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明明如月之燃烧的战旗 > 诡异的行军

?

  要说兵部的这份文件写得很简单,意思也很明白:无论如何都要把皇太极挡在蓟州!这是一封非常简单的文件,但是发出这封文件的人真心不简单。那就是新任的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孙承宗!

  说起孙承宗这个人,各位可能不太了解。老规矩,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孙承宗,1563年生人,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河北)保定高阳人,最后他也是死在那里的。在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他42岁考中进士之前,他先后从事过教书先生、巡抚家的私人教师、业余军事观察员等职业。

  说他是进士那是谦虚的说法,准确的说他是他们那一届的榜眼,也就是第二名。榜眼当然是要进翰林院的。当然跟其他人一样都是从抄写员儿(编修)干起,后来又当了中允(对皇后、太子负责的官儿)。

  在当中允期间,他收了个学生,叫做朱常洛。没错,他当了太子的老师。但是很可惜的是朱常洛从被立为太子那年算起,苦熬了二十年终于当上了皇帝,结果当了还没到一个月就挂了!(具体原因儿童不宜,我就不多说了)他就是历史上的明光宗。

  可是学生挂了老师还在,于是孙承宗同志本着诲人不倦的职业道德,继续给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当老师,这朱由校就是明朝的天启皇帝,堪称大明朝最牛逼的木匠!没有之一。

  孙老师虽然不会教木匠活儿,但是毕竟教书教了一辈子,什么样的学生没见过啊?所以他跟天启皇帝相处的非常之好,天启皇帝管孙先生叫了一辈子的“吾师”(我老师)

  但是“吾师”这个称呼不是白叫的,皇帝遇到难题你必须想办法给摆平啊!天启二年,难题来了。出题的人是辽东经略王再晋。说起王再晋这个人,唉!怎么说呢,他其实就是个背黑锅的。因为你要知道在当时的明朝,辽东经略这个官儿其实已经臭到没有人愿意去当了!

  本来放在过去,辽东经略那是挤破头才能当上的,但是到了天启二年形势变了。努尔哈赤当时几乎把整个辽东都占据了。明朝这边什么杨镐、杜松、刘铤、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等等等等,能打的挂了,不能打的也挂了。无论是牛人、猛人、文人还是怂人,连鸟人都算上!凡是去过辽东的除了熊廷弼以及王化贞,全都来了个有去无回。

  本来接班儿继续干辽东经略的应该是王再晋的老上级——兵部尚书张鹤鸣。但是张老头儿在朝廷里混了那么多年,已经成精了,知道这黑锅不能背,于是想了个招,跑路了。

  那么张尚书跑路了,接班儿的就只剩下当时还是兵部侍郎(副部长)的王再晋了。王再晋在史书上的名声虽然不太好,但是我觉得一个明知道是黑锅还是愿意去背的人好歹应该算是个勇敢的人吧,至少他没跑路!

  但是王经略虽然说没有跑路,可也不能去了啥都不干啊。不过你要知道当时整个辽东都没了,还经略个屁啊!于是王再晋决定囤积重兵死守山海关。那么说到重兵,人肯定是少不了啊。按王再晋的方案来说,至少八万。八万人啊,山海关才多大个地方,哪能装下这么多兵呢?没关系,王大人有办法:在山海关之外再修一座城!

  可是修一座城这么大的事情不请示皇帝怎么行呢?于是王大人把方案报上去了,请皇帝拍板儿。但是大家知道天启皇帝是个职业木匠,军事上的事儿他不懂啊!没关系,他不懂孙承宗懂啊。于是皇帝把他老师请来就问了,说老师你给看看,王再晋这招到底靠不靠谱啊?

  孙承宗看了看王再晋的方案,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扔下一句话:光看方案的话我也搞不清楚,要不我亲自去辽东看看情况再说吧。

  皇帝一听说自己老师要亲自出马,那必须得批准啊。于是孙承宗赶到辽东见到了王再晋,看了看当时的情况,狠批了王大人一顿,方案撤销!

  方案撤销的原因主要是新修的那座城离山海关太近了。那么到底有多近呢?八里地。孙承宗的看法是两座城相聚八里这不是浪费资源吗?修新城为的是有个战略纵深,才他娘的八里里,一点儿也不深啊!而且如果新城守得住还要旧城干什么?如果新城守不住一旦城里的败兵撤回来,他们在前边跑努尔哈赤在后面追,你给不给他们开城门?

