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退兵有退兵的好处,那就是可以避免元军的近一步伤亡,同时目前来说,算上额合格麾下的一万军队,直属于汗庭的军队依然占据了整支元军的一半兵力。
但是退兵的不仅要考虑退兵路途上的明军袭击的风险,同时也要考虑到军心。
当初八万大军誓师东征,而如今三万残兵丢盔弃甲返回和林,势必会极大地影响也速迭儿的威望,同时还会动摇和林汗庭对于西蒙古草原的统治。
别的不说,当初这些东征的战士们可都是指望能够在东征之中发上一笔横财的,但是现在不仅横财没有发上,相反他们承受了重大伤亡不算,还搭上了一些私人财产。
这让这些北元将士们如何能够甘心。
也速迭儿的目光不停的从身前这些元军将士的脸上扫过,只见大部分的将士脸上露出的都是恐惧、惊慌以及迷茫等负面情绪,当初誓师出征之时,北元上下的那种豪气风发却是再也看不到了。
也速迭儿叹息了一声。
“撤兵吧!军中将士已经无心恋战了!”
此时的也速迭儿也顾不上退兵是否会影响自己在西蒙古的统治了,仅凭眼前这些将士脸上露出的各种负面情绪便让也速迭儿知道,目前的这种状态下根本无力与明军争锋。
“大汗,不能啊!我们还没有彻底失败!”
“大汗,不能撤兵啊!一旦撤兵,岂不就是前功尽弃!”
数名元军将领围在也速迭儿身前面露痛苦之色的说道。
也速迭儿是一个有着大雄心的话,而此时,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看看你们身边的战士们吧!当初我将你们从西蒙古带来,为的是复兴大元帝国、复兴我大蒙古的荣光,但是近月以来,我军屡战不胜,军心一落千丈!
我大蒙古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损失了,而你们都是我大蒙古未来的种子!
一次失败不要紧,只要留下种子,我们还能够重新再来,但是若是蒙古失去了你们这些未来的种子,那么我大蒙古真的就离灭亡了不远了!”
说着,一股热泪从也速迭儿的眼角滑落了下来。
看到也速迭儿脸上的泪痕,一个个元军将士似乎难以置信。
在也速迭儿弑君自立之后,众人看到的都是也速迭儿强硬的一面,这位大汗以他的铁血手段统和了几乎成为一盘散沙的西蒙古草原,虽说在此过程之中,也速迭儿的手段不乏残忍,但是一些蒙古的有识之士却是能够看出,若是没有也速迭儿的强硬手段,成为一盘散沙的西蒙古又拿什么去抵挡明国人、拿什么去抵挡西边那些已经与蒙古传统习俗迥异的忘祖之徒!
可怕的沉默在元军之中蔓延,而随后没多久只见一个个元军将士已经是泣不成声。
“马上派人去通知额合格,让他以最快的速度立即撤军!”
脸上的泪痕还没有擦拭,也速迭儿便接着对身边的一个卫兵说道。
吩咐完之后,也速迭儿的眼睛再次向着大营看去,吞噬了整个大营的火焰燃烧的更盛了,大营之中轻微的爆炸声不断,但是也速迭儿的目光并没有纠结在大营之中,似乎是他的目光是看透了这火焰,看到了另一边的明军。
......................................
额合格的脸色很是难看,在柴达尔所部的骚扰之下,明军骑兵虽说是主力尽出,但是观明军的阵型并没有达到额合格设想之中的一般。
换而言之,明军上下进退之间井然有序,使得额合格完全没有找到机会。
“暂且撤退!”
看到明军并没有什么漏洞,虽说额合格心中有些不甘心,但却也只能立即下令后撤。
毕竟额合格所部全是骑兵,若是打一场追逐一战倒也还行,但是如果说打一场攻坚战的话,那么额合格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的。
随着额合格的下令,这场虎头蛇尾的战斗便落下了帷幕。
朱植策动着战马走动在草原之上,不得不说元军的骑射的确是甲冠天下,短短的一场远程战斗连元军的边都没有摸到,广宁左卫便有两百多人伤亡。
朱植心头叹息了一声,元军的战斗力以及其狡猾让朱植心中很是忌惮,这股忌惮之下让原本便对朱权的处境有些担忧的朱植心中更加忐忑了起来。
后撤了五十里之后,额合格方才命令麾下的将士放慢马速,毕竟一味的驰骋纵横看起来很是快意,但是对于战马却是一种极大的损害。
“大人,刚刚为什么撤军,若是不撤军的话,我有信心,我们的战士绝对还能够再射下几百个明国人!”
