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青龙寨 > 第五章 凤凰山结义

?

  欧阳寻从树德堂出来,回到了倚翠楼。来到了秋香的雅阁,把自己救魏金枝的事情告诉了秋菊。秋菊听完点了点头,倒也没有说什么。

  欧阳寻看着秋菊说:“姐,我打算明天去泰安县上王村,你看怎么样?”

  秋菊点了点头说:“我现在就给二叔写信,明天你拿上信去找他。”

  第二天天刚亮,秋菊在象牙床底下拿出一个小木盒,打开木盒拿出了二十块现大洋塞到了欧阳寻的手里,抚摸着他的头说:“寻儿,你拿着这些钱,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

  欧阳寻点了点头,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他扑到秋菊的怀里,抽搐着说:“姐,等我有了钱就来倚翠楼替你赎身。你是我的亲姐姐,我要养你一辈子。”

  秋菊也是眼圈一红,把欧阳寻紧紧地搂在自己的怀里。

  欧阳寻转身来到袁丽珍的房间,辞别了她们前往泰安县上王村。

  半月之后,欧阳寻终于来到了上王村。上王村位于泰山南麓的丘陵地带,凤凰山脚下。村南是大片的庄稼地,再往南是一条河叫凤凰河。村口有一块石碑,写着“上王村”三个字,落款是“清咸丰五年立碑”。欧阳寻在一位农村大嫂的带领下来到了张宝亭的私塾。张宝亭今年六十岁左右,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花白的山羊胡,为人不苟言笑,一身灰色的长衫。

  欧阳寻从怀里掏出秋菊写的信,恭恭敬敬的交到了张宝亭的手里。张宝亭看完信,沉思了一会儿说:“既然是秋菊把你当做亲弟弟看,我就把你留下。但是你要记住,我可不会让你白吃白住。在私塾里我叫你读书识字,下了学你要干家务活。以后担水做饭,洗衣砍柴这些事情都要你来做。”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宝亭领着欧阳寻走进正屋,在孔老夫子的牌位前恭立。欧阳寻给孔老夫子的牌位磕了一个响头,转身来到张宝听跟前跪下磕了一个响头。张宝亭搀起了欧阳寻,看着他说:“我国是礼仪之邦,读书识字之前,我先教你一些行为礼仪。”

  张宝亭教给了欧阳寻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一些基本礼仪,欧阳寻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学会了。

  张宝亭点了点头说:“先去做饭,吃了饭去上课。”

  吃过午饭,欧阳寻走进私塾馆,座位上已经坐了六七个农村孩子,穿着粗布衣裳,年纪七八岁左右。只有坐在后排的一个男孩子个头比自己高,他大约有十四五岁。又黑又瘦的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的转来转去。一身补丁的粗布衣裳,脚上一双破了洞的布鞋。

  欧阳寻走到男孩身边的座位上坐下,微笑着说:“我叫欧阳寻,新来的。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子笑了笑,看着欧阳寻说:“我叫王哲让,今年十五岁,你今年多大了?”

  “我比你小三岁,以后就叫你哲让哥。”

  由于都是孩子,他们很快就聊在了一起,几天之后就成了好朋友。

  从王哲让和村里人的口中,欧阳寻得知王哲让出生在上王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名叫王进增,务农为生。王家仅有山田四亩,日子清寒。王哲让排行第二,长兄王哲坚在吴佩孚的部队里担任畜医。三弟王哲恩年纪五岁,还有一个三岁的妹妹叫王淑珍。四亩地养活这么大一家人,家境的困难可想而知。

  欧阳寻从怀里掏出十块现大洋,递到王哲让手里说:“哲让哥,这些钱你拿着。”

  十块现大洋在那个时候可是一笔大钱,王哲让赶忙把钱还给了欧阳寻说:“欧阳兄弟,这可不行,我不能要你的钱。”

  欧阳寻硬是把钱装进了王哲让的口袋里,笑着说:“我们兄弟二人还用得着客气。”

  王哲让含泪收下了钱,他看着欧阳寻说:“欧阳兄弟,你的恩情我永远都不会忘。我们兄弟二人结拜为把兄弟,你看怎么样?”

  “太好了。”欧阳寻高兴的说。

  准备好了香炉和三炷香,欧阳寻买了一瓶白酒。拿着两个白碗,两个人来到凤凰山顶,点上香跪在山顶的一块大青石上。

  “我王哲让————”

  “我欧阳寻————”

  “二人结为异性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两个人喝了三碗酒,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下了凤凰山,王哲让把欧阳寻请到了自己的家里。王哲让把十块现大洋交到母亲手里,把自己和欧阳寻结拜的事情告诉了母亲。王哲让的母亲是一位慈祥的中年妇女,虽然穿着破旧的衣裳,人却显得精明能干。

  王母把现大洋放在了一个木箱里上了锁,握住欧阳寻的手说:“孩子,你等着,婶给你做饭。”

  吃饭的时候,欧阳寻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王母。

  王母把欧阳寻揽在怀里,叹了一口气说:“你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以后就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我给你做好吃的。”

  每天放学之后,王哲让和欧阳寻去凤凰山捉野兔、野鸡,或是在凤凰河捕鱼。拿着这些野味回到王家,王母在厨房里用大铁锅炖上。日子虽然清苦,却是欧阳寻活得最自在、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由于王家的家境实在无力支撑王哲让的学费,民国十年春天,王哲让辍学前往天津北安利饼干公司当学员。从欧阳寻和王哲让结拜到他们分开,两个人相处了两年的时间。分手那年王哲让十七岁,欧阳寻十四岁。

  王哲让离家后的半年,一伙土匪闯进泰安县上王村,洗劫了张宝亭的私塾,张宝亭被土匪头子刘黑七活活打死。刘黑七这个巨匪,要从民国四年说起。那年二十三岁的刘黑七与当地痞子共八人结拜为匪。按年龄,他排行老七,皮肤黝黑,故称刘黑七,他弟弟则称刘黑八。他们在山东省中部几个县打家劫舍,“请财神”(绑票),发展到一百多人。

  民国五年,山东督军张怀芝派兵剿匪,刘黑八被打死,刘黑七等人逃往抱犊崮。抱犊崮在费县、滕县、峄县、临沂四县交界处,七十余座山峰,山深林密,藏匿着十几股土匪。刘黑七把十几股土匪笼络在自己手下,人马达到千余,号“刘团”,自称团长。当时匪中歌谣说:“要使钱,上刘团。”“跟着刘团到处窜,给个县长也不换”。

(https://www.mangg.com/id41680/22406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