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明明如月之燃烧的战旗 > 赵率教的抉择

?

  袁崇焕对王彦路说道:“儿啊,你随赵将军走一趟。这些日子你一直留着为父身边,眼下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历练一下。”王彦路见袁崇焕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心中暗想这大明朝从上到下是一致的拿酋长不当干部啊!皇太极有十万人,自己这边就派四千人去阻击,四千打十万。就是十万头猪四千人也拦不住啊!何况那是十万如狼似虎的女真铁骑。历练一下,我去了还回得来吗?干爹啊,咱爷们儿这是平时没处好是怎么着?我没少溜须啊!干儿子终究比不上亲儿子!为啥别人认了干爹之后就能在网上炫富臭美,自己认了干爹却被一脚踹前线拼命去了呢?我跟后金军说我爸是袁崇焕,人家能不砍我吗?

  但是他哪里知道袁崇焕这么决定恰恰是真想让他历练一下。总不能一直叫他当自己的亲兵吧?什么时候是个头?万一哪天自己挂了,王彦路怎么办?这回好了,借着这个由头正好派他上前线去,这下立功的机会就多了,哪怕砍个脑袋回来,自己提拔他也有个借口不是。

  只是袁崇焕对皇太极的战斗力以及战斗态度严重估计不足,他不知道皇太极这次是极其严肃的带人来打劫的。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与后金作战从来没输过,所以没太瞧得起皇太极。王彦路本不愿意跟着去,但是干爹发话了不能不给面子,于是强装镇定的说道:“父亲,孩儿一定保护好赵将军。”这个滑头耍的很高明,因为赵率教是主帅,打仗的时候基本上是站后面喊话的,所以跟在赵率教旁边总比冲在最前面送死要强多了。

  不料袁崇焕却轻笑一声说道:“傻小子,赵将军哪里需要你保护?”之后又对赵率教说道:“希龙兄,这娃娃我就交给你了,让他给你做个中军吧。”领导就是有水平,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士兵王彦路就成了王参谋长了。注意是参谋长,不是参谋。所谓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

  但是你们要明白,这个所谓的中军可不是朝廷封的,也就是说只是袁崇焕临时决定叫他去赵率教这个临时组建起来的军队里当一个临时的官儿,打完仗再说。而且王彦路不稀罕当什么参谋长,他只盼着赵率教赶紧拒绝吧!这明摆着就是去找死呢。不过赵率教却让他很失望,因为赵率教同意了。

  赵率教说道:“一切任凭大人安排。”王彦路心里这个恨啊,心说赵将军你怎么不拒绝呢?别说我不能去,你也不能去啊,这明摆着就是作死啊!你就不能跟我干爹客气客气,整两句前线危险,罩不住我之类的侃侃?

  就在王彦路专心的胡思乱想的时候,袁崇焕已经在作总结性的发言了。大致意思就是鼓励众人奋勇杀敌,是骡子是马就看这一仗了,打输了咱们全都完蛋,谁也跑不了!众将领命之后全都散去做准备工作去了,一时之间偌大的厅堂之中只剩下袁崇焕与王彦路两个人。

  王彦路一看周围没有多余的人了,心想一定要抓住最后的机会。于是缠着袁崇焕想让他改变主意,还是出兵打沈阳更靠谱,实在不行,再不济也多给赵率教派些人,四千人真心是不够人家皇太极吃一顿的。软磨硬泡了半天的结果是袁崇焕的一顿训斥:“一派胡言,军中大事已然决议,岂能朝令夕改!”之后开始数落王彦路,大致意思就是:你小子傻啊?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不好好把握,你现在已经是赵率教那一路人马的参谋长了,没这个机会我上哪找借口提拔你去?给我当一辈子警卫员儿能有什么出息?从现在开始,上面有干爹给你撑着,在军中你得自己混起来,撞人了就提我,就说你爹是袁崇焕。

  王彦路被数落了一通,没精打采的辞别了袁崇焕,来到林月娥家。进门儿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可是他没想到,自己把事情一说,林月娥倒先哭上了。王彦路心说姐你别哭了,我还没挂呢!这多不吉利。于是安慰道:“姐,没事儿的。入了行伍,上战场还不是家常便饭,兴许我立了功,义父还能给我升官呢。”林月娥哽咽道:“升什么官,姐不用你做官,只要你平平安安的。”王彦路见她说的真切,心中不由得一阵酸楚,一把将她搂在怀里,柔声说道:“军令如山,不去也得死啊。姐,笑笑,我命大,傻人有傻福,没那么容易死。”

