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惊世绝俗 > 《第7章 转变》

?

  人的一生总会因为一件或者两件特别的事情而发生转变,从习惯到价值观,世界观。就好像动物的应激反应,一条狗,如果你试图攻击它,手举物体做出投掷姿势,狗会本能的往后退缩,这就是所谓的应激反应。

  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饥饿等)时,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迅速升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

  应激反应由于应激因子(stressor)对动物体的有害作用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一切紧张状态。而人虽然为高等动物,但前提还是动物,所以,人类的应激反应不仅仅产生在身体上,同时还体现在心理。

  心理的应激反应,通常以防御性的心理自我暗示,从而改变人的处事习惯行为,和基本的价值体系。

  一场初恋的终结,无疑给年轻的青羽一次重大的打击,冲溃了他所有的价值体系,曾经那个与人为善,相信付出爱付出真诚就可以获得相应回报的公平法则成为了笑柄。

  人之初,的确是性本善,然而这是一个狗娘养的现实社会,所以从新构造自身的价值观体系是生存的根本,我们称为“成熟”!

  当然现实社会并不是荒诞而无规律可行的异度空间,只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先不谈是否风生水起,但是避免太多的伤害是可以的。

  因为父母过早的离开他,生前忙于生计在对社会的认识上,青羽跟大多的年轻人一样,过于天真。要说什么最难学,“做人”最难学。

  生性孤僻的青羽开始尝试改变,首先他开始主动与班上的同学打招呼,寒暄,完全不顾及别人惊讶的眼光。

  为了更快的融入一个团体,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团,什么摄影俱乐部啊,什么诗歌社啊,什么陶艺社,即使很多社团他都因为过于努力的为打零工赚生活费,而缺席了较多的社团活动,但是他仍然坚持去学习融入,学会用笑脸取代内心的喜怒哀乐。

  很快他的表现赢得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好感,一些比较轻松的校内勤工俭学也推荐他去,每年的奖学金也都非他莫属。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事情,大多人都以为学习好,表现好就能够拿到每年学校里的奖学金,那是大错特错的想法。一届学生,大概180来号人,每年的奖学金名额就3个。

  要说比你穷比你惨的比你条件差的大有人在,要说比你成绩好比你出色也不在少数。但是能够与老师关系好,与同学关系好,能得到认可的,那就看你“做人处事”了。

  大学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单纯,正应证了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青羽的转变不仅仅在于一味的摸索或者闭门造车,要学习“做人”就得揣摩他人心理,所谓人心隔着肚皮啊。

  他开始抽出仅有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啃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论》,杜.舒尔茨的《现代心理学史》,还有国内的一些译本著作《现代社会心理学》、《结构精神分析学》、《行为心理学》;此外还有李宗吾的《厚黑学》、弗登博格,梯若尔的《博弈论》等等。每当青羽来借阅,图书管理员林姐总是很奇怪的会打量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

  来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基本都是专业类的书籍,毕竟这是艺术学院。此外大不了就是一些时尚杂志小说什么的。

  摆放在图书馆一角的心理学类书籍,那是几年都没人翻阅的了。就算是《艺术心理学》、《广告心理学》也不知道被谁归纳到了广告类书籍里。况且青羽大本大本的啃着心理学著作,一旁的小本子还密密麻麻的摘记了许多读书笔记。让在图书馆干了十多年图书管理员的林姐甚为好奇。

  在不断从书本上贪婪吸取知识的同时,青羽也在现实中实践自己的那些还处于理论性的一些观点。你比如学会去赞美他人,无论对方是人还是狗。

  赞美,是一种行为艺术,没人会拒绝他人的赞美和表扬。这是人类固有的人性弱点,通过赞美可以降低对方的心理戒备,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可以淡化仇恨,甚至抹杀掉仇恨。

  别小看这张薄薄的嘴皮子,它的一张一合甚至可以引发一场战争,也可以抵御一场灾难,甚至能够招来淫荡的幸运女神为你张开唱出了对过去那段5年感情的痛,也撩拨了台下不知多少痴男怨女的心弦。

