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的兴奋和劳累,我直到很晚才得以睡着,梦里赵云回来了,华佗也来看我了,他们不走了,跟我生活在一起。睡的模模糊糊,隐约有人进来了,“少爷,夫人请你过去。”我睁开眼,原来是红儿,她穿了一身淡绿衫子,裙长曳地,不似丫鬟打扮,一张瓜子脸儿,秀丽美艳,一双清澈的眼睛凝视着他,嘴角边微含笑容。
“红儿,你今天穿新衣服了,真好看。”我笑道。“昨天宴客,夫人给添置新衣服了,今天就没换。”双儿有些害羞。今天红儿有些不同了,以前见我很自然,今天怎么还害羞了?我随即明白了,以前我不过一个哑巴,连话也多说不上一句,现在突然会说话了,难免有些异样。
母亲叫我过去干什么,我心里比较清楚,我不仅要说动母亲同意,还要让母亲不起疑心,这该如何措辞?双儿打水回来,我还楞在那里,双儿见状,走过了侍候我我梳洗,双儿年纪虽小,动作却也颇为麻利,等我回过神,已经收拾利落。我心里有点异样,想说谢谢,又怕不合适,双儿还小,母亲也没吩咐她伺候我,一直留在她自己身边使唤,平日都是母亲和环儿照顾我比较多。
梳洗完毕,我们向大厅走去,“红儿,你家里还有什么人?”我对她还有些好奇,不知道怎么会来我家当丫鬟了,所以边考虑如何说服母亲边问她。“没有了,要不是少爷夫人收留我,我恐怕早饿死了”红儿似乎心有余悸。
我道:“当时你多大?”,“六岁,要不是你,夫人也未必会收养我呢!”双儿带着感激之色。“我?”我有些疑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随母亲逃荒至此,母亲也得病死了,我在路边哭,夫人带少爷经过,要不是公子拉着我的手不放,夫人不一定会收留我,公子忘记了么?”
原来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我可没有那段记忆,我有些尴尬,怪不得刚醒来的时候红儿老用感激的目光看我,勉强笑了笑说:“哪能,我是看你记不记得?你太可爱了,我看到你就喜欢上你了,舍不得放手。”我有些调笑的口气,随即稍有后悔,我怎么能对个小姑娘说这个。好在红儿毕竟年纪还小,却不以为意,反而有些高兴道:“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姑娘有什么可爱的,我知道是少爷心好,可怜我,怕我饿死。”
谈笑间,我们来到了大厅,母亲正在等我们。母亲见我喜笑颜开,连忙拉我坐下,问寒问暖,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我说话已不如昨日开始时生涩。“昨天你说我们要做些准备,因为我当时为你会说话太过于高兴,没有细问,冲儿,我们要做什么准备?”
正题来了,我颇有些犹疑该如何向母亲说明情况,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如何避开即将到来的灾难。最初我想逃避战乱最好是举家搬迁,但是母亲必然不会同意,即使真的同意了,桃园何处,可避暴秦?兵荒马乱,孤儿寡母又能到哪里?弄不好路上就死于非命。
我心想无论如何首先要避过饥荒,家里本来颇为富裕,吃喝不愁,但是几年的饥荒,我就不是特点有谱,而且百姓如果饿的太厉害,难免铤而走险,要是乘乱哄抢,也非常危险。家里多少得做些准备。如果直说,母亲难免会怀疑:一来你不可能未卜先知,二来这些事情也不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该想的。
这几天思虑良久,但是一直找不到好的方式,如今母亲问起,想到昨夜做的梦,我突然灵机一动说:“母亲,前几天我梦见一白胡子的仙人,梦中治愈了我的病,我不再是个哑巴,醒来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但是开口说话又不行,所以这些天我着急喊叫。”
母亲本来没有想到我突然能说话,听我说有仙人帮助,不由信了七八分。
“仙人还嘱咐我,过两年会天下大旱,庄家颗粒无收,而且将恐天下大乱,叫我一来多置办些粮食,二来要防备有人作乱哄抢。”母亲有些疑惑,但是她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十来岁的孩子会对自己撒谎,而且这些话确实不应该出自一个孩子之口。“多收藏些粮食,倒也不难做到,可以叫秦庸他们平时留意,多买些就是”,母亲道:“只是如果真有人作乱,确该如何防备?”
母亲这话并不是对我说的,好像问自己。“如果赵云在就好了!”我接口道。母亲点了点头,“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能不能回来?即使回来,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恐怕真有什么事情,也未必能保护我们全家安全。”我点了点头道:“母亲所虑极是,可否召集一些人手,保家护院?”