  林月娥擦了擦眼泪,取下自己脖子上戴的玉制平安符戴到王彦路脖子上,柔声说道:“这玉是家中祖传的,你戴在身上,兴许能保佑你平安。”王彦路趁势安慰道:“有了这块护身符,我就更死不了了。”林月娥突然在王彦路脸颊上轻吻了一下,柔声说道:“你一定要完好无损的回来,我等着你。”王彦路此时心中暗想:这要是自己真回不来了,这好媳妇不知道以后能便宜谁了……

  第二日清晨,王彦路急匆匆赶到军营,先换了身盔甲。毕竟现在不是大头兵,是王参谋长了,也有资格顶盔贯甲出征了!在郭广钦那里领了一枚顶尖明铁盔、一副鱼鳞叶齐腰甲,两幅毛边儿织棉战裙换上。所谓人靠衣装,这一身盔甲穿身上,王彦路的感觉就一个字:沉。都是大铁片子,不是纸糊的,能不沉吗?

  穿戴完毕之后又去牵了一匹战马,搬鞍认镫上了马便去校场寻赵率教去了。好了,说了这么多咱们应该认识认识本次出征的一把手——赵率教同志了。

  赵率教,字希龙,号明善。1569年出生,六零后。生于靖虏卫,就是今天甘肃省靖远县,祖籍河北蓟阳,军人世家。万历十九年他考中了武进士,任甘州都司,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因为战功先后当过游击、参将,最后混到给辽东经略袁应泰当中军(这个是货真价实的中军,不是王彦路那种山寨版能比的)。

  袁应泰这个人名声不错,官声也不错。什么都会就是不会打仗,结果碰上什么都不会就是会打仗的努尔哈赤就废了。丢了辽阳,自己也自杀了。

  但是赵率教没有自杀,他跑了。估计是知道自己这么干太丢人了,他又向他的新领导王再晋提出要求,放狠话说自己要带着手下家丁38人去收复失地。王再晋当时很无语,心想现在这情况这往常能战斗的也都跑光了,这往常特别能跑的居然要去战斗!于是一赌气,批准了!

  赵率教敢于放狠话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失地”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辽东真正掌握在明朝手里的就一个山海关,往大里说整个辽东都是失地,看你能收复多少而已。于是赵率教带领着这个38人的小分队出发了,直奔前屯而去。但是在道上听说前屯有后金兵,于是决定停止前进,先收复脚下的国土。那片他脚下的国土叫做中前所。

  在中前所站住脚之后,赵率教就地扎营,召集难民补充部队,毕竟那会儿手底下才38个人,赵将军实际上也就是赵排长。这一召集难民参军可不得了,召来了六万多人,赵率教从中挑选出一万人编入队伍,其余的好好种田。正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兵部开始来找后帐了,所谓秋后算账嘛。这么一算不要紧,给叛了个死刑。亏了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孙承宗看到他在中前所的业绩之后帮他求情,这才把他保了下来。

  后来在宁锦之战中,袁崇焕守宁远,他守锦州,俩人轮着番儿的耍皇太极,最终取得宁锦之战的胜利,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

  所以袁崇焕敢决定让赵率教带四千人去会会皇太极,而赵率教也敢去。赢习惯了。

  好了介绍完司令员的履历之后咱们继续下文,看了上面那一段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人家敢于装逼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装逼没有好下场。

  赵率教带领人马向西进发,连赶了三天三夜终于到了遵化附近,王彦路差一点儿累吐血了。心中暗骂:这么着急赶着投胎啊!

  幸亏他只是心里骂,如果真这么说了,以后一定会被说是乌鸦嘴。

  正在王彦路暗自埋怨的时候,派出去的斥候回来禀报说西北方发现后金军,有上万人,正向遵化逼近呢。王彦路在一旁听着,心说报告军情这时候你就别谦虚了,上万人而已吗?你是怕赵率教不敢打是怎么的!于是赶紧向赵率教建议道:“老将军,后金军人多势众,我们还是赶快进城固守吧。”赵率教此时心里也没有底,但是既然都带着人马出来了,不比划一下就进城认怂实在是不好意思。正好王彦路替他把话说了,于是顺坡下驴,命令部队立刻进城。心中还不住的感叹:怪不得袁督师稀罕这小子,关键时刻知道替领导扛雷!

