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太上琴心文 > 第一章 粉衣姑娘

?

  

  第一章:粉衣姑娘

  

  浅浅春生,雪消草长。

  

  稀稀疏疏的小草渐渐初绽,镜湖两边的柳枝初绽嫩绿。微微寒雾迷蒙,遮住晨曦间初开的小花,小花浅浅,朦朦胧胧。晨曦迷雾若梦,细雨微湿一片,花的香气似乎在屋中弥漫,令人心醉。一阵微风轻拂,吹遍满地花开,花儿的细香也渐渐传到远方去了。这一切的生机都在昭示着春天的气息,春天到了!

  

  “啊!”

  

  一阵惊呼从一间布置还算雅致的房间传出,其惊呼中充满着惊惶,似乎受到什么惊吓似的,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狂流不止,直直流到后背去了,口中不断呢喃,断断续续地说:“不要,不要。”

  

  突然,咯吱一声,房间门被打开了,一道亮光突地射向还在睡梦中惊惶的男子。男子“腾地”从床上坐起来,口中还不断大呼:“救命,救命。”

  

  那位推门而入的中年男子身上虽沾满酒气,但是听见儿子在房间里大呼大叫,还是急忙丢下手中酒壶,来看孩子,没想到原来孩子是在做梦。中年男子看见孩子醒过来了,仍然惊叫不止,急忙上前,轻推孩子的背脊道:“孩子,没事儿,做梦而已。”

  

  “不是啊!不是梦,是娘亲,娘亲!”,脸上的汗珠仍不断在流,还冒着腾腾的热气。

  

  中年男子突然开始紧张起来,道:“什么?你娘亲?她说什么了?”

  

  那孩子姓安,名君阳,字阳君。年纪虽轻,不过十四而已,但是却有了小秀才之名,为当地人所称道不已,绝对不负“神童”之名。其子并非迂腐之徒,只知道死读书之流,此子人称书画双绝,一帧仕女图满镇皆惊,有一些大员外甚至愿意出资三百两购之,但是却被君阳以未入流而婉拒了,但是那些自负风雅暴发户总是纠缠他的那帧仕女图,使劲手段,但是最终却未能如愿,因为此图对君阳有着奇特意义,在他脑海中他的母亲就是这个样子,梦中的母亲。

  

  他梦到母亲在地狱受着非人般的煎熬,地狱漆黑一片,隐隐些许幽光,寒冷无比,魑魅魍魉、猛鬼幽灵四处皆是,令人恐慌不已,胆小的恐怕会被吓到休克至死。

  

  孩子的父亲则叫安兴岐,字青山。年纪不过三十尔尔,但是却像是五十岁的老者,不知道他所过的是什么生活。安兴岐自妻子九妹死后,便沉迷醉酒,终日浑浑噩噩,不知所云。不是在床上呼噜大睡,就是在酒馆牛饮,牛饮也只是求醉。但是九妹为什么会死,谁都不知道,而安兴岐也不愿意说。不知道君阳问过多少次,但是他始终不回答,最后他终于受不了,就索性撒谎说是“难产”死了。

  

  一道刺眼的光芒,似利箭般,从木质纸窗射了进来,君阳这才完全的清醒过来,隐约听到父亲问道:“母亲说过什么?”,他又想起了梦中母亲过得非人的地狱生活,如果母亲真的过那种生活,作为儿子却什么都不能为她做,心中的愧疚之感油然而生。

  

  “哦!母亲说:‘很好’”,君阳不想父亲担心,撒了谎。

  

  一听儿子如此说,安兴岐渐渐缓下心情,拖着步子慢慢移回到了他的房间。然后,轻轻关上房门,拿起散发着古意的酒壶,望着窗外的杨柳,喝了起来。

  

  安君阳看着父亲落寞的背影不免也悲伤起来,心中默念:“痴情如父,刻毒矣。”

  

  一抹金色渐渐从窗台渐染了这片小小清静的院落,窗外的细柳如丝,随着春风迎展,一阵清风吹过,五颜六色的花儿也叫着睡醒了。清河小镇,就像是江南的美女,静谧轻柔,细语微波,淡淡梅花影,细细丝柳梦,就如诗中所言:“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娉娉袅袅,凌波步弱,香心清静。

