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金陵紫禁城内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战战兢兢,独怕出现什么纰漏被那位心情不爽的洪武帝看见。
数日之前,蒋瓛进入深宫密报洪武帝,在金陵城内有一股不明势力正在散发关于朱允炆的谣言,而在某些人的推动之下,谣言传播的范围非常之广,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当时,听完蒋瓛的话,洪武帝的一张脸便阴沉的似乎能够滴出水来。
“蒋瓛,此时朕全权交给你去彻查,一定要给朕查清楚谣言的源头,同时将那些背后推波助澜的小人给朕一个个的揪出来!”
洪武帝的这一番话深深的鼓舞了蒋瓛。
在蒋瓛离开紫禁城之后不久,金陵城内的锦衣卫便四处出动,前往各个街坊小厮之中抓捕那些具有散步谣言嫌疑的懒汉。
当然这些小鱼小虾可不是蒋瓛的目标,他的目标在金陵城内的各个公、侯、伯府上。
因此,锦衣卫的这些人除了在街头抓人之外,更多的力量则被蒋瓛集中了起来将金陵城内几个有证据指明奴仆参与到谣言的侯府、伯府给团团围困了起来。
锦衣卫的动作直接导致了金陵城内的人心惶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紫禁城内,得知蒋瓛汇报之后,洪武帝也是龙颜大怒,几个触了眉头的太监、宫女更是被活活打死。
随着蒋瓛的出手,很快锦衣卫缘何如此的原因也是传遍了朝堂之中。
大臣们对此纷纷噤若寒蝉,毕竟一贯以来,皇储之争便是充满了危机和血腥,这些大臣除了朱允炆一党之外,人人都持旁观静默的态度。
“简直就是欺人太甚!父亲病重之时,我无时无刻不侍奉榻前,何来猥亵宫女一说!”
东宫之中,得知了谣言之后,朱允炆变得怒不可歇起来。
“至纯仁孝”乃是朱允炆这些年好不容易竖立起来的道德旗帜,也正是靠着这样一面旗帜,朱允炆赢得了满朝士人的赞誉。
但是现在谣言一起,无疑就是在动摇朱允炆赖以争夺储位的大旗。
这如何能让朱允炆不怒!
“殿下息怒,这件事情说来也不复杂,在下官看来,这些谣言都是在用莫须有的事情来中伤殿下,以此推断,定是那有心之人看不得殿下势大,妄图覆灭殿下!
但,殿下之表现尽在满朝眼中,殿下完全无需畏惧谣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作为朱允炆的老师,在看到朱允炆失态的表现之后,黄子澄立即劝慰道。
尽管黄子澄口中在劝慰朱允炆,但是其神情也变得凝重异常。
虽然如黄子澄所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是谣言对朱允炆的损害无疑是巨大的,起码曾经被视为至纯仁孝的朱允炆,其口碑已经在百姓之中动摇。
而这还不算最厉害的!
试想,历来对谣言之事的处理都称不得尽善尽美,其中肯定会有一些冤枉之人。
现在洪武帝将此事交给蒋瓛去处理,蒋瓛是何人?满朝上下皆知。
以蒋瓛之心,其不仅不会对规模进行控制,恐怕还恨不得趁此机会大兴诏狱。
这样一来,那些蒙冤乃至被下诏狱之人,最恨者何人?恐怕除了蒋瓛之外,便是当属眼前的这位朱允炆殿下了吧!
锦衣卫在金陵城内的行动并不是什么秘密,已经有一位侯爵、三位伯爵以及不少勋贵的府邸被围。
试想这些人若是被下了诏狱,那么他们岂能不怨蒋瓛,不怨朱允炆!
“殿下,下官看来,您最好向陛下进言,规劝陛下让蒋瓛收敛动作,金陵城内已经有众多勋贵以及官员们的府邸被围,其中不乏一些良善之人。
而今,蒋瓛自视手中有钦命,一幅大办快办的模样,若是等到蒋瓛下手,恐怕殿下立即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谣言一事牵扯甚广,一个不慎,纵然真相大白之后可以重惩幕后之人,但与殿下名声有害!
而若殿下规劝陛下收束锦衣卫,乃是以德报怨之举势必将会赢得海内所望!”
黄子澄刚刚宽慰完朱允炆,齐德便又接着开口说道。
听了齐德的话,朱允炆眉头一皱。
的确,朱允炆是一个性子比较柔弱的人,但是这并不代表朱允炆是一个没脾气的人!
是人都有逆鳞,而对于朱允炆来说,污蔑他在朱标病重之时猥亵宫女那便是触了他的逆鳞!
而对于朱允炆来说,他心中巴不得蒋瓛将这些擅自非议他的人全部下诏狱处死才好!
