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明朝神捕探案传奇 > 第四十九章好喝的龙井茶

?

  金童起了一个早,仍是和往常一样练了一段养生功法,五禽戏,然后,耍了一套少林长拳,直奔趁着无人,又运起“鬼影八法”,纵上墙头,跳下墙头,来回几次,空中几个倒翻筋斗,灵巧飘逸。三大绝技练成,他也没有放下,吃老本,夜深人静之时,他就会找到一处僻静之地习练,早上则以养生功,所以为主。

  练完功,金童回房休息了半个时辰,换好衣裳,佩好宝剑,出门。

  在街上,寻了一个馄饨挑子,要了一碗馄饨坐在那一溜高低小凳上慢悠悠地品吃起来。老板是个年轻后生,手艺却不错,招子写着“祖传洪家馄饨”六个大字。

  感受平头老百姓的生活,平淡而恬静,“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历代百姓向往的幸福生活。老百姓要求不高,只要有个窝,有口饭吃就行。金童想,如果我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可我不是,我是一个捕头,理想是办好案,为朝廷为圣上分忧,抓住贪官、铲除腐败。

  金童吃完馄饨,伸了一个懒腰,好吃。祖传手艺,没有吹牛。

  金童付过账,便朝县衙走去。

  他好久没去县衙走动了。

  县衙门口,衙役瘦子赵七和胖子孙六看见金童过来,赶紧上前问候。

  “金捕头,您好,您找知县大人?”

  “是呀,杨大人在县衙么?”金童应道。

  赵七抢先答道:“在,在,杨大人在二堂和朱师爷在一起。”

  金童笑笑,说:“正好,我想找他们聊聊。”

  赵七对孙六说:“胖子,你在门口守着,我带金捕头去见知县大人。”

  孙六撇撇嘴,退回去了,瘦子,抢着做好人好事,也没见长一斤肉。

  赵七大老远冲着二堂喊:“大人,金捕头到访。”声音洪亮悠长,音量、气势不输于金銮宝殿上那通传喊话的司礼太监。

  杨向天和朱林云闻声迎了出来。

  金童过来见礼:“有劳杨大人亲自相迎,金童实不敢当。”

  赵七见差事完了,识趣地闪了人,回门口值守去了。那儿可是有油水的地方,像金童这种有权有势的大人物,巴结逢迎,还怕伺候不周;若是平头百姓或有钱无势的富商,对不起,那只有请相熟的关系来打招乎了,否则,想进衙门办事,妄想。相熟的关系,你懂的,银子沙,越多越熟。

  进入二堂,杨向天吩咐朱林云:“朱师爷,给金捕头看座倒茶。”

  金童客气了一番,朱师爷倒没拿什么架子,给金童端过一张方椅,又去泡了一杯好茶,放在金童的面前。

  杨向天因为连破几桩奇案,心情不错,尤其是风一峰的案子,案卷已按照程序上报宁夏卫和陕西都司,只等上司的褒奖和优评。

  “金捕头,几天没来县衙了,本县甚是挂念。只因没有金捕头的吩咐,也不好派人打扰。”杨向天脸上堆着一团浓笑,原来轮廓分明的脸有些发福,挤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朱师爷也跟着干笑,不过是献媚的干笑。

  金童喝了一口茶,赞道:“好茶,好茶。杨大人,这是狮峰所产的西湖龙井。”

  杨向天点头称是:“金捕头,想不到,你也是懂茶的雅士。”

  金童自谦地说:“哪里,哪里,不是很懂。”

  朱林云凑趣道:“金捕头,少年俊杰,才识过人,文武双全,杨大人佩服,我更是五体投地呀。”

  杨向天接过话头:“金捕头,见多识广,一口品出龙井,定知那宋朝苏学士的赞美之词了。”

  金童润润喉咙,朗声吟出了苏东坡赞美龙井的两句诗:“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见金童顿了一下,朱林云不失时机地接了下两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杨向天指着朱林云说:“妙呀,妙。师爷是个雅人,金捕头更是神人。”

  金童又喝了一口茶,说:“杨大人也不差,如果不是雅人,也不是神人,那一定是仙人了。”

  三人一起大笑。

  金童又开口道:“杨大人,好茶好心境,正好值得我们一顿好聊。”

  杨向天听了心中一愣,脸上并没有过多的变化:“金捕头,来到黄金也有些时日了,确实应该在一起说说肺腑之言。”

