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军围攻锦州的消息传到北京城已经是四月初,起初以为是清军前来劫掠,抢一票就走的,谁知道四月中旬又接到祖大寿的求救信,这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刚刚接受连续打击的崇祯皇帝不得不强撑着身体召集大臣们议事。
“兵部收到的塘报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前后相差这么大。”
此时的兵部尚书已经不是傅宗龙,杨嗣昌绝食而亡之后,傅宗龙接替他成为新的五省总督,现在的兵部尚书是陈新甲,不得不说,崇祯年间最难做的就是兵部尚书这个位置,简直是火山口。
听崇祯问到兵部,陈新甲只得硬着头皮出列答道:“回皇上,微臣以为,这也许是祖将军起初也没有判断出清军的真正动向,只是遇到了清军前锋就匆匆发来塘报。”
“嗯,有这个可能,那陈爱卿以为,此次清军的目的是什么呢?”
“依微臣看,皇太极这次是想要趁着我们无法分身的时候,拔出锦州这颗钉子。”
“那不知陈爱卿有什么对策?”
“回皇上,微臣以为锦州必不可失,如果锦州失陷,将来反攻辽东,大明势必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嗯,朕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眼下朝廷已经没有更多的兵力投入到辽东,这些年增加的军饷,已经使得国库空虚,始终是在用朕的内库在苦苦支撑。”
“微臣也知道朝廷的艰难,可是皇上,如果我们这次主动求战于辽东,必能让大明的军队士气大振,而且微臣以为,三边总督洪承畴定能担此重任。”
“洪爱卿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只是他现在宣大,恐怕难以分身。”
“皇上,此次皇太极进攻的目标是锦州,微臣以为可以让洪大人将宣大一线的边军也调至宁远一线,如果再加上山海关的守军,我军有整整十三万大军,据祖将军回报,出征锦州的清军大概有六万余,在兵力上我们有绝对的优势。”
“可是出兵的军饷从何处来?”
户部尚书李待问还是比较有能力的人,可是大明如此窘迫的财政状态,他李待问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国库穷的已经跑老鼠,人们都说是寅吃卯粮,估计现在的国库是在吃五年后的粮。
“回皇上,国库的各项开支皆有亏空,实在筹不出钱来。”
“唉,这个朕也知道,可是没有军饷,难道让军队饿着肚子打仗不成,朕看还是继续募捐,内务府再看看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典当一些。”
日子过成崇祯这样的也是天下奇谈,居然想出来让大臣勋贵们捐钱,可是这些人都是铁公鸡,尤其以国丈周奎为甚,听说崇祯要募捐,居然一毛不拔,实在看不下去的周皇后只得拿了些自己的首饰去典当,然后以周奎的名义捐给国库。
这些与国同戚的功臣勋贵后代,更本就不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不但不为国出力,而且还不停的使绊子。
周奎在听说自己的女儿为自己捐献一万银两后,竟然又去要回了五千两,而他本人却通过各种方式敛财无数,看来已经走火入魔。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募捐,崇祯总算是筹集了十二万两白银,大明朝数百的功臣勋贵才捐了这么点,说出去简直会笑掉大牙,不过好歹也是钱不是,崇祯迫不及待将钱拨付给洪承畴,让他尽快出兵救援锦州。
这十二万两白银实在有点杯水车薪,从户部拨付还要经过层层克扣,美其名曰火耗,其实就是明目张胆的贪污,真正到洪承畴手上的时候只有不足六万两,十万大军每人分不到一两银子。
不过洪承畴不敢怠慢,待收到军饷之后立即整军增援锦州,但是这不时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按照洪承畴的估计,最早也要七月才能出山海关。
就在大明整军备战的时候,身在台湾的郑森也收到了消息,但是他并不知道崇祯的应对方式,不过他始终不看好明军,算算时间已经是崇祯十四年,说不定锦州会不保,而且李自成在河南大闹天宫,看来大明朝坚挺不了多久。
“大人,卑职看这次朝廷凶多吉少啊,女真人来势汹汹,而且大明好像在关外就没有讨过便宜。”
“二蛋说的对,卑职也觉得这次大明如果出兵关外的话,凶多吉少。”
“陈先生也不看好朝廷的军队?”
“大人,不是我不看好,而是这么多年来,朝廷在关外鲜有胜仗,而且这次洪承畴要统帅八大总兵,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确实洪承畴在剿匪大军中的威望很高,可是边军素来桀骜不驯。”
“既然这样,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锦州的局势,林胜,你的小分队现在有多少人了?”