  王再晋一看孙承宗跟自己摆谱,心想你不就是皇帝的老师吗?我在兵部干了这么多年还没有你明白业务吗!于是立刻反驳:我在关外给败兵留了退路,他们可以从三道关进来。另外我在山上还建立了营寨接应他们!就差没说“你懂个屁”了。

  好了辩论的细节不就说了,你只要知道结果:王再晋被调去南京养老,孙承宗成为了蓟辽督师,并且顺手还收了个学生——袁崇焕。

  要说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关系那是非常的铁啊。袁崇焕那两下子全都是跟人家学的。当年袁崇焕崇拜孙承宗就像现在的王彦路崇拜袁崇焕似的。

  所以袁崇焕一看那份文件的落款是自己老师,立刻紧张的又重新看了一遍。他本来是不怎么重视这份文件的,心想着兵部那群废物整天在朝廷里瞎扯淡也就算了,关键时刻出来添什么乱!你们懂个屁啊!

  但是一看落款是自己老师他就不敢怠慢了,毕竟那是自己曾经的偶像嘛。

  他又把文件仔细的看了一遍,大致意思就是孙承宗说:现在情况紧急,皇太极已经打进了长城,所有人都说这是你袁崇焕的失误,个别的还说你叛变了,谣言很多。但是你不用担心,皇上和我本人还是相信你的忠心的。你眼下当务之急是一定要在蓟州把皇太极挡住,不能让他来北京捣乱。你在前线好好打仗,别背包袱,好好干,用实际行动来向天下人证明你的忠诚。加油!我看好你。

  袁崇焕心说老师这是老糊涂了不成?这不像老爷子以往的风格啊,水平太一般了。谁不知道守蓟州很重要啊?现在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是出兵迎敌还是坚守城池,结果老师来了道命令,还全是废话,我用的着你提醒吗?

  但袁崇焕不知道的是,这份文件是他的老师对他最后的忠告。孙承宗背负着那么多"家"的头衔儿,看得能没有自己的学生长远吗?要知道当时京城里不骂袁崇焕的人只有皇上跟他了。毕竟袁崇焕是自己的学生,孙阁老不能眼看着他就这么栽了。

  所以这才发了封文件,提醒袁崇焕好好打,一定拦住皇太极,别让他上北京来。到时候满京城的谣言也就止住了。孙承宗的意思是告诉袁崇焕别拿皇帝当诱饵引皇太极,事情闹大了你兜不住,我也兜不住。

  这才叫水平啊。光懂军事是不行的,还得懂政治。

  果然不出孙承宗所料,袁崇焕此时就是想玩儿把大的。他想故意放皇太极过去,然后来个关门打狗,在北京城外亲手宰了皇太极。一是为了在皇上面前威风一把,二来干掉了皇太极之后自己立刻回师辽东把后金国一举荡平!之所以这么打,是因为他自己已经把五年平辽那牛都吹出去了,必须得办事儿啊。

  于是袁崇焕有生以来第一次没有听从自己老师的意见,他决定先放皇太极过去。

  过了一天袁崇焕接到消息,说皇太极已经逼近蓟州了。袁崇焕只是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不要管他"之后就没下文了。实在是太不严肃了!

  王彦路心说干爹啊!儿子叫人家熊的那么惨,你倒是动手给我报仇啊!怎么人家打来了,你这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啊?可是他只敢在心里这么嘀咕,他不敢当面问,于是这一天就在王彦路的疑惑中慢慢的过去了。

  到了晚上,袁崇焕又接到消息:皇太极已经率领人马从蓟州城旁边饶过去,直奔着北京去了!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王彦路很震惊,袁崇焕很兴奋。

  王彦路心想坏了!皇太极打北京去了!袁崇焕心想好了,皇太极终于打北京去了。

  王彦路这时候再也沉不住气了,他急忙对袁崇焕说道:"父亲,奴酋已经攻向京城了,我们赶紧出兵追击吧!"他这么说一是想让袁崇焕快点儿出手帮自己报仇,二来北京那可是首都啊,敌人又是在自己眼皮底下过去的,这要出了什么事儿自己这伙儿人就是不被朝廷砍了也得被老百姓骂死!现在不能再继续卖萌了!得赶紧行动!

  袁崇焕从桌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慌什么?一点儿都沉不住气。"王彦路心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沉住气!你练《九阴真经》呢不成?《碧血剑》里没这功夫啊!赶紧研究正事儿吧!于是回禀道:"父亲,情况紧急不能再耽搁了!"袁崇焕不屑的看了王彦路一眼,缓缓的说道:"为父正是故意放那奴酋去京城,他围攻京城之时便是他的末日!"王彦路愣愣的眨了眨眼睛,满脸疑惑的问道:"父亲的意思是…"袁崇焕见他问起,这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原来袁崇焕的作战思想是四个字:主守后战。再往白了说就是凭借坚城使用大炮。但是关内不比关外,装备大炮的坚城就只有北京一座了!袁崇焕想诱皇太极去碰大炮,到时候自己再带领关宁军汇合天下勤王的军队在北京城下把皇太极彻底废了。

  毕竟明军战斗力比不上人家是铁一样的事实,没有大炮打野战实在是不靠谱儿,再说有大炮不用偏偏跟敌人拼刺刀那不是脑袋叫驴踢了吗!