  

  镜湖,顾名思义,湖面如镜,透明清澈,波光潋滟,神姿若舞,香气随烟轻吐。粉颜玉饰碧罗裙,仿若见,天上仙女下凡尘。柳岸堤边,小花吐蕊,群芳争艳,千年墨客万行诗情。中秋之际,丹桂万里飘香,更引得无数人来观瞻。一至寒冬,梅花亦开,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其景致风雅,皆令人赞叹不已。

  

  春花,香气弥漫。

  

  正午,安君阳受秦学士之邀,准时来到“湖心亭”,湖心亭在镜湖之中,亭子是按照皇室规格而作,鬼斧神工,傲立湖中,似水中楼阁,景色如画。文人墨客对“湖心亭”钟爱不已,一是因为这里的景色千姿百态,令人心醉神迷;二是因为这里文人常聚,经常舞文弄墨,有比较的心思,实乃人之常情。而这次秦学士邀请安君阳显然是想看看这十四岁的神童的才能了。

  

  安君阳早早到了“湖心亭”处,但是这秦学士却未到,本来秦学士邀请安君阳,他该准时到才对,但是他却不守信。安君阳,隐隐有些生气,挪步准备离开之际,突然远方传来阵阵啼笑之声,原来是几个丫鬟打扮得姑娘轻摇罗扇,向“湖心亭”而来了。

  

  安君阳看到几位姑娘上前来了,便向亭子外面走去,几位姑娘微笑道:“公子,见到我们就走啊!”,其声音娇柔不已。

  

  安君阳理也不理,挪步走开,突地一位身穿粉色的姑娘拉住安君阳的手臂,说道:“公子有约,可不要走呀!走了,可是失信喃。”,安君阳不明白这位姑娘为何知道他有约,但是却说他失信,心中不免生忿忿然之感。

  

  “姑娘,何为失信?”,安君阳随口一问。

  

  粉衣姑娘答:“不守信就是失信咯,公子何必问!”

  

  “敢问姑娘,对失信之人还需守信吗?”,安君阳甩手离开。

  

  几位姑娘一愣,不知作何想法。过了几多刻,秦学士带着一群文士来到“湖心亭”,却只见家中丫鬟在,没有看见安君阳的身影,怒道:“简直无理!”,跟在秦学士身后的几位文士随声附和:“这安君阳实在不守礼信。”

  

  “他答应来,竟然到现在还没到!可恶,可恶至极”,秦学士怒道。

  

  还是那位粉衣姑娘,她缓缓上前向家中公子道:“大人,安公子不是没到,而是走了。”

  

  “走了?既然到了,为何要走?”,秦学士显然愣了愣。

  

  “我们一到这里,安公子就准备走了。他说对失信之人不必守信。”,粉衣女子如实告知。

  

  “呃!他如此说!”

  

  “是的,现在离他离开大概有两个时辰了吧!”

  

  秦学士大惊,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酉时了。”,粉衣女子答道。

  

  “哎!是我失信于人。我们回去吧!”,几位姑娘跟上去,离开了。

  

  但是粉衣女子却悄悄离开了,那粉衣女子不是他人,而是秦学士的妹妹,她本来想和哥哥一起来看看这被人们惊叹为“神童”的小秀才,但是哥哥却不肯,以女儿身为由,她十分不愿意,哥哥随身都有丫鬟陪伴,自诩风流才情,有学士之名,前途无限。但是却对小小安君阳刮目相看,于是引起了她的好奇心,才有他借报信,乔装成丫鬟的一曲。虽然没有过多的与安君阳谈论,但是其才情气质,却早早曝露无疑。安君阳也不如腐儒,其简单几句,对失信之人不必守信,并且对象还是他最尊敬的大哥,心中不免对安君阳的高傲气质有了另一番看法。秦思雨,安县秦家小女,娇生惯养,是衔汤药匙长大的主儿,但是却也智慧过人。三岁学琴,五岁学画,十岁著文,十三岁就写下《彩云间》小记,令人惊叹不已,实乃好女子哉。《彩云间》,春恨悠悠来有时,去年梦醒今又来。梦后高楼紧锁,酒醒帘幕低垂。落花时节人不见,微雨燕双飞。还记得绿柳堤畔,小花初绽,心事浅浅说。一盏青灯,两把纸伞,三缕情丝。当时明月照,还照彩云间。诗是好事,但是此间情丝难说尽。细细品评,意犹未尽。

