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灵异域之鬼祭 > 鬼村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总是喜欢跟在爷爷身边,等到他一有空的时候便会缠着他给我讲故事。原因就是爷爷很会讲一些离奇古怪的故事,他的故事总是能让我听得入神。有时候,听爷爷讲故事,听着听着就会被带到故事里面去,被里面的虎姑婆啊、狐妖啊之类的鬼神吓到,有时候连做梦的时候都会梦见这些东西,然后就哭着被吓醒。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喜欢听爷爷讲的故事,越怕越爱听。有时候我会想:爷爷好厉害,总是有这么多的故事讲都讲不完。而事实是,爷爷讲的故事我过不了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爷爷只要稍微把故事里的人物或情节改动一下,就可以给我讲出一个新的故事,而我也天真的认为这个故事是我之前没听过的。

  

  到如今,爷爷讲过的故事我基本全都忘记了,但唯独只有一个故事是令我最为印象深刻的。而且每次一讲到这个故事,爷爷就特别强调过这个故事是他亲身经历的。

  

  那一年,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我爷爷也是当时这些“知识青年”中的一员。至于他是在哪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并没有告诉我。

  

  话说有一天,(为方便叙述,我将以我爷爷的角度来讲述)我和我的一位同学陈丹要去镇子上买些生活用品和吃的东西,预计中午去傍晚回。当时山区里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来回完全靠两只脚赶路。运气好的话如果有遇到过路的牛车还可以顺道坐一程。

  

  那天我们买完所需要的东西便往回赶路。途中,我们的运气不错,刚好在路上遇到顺道经过的牛车,于是我们和赶车的老农商量了下,他很爽快的便答应载我们一程。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我们才刚坐上牛车没多久,天色便开始渐渐暗了下来。眼看乌云密布,再不用多久就会有一场大雨来临,要是找不到可以避雨的地方,我们就都要淋成落汤鸡了。更何况我们买的一些吃的东西都是用报纸报着的,要是被淋湿的话肯定会坏掉。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隐约看见前方不远处似乎有个村子,他让赶车的老农加快速度,看能不能在下雨前赶到那个村子借个地方避雨。谁知那老农却死活不愿意去那个村子避雨,说再有二里地就到自己村子了。可问题是现在天色渐渐发黑,乌云越来越密,以牛车的速度,死活赶也来不及在下雨前回到老农的村子,可偏偏老农又十分固执。最后我们两人拗不过老农,又为了保住自己千辛万苦换来的东西(当时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我们让老农在经过这个村子口的时候放我们下车进村子里避雨,他如果不愿意进那村子的话可以继续赶路。谁知老农听我们这么一说,还是不答应,坚持让我们跟他回自己的村子避雨,还说自己的家里有好酒好菜可以招待我们,还说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等明天他可以用牛车送我们回生产队。

  

  我们谢过了老农的好意,也坚持要在这个村子避雨。老农见无法说服我们,最后便在这个村子口将我们两人放下。老农临走时特地叮嘱我们说:“这个村子里的人很奇怪,从来不和别的村子人来往。周围几个村子的人也从来不和这个村子的人来往。还有,你们晚上最好也别在这个村子里过夜。”我问老农为什么会这么说,老农说周围几个村子里祖辈这么传来下的,也算是个祖训。但究其原因却没有人知道了。不过祖辈这么说自然有他们的道理,我们一代代都是这么恪守着。在我们谢过老农的好意后,他就驾起牛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时我没把老农说的话当一回事,只觉得这是封建迷信。难不成这个村子里的人还会吃人吗?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把祖辈的话当圣旨。可陈丹却和我说:“既然老农这么说,肯定是有他们的道理。我们还是不要在这里过夜,等雨一停我们就赶紧赶路吧。”陈丹话音刚落,瓢泼大雨就落了下来,我们两人便飞也似地朝村子里跑去。

  

