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搞了这么多年的历史研究,但是这个东西属于比较偏门的文物,所以我请教了几个国内顶尖的历史学的前辈,几个老家伙研究了一个星期,才最终确定这个确实是属于楚国晚期的东西,而这上边的记录文字就是那时楚国极少数人掌握的一种在今天看来应该是密文一类的文字,而我请教的几位前辈中,有人曾经见过这种密文,所以破译起来才会如此的顺利,不然这种东西光是破译可能就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当我们破译以后,发现上边记录的东西有些匪夷所思,和我们熟知的历史并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但是我们最终也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支持或者推翻这种结论,所以···”秦教授停了一下,接着道:“这个上边记载的东西,现在没有办法确实是真还是假。”
三哥听得云里雾里,像是在听天书一样,而短短的几句话却勾起了我的全部兴趣,看来这上边记录的东西应该很是重要,不然秦教授不可能这样左右为难,但是不管是真还是假,至少我可以听一听,而剩下的事情和我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中国人自古崇尚玉石,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对玉器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最近几年的考古工作,各地都陆续发现了早期的墓葬以及各种遗址,里边出土了很多玉器,而且在当时玉器也是做为祭器出现的,要知道在古代,尤其是夏商周三代,国家大事就是祭祀和打仗,今天我们发现的甲骨文里记载的最多的就是这两件事情,而玉器在那个年代除了装饰作用就是祭祀,只不过后来随着青铜器的出现而逐渐没落,但是玉器的装饰作用却一直延续到今天,可以说中国人对玉器的喜爱已经融入到了基因里。我们经常会把君子之德比做无瑕美玉,足见我们祖先对玉石的喜爱,而自从上古时代开始,就流传着各种关于玉石的传说。现在有学者认为女娲补天所用的补天神石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玉石,而女娲和伏羲的部落都来自楚地这个东西出土的地址是在湖北,在当时也就是楚国的范围,所以这一点可以肯定是没有错的,而制作传国玉玺的和氏璧就是在楚国被发现的,其实从有文字记载开始,楚地就一直存在着关于玉器的种种传说,,所以这个地方自古就盛产玉石,只不过后来又出了昆仑玉、和田玉,楚地的名气渐渐低落,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事情没有发生过,而且很多事情在正史上都有记载,所以我们既不能肯定这些事情的存在,也不能否定这些事情完全不存在,可能在以后我们会发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史料,最终会有一个定论的。”
说完,秦教授喝了口水,然后等着我俩的反应。
秦教授的话有些深奥,我一时无法完全理解,而三哥更是一头雾水,愣了愣,三哥问道:“那秦教授,您说的这些和这个东西上记载的有什么关系?”
“和氏璧本是楚地卞和发现,几经波折献给楚王,美玉一出天下骚动,后来赵国国君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这块无价之宝,然后又被秦王得知,提出以十五城做为交换条件,然后就上演了我们熟知的完璧归赵的故事,但是由于秦国的国力原因,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到了秦王手里,最后到了秦始皇手里,当他统一六国以后,听取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将和氏璧刻成了传国玉玺,并让李斯在上边刻下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并且将传国玉玺做为皇权的象征,从此传国玉玺成为历代帝王苦苦追寻的至宝。几经辗转和波折,最后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史书上说传国玉玺被萧皇后带到了关外漠北,从此音信全无。”我插嘴道。
秦教授点了点头,接着道:“是的,史籍上是这么记载的,但是这上边的记载却完全不同。”秦教授说着晃了晃手上的那个卷轴。
“这上边怎么记载的?”
“这上边说其实传国玉玺已经陪葬秦始皇陵了,而当时子婴献给高祖刘邦的根本就不是原来的传国玉玺,而是以假乱真的赝品。”
这怎么可能!当时群雄逐鹿,像传国玉玺这样的国宝,所有人为了它都红了眼,如果刘邦拿到的真是假的,难道他就没有发现么?如果他真的拿到了假的传国玉玺,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个假的足以以假乱真,以至于刘邦没有发现!
但是我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过于扯淡,这种东西不要说我这辈子没有见一面的命,估计下辈子都没有这种福气,而且仅仅凭着秦教授的几句话,我就这么轻易的相信了?这么想着,我看了看旁边的三哥,顿时对他看人的眼力有了怀疑,而三哥正在聚精会神的等着秦教授说下去,显然他没有像我想这么多,我想把自己的怀疑和三哥说一说,但是当着秦教授的面我没法开口,如果唐突的把三哥叫到一旁,秦教授多半会起疑,像他这种老学究,面子比命更重要,一旦知道我对他有所怀疑,估计下次想再进他的家门就难比登天了,但是一时我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姑且听下去,看看接下来秦教授会说些什么,如果真的不着边际那我再想办法离开,而我本来就是抱着听故事的态度来的,到底是真是假和我关系还真不大。
“那么秦教授,这上边到底都说了点什么?您就跟我们说说,别吊胃口了。”我表现的很着急。
“小伙子不要着急,我这就和你们说道说道。”
“这上边记载了和氏璧从发现到消失的整个过程,当然记述很简单,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的,但是有些地方却很详细。和氏璧从发现的那一刻就注定它不平凡的一生,虽然后来和氏璧被赵国所得,但是楚王一直没有停下寻找和氏璧的脚步,这上边记载楚国历代国君都曾秘密派人到各国去寻找和氏璧的下落,但是最终没有一个人回来,后来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然后楚国人明确了目标,继续追寻,这个时候秦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动,各个国家纷纷加入到抗秦的队伍当中,但是最终上天还是眷顾了秦王嬴政,楚国在当时也可以说是亡国了,当时所有的寻找和氏璧的活动都变得更加隐秘,而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以为可以传万世的秦国在嬴政死后短短的几年以后就土崩瓦解,各地纷纷起义,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刘邦和项羽了,关于这段历史你们应该都清楚了,我就不多说了。而这里边项羽之所以起兵反秦,寻找和氏璧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楚人太执着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没有放弃。”我不合时宜的插了句嘴。
(https://www.mangg.com/id41497/22290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