  没有娴熟的演唱技巧,仅仅凭借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自身经历的共鸣,让平日中对他印象仅仅只有孤僻的同学和老师,赞叹不已。当然连带的小麻烦就是多了许多匿名的情书。

  死灰一般,对爱情彻底绝望的青羽,又怎会复燃对爱的奢望呢。面对几百人的观众,上台表演,对练胆来说,的确算是小试了牛刀。只是没有更多的机会让青羽如星爷般手拿着:打劫处女膜!的纸条塞到NL市某家银行出纳前台的手上而已。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大学的4年一晃就结束了。4年里,意外的是没有再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那个被胖子扇了20个大耳光的林峰,虽然依旧是嚣张跋扈,但是每逢遇见胖子跟青羽,总是本能的避开。

  毕竟娇身肉贵的他是爱惜自己羽毛的,没有必要去跟光脚丫的玩命疯子一般见识,何况青羽的暴走给他心理留下不小阴影,更别说找父母替自己出头了。毕竟都不是孩子了,受了欺负就找爹妈。

  青羽2点一线的生活也让他积累了相当的学识与人缘,毕业谢师宴上,很多同学都与他碰杯,祝愿彼此前程似锦,保持联系。

  最欣赏他的平面设计专业的吴梵老师也拍着他的肩膀微笑的说道:“青羽,你是我最优秀的学生,相信在不久我能够看到你闪耀在国际4A广告的舞台上。

  (美国广告代理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AdvertisingAgencies,该协会是上世纪初由美国各大著名广告公司所协商成立的组织,成员包括:Ogilvy&Mather奥美,J.WalterThompson智威汤逊,JWT,McCann麦肯,LeoBurnett李奥贝纳,DDBO天联等等著名广告公司。

  该组织的最主要协议就是关于收取客户媒体费用的约定(17.65%),以避免以AC恶意竞争,此后各广告公司都将精力集中在非凡的创意和高超的客户服务中,从而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美妙的广告创意。

  从而4A也成为众多广告公司争相希望加入的组织。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4A成员们渐渐的进入到华人世界里,从台湾、香港一直来到中国大陆。

  由于国内的尚未允许外商独资广告公司的存在,所以4A公司往往与国内公司合资成立合资广告公司,比如盛世长城Saatchi&Saatchi与长城,智威汤逊中乔J.WalterThompson与中乔)等等。

  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国际广告公司也纷至沓来。

  当时,国内的广告业尚未发展,4A公司凭借着国际客户的声誉以及大胆而精妙的创意、精彩的导演和拍摄树立了其在国内广告界的名声,国内广告界渐渐了解了4A公司,4A公司便成为代理国际品牌广告代理公司的代名词了。

  那些并不是4A成员的国际广告公司也被列为4A之列,比如Dentsu电通,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业务量甚至超出了许多4A公司,博报堂等等。

  由于广告公司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以大多数的广告人都有多家4A公司的资历。所以一般我们所说的4A是指国际性有影响力的广告公司,如奥美、智威汤逊、精信、麦肯、电通、电扬、BBDO、李岱艾等。)

  吴梵老师的祝愿,是对青羽专业领域的最高期望,青羽很感激的看着老师,轻轻俯身鞠了一躬“吴老师,谢谢你这些年对我孜孜不倦的教导,我一定会努力的”。

  吴梵其实是一个28岁的女老师,也是从这所艺术学院毕业的,之后到了中央美院研修了2年,回到自己母校工作,虽然在学校众多老师中,她是最年轻的一个,但是本着严谨的专业素养和高度负责任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们的欢迎,和学校领导的器重。

  再加上她一头干练清爽的短发,完美弧度的脸颊曲线,清秀的五官,1.65的个子,一套得体的职业装,在一双幽蓝的高跟靴映衬下,非常养眼,让学院里那些猪头男老师们跃跃欲试,甚至一些大胆的学生都偷偷递上情书。

  不过她一直保持着单身状态的原因,一直是个谜,即使她的双眉间已经或多或少的能够追寻到一些岁月的痕迹,仍然无法掩盖她沉淀多年的艺术气质和人格魅力。

(https://www.mangg.com/id38691/204299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