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李叔,你快点吃啊。你吃完了没有啊。刚吃完鸡蛋的小红雪迫不及待的催促道.小家伙的心思早就飞到了池塘里的鱼儿身上了。
你这孩子才刚回来,又要折腾你李叔。连个饭都吃不安生。浮母言道。
好好,马上就好。李叔三口两口扒完饭。起身对浮母道:嫂子,上午我那药田也没怎么弄。下午还要去一趟,小红雪就跟着我。我晚些时候弄完药田,顺便教他识些字。说完抱起红雪向门外走去。
那好,你们路上当心啊。红雪,下午别给你李叔捣蛋啊,好好识字啊。浮母起身走向门口叮嘱道。
李叔道:放心吧,大嫂。你去吃饭吧,我们走了。
小红雪趴在李叔肩头,朝着自己的娘亲做着鬼脸。这孩子....,浮母心想。一直看着一大一小两个脑袋渐渐消失,才回去吃饭。
李叔抱着小红雪往山上药田走着,走到河边。李叔脱去外面粗杉,下河抓鱼。(顺便就当完成洗头的任务了)
李叔,鱼在那,李叔,这里也有,这里也有。小红雪兴高采烈的在岸边随着李叔河中的身影一边奔跑一边指挥。
扔了2条一尺长的大青鲤在岸边,李叔就上了岸。随手扯了2根野草从鱼嘴穿过鱼鳃拎了起来。一手拎着2条鱼,一手要牵着红雪去药田。
小红雪央求道:李叔,你多抓几条吧,2条不够,啊.
李叔拎着2条鱼对红雪说:这2条鱼够吃了,在抓吃不掉就浪费了。红雪啊,鱼也有生命,你可以吃它,但是不可以为了玩,为了自己的快乐去糟蹋它。知道吗。(其实是李叔抓鱼技术不行,2条鱼都抓了老半天)
哦。红雪应道。虽然不情愿,但对于李叔。小红雪有些天然的依赖,从不反驳他。
其实李叔是为了小红雪好,为了让红雪的童年很快乐,希望他长大知道了身世后。不会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李叔一直很注重培养小红雪的善心。
两人走到药田那里,药田旁有一间简陋的小茅屋,遮风尚可,挡雨怕是有些难咯。
李叔走进茅屋,茅屋里只有一张破旧的小木桌和2把一般破旧的凳子。李叔把鱼放好,从角落里拿出藏好的砚台和纸张。铺在桌子上,磨了些墨汁,教了几个字。叮嘱小红雪注意不要用墨汁把自己搞的跟花猫一样。就让小红雪照着练习就可以了,自己走出茅屋去摆弄他的药田去了。
药田里其实没什么珍贵的药材,大多是一些常用的或者是在山里容易被动物破坏的一类药草。村民的小病小灾也用不起甚名贵药材。
茅屋原本是李叔准备避嫌,一个人住在山上,还可以照顾药田而盖的。山中多风雨,而且毒蛇蚁兽也是有的,再加上实在不放心孤儿寡母的在村子里,后来也就搬回了村子。
光阴如逝,时光飞梭。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小红雪也十六岁了。这些年,不是跟着李叔识字学医,就是跟着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村里人都很尊敬李耳一家,小红雪都以为自己家本来就是这个村的。
这些年文学上红雪只是大体认全了诸多字。文章就不要提了,一点也没继承他爹浮世休的好文采。倒是李叔的医术学了不少,尤其是用普通草药医治村民们的小病小灾和庄家汉子之间难免的磕磕碰碰,或被山林走兽伤到的外伤类医道倒是继承了八九分精华,俨然一副要呆在村庄子承叔业的小神医做派。
初秋农忙时分,同村在青山镇上小酒楼做小二的刘银龙得空回家帮父母务农。山村清苦,年轻人都是不甘寂寞的。大多会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做些小本买卖,看能否闯出些名堂。能留在镇上的都留了下来.只有实在闯不下去了的,才会回到山村务农。一来一去,山村人口才越来越少。原先灵佛山周围依山而建的几个村子上千人如今也不及一半了。
