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大宁五卫之外,大宁都司下辖新城卫、富峪卫、会州卫、木榆卫、全宁卫、开平卫、营州前屯卫、营州后屯卫、兴州左屯卫、兴州右屯卫、兴州中屯卫、兴州前屯卫、兴州后屯卫十三个卫加上兴和守御千户所、宽河守御千户所、宜兴守御千户所等三个千户所。
这样一来,除了宁王五卫之外,大宁都司在兵部的兵册之中共有将士五万八千人。
此时在大宁城外,大宁都司下属各卫所,基本上每卫除了百户以上的军官齐至之外,每个卫还出动了一个千户,而三个守御千户所则是出动了一个百户的兵力在大宁城外集结,。
军旗招展,草原上一片肃杀之意。
最后朱权在一个少年军士面前勒马站定。
朱权马鞭一指说道:
“汝为何名?”
“禀宁王殿下,属下会州卫总旗王大虎见过殿下!”
突然听到朱权的话,这名少年一愣,但是随即,这名少年便弯腰向朱权作了一缉,然后一脸肃穆的说道。
“王大虎,告诉我,你今年多大年纪?”
“禀殿下,属下十六岁!”
听到王大虎的回答,朱权稍稍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
“十六岁的总旗,王大虎,汝可是补汝父之缺?”
“殿下英明,属下正是补吾父之缺,吾父与洪武二十年跟随宋国公北伐大漠不幸战死,得陛下隆恩,赐世袭总旗之职!属下与今年补吾父之缺!”
果然被朱权点到的这名少年正是补其父之缺。
在江南繁华之地,补缺普遍较晚,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入了军户补了缺,那么除了伤病之外便需要服役至六十岁,而每户每代只需一人服役。这样一来,从洪武十三年之后,南方兵马几乎未历战阵,因战减员自然也就少了。
“汝父乃国之忠良,王大虎,汝乃忠良之后,好男儿当驰骋疆场、封侯拜将、庇荫子孙万代!孤今日与汝、与大宁将士立誓,自今日始宁王世系与汝等同生共死,汝等不负孤,孤必不负汝等!”
朱权的后半句已经不仅仅是对着王大虎一人说的,而是面朝整个会州卫的军阵说道。
听到朱权称呼自己为忠良之后,王大虎一张脸激动的涨的通红。
国朝亿万黎民,百万军户,而能够获得一个统帅重兵的亲王称赞为忠良和忠良之后又有几人!
“宁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朱权说完之后,王大虎立即不顾身上甲胄在身跪倒在地上高呼了起来。
不但王大虎听到了,大半个会州卫的将士们都听到了朱权的许诺,因此在王大虎高呼之后,整个会州卫之中也开始高呼宁王千岁!
跟随在宁王身后的大宁都司一众人等也都听到了,而之后,这些将领脸上的神情各有不同。
“大人,宁王殿下如此说是否有些犯禁?”
新城卫的指挥佥事魏大林策马来到龚合的身边悄声说道。
而听到魏大林的话,龚合眼睛微微眯了眯然后说道:
“宁王殿下受陛下之命节制大宁都司上下,而且陛下旨意说的非常清楚,说不得大宁都司日后便要被宁王世系直管,因此并无犯禁一说!”