  但是赵率教随即又担心起来,这虽然是进城了,可问题是遵化不比宁远跟锦州,城上没有大炮!如果后金军坚持强攻,光凭自己手里的这么两个半人儿也是根本扛不住的,死守也只有死的份儿,守住就别想了。直到此时赵率教才感觉到自己这次真的玩儿大了。

  好了咱们先按下心里没底的赵率教跟王彦路不提,说说心里有底的后金军这边。阿济格和阿巴泰率领着女真左四旗加上跟着来打嘎的蒙古联军正气势如虹的向遵化扑来,想要立个头功。毕竟遵化是他们此次入关所攻打的第一个大城市,打下遵化来可以把这里当成大金国在关内的第一个据点,以后再出来抢东西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况且听说明朝关内的兵比较废物,料想着打他们也就是一个冲锋的事儿,这大便宜要是不占实在是太不好意思。

  眼看就要到达遵化的时候,阿济格也得着信儿了。据自己这边儿的侦察兵说,明朝镇守辽东的部队正在入关增援,并且推进速度很快,已经抢先一步到达遵化了,只是人数不详。

  阿济格立刻传令全军停止前进,先琢磨琢磨再说。然后他找到阿巴泰开始商量,最后俩人一致认为:不能强攻,要让明军主动出来跟自己打野战。(估计一是之前在辽东被打出了大炮恐惧症,怕强攻再挨炮弹。二是不知道遵化其实根本就没有大炮。)

  那么怎样才能让明军主动出来呢?像宁锦大战的时候学皇太极写信忽悠估计是不好使了,因为上次人家就没有上当嘛。况且这次情况也不一样,因为阿济格和阿巴泰都不认字儿,所以也就不写信了。不过他们玩儿出了比写信忽悠更狠的一招。

  阿济格琢磨过了,战争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凭啥自己带人在城下强攻,明军在城上悠闲的玩儿大炮啊?自己这边要充分利用这个主动权,迫使明军出来!那么怎么迫使明军出来呢?各位请继续往下看。

  我们再来说说心里没底的明军这边儿。赵率教带领部队进了遵化城,在城里待了一天,接到了一个消息:后金兵放弃了遵化,直接奔北京去了!

  赵率教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就感到有点儿蒙圈。他心说这后金军玩儿的什么套路?有能耐你冲着我来啊!你找皇上干什么?皇上他年纪轻轻的不经吓啊!再者自己这次的任务就是阻击后金军,这带着人马火急火燎的来转了一圈,发现敌人之后没发动进攻就直接进城待着已经够没面子的了,如果再让后金军大摇大摆的去北京,面子没了倒无所谓,皇上和袁崇焕能饶了自己吗!于是即刻传令全军出发,追击后金军,好歹先比划一下再说!

  王彦路知道了这个情报之后倒不像赵率教那样紧张,一来他就是个临时的中军官,真追究起责任来也有袁崇焕和赵率教在上面扛着,没他什么事儿。二来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后金军没有理由放弃遵化不打(他以为后金军知道遵化没有大炮的事情,其实后金军真不知道)。第三他认为即使后金军真的去打北京了也不要紧,算了下时间,北京那边袁崇焕也应该到位了,没什么大的危险。这如果贸贸然出去追击,万一中了埋伏,死在荒郊野岭了连埋自己的人都没有啊。

  于是他赶紧阻止赵率教,让他先冷静冷静。之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后金军很有可能是在耍花样引咱们出去,咱们一是人少,二是战斗力也不行,就即便后金军不设埋伏,反回身跟咱决战,咱也是只有挨揍的份儿。不能冲动,冲动是魔鬼!

  赵率教觉得王彦路分析的也有道理,但是眼下情况紧急,后金军真就这么直接去打北京的话,自己负不起这个责任。权衡了一下,去追击的话“可能”会被后金军打死,但是如果就这么装看不见的话,朝廷“铁定”会砍了自己的脑袋。横竖是个死,自己就是宁可被后金军打死也不能让朝廷砍了自己的脑袋,一来是实在太丢人,再一个如果被朝廷砍了脑袋,死后连个烈士都混不上!于是依然决定率军追击。

  王彦路这个气啊,心说这老赵头儿(赵率教当时60了)怎么就不听劝呢!那么大岁数了一点儿都不稳当!但是没办法,人家是一把手,说打就得打。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跟着赵率教一起出城追击后金军去了。

(https://www.mangg.com/id44648/242552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