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朝堂之上,这些天可谓是吵翻了天,盖因朱标逝世之后,大明皇朝之位谁属一事!
不得不说的是,五月真是多事之时。
就在朝堂之上因皇储空悬而酝酿去风暴之时,从云南传来消息,西平侯沐英因太子逝世悲伤过度,不治身亡!
作为洪武帝最为疼爱的义子,沐英的地位一点都不逊色与皇子们,而他的逝世自然更是让本已因太子逝世而疼彻心扉的洪武帝更加悲切。
洪武帝起于微末,其后为了更好的笼络人心、掌控军权,洪武帝收了不少义子,但是到现在,洪武帝最为看重以及最有成就的义子无疑是沐英。
不然的话,洪武帝也不会在大军平定西南之后,任沐英镇守西南,这简直就等于是在沐英封藩了!
而后沐英在西南之举措,洪武帝无有不准,这又开了大明先河!
“标儿刚一逝世,沐英便又去了,沐英跟随朕征战天下数十年,侍朕如亲父!朕.............”
洪武帝紧闭着眼眶,但是眼见还是湿润了一片。
“命沐英之子沐春即刻送其父归葬金陵!”
..................................
东宫之中,当得知沐英逝世之后,朱允炆与朱允熥的表现各不相同。
朱允炆所居的宫殿之中,东宫数位属官齐聚,其中以黄子澄为首。
虽说沐英病逝对帝国来说是一件无法言喻的悲凉之事,但是对黄子澄来说,在这个时候,沐英逝世无疑是极为有利与朱允炆的。
朱允熥乃是常遇春外孙、蓝玉的外甥孙,因此实际上朱允熥在军方有着天然的支持力量。
虽经过胡惟庸一案,明朝开国将领被铲除了不少,但是正因为这些将领被铲除了很多,所以直接导致了蓝玉一跃成为了明朝军方第一人,同时加上其整合了常遇春的旧部以及自己的故旧,可以说朱允熥的背后的支持力量乃是掌握了整个大明至少一半军事力量的将领集团!
而在这个集团之中,虽说是以蓝玉为首,但是与蓝玉亲近的沐英也是这一将领集团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沐英的军事生涯之中可谓是与蓝玉交织在了一起。
而尽管在洪武十五年,西南平定之后,沐英留守西南,而蓝玉却是率军回朝,但是这些年,两人的联系就从来没有断过。
这一点,沐英和蓝玉都没有避讳众人。
因此在黄子澄在看来,沐英便是蓝玉集团的一员大将,而且沐英与洪武帝的感情更为深厚一些,沐英眼下一死便等于斩了蓝玉一臂。
试想,沐英若是不死,一旦日后洪武帝决心立储,到时候蓝玉在北、沐英在南,两者相呼应等于是南北军方的声音整合在了一起,这力量何其庞大!即便是洪武帝,恐怕也要忌惮不已吧。
黄子澄的脸上露出了喜色,不但黄子澄如此,就是坐在上首的朱允炆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沐英之死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国朝失去了一员大将,更是让朱允炆日后的储位竞争对手失去了一大臂助!
“黄师傅,西平侯夢了乃是国朝一大损失,不若师傅代表我前去西平侯府走上一遭,表示我的哀悼之情!”
“殿下,果真是宅心仁厚,请殿下放心,等下,臣便前往西平侯府上!”
眼下殿中的几人具为朱允炆之心腹,因此朱允炆倒也没有什么好放不开的。
“殿下这里也当向陛下上奏,除了为西平侯之死表示哀悼之外,还当为西平侯诸子求取荫封!以示殿下仁厚!”
黄子澄说完,坐在上首的朱允炆便点了点头说道:
“师傅说的对,沐英为国朝镇守云南十年,其功在社稷,大明自然不能薄了如此勋臣!”
..........................
就在朱允炆和黄子澄一干人等进行商议的时候,东宫的另一角,当朱允熥得知沐英逝世的消息之后,其却是一愣,随后便是无法抑制住心中的悲痛之情留下了泪水。
沐英与朱标、蓝玉皆是相交甚厚,而对朱允熥更是没话说,每年沐英从云南进贡的金陵的贡品之中总有朱允熥的一份,这一点就连一干皇子和朱允炆都是比不上的。
而已经长大的朱允熥也知道沐英对于他的重要性,但是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候,沐英却是去了,这如何不让朱允熥悲切。
朱允熥有心前往西平侯府之中,但是他却也清楚现在并不是自己上门造访的好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朱允熥的贴身太监小安子一溜小跑到朱允熥身边回报道:
“殿下,开国公求见!”