  我们两人找了间离村口最近的房子,躲在屋檐下避雨。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奇怪的是我们在这屋檐下躲雨也有一会儿了,却见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是门窗紧闭,心里顿时便觉得有点好奇。但也或许这场雨来得太大太猛,村民们都回屋里避雨去了,而这里的房屋还是比较简陋的,门窗禁闭也可能是怕雨水泼进屋内,反正这种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而不知不觉中这场雨下了将近一个小时也不见小,反而有增大的趋势。我抱着东西就这样站着手脚都酸了,于是就活动了下胳膊,谁知手肘不小心撞上了我身后这户人家的门上。谁知没多久,门从里面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这姑娘看到我和我同学的时候吓了一跳。我们连忙给这位姑娘道歉,并解释说是不小心手碰到了门上,我们只是暂借屋檐躲雨而已,等雨停了马上就走。这姑娘倒也是大方热情,不但没有过多的责怪我们,反而见到我们库管和鞋子都被地上捡起的雨水打湿了,还请我们进屋里避雨。

  

  我探了下屋里的情况,似乎这屋子只有这姑娘一个人在,我觉得不太合适也不应该打扰人家,便谢绝了这位姑娘的好意。可这位姑娘却说:“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不知道我们还要这样站多久,还是进来休息下吧,要是着凉就不好了,莫非是我们嫌她屋子简陋不肯屈居?”

  

  听到姑娘在这么说,我们反而不好疑似起来,如果再拒绝似乎就真的太不给人家面子了。于是谢过了这位姑娘,我们便进到屋里稍微休息一下等雨停。姑娘让我们随便找个地方坐,还给我们沏了两杯热茶。见有热茶,我赶紧抿了一口。茶叶的甘甜瞬间滋润了我的喉咙,我不禁多口而出说了句:“好茶。”

  

  我和陈丹各自做了下自我介绍,然后三个人便开始聊起天。闲谈间,我们得知这姑娘姓李,名香,且她们整个村子都是姓李。李香还说,她们这个村子的人都不是本地人,而是几百年前从远方迁移过来的一个家族。她们村子里的人很少和外面的人接触。一切生活所需都是村子里面自给自足的。刚才因为我手不小心撞到了门板上,李香以为是出去串门的父母回来了在敲门,便去开门。所以刚开始看到我们两个陌生人的时候才会吓一跳,而且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个村子有外人来过。我问李香说就不怕我们是坏人?李香笑着说,看我们的穿着就像是个文化人,怎么会是坏人。

  

  我们一边和李香聊着外面世界的变化,一边心里暗自想说:看这个姑娘这么大方热情,怎么也不像老农口里说的奇怪的村民?看来是他们祖先排外的缘故吧。闲聊间,我不经意间抬头看向屋顶的时候,发现屋顶的横梁上似乎架着什么东西,可是屋顶比较黑,看不清楚。于是我又仔细地看了看,等我看清是什么时,整个人着实被吓了一跳,全身一阵鸡皮疙瘩乱冒,手上的茶水差点都打翻了。同学刚和李香聊到一半见我这副德行,便好奇的顺着我的视线的方向看过去。同样的,他也被吓了一跳,而且比我还狼狈,整个人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到地上。并且脸色发青一边用他那颤抖地食指指着屋顶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着:“棺……棺……材……棺材,这里……怎……怎么会有……棺材?三口棺材?”

  

  李香见我们两人这番模样就知道我们看见了什么,连忙解释道:“你们别怕,别怕,这三口棺材都是空的。”听李香这么一说,我的单子才逐渐又大了起来,并且好奇的问说:“请问为什么你们要把空棺材架在横梁上?天天有这东西在头顶上不是挺吓人的么?”李香笑笑说:“我们都习惯了,反而是你们城里人比较见不惯这个东西,才会被吓到。在房梁上放棺材这是我们村的风俗而已。”说到这,李香重新给我们沏了杯茶继续说:“我们村子里每个人在十二岁生日那天,便要在自家的房梁上悬放一口棺材,棺材里放上自己的生辰八字,家里有几口人就放几口棺材。等到自己去世的那天村里的人就会将自己准备的那口棺材取下来为自己装殓。而且这么做还有两个目的,一是趋吉避凶,二是让每个人都能有个归宿,入土为安。”听完这姑娘这么说以后,我们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有点毛毛的,毕竟人在屋里坐,头上顶着三口棺材总是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闲话间,夜幕已经降临,可雨势依旧很大,丝毫没有变小的意思。李香的父母这时也已经回来,热情的邀请我们在他家里吃饭。本来我们不想继续再打扰这一家人的,可经不住人家热情挽留,再加上雨势丝毫没有好转,我们也不好再推辞,便谢过了这一家人,待雨停了再做打算。

