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传国玉玺之谜 > 第十六章

?师爷说完就看着三哥,这时我才想起来我们去陕西老农家的时候,老农民的老婆曾经交给我们一份地图,但是当时太匆忙,没来得及细看就被三哥收起来了,一路颠簸都忘记了这个事情,现在听这个师爷提起,我才想起。

  

  三哥疑惑的从包里把那份地图掏出来放到桌上,几个人都围了过来。

  

  这是一份画在布上的地图,但是看样子应该有些年头了,不会是现在的东西,而且地图本身画的很潦草,可见当时作者是在仓促之间画下来的。我看了一眼,就发现这地图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

  

  一般来说现代地图主要分为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军用地图绘制相当仔细,都标有准确的经纬度。在这方面,日本的军用地图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二战日本侵略东北期间,日本三菱绘制的军用地图里,东北的每一口水井都有清楚的标注,而我们在这方面就明显吃亏很多。和军用地图比起来,民用地图基本上都是行政图一类的,主要是为了寻找大概的方位,所以基本上要简单一些,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图像也已经不再稀奇。

  

  而三哥拿出来的这一份地图却相当简单,甚至都不能叫做地图,这上边只有简单的几条曲线,以及像小孩子涂鸦一样的几颗简单的树,然后在一条曲线上有一个特别标注的黑点,这个点标的很重,应该是整张地图的关键所在。我完全看不出这张地图有什么用,不要说能够找到这上边的具体方位,就是大概的所在地都根本无法判断,我不知道那个马师爷要这东西干什么,但是看他的样子好像很感兴趣,还让人拿来了放大镜,边看边想。

  

  几个人只能等着,我有些好奇,也站在师爷边上,想看看他到底在琢磨什么。

  

  大概三根烟的功夫,师爷终于看完了,然后他把地图收起来递给三哥道:“差不多了,基本上没有错。”

  

  “师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三哥就问道。

  

  那师爷没有说话,让人拿来了一张纸和笔,然后在纸上画了几条凌乱的线条,画完以后铺在桌子上让我们过去看。

  

  几个人围过去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东西,我看他画的这些貌似和三哥的那张地图上的东西有点像,难道也是某个地方的地图?

  

  “师爷,您画的这个难不成也是地图?”我问道。

  

  师爷摇了摇头,看我们全都不明白,然后他在线条的外围又画了一个轮廓,把所有的线条都圈了起来,然后再让我们去看,其他几个人依然无法理解,而我却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虽然我的地理学的布怎么样,但是对于中国的地图还是多少有些研究,开始马师爷画的线条由于太过简单,我完全看不出来是什么意思,但是当他把轮廓画出来以后我立刻就发现这是一副高度抽象的中国山脉图,而开始画的那些线条就是中国几条主要山脉的走势图。

  

  师爷看我脸色有变,知道我看出点门道,就问我:“小兄弟看出什么了?”

  

  “这应该是中国山脉图吧?不过师爷,您画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师爷摇摇手,示意我别说话,然后又在图上描了几笔,我伸过头去看,就发现刚才的几条线条被马师爷连成了三条龙的样子。

  

  马师爷的绘画水平并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糟糕,我虽然没有学过专业的绘画技巧,但是我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也曾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绘画,对于大概的绘画方法还是懂一些的。看完师爷画的图,我更加疑惑,不知道他究竟要说什么,

  

  另外几个人显然没有看懂,都像看天书一样的看着这幅画,看师爷画完了,三哥就问道:“师爷,您这是怎么个意思?”

  

  “这个东西虽然和我们这次的事情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关系的,我既然说了要给各位从头到尾的把事情说清楚,那么所有的东西我都会说明白,包括这个。”说着,师爷就敲了敲桌子上那副龙脉图。

  

  师爷示意我们坐下,然后缓了缓,就开始讲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

  

  “中国风水历来讲究一个龙脉,不过这在古代是属于皇家的东西,平民百姓是无法窥测的。从上古时代开始,我们的老祖宗就有了一套很完整的寻龙点穴之法,虽然在现代社会里这些一直被当作伪科学,但是它还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中国风水的大格局是:天下万山万水皆发端于龙脉祖庭昆仑山,从昆仑山延伸出三条干龙,分北、中、南三线游走大地,最后东投入海。就是我给你们看的这个样子。”师爷一边讲,一边指着自己画的那张地图。

  

  “这里的三条大龙脉一条是昆仑山、秦岭一脉;一条是喜马拉雅山、横断山一脉;还有一条就是天山、阴山、大兴安岭一脉,基本上中国所有的龙脉都是出自这三条龙脉。当然这只是大头风水,并不实用,一般都是皇帝定天下才会用得到,不过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利用了。”说着师爷又拿起笔,在几条代表山脉的线条上断断续续的点了几个点,然后拿给我们看。

  

  “基本上,风水宝眼或者是龙脉灵气所在的地方都被修上了建筑。”师爷指着最上边天山一脉的说道,“这里是敦煌莫高窟,这里是北京城,这里是大清龙兴之地的东北。”

  

  “相比之下昆仑山、秦岭一脉要更加重要,所以··”说着师爷在昆仑山和秦岭交界的地方圈了一个圈,“这里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而被制成传国玉玺的和氏璧也是出土在这一代。”

  

  “历史记载里,一说和氏璧出土于江西三清山,一说出土于湖北襄阳,师爷,您这个位置差的有点远吧?”我看着师爷手里的图说道。

  

  “这个东西其实只是一个大概,就像北纬30°这条神秘的纬线带一样,在这条纬度线周围有着太多说不清的事情了,但是实际上很多都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并不会十分准确,就像我让你们看的这个东西一样。而且这种东西说起来其实十分玄奥。真正对这些东西有研究的代不乏人,比如先秦的朱桃仙,唐朝的李淳风,这些都是能看破天机的风水大家,和他们比起来我们都不过是小儿科而已。”

  

  我真没想到,这个师爷竟然知道这么多的东西,真是人不可貌相,看来跟着他,我又能知道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是他讲了半天,我还是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说什么,想要问问他,他却自己说了。

  

  “其实,我们这次要去的这个地方就属于秦岭最西段,而且我刚才和你们说的这些东西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些风水龙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更近一步,发现了这其中的奥秘,而这个人当时是楚王的一个幕僚也可以说是楚王的一个军师,可以说也是一个风水大家,虽然没有后世的那些人出名,但是在他那个时代,他的这些发现足以震惊当世,不过这个人很聪明,他并没有把这些东西公布出来,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一旦问世可能自己就面临灭顶之灾,所以他自己一直在暗中调查这些事情来验证自己的判断。而且你看,”说着马师爷就把那图放到我面前,“楚国当时在这里,其实离昆仑山脉是很近的,楚王的这个军师去了昆仑山,要知道昆仑山在那个时候还是神山,所以他的这个举动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违,所有人都以为他回不来了,但是最后他却回来了。”

  

  “然后呢?”我听得有些入迷,迫不及待的让马师爷继续说下去。

  

  “然后就是我们需要自己去了解的东西,因为他回来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有些神神叨叨的,后来的事情就没人知道了。”看样子,马师爷的故事应该讲完了。

  

  “可是,这和我们要找的传国玉玺有什么关系呢?”我继续问道。

  

  听我这么问,马师爷就笑了笑,接着道:“其实这是个关键点,传国玉玺是你们需要找的东西,而我要找的是这个军师在他的后半生里干了什么,虽然我们要找的东西不一样,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你们的是正统学术上的称呼,而我的只是本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如果要说这两者的联系,你和我走一趟自然会知道。”

(https://www.mangg.com/id41497/223230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