但是他清楚齐德说的没有错,固然严惩这些人可能让朱允炆的心中欢快一些,但是谁敢说背后不会有人默默记恨。
朱允炆坐在椅子上紧皱着眉头,这个时候他向着黄子澄看了一眼,只见黄子澄向着他点了点头,好一会,朱允炆眉间的乌云方才散去。
“齐师傅说的对,此事事关重大,越是这种时候,我越不能被一些假象蒙蔽了眼睛,我这去求皇爷爷手下留情!”
说完,朱允炆便带着两个太监向外走去。
因为朱允炆有御书房行走的特权,因此一路上根本没有人阻拦朱允炆。
不可否认,洪武帝的确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基本上每天洪武帝仅仅只睡两个时辰,其余的时间不是在奉天殿之中召见大臣便是在御书房之中处理政务。
果然,当朱允炆走到御书房中的时候,洪武帝刚刚在手上的那本奏章上批注完毕。
“拜见皇爷爷!”
跨进御书房走到洪武帝的御座前之后,朱允炆立即向洪武帝行礼道。
听到朱允炆的声音,洪武帝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允炆来啦!到这边坐,朕这边还有几本奏章,等朕批好了,你陪朕到御花园之中走走!”
说完之后,洪武帝合上了手中的奏章然后放到左侧叠放好,又从侧面拿过一本奏章摊了开来。
看着洪武帝不顾六十五岁高龄依然在兢兢业业的处理着这些杂乱的政务,朱允炆心头一酸。
不过在这个时候,朱允炆并没有像以前一般走到洪武帝身边而后依旧保持着姿势说道:
“皇爷爷,允炆恳请您,控制一下锦衣卫,不要因允炆一人之事而搅乱朝野!”
洪武帝将头从案桌上抬了起来,目光直盯盯的看着朱允炆。
“允炆,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蒋瓛的所做皆是朕授意,那些刁民妄议天家之事,坏你名声,简直就是天理不容,按大明律当重惩之,而你如今,却在为这些刁民求情?”
洪武帝说着,语调之中便有怒气闪现。
一番话说完,洪武帝已然是从御座上站了起来然后走到了朱允炆的身前。
“皇爷爷,对于造谣之人,允炆自然是深恨之,但市井之中多粗鲁之人,其人不定知晓缘由,皆是人云亦云之辈,若对此辈施以重惩,不仅不会对谣言有所收效,甚至会适得其反。
因此,允炆恳请皇爷爷,收束锦衣卫,不使其大兴诏狱!”
一番话说完,只见朱允炆啪的一下跪倒在了地上。
洪武帝定定的看着朱允炆,仿佛第一次认知他的这个孙子一般。
良久,洪武帝叹息了一声。
“好吧,既然是你之所请,那么朕自然无有不从,但是允炆,朕告诉你,为上者,仁慈是一面,杀伐决断同样是必备之手段。
妇人之仁,万万要不得!”
“允炆谨记皇爷爷教诲!”
看到朱允炆恭敬的应下之后,洪武帝弯下腰亲自将他的这个爱孙扶了起来。
“走,允炆,陪朕去御花园之中散散心,朕有好多话要与你述说!”
朱允炆站起身来之后立即伸出双手搀扶着洪武帝,爷孙两个的背影在此刻融为了一体。
当日,皇宫之中便传出了圣旨,令锦衣卫只追首恶,从者赦之。
而在圣旨上同时也写明了,洪武帝的转变乃是因为皇孙朱允炆为那些不识礼法的粗鲁之人求情所故。
当然圣旨上虽然写明了赦之,但是在洪武帝的授意下,这些被抓进锦衣卫之中的市井之徒还是被打了十个板子才被放了出来。
随着这些市井之徒被放出,朱允炆的仁义之名不仅没有受到损害,反而更是赢得了朝野上的一致称赞。
而就在此时,金陵城内一座普通的府邸之中却有一白衣男子不停的大叫晦气。
此人正是郭恒。
前些日子,金陵城内流传的谣言自然是出于郭恒之手,但是郭恒没有想到朱允炆那边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破解了他的攻势。
要知道,郭恒的举动可是还有后手的。
只要锦衣卫大兴诏狱,那么郭恒便会安排人带着那些囚犯家属前往闹事,闹得越大越好,那个时候,只要他再推上一把,恐怕朱允炆的名声也会随之越来越臭。
但是现在,就在他等着锦衣卫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时候,朱允炆那边居然求情了,这让郭恒接下来的计划根本无法施展。
PS:谢谢haobaobao大大指正在下的错别字!另外拜求各位大大的收藏,在下感激不尽!
;
(https://www.mangg.com/id43087/23470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