  

  晚上的饭菜十分丰富,除了一般的青菜居然还很意外的吃上了牛肉,还有他们自家酿的米酒。这比我们每天在生产队吃地瓜稀饭的生活来说,已经可以说是享受领导般的待遇了。酒过三旬,这家的长者告诉我们,自己的闺女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但至今还没有相到合适的对象,他觉得我和我同学都长得一表人才,是非常有学问,便问我和陈丹觉得他家闺女如何,看看有没有缘分结个亲家。

  

  一旁的李香听到自己的父亲和别人突然间提起自己的婚事,倒也没有显得特别害羞,不过她似乎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只是低头自顾自地吃着饭。可能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听长者这么一说,倒是有几分动心,毕竟李香长得也算是水灵,且婷婷玉立的,一点也不会比城里的女孩子差。于是我不知道哪根筋不对,想都没想一下子就答应了老者,决定要娶李香做妻子。陈丹一听我这么爽快的答应了这门亲事,觉得事情欠妥,于是把我拉到一旁劝我再考虑考虑,毕竟我们和这家人才认识没多久,而且婚姻毕竟是大事,还是要考虑清楚。我嘲笑陈丹说:“同学,你是不是也看上这姑娘了,我比你先开口你吃醋了?我警告你啊,李香我要定了,是哥们别跟我抢啊。”陈丹说:“绝对没这个意思,我还没想结婚呢,只是给你提个醒。人家什么条件都没提,你就一口答应了,到时候可别吃亏了,后悔了,来不及了就好了。”

  

  谁知,这时在饭桌上吃饭的老者可能听到了我们的谈话,突然将筷子往桌子上用力一拍,然后对着我同学发起火来说:“你这年青人是怎么回事,我们和他说好的事与你何干?我又没有*着你们娶我家闺女。你这是看不起我们乡下人么?哼!”我见老者生气了,连忙解释说他是让自己先将这件事先告诉自己的父母,择再日来提亲,并没有别的意思。毕竟婚姻是终身大事,不能马虎。老者听我这么一说,才转怒为喜,邀我们继续吃饭。

  

  晚饭过后,雨势渐小,没多久就停了,可是这时天也完全黑了。紧接着,村里便开始传出戏曲锣鼓的声音。我问长者此时怎么会如此热闹,老者说村里今天搭了戏台还请了戏班子准备下午要唱戏,谁知突然下了一场雨把这场戏给耽误了,估计这会儿雨停了戏就开演了。他们一家子都准备去看戏,让我们也跟着一起去凑凑热闹。

  

  当我们随李香一家到达戏台子的时候,那里早就人山人海了。只见台上的戏曲演员卖力地演出着精彩的喜剧,台下则不时地传出掌声与叫好声。长者一路上不停地和村子里的人打着招呼还一边向村里人介绍着我们。我和我同学也不见外的和这里的村民打着招呼,只是我总觉得这些人笑起来的样子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随后,我们和李香一家找了个空位坐下便开始看戏。看了有一会,李香偷偷的拍了下我的肩膀,示意我和我同学随她到一旁,看样子似乎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我也于是没多想,便和陈丹跟着李香来到离戏台有一大段距离的一间小屋后面。我刚想开口问李香有什么事,谁知李香却一脸着急地抢先说到:“你们快走吧,等这戏唱完,大雾刮起的时候,你们想走也走不了了。”我一听李香这么一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好好的天气怎么会起雾。于是我便问李香说:“您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没听明白?”

  

  李香见我似乎没有要走的意思更加着急地说:“我看你们不是坏人,不想害了你们性命,你们还是快走吧,这戏很快就要演完了。”说到这,陈丹似乎明白了什么马上谢过了李香,拉起我就要走。可我的犟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说什么也不肯走,非要留下来娶李香为妻。李香见实在没有办法劝我离开只能我说:“好,你若不走也行,待我让你看看我的真面目后你再想清楚要不要留下来。”我还来不及明白这话的意思便见李香刷的一下撕掉了自己脸上的一层皮,露出了一副青面獠牙的恐怖样貌。

  