母亲摇了摇头说,“家里资产颇丰,雇些人手倒也不难,但是村庄附近都是种地农民,不会武艺,而且你太小,我又是妇道人家,即使找到了人,又有谁来管?不如等赵云回来或者你再大点再办,可好?”
这点我也想到了,赵云如果在,这个是个极好的选择,可是如今这情况确实不太好办,毕竟还有些时日,不妨先缓一缓。我接着道:“母亲,我还有一个办法,你看行得通行不通,不如我们家挖一密室,平时多放些吃的和清水,如果生乱,也能躲一躲不是?”母亲点点头,“冲儿,这个倒不难,改天我就吩咐秦庸去找人来挖。”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边上的红儿见我们说完话,笑着问我:“少爷,你真见到神仙了吗?”我见她充满了好奇之色,点点头道:“当然,不然我还是个哑巴呢。”双儿道:“那你告诉我神仙长什么样子,还和你说什么了?”
我还没有回答,母亲突然说:“红儿,你逐渐长大了,也会照顾人了,以前你年纪太小,自顾不暇,我留你在我我房里,其实我没把你当外人,从今天起,你就搬到冲儿房中住吧,照顾少爷。”红儿眼睛一红,连忙答应,随着今天的交谈,红儿和我又亲近了几分,而且觉得年纪仿佛,相处起来更加融洽。见母亲如此说,我也不好拒绝,而且刚才红儿服侍我洗漱整理,省了不少力气,我心里还是乐意的。
从那以后,我心态逐渐平静起来,每天习武练功,闲暇和红儿说话,我真把她当自己的妹妹,红儿帮我收拾屋子,有空也随我读点书,她聪明伶俐,昔日随我一起跟罗先生学习,也有些基础。
我暗自观察,家中不时有车马出入,拉的都是粮食,家里的仓库逐渐充实,谈话后的第二个月,家里的地窖也开始动工了,不想工程颇为缓慢,十多人整整挖了小半年才在后花园下面挖了一个80多平方的地窖,出口在后花园的一颗大树边上,却甚为隐秘。地道的完成后,母亲在里面摆放了床,粮食,被褥,清水,还吩咐环儿清水每隔三天就要做更换。母亲对救治我的仙人感恩戴德,对仙人说的话履行的倒是很为到位。
从我会说话后,让母亲对我高看一眼,逐渐觉得我有主见而且聪明稳重,父亲走后,她操持是不得已,如今我逐渐长大了,如果父亲一直不归,我迟早要当这个家,所以也有意培养我,家里有大务小事都要让我知道,有些事情还找我商量。我逐渐了解到家里良田不少,大概有五十石,粗磨估计一石大概有现在五亩左右,父亲早年生意赚了不少钱,就广置田产,家里租地的佃户就有百余户。
一个偶尔的机会,母亲和秦庸马上发现我在算账方面有着远超常人的能力。从那以后丈量算数遇到难题的时候,秦庸偶尔还来请教我。很显然,用现代的数学知识来算这些小账当然得心应手。
空闲的时候我也随秦庸到处走走,看看田地佃户,我当然是希望了解到更多的人,在这个社会,我无疑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以便将来有变,村民能助上一臂之力。碰见家里有困难的,我说服秦庸减租,甚至有时还给佃户一些帮助,开始秦庸都要汇报母亲来做决定,但是母亲从来不更改我的决定,给我树立权威,秦庸渐渐也就习惯了,事后才告诉母亲。
这么几个月下来,我和佃户们大多认识了,村里也流传着我的种种事情,都说我不但是个神童,而且为人宽厚,乐善好施。渐渐地村里好多人有事都不见母亲,直接找我。母亲见我处理事情稳妥,虽然有时未免过于慷慨,母亲本来就为人亲善,也不多说什么。我心里清楚,如果到了战乱不能自保,留下钱财百无一用。
如此一来,我的生活倒颇为充实。我其实一直在为召集些人手做准备,可是赵云确迟迟未归,我年纪还小,如果大肆招募兵勇,母亲这关过不去不说,自己确实也难以驾驭。这段时间我练习武术也颇为用心,拳法剑术弓箭都颇为娴熟,但是我见过赵云的武术,自觉差距很大,可能是我年纪还小,也可能是天赋有限终身也难以达到赵云的境界。
内功虽后面的心法修习不得其法,只是重复练习前面二百字的内容,我逐渐感觉到身体中有气的流动,可总是驱使不了,在身体乱冲乱撞,即使这样我也觉得力气日增,比起同龄强壮儿童也毫不逊色。练武的时候,秦喜秦悦没事也会悄悄过来观摩,我也教他们练习一些,二人不是学武的料,一套拳法练得丢三落四,偏偏还热情高涨,一日两人竟把村里一恶汉打得对方落荒而逃,二人更是洋洋得意,有空就来。
