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今日能回娘家庆祝儿子的满月之喜,为父的心里无比高兴。”见到了美馨,杨天云似乎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兰萱妹妹的孩子和我们的宇儿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自从妹妹的孩子过继给了黄家之后,县令便视他为掌上的明珠,今日是妹妹孩子的满月,黄府上下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要不是高师爷帮着美馨向县令极力地求情,女儿又哪能够回到杨府,为儿子庆祝满月之喜?”
“既然回到了娘家,便要多住些时日,也好陪陪自己的儿子。”母亲张传红高兴得热泪盈眶。
美馨走到了母亲的面前,她先是用手帕擦干了母亲眼角上的泪水,然后又十分难过地哭诉道:“女儿做梦都想陪伴自己的儿子,可是县令有言在先,他不允许美馨在娘家过夜,若是违背了县令的旨意,女儿不但受到重重地处罚,还会连累到帮助过美馨的高师爷。”说完,美馨已是泪流满面、涕泗滂沱。
见女儿伤心哭泣,母亲也难过得痛哭流涕,她情不自禁地抱着美馨,无比心酸地大声喊道:“可怜的孩子,是父母亲害苦了你!”
“今天是孙子的大喜之日,为何还要大喊大叫、哭哭啼啼?”见妻子、女儿哭成了一堆,天云的心里极其烦厌。
“都是你做的好事,若士槐......”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没等张传红的话说完,杨天云的巴掌就甩了过去,打得结发妻子趔趔趄趄、踉踉跄跄,
见母亲跌跌撞撞,差点儿摔倒。杨美馨和吕秋娘(大太太的贴身丫鬟。)急忙扶着张传红走进了大太太的内厢房。
“今天是杨府的大喜之日,老爷跟大太太生的是哪门子气?”游子民从书房走到了客厅。
见子民从书房里出来,杨天云连忙拉他到宝壁背后的旮旯之处,慌忙问道:“事情办得如何?摆平他(她)们没有?”
“老爷只要去自己的书房走上一趟,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游子民笑了笑,说道。
二人来到书房,杨天云被眼前的景象给怔住了。
“这金钗、镯子、耳环、银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见到书房里的钱和物,杨天云的心里十分诧异。
见员外如坠雾中,游子民便滴水不漏地告诉了实情。
“子民乃诸葛亮转世,神人也,今日若是没有游管家的鼎力相助,杨府还指不定会闹成了啥样?待孙子的满月过后,杨府定要重重地报答游子民。”
“老爷见外了,为了杨家,大太太承受了不少的委屈,希冀老爷能向大太太低头认错、陪礼道歉,就权当是对子民的最好回报。”
“应该、应该、这个完全应该,都是那三男四女给闹的,天云现在就去认错。”
张传红是通情达理之人,见丈夫跪地忏悔,她急忙扶起了丈夫,心痛地说道:“老爷快点起来吧,男人膝下有黄金。从今往后,只要是府里上下齐心,杨家就一定能够兴旺发达。”
天云听后,连连点头。
老爷不是请了游管家吗?咋就不见子民的人影?是不是因为士槐和女儿的事情,还记恨着老爷当初的言行。”
“来了的呀,天云这就让子民过来面见夫人。”
张传红点了点头,尔后无比怜惜地叹气道:“游管家既忠心又能干,是我们杨府管家的最佳人选,为妻至今还思念着子民。”
“谁说不是呢?可他在士槐父母的灵椁前,曾立下了铮铮誓言:游子民要留在柳溪,要收士槐为义子,替义子守孝,直至士槐回到柳溪。”
“想去柳溪,随时都可以的呀,等士槐回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对老爷,子民的心里还存了些疙瘩,呆伙儿就让传红来说,看在为妻对他不薄的情面上,子民或许还能够回来。”
这时,张传红的贴身丫鬟吕秋娘发话:“游管家是重情重义之人,怕是不会更改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
张传红认认真真地打量着秋娘,她拉住秋娘的手,无限感慨地说道:“秋娘已是三十出头的女人了,为了传红,牺牲了青春,子民还在杨府当管家的时候,就对秋娘一往情深,而秋娘对他也是情有独钟,一个有情,一个有意,传红何不成全这桩好事?”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秋娘是跟着大太太来到杨家的陪嫁侍女,一辈子都是奴才,岂敢随意嫁人,坏了规矩?”吕秋娘慌忙说道。
“别说了,只要是子民同意,秋娘随时自由。”
这时,游子民走了进来,他向老爷、大太太和小姐打了招呼之后,便斜眼看了看满脸羞涩的吕秋娘。
子民思忖:大太太对子民不薄,为了挽留子民,她又要把自己的贴身侍女嫁给了子民。大太太是聪明之人,也许今天书房的事情她早已晓然,只是不愿意点破而已。她在老爷面前发火,那也是因为受不了老爷......
“想什么呢?留下来吧!若是士槐回乡,你大可回去柳溪。”杨天云的心里十分着急。
还能拒绝吗?不能!游子民又回到了杨府,但和先前所不同的是,他有了自己的家室,有了自己对高家的承诺:子民必须管理好高家,必须替义子尽孝,只要士槐回乡,就一定要返转柳溪。
(https://www.mangg.com/id43860/248186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