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可汗独孤罗听着城内传来欢呼声疑问道“魏国的援兵这么快就到了么,来人火速打探下是怎么回事。”
魏子服从容的走下马车,头回感觉自己这么风光,那感觉真是好的不得了,没白瞎自己火急火燎的往这赶路。秦沛急忙上前拜见道“北关城卫将军秦沛拜见监军大人。”
魏子服道“将军不用多礼,本王前日得知将军送八百里急奏求援道鲜卑人开始攻城,不知现在战况怎么样?”
“监军大人,鲜卑大军于三日前开始攻城,我军虽占上风把鲜卑人几次打退,但守城器具已经接近枯竭,将士们连日作战也开始出现伤亡。”
“损伤大么?““伤亡不算大,但缺兵少援开始士气低落,现在监军大人引来援兵,不成问题了。”
“不大就行,后续部队会接连到达,曹鹏安排一下部队驻扎,青云随本王上城看看。”
秦沛带头领着来到城墙上,魏子服从城墙一望,远处的鲜卑大营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还以为自己带来的人够多的了,没想鲜卑人更多,这要是一起压上来不分分钟钟灭了自己,真没想明白这城是怎么守住的。
诸葛青云看看了道“王爷,鲜卑人似乎并不想强攻,估计是攻城准备不如,如果鲜卑人想强攻北关城,不会连攻三日连墙头都没上,有蹊跷啊。”
魏子服问道“怎么说?”
“鲜卑人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有二十万人,起码下面的最少就有十万来人了,如果是试探的话,不必三日就能看出北关到底有多少军力,现在却一直不总攻,每日粮草补给消耗都是天数,秦将军,鲜卑三日来损失多少兵马,可有出动什么攻城器具。”
“鲜卑人每次都是万人队抗云梯攻城,每有损伤就换队再攻,实在看不出损失多少。”秦沛想想答道。
“鲜卑人是在佯攻,绝对是在等什么,臣一时也看不出是什么原因”诸葛青云总结下答道。
“看不出就看不出吧,只要不是等本王就行,希望以后的鲜卑人也一如既往这么来,青云替我给王上写份奏书,照实写就行,怎么判断让朝上的人想,秦将军战事依然你指挥,本王不会插手,本王来此最大目的已经达到了,接着会在后方帮将军接收援军。”
“臣,谢过监军大人。”
说着话时,鲜卑大营奔过来一队人马来到城下,领头一毛脸大汉拿出一支翎箭就要弯弓向城头上射来,秦沛一看连忙喊人护驾,瞬间魏子服前面就叠起了人墙,魏子服躲在人中仔细一看射的箭头绑着白布条,明显不是想射人的,推开人道”慌个毛,本王倒要看他想干什么。”一时霸气侧漏。
毛脸大汉一箭送到墙头上,喊道“我乃鲜卑大可汗帐下第一勇士拔略图,可汗现在正式向你们下战书,魏国胆小鬼可敢一战。”
军士把箭取来,诸葛青云拆开一看,道“王爷,这是鲜卑大可汗写给北关最高领导人的,其意就是让我们出城跟他摆开阵型打,他也不欺负人,我们出多少人,他就出多少人,看来鲜卑人确实没有尊卑重型攻城器具,现在想让我们出去跟他打。”说完递给魏子服。
魏子服看都不看就把信扔下去了,扭头就走,秦沛问道“王爷,你这是?”
“随他便。”
“啊!?”
