张献忠立刻带着队伍就投降了。但是投降归投降,他可没缴械。按他编出来的说法是自己要留着这支部队将来为朝廷出力,所以不能散伙。
熊文灿明知道张献忠是在扯淡呢,但是自己没有实力啊,只好忍了。
张献忠也没闲着,他投降的地方叫谷城,从他投降的那天算起,谷城就变成他的独立王国了。
张献忠之所以投降,主要是手里没钱发不出工资了。这投降之后的工资问题自然不用自己管,全都交给熊文灿了,这也不奇怪,不给钱谁投降啊!
张献忠拿了工资还不全发,总要留出一部分去给朝廷里的老爷们行贿。但是咱们之前说过熊文灿手里也不富裕啊,久而久之熊大人也发不出工资来了。对于张献忠这种痞子而言,没有钱自然要接着闹事儿了,就是冲着钱才投降的,没钱谁惯着你这熊玩意儿!
但是再次闹事儿还不是张献忠最不讲究的地方,这厮最恶心人的地方是闹事儿之后他公布了一份名单,他行贿的名单。这下收了钱的老爷们全傻了。
好在崇祯皇帝当时刚接到松锦会战失败的消息,这份名单也因此没有上头条。崇祯皇帝没工夫去查到底多少人收了张献忠的钱,他只是忙着找人收拾张献忠,并且把熊文灿抓回来砍了。
那么熊文灿被砍了,找谁去接班呢?杨嗣昌脑子转得快,他心说熊文灿是自己推荐的,现在出了这事儿就别等着皇上找自己了,干脆主动点儿。
于是他找到皇上说自己愿意亲自出马去干掉张献忠。崇祯皇帝一看这时候居然还有愿意主动出马的好同志,当时就把是杨嗣昌推荐的熊文灿这件事给忘了。
他任命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并给了个督师的头衔,让他立即上任消灭张献忠!杨嗣昌一看皇上这么信任自己,于是不敢耽误,立刻上任,到了地方就找到左良玉让他起个带头作用,往死里打张献忠。
左良玉真心给力,追着张献忠一路猛打,把张献忠打进四川山区了。关键时刻张献忠放了必杀技。不要误会,这个必杀技既不是投降也不是给钱,总结一下是六个字:狡兔死走狗烹。
张献忠给左良玉写了一封信,信里说你左良玉能有今天还不是打我打出来的。一旦你把我干掉了,你考虑考虑你自己的下场吧。你们说我闹事儿,你也没少欺负老百姓啊。朝廷现在不动你,还不是因为我活着,你要把我弄死了你看看朝廷里那些言官怎么收拾你。你留着我,反正我也打不过你,这样一来我能活着,我活着就能显示出你的重要性,所以你也可以平安无事。二来你可以靠着打我来累积战功,到时候你封个候啥的都只是时间问题了,大家双赢,何必要弄得不共戴天呢?
左良玉被张献忠说动心了,于是开始磨洋工,并且跟杨嗣昌请病假,说自己水土不服,杨大人你自己玩儿吧。
杨嗣昌心说关键时刻你左良玉怎么掉链子了?我来就我来!于是杨嗣昌亲自带人追击张献忠,跟张献忠在山区里玩儿上躲猫猫了。
但是杨嗣昌毕竟是知识分子不是钢铁战士,写写诗词做几副对联他擅长,带兵打仗的话他当个参谋长还凑合,真让他上阵杀敌他就玩儿不转了。
张献忠在前头跑,杨嗣昌在后面追,却始终追不上。据说张献忠因为这事儿还专门做了首打油诗:前有邵巡抚(邵捷春),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廖大亨),不战随我行。好个杨阁部(杨嗣昌),离我三天路!”
杨嗣昌愤怒了,但是他愤怒也是没用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赦免除张献忠之外的其他老大,并放出话去有能抓住张献忠者受万金重赏,并封候爵!
张献忠得着信儿之后开始了还击,他也放出话去:有能擒杨阁部者,赏银三钱!杨嗣昌恨张献忠恨得直咬牙啊,但是没办法,左良玉等猛人都不买他的账,这时候的他非常之想念王彦路,但是王彦路不在啊!
不过张献忠的目标并不是让杨嗣昌郁闷,他是要弄死杨嗣昌。因为他恨杨嗣昌也恨得咬牙啊,就他追的厉害。
那么怎么弄死杨嗣昌呢?张献忠这次玩儿了把大的。
他趁着杨嗣昌在四川山区转悠的时候出兵打下了襄阳,并且干掉了崇祯皇帝的爷爷襄王朱翊铭和崇祯皇帝的叔叔贵阳王朱常法。
杨嗣昌连害怕带内疚,他本身就有重病,加上这件事情的打击,一下子就病死了。不过他虽然是挂了,崇祯皇帝很难过,但是还得找人平事儿啊。
因为几乎是同一时间段,李自成攻陷了洛阳,杀死了福王朱常洵。眼看着局面就要控制不住了!
(https://www.mangg.com/id44648/26222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