赵云回来已经是一年后了,他的回归让我欣喜若狂,赵云见我开口能言,自然也是颇为高兴,原来赵云哥哥后来确实来了洛阳,不过寻人不遇,又回到了家乡,找到哥哥后,因为舍不得哥哥多呆了些时日,这才回来。我禀告过母亲,当天就召集全家吃饭,顺便当着母亲的面,提出招募广招乡勇的建议,赵云对我所说的神仙一事似乎半信半疑,但是对招募乡勇却不持异议。
秦庸却提出异议,认为一则招募乡勇要许多钱财粮食,二则天子脚下,如此做法恐引来非议,弄不好被朝廷弄个罪
名,如何是好?秦庸老成持重,所说也不无道理,钱财我没放在心上,毕竟性命要紧,粮食我也算过,家中粮食可维持百口左右。可是第二点确颇让我为难。别饥荒战乱没到,先被朝廷找个借口杀了,那就太冤枉了,母亲虽不说话,但明显已经认同秦庸所言。
我记得三国演义上,刘备曹操都是得到资质,招募兵勇的,为什么朝廷没有任何动作,难道秦庸多虑了,我突然哑然失笑,如今黄巾尚未作乱,朝廷如何容许私人召集人马,黄巾作乱大家为了自保,朝廷又自顾无暇,自然无人过问。我想模仿曹操刘备,想法没有错,但是太早了,时机不到。但是我不甘心放弃,且如果等到时机合适了,我们难说已死于别人之手,但是有没有好的办法,也沉吟不语。
“不如我们先召集二十来人,打造兵器,演练武艺,如此一来规模小,不容易引人瞩目,而且碰见少数有游寇,也足有自保。”赵云开口了。我也只好点头,母亲也点头称善,秦庸见状也无话可说。我心里微微有些失望。
次日我找了秦庸,请他找人通知百姓,就说我需要些人手来看家护院,让年轻力壮自愿参加,如果被选中,供给衣食,而且每天另外给一升米。
在三国时期,生产力颇为低下,如此条件可谓非常丰厚,应者云集,有些远处村落的人不知道怎么得到消息,居然大老远跑了过来,看到这么多人来,我颇为惋惜,如果条件允许,随便就可以召集四五百人,这个可是一支不容小视的力量了。可惜一来不能大张旗鼓,二来家里物质供应不上。
选人的事情就由赵云全权负责,我相信赵云的眼光。赵云精减又精减,最终选定了二十个人,都是年轻力壮之人,被选中的兴高采烈,没被选中的难免垂头丧气,说如果还需要人手务必通知他们。其中有三个人是外村的,我就在后院找了件房子让三人住在家中,其他十七个都是本镇的,晚上回家休息。我暗自寻思,如今这个世道,百姓只求温饱而已,只要有钱有粮,招募人马并不困难。
人马齐整后,赵云也颇为兴奋,有点踌躇满志的意思。赵云也颇为年轻,志向是带兵杀敌,虽然有一身武艺,但是毕竟没带过兵,没训练过人,如今虽然人数少点,却是百里挑一,对日后他带兵打仗恐怕也是不无帮助。我嘱咐赵云虽然名誉上只是护院,但是训练必须严格,要把他们训练成能作战的军队,把他们培养成以一当百的精锐队伍。
暗地下我有也托秦庸寻找铁匠,打造些武器。秦庸颇为能干,居然从洛阳找到了以前给朝廷部队锻造兵器的王斌,王斌已经五十出头,饱经沧桑,有个二十来岁的儿子王池,人很老实。赵云自找王斌,要求打造剑弓矛戟,还特意吩咐给我打造一支枪,王斌对打造兵刃轻车熟路,且颇有水准,金钱给足后,立马动工,锻造的兵刃让赵云赞口不绝。我对他两人也十分满意,暗自嘱咐秦庸要厚待二人。
训练很艰苦,才开始两天,就有人开始抱怨偷懒,赵云大为不满,和我商量后,直接辞退了两人,又从本村候补挑选两人加入。杀鸡给猴看后,其它人果然认真多,训练虽然辛苦,毕竟比饿肚子强的多,而且额外粮食足够其家人口的食用。几个月时间这二十人已经有模有样,但是要成为能战斗的战士,尚需时日,也需要实战的磨练。
赵云对我是单独教,这次回来,他还带了一支枪,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的意思。
这天下午,赵云和我骑马来到郊外一片无人的野地,翻身下马说道:“公子,夫人本只想叫我教你些强身健体的功夫,但公子救命之恩,赵云无于为报,而且公子好学,那么今天开始我传授你枪法和骑术,特别是枪法,最是难学,公子是富家子弟,终其一生,未必有战场杀敌的机会,但既然要学,就要学好,切不可半途而废,三心二意,你可答应?”