城下送信的鲜卑人,一看城上人明显是大官,却也不回到底是不是接受战书,最后干脆把信从城上扔下来就走了,旁边一随来的人道“拔略大人,现在怎么办?。”
拔略图看着魏国人对可汗战书的不理睬,相当恼火道”走,回去禀报可汗,魏国人这是在侮辱我们鲜卑。”
回去添油加醋一番形容,独孤罗一听也是相当气愤,这魏国到底是来了什么人,道“去把晋国密使叫来。”
晋国密室也听说今日下战书之声了,见到独孤罗道“可汗,小史从在魏国潜伏的奸细传来的消息上说,新魏王派了自己的弟弟平阳王领五千魏国御林军,并一路抽调沿途二流地方军来援,并没有抽调前线大军来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翻不出什么浪来,可汗不必过于谨慎,明日会会便知道了。”
独孤罗眯着眼睛盯着晋国密使冷酷的道“本汗,能在草原上称雄靠的不止是勇武还有就是谨慎,没把握的事本汗绝对不会做,你让奸细把这个魏国王爷的消息打探详细给我送来。”
“既然如此,小史会即可传信令人把消息尽快给可汗送来,那明日可汗还会~~~”
“既然来的不是魏国前线部队,本汗会依旧佯攻下去的,但如果再攻下去魏国依旧不动容的话,本汗就要求从晋国借道,不过明日我也想看看这个魏国王爷是如何自大的,来人传令明日大军强攻。”独孤罗脸色越发的冷。
晋国密使一看鲜卑可汗要强攻北关,道“那小史,这就下去着人去办理。”
晋国密使走后,独孤罗道“来人去吧萨满请来。”
秦沛府中,正在召开会议,虽然魏子服不会参与指挥部队,但还是受邀来听,商议的不过是怎么如何增加守城武器,加大城防力度,这么人也是没打算跟鲜卑人正面交战。北边关口是能进入到魏国的仅有俩个关口,另一个东边关口需要再向东绕行近千里,其他地方都是如长城一样依山而建,根本没法上人,在绕其他的关口路线又太远,从晋国关口进又不可能,晋国虽与鲜卑现在是联盟但也不会做引狼入室的事,鲜卑只好在北关口进攻。魏国多年没有跟鲜卑作战了,很多守城办法都因时间不及没法使用,只能用城中常备的器具来守城,无法就是弓箭床弩,檑木滚石什么的,尤其是讨论到檑木滚石不足时,不但要急派人去收集还得要拆些房屋备用,魏子服在下面朝诸葛青云问道“鲜卑人不就是只用云梯么,为什么不拿火烧。”
“王爷,想烧断一个云梯的油需要太多了,更本烧不起,而且现在是冬季刮西北风,引火反而对我们有害。”
“噢,那檑木为什么不拴上绳子砸下去再回收上来?”
“回收檑木也有,但回收慢,非常容易被砍多绳子,估计是前几日与鲜卑交战时,就损失掉了。”
“这样啊,那为什么不换成轻巧的檑木呢。”
“轻的檑木就会被领头登云梯的人用盾牌架开。”
“我了个去这领头的这么猛。”
“王爷,我了个去是什么意思?”
“呃,就是~~就是~~很惊讶的意思。”
“哦,原来如此,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我还是太年轻了。”
“~~~~”
“守城就只有这些了东西了么?”
“是啊,现在天寒地冻很多东西都用不上,本来还有金汤什么的现在一冷都用不上了。”
“天寒地冻啊,确实是挺冷的。”
第二日,鲜卑大军就摆开阵势,来攻城,鼓声隆隆响起,鲜卑俩个万人队分成多路纵队向前推进,一队队士兵抬着攻城梯往城下冲,后面又是两万骑兵放箭攻击保护,比往日来的更凶猛,秦沛看着鲜卑军攻击,命令准备。各大小校尉军曹喝着口令,城墙上顿时竖起一排半人多高的盾牌,每隔城垛后面四名弓箭手已经准备就绪,两人在前,两人在后,两名刀手抬起巨石准备,两名枪手举枪随时准备击杀爬上城墙的敌军。
这时候先是城墙上的弩车开始定点攻击云梯,接着城内的投石车发出轰响,巨大的石快带着呼啸落入攻城的士兵之中,血肉横飞,但鲜卑士兵并不慌乱,继续前进,城上箭下如雨,士兵一排排被射倒,倒在冲锋的路上,让魏子服想起当年网游盛传的一句话“战士是冲锋死在半路上的职业。”
弓箭手前两人射完,蹲下装箭,后两人开弓放箭,这时前两人站起,继续放箭,后面的小队长拿着小一点的盾牌拨打着射上城来零星的箭,和持枪的士兵一起保护着弓箭手和抬石的士兵。魏子服在将军楼里压阵鼓舞士气,城头插得是一杆高高的大旗,那是只有魏国王亲才能用的王旗,代表魏王亲临,静静地凝视着双方的战场,看着不时地有人用盾牌、宝剑拨落乱飞的箭,东西两边城墙不时地有传令兵传递着各种消息,忙而不乱,城内的士兵不断地往城墙上运送滚石,分发箭支。在得到魏子服五千御林军,及数万地方军支援后,有曹鹏领五千御林军压阵,来自各城的援军部队填补到以前的战斗序列,秦沛终于放心的尽全力打了。