“经过最新的选拔,现在小分队已经有八十二人。”
“不错,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知道小分队的具体作战任务,那今天就正式改为特战队,林胜你带着特战队潜入辽东松山一带,紧密关注战场的局势。”
“是,大人,卑职一定会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练兵。”
“你能猜到我的想法很不错,看来把特战队交给你是很明智的决定。”
没错,郑森这次就是想要通过明清的战场来锤炼这支特战队,如果能在数十万大军对阵的时候,深入敌后刺探军情,那么特战队就可以正式成军,林胜也领悟到了郑森的这个想法。
林胜的特战队是假扮成商人,乘坐造船厂刚刚改造好的武装商船北上辽东,除了郑森与陈鼎外,就只有军队的将领知道。
现在的造船厂正在加班加点改造那些西式帆船,孙力将其中一艘需要大修的船只完全拆解,想要吃透里面的构造,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模仿能力确实很惊人,这不是吹嘘,而是实打实的事实。
“孙师傅,听说你已经造出了新式帆船的模型?”
“大人请看,这是小人在西式战船的基础上改造的,船只的长宽比已经达到一比五,采用平直甲板,斜弯船首的设计,这样的话新式船只将比西式帆船更适合作战使用。”
郑森拿着这个船模仔细的看了起来,这艘新式船只有小的干舷,由于使用双层甲板,将部分隔舱建在下层甲板,减少了上层建筑,不仅改善了船舶稳定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帆的作用。水下形状也设计成较小阻力体,以提高航速,但保持一定的横向阻力剖面,由于大量减小了水密隔舱,而使用肋骨加强船板的厚度,使得船首可以设计成空心的,便于船在浪中抬首,可以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这个新式战船的设计居然有点像有名的飞剪船,不过长宽比没有达到飞剪船大于六比一的要求。
“不错,孙师傅不愧是大匠,只是不知道这样的船只速度如何?”
“不瞒大人,这也是小人最困扰的地方,如果用我们的硬帆,风力的利用不足,速度上还是比不上西式的帆船,可是如果用西式船帆,速度虽然有所提升,可是升帆需要的人手翻一倍都不止。”
“这样啊,我看可以参照西式船帆的设计,将船帆改成两段或者三段,这个我不专业,只是随便说说,还是要交给你这样的专业人才来改进。”
“请大人放心,小人会尝试看看,不过现在可以先建造船体下水进行试航,船帆的的话暂时用硬帆。”
“嗯,这个孙师傅你说了算,但是我们不能贪图进度,可以把这些经验先用于维修船只,这样也算是不错的实践。”
郑森在了解了大概的情况后,不忘对工匠们勉励了一番,然后才转道炮作,现在战船已经有了眉目,但是作为战场王者的火炮,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当然荷兰与西班牙战船上的不算,那个也不能拆,不然的话战船就变成了货船。
火器作坊的独立单间中瑞德一个人正在努力磨炮管,郑森急忙上前问道:“瑞德,西蒙在哪里,难道没有人帮忙磨炮管吗?”
“哦,是郑大人啊,我还没有招收工匠,而西蒙正在帮忙开模呢,我们用的是失蜡法铸炮,每生产一门炮就要重新开一次模,不过这比起以前的泥模冷却速度快,而且铸造出来的火炮质量更好,这便是我们生产出来的第一门火炮,所以我亲自在打磨。”
“那你的火炮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打磨完成,这都已经三个多月,效率是不是有点低?”
“大人见谅,我来的时候可是一无所有,基本就是从头开始,还有就是大明与我们那里的尺寸也对不上啊,为了将大明的尺寸换成我们的英寸,我与西蒙整整花了近一个月,这才开始绘制出了图纸,可是模具又要重头开始打造,所以一开始花费的时间会久点,以后就可以大大加速。”瑞德那个郁闷啊,自己累死累活的干了这么久,居然还没让郑森满意。
“哦,这样啊,是我太心急了,那一门火炮按照现在的条件大概要多久才能铸好?”郑森赶紧道歉,可不能因为自己的误会把人给气走,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自己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以前上学的时候真该好好学习啊。
“大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套模具一个月大概可以铸造一门火炮,当然这也包含了打磨的时间,其实这是我铸造的第二门火炮,第一门火炮已经打磨完成了,正等大人过来试炮呢。”
“呃,看来西洋人到大明久了也学会了留一手。”郑森在心里感慨了一下,其实郑森不知道的是,同时铸造两门火炮这是基本常识,为的就是确保万无一失,即便其中一门在铸造过程中出问题,也不影响整体的进度。而瑞德的运气比较好,没有一门因为铸造过程的气泡问题而报废。
(https://www.mangg.com/id39386/21546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