  王彦路安静的听着袁崇焕把计划说完,觉得也有道理。不过他转念又一想,心说这不是作死吗?于是他叹了一口气,坚定的对袁崇焕说道:"父亲,此计断不可取!"袁崇焕一看王彦路提出了看法,心想这小子又灵光乍现了?于是问道:"那你怎么看?"

  王彦路焦急的说道:"父亲,我等身为边将,被那奴酋攻进长城抢掠城池已经是死罪了!如今又眼睁睁的看着那奴酋绕过蓟州攻打京城而不加以拦截,皇上那里我们如何交待?况且就算皇上英明不予追究,朝中那些言官也不会放过父亲大人的!而且这件事情太过复杂,皇上是不会理解父亲的苦心的!"袁崇焕听王彦路这么一说,正应了那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心说这小子说得对啊,这里不是锦州和宁远,这儿是北京啊!在关外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到了关内就不能再那么玩儿了,皇上才是老大!自己这么整不是找死吗?于是也开始不淡定了,他向王彦路问道:"儿啊,那依你之见呢?"王彦路都差一点儿急哭了,心说还能怎么办,跟皇太极打呗!

  于是他焦急的对袁崇焕说道:"父亲,为今之计我等应即刻出兵追击奴酋!就算不能将他击退也得赶在他之前到达京城布防才是啊!晚了就来不及了!"

  袁崇焕点了点头,对王彦路说道:"儿啊,为父先给你两个营的人马,你先去追击奴酋,为父率领中军随后就到!"

  王彦路心说爹啊!我果然不是你亲生的!这才过了多长时间?赵率教是怎么挂的你都忘了吗?他带四千人去都叫人打死了!到我这儿就剩两个营了?我就是追上皇太极我也不敢跟人家比划啊!我连阿济格都打不过,更别说皇太极了!你这不是逗儿子乐吧!我给你出主意帮你,你就这么玩儿我啊!

  不过王彦路一来是被阿济格打怕了,再者他一贯是不敢顶撞袁崇焕的,但是这回突然间也来了勇气了,当即坚决的表态:打死也不去!

  袁崇焕一看王彦路死活都不去,心想孩子可能是被打怕了。算了,为了避免赵率教的悲剧再次发生,不去就不去吧,咱们抱团儿走!于是立刻传令出兵追击皇太极!

  这回可不是敢死队,是大部队了。那么队伍大了行动起来自然是比不上敢死队快。明军忙忙叨叨半天总算是集合完毕,袁崇焕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战前讲话,大致意思是鼓励大家奋勇杀敌,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打好了赏钱大大地!打不好全都完蛋!然后一声令下:出发!

  明军浩浩荡荡的从蓟州出发,直奔着北京就去了。王彦路跟在袁崇焕身边,兴奋得不行。他心想哥终于有大部队了!阿济格你等着,老子找你来了!老杨大哥,你在下边先喝口酒待一会儿,兄弟这就给你报仇!

  但是袁崇焕之后的行动却令他非常迷糊。说是追击,实际上是只追不击。

  后金军在前面一路走一路抢,袁崇焕带领大军在后面一路跟着,就是不动手!王彦路感觉这实在是太诡异了,这仗怎么打的呢?

  他看到路两旁被后金军摧毁的房屋,遭受劫难的百姓看向明军那仇恨的眼神心里不禁发毛。他心说你们瞪着我们看干嘛?又不是我们抢的。他哪里知道老百姓瞪他们其实是在想:要你们有什么用!人家不一样来抢自己吗!你们就是一帮来看热闹的。呸!国家怎么花钱养了一帮这样的熊玩意儿!

  袁崇焕就这样,在后金军劫掠过的一片荒芜中,伴随着百姓们憎恨的眼神,带领着关宁军紧紧跟在皇太极后面,就是不打。那么他到底想干什么呢?简单,他还是想让皇太极去碰大炮呗。

  路上无话,皇太极在前、袁崇焕在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天两夜。袁崇焕发现后金军快到北京了,这才命令部队加快行进速度,抄小路直奔京城,终于赶在皇太极之前到达了北京。将大营驻扎在广渠门之外。他头天晚上到的,紧接着皇太极第二天早上就到。

  王彦路心想:这事儿弄的,活像个带路的。怎么解释啊?

  好了,明军主力与后金军主力终于是碰上了,一场激烈的血战不可避免的即将发生。

(https://www.mangg.com/id44648/247081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