夜幕渐渐地落下,各种灯笼火把已经燃起,把整个城内外照得通明,战斗仍然在残酷中进行,伤员不时地被抬下来,安排在城下的军医急救,曹鹏领着御林军也陆续投入,伤亡不断增加,痛哭声、喊杀声响成一片。
独孤罗冷酷的脸上更加的冷傲,他站在本队的骑兵中间,双眼凝视着城上城下撕杀的场面,不为所动,攻城的伤亡已经近万,大量的尸体早不满城下,一批批爬上靠城云梯上的士兵被巨石砸下,在城下堆成山丘,断梯、残刀、枪散乱各处,士兵仍疯狂地攻击,不断地向城上爬去。大军攻城最怕的就是缺少攻城的设备,没有良好的设备一方面对敌方的缺乏攻击力,延长攻击的时间,另一方面就是增加自己方的伤亡,因为防护缺乏士兵的伤亡就大。但独孤罗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当初要抢时间突袭,根本没尊卑任何攻城设备,现在也没有材料制作,就是有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事情,晋国又迟迟打不通后方,好放自己大军进关,如今没想魏国会抽调禁军跟地方部队在抽调南下的军队回前来急援。难道真如萨满预言,有逆星升起,万事不顺么。
攻击了一天,陆续换上好几个万人队,士兵损失近两成,而北关城上的守军仍不见减少,战斗力极其的强大,斗志旺盛。独孤罗这时才意识北定城光以目前的人就足以成为魏国挡在他面前大海,让他望洋兴叹,如果真的要拿下非拼上所有人不可,那还不如不来。
“传令收兵!”
号手吹响撤退的号角,骑兵军团一阵齐射,鲜卑士兵迅速后撤,顺手带回受伤的士兵。
“停止射击,检查各处的情况,注意防守。”秦沛看鲜卑收兵,也传出命令。
独孤罗冷酷脸即使是夏天都可以冻上霜了,率军回到营后坐在大帐中无语,下面的鲜卑众将也不敢出声,最后独孤罗道“撤军,向晋国移动。”
晋国密使一听,急道“可汗,魏国还未从前线调兵怎可撤军啊,在攻俩日试试。”
“如今,魏国虽兵援不多,但也足矣据关而守,你想让我鲜卑男儿白死在这城下么,你不要待在这了,回去告诉晋王,我大军不日到达,让他开关就好,来人送他走,他若是敢回来就打断他的腿。”
晋国密使一听,吓得腿都软了,让鲜卑侍卫拖下去的。
独孤罗是个果断的人,说走就走一点也不犹豫,当晚就拔营走人,鲜卑人作战,讲究速度,来去如风,没什么不好移动的辎重,第二天,天亮后,魏国的士兵才发现远处的鲜卑大营,已经凭空不见了,急忙报告。
还在睡懒觉的魏子服,得到消息后更绝,依然道三个字“随他便。”
秦沛越听后直赞魏子服有将帅之才,临危不乱,天塌不惊。自己做不到,派出人马在附近百里寻探鲜卑军去向不得后,确认鲜卑的确是撤兵了,连忙派人用最高规格的八百里急信报给京城,鲜卑退军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是魏国的大捷,必须第一时间报告给内廷。
信到京城时正好是当天朝会时,送信的邮驿从一进京城,就开始喊道“北关大捷,北关大捷。”生怕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魏国胜利了,鲜卑的军队被打退了,渐渐地有人随着一起欢呼起来,人逐渐增加,欢呼声响彻云霄,京城传出了自老魏王去世后各种危机接踵而来以来第一次这样的欢呼声,许多人流下了泪水。一路冲到禁宫门口,把信交给值班的御林军校尉,校尉一看是北关大捷急报,直接上马门冲进宫中,魏国只有大捷时才可以骑马在宫中传递,并敲响挂在宫门前的大钟以示大事发生。还在朝会上争吵的群臣突然听到钟响,都惊道是怎么回事,随后便听见校尉喊着北关大捷,冲进殿中,内侍急忙把信递给魏王。
魏王一看,多日以来的愁容退散,高兴道“平阳王领兵刚到北关,即与鲜卑力战,鲜卑损失近三层,不敌我魏国将士退军了。”
下面群臣欢呼,齐奏魏王英明,派魏子服当时领御林军出兵援助没人赞成,如今刚到一仗就神奇的把鲜卑打跑了,不得不说厉害啊。
(https://www.mangg.com/id43214/235411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