话说这刘小二在镇上每个月2两银子本不算多,但山里孩子平日里也知道节省。一来二去也积攒了些银钱。这趟回来给父母买了好些用品,也给同村的娃娃们带了些镇上的小玩意和好吃的。
说是回来务农,但刘父心疼孩子,叫他早早的就从田里回家歇息了。刘在村中就和同岁的儿时玩伴们说起了镇上的趣事,少年心性.把镇里的事夸大其词,说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就和天上神仙过的日子一样。让一干还没出去的玩伴们好不羡慕。
刘小二比红雪大不了2岁,小时候也是经常一起上山抓蝈蝈,下河摸鱼,上树掏鸟蛋的好玩伴。李耳和浮母除必要外很少去镇上,生活用品大多叫村民们帮忙捎回来.红雪自幼就比山里的孩子更少出山门。听着刘说的,对外面的世界就更加向往了,也生出了要出门的想法。当即叫刘帮忙在镇上留意自己可以做的伙计。
红雪回到家和母亲说了此事,浮母不同意。可怜天下父母心,浮母一方面是舍不得,一方面是这些年报仇的心思早就淡了,认为儿子就这样继承李耳的医术在山里平平安安的过一生就好了,没必要往外面去闯荡,害怕被纠缠出当年的事。
红雪跑到山上和李耳说了事情的全部。李叔听完后,思虑之下觉得,十六岁的娃娃该出去见见市面。劝说红雪不要着急。这个事他去和浮母说。
当晚李叔就和浮母商量说,孩子这么大了,该出去见见市面了。在山里面不是不好,但是我们两个总有不在的一天,那个时候红雪肯定要和山外的人打交道,那个时候就可能会吃亏了。就算继承自己的医术,山里人越来越少都往外跑。迟早有一天山里没人了,红雪也是要去镇上生活的。
浮母终是同意了,觉得不能拴住孩子一辈子。二人决定过完年让红雪一个人去镇上闯闯.(浮母和李叔就不跟去了。毕竟自己二人可能还在被通缉)
年前浮母找上刘小二家,托刘小二的家人带个口信给他,让刘小二帮忙找个活计,来年带红雪去镇上见见市面。刘小二传回口信应了下来。
年后初三,天有小雪。刘小二就上门带着红雪前往镇上。刘小二做事的小酒楼本来还有个小二。攒了些钱,想做些小买卖正好走了.红雪去镇上就是顶他的事,和刘小二在一起。浮母也就同意了。
李叔和浮母一路送离村口,红雪道:娘,李叔,你们回去吧,不要在送了,天冷着呢。
刘小二道:是啊,大娘。您二老回去吧。我是两位看着长大的,红雪和我在一起做事,放心吧。(在镇上磨练了些时日的刘小二,连说话都透着一丝圆滑)
浮母看在眼里,最后叮嘱道:天冷注意多穿点衣服,银子够不够啊。镇上不好就回来......
最后对刘小二言语:红雪这孩子独自没出过远门,什么都不懂,要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小二你要教他啊。骂他打他都成,千万不要让他学坏啊。
放心吧,大娘。红雪好着呢。我们当中就他识字最多。刘小二斜着嘴角望着红雪应承道。
李叔对着苦着脸的红雪说:你娘说这些也是为了你好,你要记住凡事都忍着点。遇到坏人不要和他们啰嗦,要避开,特别是千万不要和官府发生纠葛。
哎,我知道了。李叔。红雪应承道。拉着刘小二赶快走了。(少年郎初次单独出门好些欢呼雀跃)
远远的红雪回过头。依然能看见漫天小雪中娘亲的身影。不知怎么的忽然心下微酸,或许镇上也没有那么好...
这章送给天下所有找借口不愿回家的游子们,你们不回的那个家里有2个养你20年,并准备把一生积蓄留给你的老人。不要最终看见没有这2个老人的时候才知道悔恨。
有人说我慢热,平淡。其实这就是生活我们忽视的平淡的幸福,好吧,不找借口了,我加快进程.希望你们继续支持我
(https://www.mangg.com/id40975/218386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