  

  国唐王朝,地大物博,不论飞禽仙鸟,还是麒麟走兽应有尽有,人才更是层出不穷,即使是文星大儒、天策上将这等凤毛麟角之徒,在国唐王朝也曾出现过,其通天彻地的本事令人不敢仰视。国唐王朝资源之丰,也远非其他国家可比,但有些王朝在时间和战争的磨砺下,也逐渐变得强大起来,但是其实力还是远远不如这千多年来形成的巨型王朝,国唐王朝。总之,一言以蔽之,国唐永不凋零、永葆荣华。

  

  残阳如血,天色渐沉。

  

  安君阳对今天的出行,十分不满意,一回家吃了点饭,就随便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开始看了起来,虽然是随便拾起的一本书籍,但是安君阳书桌上的书都是他自己从千万本书中挑选出来的经典,每一本书都是精华中的精华,例如他手中的那本经文《紫星之力》,更是国唐帝君亲自编撰,其道理无穷无尽、深奥难解,但安君阳读起来却是一番享受,口中振振有词:“帝君大人,果然是帝君大人。”,说完一篇一篇地看完了这本意蕴无穷的书籍,说其是看,不如说是茫然翻页,其看书的速度,竟然比翻书的速度还快,如果有人看到,定不知作何看法。

  

  窗外,一抹靓影俯身柳枝上,嘻嘻地笑着,专注地观摩着安君阳在书房内所做的一切,在君阳把《紫星之力》看完之后,那抹靓影也渐渐消失在黄昏的五彩霞光中,留下一道残影在风中停留好久,久久不散,一缕女儿的幽香也在靓影纵身跃下柳树的刹那,飘进了君阳的还算雅致的房间,君阳和着芳草的气息,细嗅微香,顿时觉得心旷神怡、飘飘然了。

  

  他扔开手中的书,打开窗户,柳枝随风摆动,好似风中的舞者,袅绕多姿,日落西方,一抹金色微光缓缓消失天际。

  

  乌落月升,月光溶溶。

  

  安君阳轻轻推开门,然后不忘记关上,离开了这幽静的小院,这一切除了天上的月亮,没有人知道。月光即如探行的灯,照亮一片君阳前程之路。君阳穿过清幽小径,越过小沟清泉,终于到了后山竹林,后山竹林是幽僻之地,安君阳觉得这样的地方更适合修行,一是清静,二是不会有人前来打扰。瑟瑟寒风吹得竹枝乱颤,不时还有蛐蛐儿的鸣叫之声。翠竹幽幽,晚风微寒,君阳在月光的照耀下,全身泛起了略浅的淡淡银光,一股神圣之力,注入其中。随即,月光如注铺撒,君阳瞬时凭空升腾而起,盘腿之姿更紧,三刻之后,他才缓缓落下,像鸿毛般轻盈,细喃:“成了。”

  

  安君阳年仅十四岁,其天纵奇才,不仅文学造诣远非常人可较,其道修天赋也非常人可以想象。难以想象的是,安君阳以书画双绝著称,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修者,虽然刚刚他也才入门而已。

  

  天色更晚了,月光更彻了,大地更静了,即使是鸟虫鱼兽休息了。

  

  突地,一声虎啸惊动了林间飞鸟、地上走兽,虎的咆哮声中隐隐有着哭喊,仿佛是在叫救命,虎啸气息微弱,应该还是幼虎。

  

  君阳知道这应该是动物间的杀戮,他准备离开,但正当他离开之际,小虎再次呼叫,其呼叫之声带着些许悲凉。君阳心虽生起恻隐,但是却不敢在这样的夜里去和野兽斗法。他还是离开了,没有去管,此刻是闲事莫理。

  