  朱师爷点头称是,官场走动,拉家常,培养感情的良方。

  金童暗笑,我跟你们聊一聊,聊过之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武夫拳脚相搏,文人斗口斗心,都是一种智慧,都是一种功夫。

  第五十章敲打知县的捕头

  金童放下茶杯,对着杨、朱二人说:“杨大人,朱师爷,当今圣上聪慧卓绝,神威英武,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自古以来,前所未有,同时,嫉恶如仇,重刑治国。我等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分君之忧,尽心尽力,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何愁国家不兴不旺。”

  杨向天和朱林云二人不住地点头:“金捕头,说得极是,金玉良言,当今圣上,那可是空前绝后的一位明君啦。”

  金童解释道:“请恕金某突兀,杨大人,这可是金某的肺腑之言。”

  杨向天施了一礼,谢道:“金捕头句句珠玑,本县受益非浅。”

  金童又说:“为何突然说起这茬,实因金某奉刑部茹大人之命,到各地巡访得力之人进入刑部当差,为国家选才,顺便访察各地不法之事和奸恶之徒。”

  杨向天闻听又是一愣,访察各地不法之事和奸恶之徒,这个各地无疑包括黄金县,金童来到黄金县还不见其挪窝,岂不是说明黄金县存在不法之事和奸恶之徒,这金捕头可是话中有话呀。他是不是晓得了我和杨二的底细,且不说破,慢慢图之,图什么呢?

  金童好似看破杨向天的心事,品味了一口茶水之后说:“杨大人,你可是猜测金某来到黄金县的本意,实不相瞒,确实受了茹大人的托付,来查黄金女子失踪之事,不过,此事杨大人亲历亲为,抓住蜂蝶头子风一峰,破了此案,解救了被拐少女,打掉了黄金县的一颗毒瘤,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着实令人佩服。”

  杨向天连忙表白:“应该的,应该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是想不到风一峰那个畜生竟干出那丧尽天良的坏事,怪我有眼无珠,没有早些识破他的身份。”

  朱林云仍是几声干笑,他附和道:“杨大人不要自责,杨大人不辞辛劳连破怪驴奇案、少女被拐案、小货郎自杀案、唐锁珍毒杀案、蝶峰案,呕心沥血,费尽曲折,秉持正义,铁面无私,金捕头也参与其中,定能体察杨大人对朝廷和圣上的一片赤诚之心。”

  “朱师爷说得没错,自我进入县衙,见过杨大人办案,干练简达,毫不拖泥带水,金某惭愧,这些案子没能助得杨大人一臂之力。”金童的夸赞使得杨向天很是欣慰。

  “不过,金某刚到黄金之时,见过一些百姓,他们对杨大人的说辞,与蝶峰案侦破以后百姓的赞誉,反差较大。我想可能是一些小人冒用杨大人的名号在外做下一些不法之事所致,那风一峰就是最好的例子。杨大人大义灭亲,揪出了这黄金县的祸害,进行法办,我想对杨大人产生误会的百姓一定会改变印象的。”

  杨向天十分激动,对着金童又施了一个大礼。

  杨向天眯着的眼睁开了,眼角含着泪水,他说:“感谢金捕头的理解和信任。”

  金童感慨地说:“圣上大力表彰廉吏,扶正压邪,严办贪污害民的官员,人人皆知;金童见过杨大人的所作所为,实乃大明官员的楷模。”金童前半句说的是真话,后半句则是官场。

  杨向天和朱林云说的全是官话。

  官场,做的是官样文章,说的是官话。大多官话忧国忧民、正气凛然。

  金童对于杨向天从一个声名并不好听的知县变成了一个断案如神的出色官员,尽管后面很多事情都是亲眼所见,但他并不相信杨向天真的成为了皇帝大力表彰的廉吏,他今天和这两位聊天,聊得很正统,聊得很直接,实际上是想敲打敲打杨向天。

  杨二派觉悟、龙耳行刺自己,杨向天会毫不知情?那熊阿大、谢天朗的事儿,杨向天也是一无所知?杨向天和杨二,终究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还有黄金百姓口中黄金四霸响亮的“口碑”,不会是置身事外的局外人吧。

  金童心说,杨向天,如果是知情人的话,你也该回去敲打敲打杨二了。要不然,如何推动整个局势呢。

(https://www.mangg.com/id37913/21226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