  我和陈丹看到李香这幅容貌,哪还有心思在想其他的事,两个人撒开脚丫子就跑。可就在此时,村里刚刚还响着的戏曲声突然停止了,同时村子里开始泛起一阵淡淡的薄雾。我想起刚才李香说的话,更是拼了命地往村口的方向跑。谁知就在我们快要跑到村口的时候,老者已经和一众村民堵在了村口的地方。老者“嘿嘿”地笑着问我们这是要去哪里。而我们早就吓得不知所措哪里还说的出话来。老者见我们不说话,又“嘿嘿”地笑着说:“看来我家闺女跟你们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来人啊,把这臭丫头的棺材抬出来。”

  

  几个年青人听老者这么一说,便走进了李香家里,不一会儿一口棺材被抬了出来,并且竖立着摆放在我们跟前。接着,老者走到棺材旁边,对着棺材说:“闺女,既然你坏了村子里的规矩,那我们就不能继续留你在村子里。”然后他一把掀开棺材盖,只见里面躺着的正是李香,只是脸色白得像纸一样,丝毫没有生者的气息。

  

  “烧了。”老者一声令下,几个年青人拿着火把就准备将装有李香尸体的棺材烧掉。谁知此时一阵阴风刮过,李香突然间出现在了自己的棺木旁边,然后跪在了长者的跟前,求着长者饶过自己这一回。我看了看棺材里的李香,又看了看跪在老者身边的李香,此时心里的恐惧已经无法用任何言语来表达了。

  

  老者又“嘿嘿”地笑了声说:“要饶过你也可以,只要这两位年青人中有一人愿意娶你。那我就放过你。”可我哪里敢再答应,连连摇着脑袋。李香哭着求老者说:“爹,算了吧,他们又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不要害了无辜的性命。”谁想,老者不但没有发怒,却依然“嘿嘿”的笑着着说:“那我就先烧了你的身体,让你魂飞魄散,然后再收了这两个年青人。”说完便对拿着火把的几个人比了个手势,让他们点火烧棺。见此情景,我心里暗暗叫苦,心想这下可完蛋了,小命要交代在这里了。真后悔自己没有听老农的话,为了自己买的那些东西而丢了性命真是不值得。谁知这时,陈丹却对长者喊道:“慢,我留下来娶姑娘,让我同学走。”我看着陈丹,突然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动。老者说了声:“好,七天之后我便接你来和我家闺女拜堂成亲,你回去准备下吧。”然后那老者手一挥,一阵狂风将我和陈丹两人卷起,越过众人头顶直接抛到了村口外。在落地的一瞬间我们都晕了过去,直到第二天醒来发现居然倒在了离生产队不远的地方。

  

  后来,爷爷和他同学回到生产队的时候也没有和别人提起过这件事,他们本以为事情到此便会告一个段落了。谁知在第七天的一个夜晚,爷爷的同学便在睡梦中去世了。后来医生为陈丹做了尸检,也没有得出什么结果。更加离奇的是,就在陈丹尸体要火化的前一天,陈丹的尸体突然不翼而飞,这件事当时虽然闹得生产队里人心惶惶的,但是再后来也没有再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了,最后有人说可能是那天晚上山里的野兽把陈丹的尸体拖走了,以前也发生过这类事情,所以到最后人们也渐渐不去想这件事了。

  

  爷爷还说,有次他做梦的时候梦见了陈丹带着李香来看他。李香还是那样水灵迷人,两人的手紧紧的牵着甚是恩爱。陈丹诉爷爷,那晚他答应了老者要娶李香,七天后老者便带着一干人等夜里把他给接到村里成亲了。他让爷爷不要为这件事感到愧疚,反正自己是个孤儿无牵无挂,可爷爷还有家人等着他回去,并让爷爷保重,不要再回到那个村子,那个村子不是活人应该去的地方。并再三嘱咐爷爷别因为这样就一直责怪自己,他会和李家姑娘一直快乐的生活在那里。

  

  所以,爷爷在世的时候总觉得欠了陈丹一条命,直到自己去世的那天还念念不忘地喊着陈丹的名字,在断气前还一直念叨着“陈丹来接我了……陈丹来接我了……还有李香……”,自己终于又可以和陈丹相聚了。

(https://www.mangg.com/id42926/23229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