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颍川,阳翟,大雨。
此时虽时日尚早亦因雨甚急之故,街道偶有人行亦是匆匆忙忙转眼不知其踪。便在这大雨之中忽现两骑缓缓行之,但见马上之人两男两女正是刘尘一行人逃脱至此。自从那日洛阳恶战四人出的城门便寻一处逃之,此时亦不知身在何处,眼见前方客栈遂行去投宿。
进得大厅随意寻一处落座赶忙吩咐上些就食,显是一路狼狈不堪。几杯水酒下肚,几人方才觉身子渐暖,刘尘紧皱眉头饮一口酒叹道:“也不知大哥祝我二人得脱后现下如何矣。”赵云亦是不答犹自有酒。
“这大雨滂沱配以美酒闻之亦是乐事,怎奈你等唉声叹气饶人雅兴矣。”刘尘等人闻言观之,乃一年少书生自坐一席手提酒壶随意而卧,见刘尘等人打量亦不在意正自欲饮,忽以手摇壶遂惋惜道:“酒也无矣,俱是这般扫兴,无趣无趣。”
刘尘亦不生气遂道:“既已无酒我等有之,不若来此共饮。”那少年亦不客气几步行来便坐于刘尘旁边,自斟一杯举杯迎之既算道谢遂一口满饮杯中酒。
刘尘在旁道:“吾乃刘尘刘逸之,那为为我兄弟赵云赵子龙。不知小兄弟如何相称?”
那少年又自满一杯略有不满道:“饮酒自便饮酒便是,非得指名道姓一番。也罢,我乃此间人士,郭嘉郭奉孝是也。”
刘尘一听顿时目瞪口呆随口言道:“郭奉孝?哪个郭奉孝?”
少年一听笑道:“天下之大我怎知世间有几人亦名郭奉孝?”
刘尘犹自不信道:“此间乃何处?”奉孝疑惑答道:“此是颍川阳翟,莫非你等迷路于此?”刘尘确认后不仅笑之,不曾想竟在此遇那‘鬼才’郭嘉,不果此时二人虽是官身但无地盘,应是招揽不得。所幸刘尘自是洒脱之人当下几人只饮酒不言其他。
“看你等皆不是此地之人,如何来至于此,看你等二人身着衣甲亦不像私奔所致。”郭嘉边饮边言道。二女从旁闻之随即脸红不已,刘尘哭笑不得遂将过往之事尽皆告知。
郭嘉闻之顿时拍案而起笑道:“想不到竟是你等二人,当初黄巾贼乱之时你等之名也曾耳闻,未成想又做出如此壮举,当满饮此杯。”说罢一饮而尽道:“那不知两位如今有何打算?”
赵云闻之亦是看向刘尘。刘尘道:“那董贼日次猖狂必为天下所不容,我等当是暂归来处以待其时,到时定有人发檄文号召天下人共起伐之。只是,天下之乱亦不远矣。”
赵云担心道:“可我等大哥在彼处,我等功之岂不害了大哥。”
刘尘道:“不然,我等到时只能去矣,到时自是各为其主到时我等自尽力避之便可。乱世将至我等便是不去卸甲归田已是不可为之矣。”赵云想来确如此言也便点头应下。
刘尘一席言语郭嘉闻之亦不多言,犹自举杯相饮谈些时事见解。翌日雨停,四人自是欲往归处,正自准备停当便欲上马忽闻身后一人大喊道:“两位将军可是欺我年少,欲走亦不告知?”诸人回头一看正是郭嘉正自怒目而视。
刘尘好笑道:“我等昨日便言欲归乡郭嘉怎得如此相问?”
郭嘉亦从后院取一骑上马道:“既是喝了你等水酒岂能不相陪矣,便去你等处瞧瞧,权当游玩罢。”
刘尘奇道:“我等粮饷无多,兵不过两千亦无根基,汝何苦相随?”
郭嘉于马上洒然一笑道:“投缘而已。”遂不多言自顾打马前行。刘尘见此心下甚喜,就此一众人等往常山行去。
此时的洛阳再不复往日之繁荣,随着董卓权势越来越大其残忍嗜杀的本性亦是暴露无遗。一日董卓忽然及一众高官赴宴,众人自不敢不从。宴会之上董卓兴致高昂大声劝酒尽皆畅饮,待酒过三循菜过五味遂起身道:“只饮酒安能尽兴,吾有一趣事与诸公分享之。”遂大笑拍掌示意。
只见顿时冲入数百精兵,场中诸公顿时心惊。但见数百被董卓四处劫掠时被抓称其为囚犯之徒被押赴来此。遂董卓先令剪掉囚犯一众口舌,再斩断手脚拉掉双眼,整个宴会顿时成了修罗场,在场诸公以及卫士尽皆闭眼不忍视之,董卓在上观赏之余放声狂笑大口饮酒,身后吕布亦是面有戚戚闭目不语,与此相仿之罪行更无有数矣。
再言曹操,自回得陈留得卫弘家中资财相助及族中兄弟相投此时已是别有一番景象,洛阳董卓暴行的威压之下天下人亦是不得喘息片刻,曹操知道当这股威压让所有人将窒息之时,也必是天下人联合共同反抗之日。若想在一众反抗之人中脱颖扬名必然要有惊人之举,不若吾便作那第一人罢!遂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
此时袁绍得曹操矫诏,一边懊悔曹操先于己为,一边忙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曹操作遂檄文,以达诸郡。
檄文言: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檄文所致天下皆动,各镇兵马自发兵之时便不分昼夜向会盟之地进发。此时常山县内刘尘诸人亦得此讯,诸人就此事早已谋划数日,自是无需多议,遂点起兵马三弟赵云与郭嘉相随拔营起寨便往会盟之地进发。时其演义所记中西凉太守马腾如今乃于董卓根基西凉之地的大后方所幸刘尘赶至亦为一路,于是这十八路诸侯方乃聚齐。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荡寇将军都乡侯刘尘;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杀奔洛阳二来。
曹操见诸侯已到遂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言:“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曹操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天下便是至此之后烽烟四起,乱世相争!
(https://www.mangg.com/id43003/237883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