听到龚合这么说,魏大林只好闭口不言。
的确在,朱权刚刚的话是有些犯禁了,毕竟眼下是他作为宁王,洪武帝才会授予他节制大宁都司的权利。
但是如果朱权被移封,又或者皇帝有新旨意撤换一个新的都指挥使,那么自然也就谈不上宁王世系与大宁都司誓约了。
所谓的世系便是一个血脉和王号的传承。
大宁毕竟是边戎之地,这一点从大宁城上便可以看得出来,大宁城完全就是按照一座要塞的标准修筑的,城内有内城外城之分。
而在外城之外还有一道瓮城,外城墙高两丈三尺,而内城墙则有三丈高(三丈等于十米,一丈等于十尺),城墙上的行道宽为一丈,城墙之上设有藏兵洞。
可以说大宁的城墙标准是按照不逾越的情况之下所能修筑的最高规格了,毕竟金陵城墙的标准3.3丈摆在那里,哪怕大宁是北方要地,但毕竟是藩王所在,因此规制并不能超过金陵。
大宁城内的道路之上已经戒严了,无数的士兵在道路两旁站立着,道路两边的建筑门窗紧闭,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这些门窗之后都有绰绰的人影,显然这些都是看热闹的。
国朝与北元余孽可是不死不休的关系,而尽管经历了国朝数次打击,北元已经是实力大损,但是现在的北元大汗那位也速迭儿可是时时刻刻想要重整大元的声势。
在这种情况之下,特别是大宁还是一座边境城市,难保城内不会有北元的眼线死士,而宁王又是洪武帝宠爱的幼子加上现在拥重兵,地位非同一般。
因此在朱权到来之前,龚合便以大宁都司的名义下令清道。
骑在马上,朱权的目光不停的在道路两边的建筑上扫视着,眼前的这座城市将会成为他未来生活的地方,因此对再加上大宁城内依然保留了很多前元的建筑与中原迥异,因此也吸引了朱权的兴趣。
快走了半个时辰,朱权一行人方才从大宁的外城走进了大宁的内城。
与外城不同,大宁的内城并不大,主要是内城除了大宁中卫一处兵营之外便只有宁王王府和大宁都司各衙门。
为朱权修筑的王府早在两个月前便已经竣工,不过其中一些细节还需要精心的修缮,毕竟这是一个亲王的府邸,规制、布置等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当然首次进入大宁的朱权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跑去看自己的府邸,而是在龚合的引导之下来到了大宁都司衙门的所在。
大宁都司十三个卫加三个千户所,每个卫有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两人、指挥佥事四人,卫镇抚一人,其下还有五个千户的正千户、副千户、百户等,一个卫约有百户及以上军官八十人。
而大宁十八个卫加上三个守御千户所,百户及以上军官林林总总有一千四百人之多。
尽管整个大宁都司百户及以上的军官都被招到了大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百户们可以一起来都司衙门之中觐见宁王。
因此够资格跟在朱权身后进入都司衙门的起码都是千户级别的军官。
不过即便如此,人数还是不少,起码一个诺大的都司大堂被挤得满满当当,而那些千户级别的军官尽管够资格进入都司衙门,但是现在却只能等在大堂之外。
大宁都司衙门大堂早已被重新布置过了,大堂正中,一个王座赫然被摆在了那里。
不等旁人说话,朱权毫不客气的走到王座之上坐下,而后看着身前站着的龚合等大宁都司上下一众人等。
“龚合,开始吧!”
“诺!”
作为大宁都司指挥佥事第一任,龚合当仁不让的接过了朱权的话头,然后从身后一个都司官员手中接过了一本厚厚的名册走到朱权身旁站定。
这一个过程和大明各个地方都一致,新官上任往往要由衙门之中的老吏为新官介绍衙门上下各个官员的情况,同时也会对这些官员点名,这也是为了让新官熟悉这些人。
因为大宁五卫乃是宁王护卫亲军,而亲王的护卫亲军是有自己的护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的,因此并不在此次介绍的序列之中,这要朱权等日后有空了再去王府之中召见亲军护卫上下的将领。
“大宁都司下辖全宁卫与洪武二十二年置,现任指挥使为姜全,全宁卫上下百户及以上七十九人,其中嗣职十五人,副千户及以上十七人,无嗣职”
所谓的嗣职便是世袭军官因为年龄问题虽然承职,但还没有到军中服役。
龚合刚一说完,便见大堂内朱权右手边一列走出一个将领向着朱权拱手道:
“末将全宁卫指挥使姜全拜见宁王殿下!”
“姜指挥使免礼!”
朱权颔了颔首应道,随后龚合开口朗声说道:
“全宁卫上下觐见宁王殿下!”
龚合的声音传出之后,自有大宁都司的官吏站在大堂门口向着等候在大堂之外的千户们宣告。
不一会,全宁卫除了早在大堂之中的指挥使姜全和两个指挥同知,其他的将官们纷纷走进大堂之后然后再姜全身后站定。
“属下等见过宁王殿下!”
“诸位免礼,全宁卫上下乃颍国公当年旧部,孤在金陵便得闻全宁卫上下跟随颍国公追杀前元丞相乃儿不花之勇武,今日一见诸位,果不其然,当得孤一声称赞!”
朱权从王座之上站了起来然后走到全宁卫一干将官身前站定笑着说道。
听了朱权的话,以姜全为首的全宁卫军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毕竟朱权所说的乃是他们做过的一件光荣之事,因此面对朱权的夸奖都与有荣焉。
当然,姜全和其他全宁卫的将官们可不会就这样应下了朱权的夸赞。
“宁王殿下过誉了,属下等不过是为国尽忠而已!”
;
(https://www.mangg.com/id43087/23470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