听到自己的二舅来了,原先悲切的朱允熥顿时脸上便露出了喜色。
“快请二舅进来!不,我现在过去!”
从朱标死后到现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朱允熥便没有踏出东宫一步。
这一方面是为了给朱标守灵,而另一方面何尝不是现在时候不对,若是朱允熥贸然出宫去找开国公的话,落在洪武帝耳中,难免就是不孝。
朱允熥急匆匆的走到殿外,只见外面一人身着一袭黑色麻袍,腰间系着一根白色绸带,年约四十,身高五尺三寸,体型健壮,蓄有短须,虎目之中更有精光闪过,站在神情不变不过却是不动如山,端的是一员虎将。
此人正是常遇春的二子、开国公常升。
“舅舅!”
朱允熥此刻完全顾不上什么威仪,而是好像一个孩子一般失去了所有的矜持,飞快的跑到常盛身前然后串进了自己舅舅的怀中。
常家乃是跟随洪武帝起家的淮西故旧,而在淮西,一向都有着娘亲舅大的传统。
看着朱允熥,常升心中也是生出了疼惜之情。
他的这个外甥是真的苦,当然这种苦并不是物资方面的,毕竟朱允熥生在帝王之家,再怎么也不会在用度上亏待了便是。
常升所疼的是自己的这个外甥,一生下来便没了娘,而后等到四岁的时候又没了亲哥哥,眼下更是不过虚岁十五的年纪又没了爹。
常升叹息了一声然后伸出了手摸了摸自己这个可怜的外甥的头。
这一摸,更是让常升怀中的朱允熥留下了泪水。
“好啦,熥儿不哭了,有舅舅在,没什么槛过不去的!更不会让什么人欺负了你去!”
说着,常升的虎目之中闪过了一丝狠厉,顿时殿外的东宫太监宫女们纷纷低下头去。
不一会,朱允熥抬起头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泪迹说道:
“舅舅,到殿内说话吧,小安子快去上茶!”
说完朱允熥便拉着常升的手向着殿内走去。
“舅舅,黄子澄他们欺人太甚!父亲葬礼之上,他们皆都只让允炆哥哥受礼,将我安至角落,这便罢了,甚至就连为父亲请谥号的奏章都是由允炆哥哥一人书写,连我这个嫡子连署名的名分都没有!
眼下我这殿中,除了小安子之外,只有三个太监两个宫女,这段时间更是连父亲身前的毓庆宫都不让我进了。
这样下去,这深宫,我可怎么活得下去!”
说着,朱允熥的眼眶之中又湿润了起来。
常升脸色泛青,看着自己的这个外甥,再想想自己的那个难产致死的妹妹,常升的心中便一阵阵的痛苦难耐。
朱允熥的母亲常氏是常遇春之女,更是常家三子一女之中最小的妹妹,从小便是温婉的性子。
因此常家上下无不疼爱有加,就连常遇春每逢征战归来也是要给自己的这个小女儿带上一份礼物。
尽管在常家备受宠爱,但是常氏丝毫没有骄横的性格,相反每逢常遇春因三个儿子犯下错事要施以家法之时,每每就是常氏在一旁规劝,甚至一次常遇春一心要重责常升,特意令常升跪在大堂之外台阶上一个时辰。
当时便是常氏挺身而出,与常升一同跪下,最终使得常遇春改转了心意。
这一份亲情,常升无论如何也是忘不掉的。
“哼,黄子澄,我就知道,这个老东西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
熥儿,你放心,虽说沐英之死是始料未及之事,但是从接到你书信之后,我已经和五军都督府里面的众将沟通了一番,颍国公那里也商议过了,而凉国公那里料想更是没有问题。到时候黄子澄他们不发动则罢,只要一提出来,那么你舅姥爷肯定会带我们一齐上书,舅舅非要帮你把这个名分给争下来!
所以,你且放宽心,安心读书便是,一切有你舅姥爷和你舅舅呢!”
说着,常升的脸上便露出了坚毅之色。
听了常升的话,朱允熥心中当即便是一定。
国朝领兵将帅之中,以蓝玉当为第一,而后便是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为次。
其中蓝玉不用说,傅友德为常遇春旧部,而冯胜与常遇春的交情也是一顶一的。
在蓝玉崛起之后,傅友德与冯胜更是与蓝玉相交密切,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使得蓝玉成为了当下国朝将领集团的领袖人物。
“谢谢舅舅!”
朱允熥恭敬的在常升面前行了一礼,看着乖巧的外甥,常升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这些是你的母妃和你应得的,要是看着黄子澄那一干人将朱允炆推了上去,后人眼中岂有你母妃之地!”
;
(https://www.mangg.com/id43087/23470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