  踏着隐约白石路,君阳的脚步比平常快了许多,突地一团柔软的东西险些把他给绊倒,仔细看去赫然是那只幼虎,君阳准备管也不管地跑掉,但是其心还是软了下来,俯身下去,抱起小虎,迈着大步,飞奔起来,那种速度比之虎豹也相差无几。这可能是狗急跳墙,但是实际却是他真正踏上了修真之路的第一步。这可能是天意,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皆在一念之间,这是一种选择,最终君阳还是选择了一条属于他的正途。

  

  君阳跃进家中小院,悄悄推开房门,走进房间,点起火烛,手中的润湿,使他知道这小虎显然是被什么东西给咬伤了。细细看去,赫然一道齿印嵌入在小虎后腿右侧,鲜血淋淋,甚至血色都已经变了,这显然是中毒的迹象。

  

  君阳隐隐担心起这刚刚认识的小虎来,他急中生智,把桌上砚台摔碎,拿起半块砚台向小虎的后腿右侧轻轻一割,黑血长飙,小虎疼得准备大叫,但是却被君阳给制止住了,原来是君阳用布条封住了小虎的嘴,小虎叫不出来,只有泣出滴滴泪水。黑血被放掉之后,小虎感觉到身上的疼痛消掉不少,它两只圆圆眼睛盯着君阳不放,虎头虎脑地点头,好生可爱。君阳不得不说:“呆头呆脑。”

  

  一夜无事,凌晨水寒。

  

  安玥儿是安君阳二叔的女儿,自小就对君阳起了小心思,总是隔三差五地向安君阳家里跑,借口是大叔好酒,嗜睡。没人煮饭,她是来替君阳做义工的。安玥儿长得娇俏可爱,小巧玲珑,宛然是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女子。对安君阳服侍得更加周到,因为安兴岐和安兴禹是分了家的,安兴岐不愿意投靠安兴禹,即使安兴禹曾几度叫大哥暂住他家,但是都被安兴岐拒绝了,虽然如此,但并非不通往来,他们有时候还是聚在一起聊聊安家之前的风光,玥儿知道君阳喜欢清静,即使他早早就到了大叔家里,却也不曾去叫醒他俩,而在厨房动起手来。

  

  阳春三月,群莺乱飞。

  

  “吼”,一声长啸,惊醒了睡梦中君阳,更惊到了正在做饭的玥儿。君阳听到厨房里有声音,想都不想:“玥儿到了。”,翻身跳下床,拍了拍睡在床边的小老虎的脑袋,又大声道:“想吓死人不是。”,小虎眼珠打转,扑闪扑闪,似乎在说:“人家睡醒了,剔剔牙!”,其中藏着委屈。君阳不忍,“又没怪你,装可怜。”,小虎似乎听得懂君阳的话,把大脑袋向前一伸,扑在床边,很乖。

  

  君阳打开门,一缕微弱光芒照进房间,房间瞬时亮了许多,接着,他迈步走向左侧厨房,而玥儿从厨房猛地跳出来,奔向君阳房间,一个扑倒,就躺在了君阳的怀抱中,小时候玥儿倒是经常倒在君阳怀里,但是渐渐长大了,懂了许多,便不那么放肆了,可现在躺倒在哥哥怀中却是另一番感觉,总之那是一种温暖的感觉。直直烧到心扉深处。

  

  君阳到不觉着抱着小玥儿有何不对,但是却不知在小小玥儿心中却是激起了千层浪。小玥儿见哥哥君阳不作声,只是抱着她,她竟然也不消作声,开始享受起哥哥的怀抱来。

  

  “咳,咳咳。”

  

  突地,从君阳父亲房里传来干咳之声,君阳和玥儿顿时分开了,电光火石间。

  

  “君哥,我似乎听到老虎的叫声了。”,小玥儿轻轻凑在君阳耳朵里说,君阳父亲见俩神神秘秘惯了,管也不管,径直又掉头回房间了,关门道:“把饭端进来,加两壶酒。”,俩人异口同声:“是。”

  

  君阳毫不隐瞒:“不是似乎,你是真听到了。老虎在我房里呢!”

  

  “呃”

  

  小玥儿满脸不信,但是还是跟着哥哥君阳走进他的房间。

(https://www.mangg.com/id41489/222880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