我连忙点了点头道:“我本无心战场厮杀,初学武,确为强身健体,奈何神仙托梦说,饥荒将至,天下方乱,我不想我母亲和家人受到伤害,所以我学武之心甚坚,什么苦都吃的,赵兄无疑。”
赵云实是我师傅,但拜他为师,他却不受,连口头都不让叫他师傅,他说:“一则公子对我有救命之恩,二来我长你不多,你叫我赵云就好。”我无奈依从,折中称之为兄,赵云也不多言。我们之间似乎维持一种亦师亦友亦主亦仆的关系。
“神鬼之事,终属渺茫,然我师傅曾对我言,目前主上不理朝政,黄门当道,外戚争权,豪强林立,赋税深重,万民涂炭,此乃乱之始也。”赵云道:“所谓艺不压身,公子学好武艺,确实不无好处。”我点了点头道:“尊师所见极是,我观察民有饥色,白骨露于旷野,大量难民四处游荡,恐大祸不远也,我们必须早作准备,即使不能建功立业,也要保家人于平安。”赵云看了看我,赞叹道:“我观公子为人,浑不似十岁儿童,思谋深远,比太多浑浑噩噩的成人要厉害十倍,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番伟业。”
闲扯过后,赵云随即正色道:“枪法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
我点了点头,说:“就是要人枪合一,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赵云道:“未想你如此悟性,我学习数年,才悟道这个道理,你却一语点破。”我摇头笑了笑,心想:这哪是悟性高,是我前世武侠看多了。
赵云接着说道:“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最要功夫,我先练一套枪法,你注意看。”言毕,上马提枪,舞动起来,赵云最喜白色,骑白马穿白袍,连枪缨都是白的,我见果然好枪,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不多时,赵云已经舞毕,翻身下马,气息平和,神色如常。
“舞动枪时,要做到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泼水不能入,用以临敌,矢石所不能摧,枪法才算有成。”赵云道;“熟能生巧,悟性再高,练习必不可少。”我点了点头,赵云所言和他舞枪之姿暗暗吻合。赵云把他的枪递给我,叫我仔细观察一下,我仔细看了看,觉得很长,而且比较沉,但是枪干却是木头。不由有些奇怪道:“枪杆是木头,还有些柔软?”
赵云点了点头道:“枪的奥妙就在枪杆,杆以枣木等硬木或精钢制成那就叫矛,而不叫枪,矛是重兵器,没有韧性。且需大力者使用才能发挥威力,矛更利于直刺。而枪是需坚韧而有弹性的白腊杆为柄,才能够吸收和释放武器冲击时产生的力量,以便调整攻击角度。故习枪要求极高,若辅以以内家工夫做底,威力更大。”
“借力打力?”我问道。赵云赞赏道:“借力打力能弥补自身力量不足,公子非天生神力,日后和大力者人对战,当牢记这四个字。”
“今日我先教你些基本枪法,临敌之时,其实最重要是料敌机先,看到对手破绽,一击毙命最好,若对手无破绽可寻,要诱使对手露出破绽,这些东西现在和你说为时尚早,日后你可慢慢领悟”随后,赵云教我如何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两个时辰转眼既过。
接下来赵云教我骑术,当时有马鞍而无马镫,而且马镫颇为简陋,是裹住马肚子的皮革制成,比较平坦,并不稳定,骑马殊为不易,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我慢走还行,一旦奔跑,仍易落马下,好在武术已有功底,不至于摔到。
赵云骑术非常精湛,教的也得法,我学得进展神速,但总觉得不方便。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也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枪。如果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人从马上滑下。除了赵云这样拥有娴熟的马术的人,骑马作战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将是非常困难。我怀疑这个时代骑兵最主要速度快,如果真正对战起来恐怕难有大用。
我真正体会到了马镫和马鞍的重要,马镫马鞍并不复杂,马镫虽然已有,但是整体是平的,后世马鞍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两头高的木制托架。这样不论马怎么跑,骑士们都能稳稳地坐在马背上,马镫是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来踏脚的马具。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我虽然只记得大概,恐怕依照记忆复制出来不会太困难,这个东西我先不说,等制造出来,再让赵云惊喜一下。还有马蹄铁也能起到保护马蹄的作用,不过我家马匹不多,使用亦不多,一时还用不上,暂时作罢。
自此每日下午我都外出骑马练枪。赵云偶来指导,自觉要想如赵云般神妙不知还要多少时日。
(https://www.mangg.com/id41364/221359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