额合格刚刚放缓马速没多久,柴达尔便追了上来问道。
听到柴达尔的质疑,额合格脸色一板说道:
“你这是什么话,明军进退有序、装备精良,足见是一支能征善战之师,你们年轻人或许不怎么了解明国人的厉害之处,但是我知道。
没有良机便贸然发起进攻只会让我们的儿郎付出巨大的伤亡,那样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额合格当即便对着柴达尔一顿说教,而原本心有不满的柴达尔再看到额合格脸上闪现了一丝怒色之后,那丝不满立即便烟消云散了。
就在这时,一名元军骑兵快速奔至额合格的身边大声说道:
“大人,大营有信件到!”
说着,便将一封密封严实的羊皮纸递给了额合格。
虽说这个时代,纸张早已出现,但是对于北元高层来说,他们最喜欢用的还是羊皮纸,毕竟厚实的羊皮纸远远比那些纸张耐用,而且看起来也要好看。
额合格拉开羊皮纸一看,脸上的怒容渐盛。
而看到底了之后,额合格的一张脸却变得有些面无人色。
看到额合格脸色的剧烈变化,跟在额合格身旁的柴达尔好奇的问道:
“大人,怎么了?”
额合格抬起眼看了看一旁的柴达尔,然后面无表情的说道:
“立即赶回大营,本将有话要说!”
说完,不等柴达尔说话,额合格便立即策马扬鞭加快了马速。
看到这一幕,柴达尔也只好不停的催促着左右的元军将士跟上额合格的速度。
燕山左右护卫在朱棣的命令下,此刻已经接近了大宁,而就在此时,他们却遇到了麻烦,原来燕山左护卫向大宁都司请求进驻大宁却被大宁都司断然拒绝了。
“这些大宁人真是该死,咱们千里迢迢的前来帮他们,他们倒好,将咱们拒之门外!”
燕山左护卫帐中,一名虎头虎脑的中年汉子向着坐在上首的一名老将说道。
这名老将听了这番抱怨之后,脸上却是丝毫没有动怒,相反倒是露出了一丝浅笑。
“丘千户却是不用如此耿耿于怀,大宁人的防备倒也是在预料之中的,毕竟此时大宁都司主力北上,我等毕竟乃是客军!”
“同知大人,可是这大宁人真是太不识好歹了,我们北上帮他们御敌,好歹也派些人来犒军,他们倒好,就修建了一座简陋的大营,供给些粗粮便将我们打发了!”
营帐之中,一名生的唇红齿白仪表堂堂的小将在老将说完之后立即站起身来说道。
“就是啊,张大人,你能忍,我丘福都不能忍了!”
那名中年汉子接着说道。
坐在上首的老将正是燕山左护卫指挥同知张玉,而那中年汉子正是左卫千户丘福,至于那小将则是张玉之子,如今年方十八的张辅。
朱棣在决定北上之后,纵然集结了北平行都司数万大军,但是这些军队在北平北部一停便是停了半个月的时间,而除此之外,朱棣暗地之中却是让他的麾下主力,燕山左护卫与燕山右护卫急速向北。
而如今,燕山两护卫抵达大宁郊外的时候,朱棣率领的北平行都司主力距离大宁依然有数百里之遥。
“呵呵,稍安勿躁,大宁迟早会求着我们的,我们暂且不用着急!”
与帐中一干对大宁都司如此安排感到不满的燕山将领相比,张玉的脸上却是丝毫看不出什么不满。
当然,尽管表面上波澜不惊,但是其实张玉心中却也是有些心思百转。
当初朱棣给张玉的命令可不仅仅只有北上援助大宁都司一条,还有一条不为人所道的是,朱棣曾经暗中嘱咐张玉,若有机会,一定要拿下大宁!
大宁是大明北部重镇,是大明北部防线的重要一环,可以说大宁是明朝东北地区与河北地区的首当其冲的险要之地。
从朱棣就藩北平并逐渐走上了一条迥异与其他藩王的道路之后,朱棣便意识到了大宁的重要性。
但是偏偏,在朱棣无意之中展露了自己的一丝野心之后,却也引来了京城方面的忌惮。
虽说洪武帝授予朱棣长江以北最重的兵权,但是同时对于朱棣的防备却也是逐渐加深,安排朱权等与朱棣不和的年轻藩王坐镇北平周边要地正是洪武帝的手段之一。
(ps:居然申请到三江酬勤榜了,我去,有些小激动啊!)
;
(https://www.mangg.com/id43087/234709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