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仙侠界 > 第一章 缥缈

?此处,有山,名曰:五星山,因其有五峰而命名,其山气势磅礴,高耸入云,山脚亦有仙雾缭绕,自山腰处便似被天空截断一般,白云缠绕不去,若隐若现,此真乃人间仙境,不为过也。

  

  远观此山便似五根手指,顶住苍穹,遂又有五指山之称。昔日有高人在此山之上得道立派,创立门户,称为:缥缈。缥缈自玄洪道人创派以来,历尽数百年,不曾衰败过,玄洪真人活得数百年归天,其五名徒弟各领一峰,又数百年,亦不曾衰败,直到这五名真传弟子相继去世,后起掌教紫云真人,此人野心勃勃,不听师兄弟劝诫,带着缥缈众多大成者前往苍梧山,寻找大神通之法。据传说,上古神人在将五帝龙封印前,留有大神通之法于苍梧山,紫云真人以为是长生不老之法,便冒险进入苍梧山,这苍梧山乃是亘古凶兽五帝龙被困之处,岂是等闲之地,紫云真人一行虽进得苍梧山,但从此再无音讯。世人皆以为凶多吉少,更不敢冒进苍梧山。

  

  缥缈许多大成者跟随紫云真人前往苍梧山后,都是有去无回,想来多半已身首异处,死于非命,因而缥缈损失了诸多强者,可谓元气大伤,落得个门第惨淡,岌岌可危之态,在不复当年之盛事。也正因为如此,缥缈遇到了开山以来最大的劫难:邪教天灵派见缥缈元气大伤,倾尽所有,在五星山上血洗缥缈众弟子于血池,当时情形几乎要灭派,但在最后关头,其它正派纷纷前来援救,迫使天灵派撤退。这才保得缥缈延续下来。

  

  只是残留下来的缥缈一直萎靡不正,抬不起头来,许多人都认为,缥缈再这样下去,用不着其它邪教插手,也会因为实力过于弱小,收不到弟子而渐渐消失。

  

  直至有一天,缥缈主峰无望峰后山,异现紫气,视为祥兆。当时的掌教无夕真人也在同一天拾得一婴儿,这婴儿在数十年后天资过人,极为聪慧,尽学缥缈精髓之术,又过数十年,此子已远胜其师无夕真人,自称紫归真人。无夕真人见紫归已是大势所趋,便将掌教之位让了出来,亦附上玄洪真人的古卷,望其参详,果然,紫归不负众望,闭关参详古卷,斗转星移,不知些许年后,无望峰后山紫气再次弥漫,天空昏黄一片,一道雷鸣闪电划过,紫归真人习得古卷破关而出。众弟子见其虚无缥缈,仙风道骨,以为成仙,皆行跪拜之礼,表示敬意。

  

  紫归真人出关后,接手掌教之位,一心想要重振缥缈,因此不论大事小事,皆倾心而为,在他这般努力下,缥缈终于走出低谷,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大派,比起当年可谓更加鼎盛。

  

  凡此种种,邪教依然猖狂,无法无天,于是紫归真人联合其他正派前往邪教境地云坛谷,与邪教交手。邪教也不甘示弱,尽数邪教都集合于云坛谷。正邪大战,兵戎相见,火光冲天,此战真是千百年来仙侠界规模最大,空前绝后的战役。

  

  此战过后,整个云坛谷乌云笼罩,鲜血遍布,死尸密密麻麻,惨不忍睹。然而邪教除了云坛谷覆灭之外,其它各教全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从此邪教再无力猖狂,转而寻求自保。

  

  正派虽然赢得了短暂的胜利,但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应验了那句‘破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话,因此也无心再战。

  

  ………………

  

  数年之后,缥缈五星山下,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森林。一颗颗参天大树,带着亘古的气息如同侍卫一般守护着五星山。然而五星山又像五根天柱直插苍穹,使得这里多了几分神秘,亦多了几分神圣。

  

  天空昏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燥热,只听“咻—”的一声,一只比人还高大数倍的黑色巨鸟出现在丛林之上,它时而侧飞,时而翻转,又忽高忽底,速度极快,如此神俊的巨鸟,真乃世间罕见。

  

  当巨鸟飞到五星山山脚时,它竟没有停下,而是直接冲上了云霄,只见此鸟离地面越来越远,其势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向五星山山顶冲去。霎时,它已冲出云霄,身上带出一片线形云彩,甚是美妙。

  

  巨鸟在一片空旷的广场上停了下来,它抖了抖翅膀,便吝啬地将其收起,动作颇有神韵,看起来是那么的流畅以及自然。下一刻那巨鸟又将前身伏于地面,这一伏才发现它的背部居然乘有两道人影,那两道人影纷纷从鸟背上略下,立于黑鸟身侧,其中一人年过半百,是个老者,他身披灰袍,倒有几分道人模样,在他身旁是个黑衣打扮的少年,容貌俊俏,只是那漆黑的牟子冷漠如冰,给人一种既神秘又冷酷的感觉。

  

  少年整了整衣服,向四周看了一圈,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一片机巨大的广场,地面铺满汉白玉石,云雾若隐若现,缠绕其中,一种仙境之态,使人沉醉忘返。少年心想:“原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缥缈,果然是个钟灵奇秀之地。”凡人只知道有这么一个门派,却从无人得见,是以将缥缈描绘的犹如仙境。然而在世人眼中修仙之人更视为神仙般的人物,只可膜拜不敢冒犯,以免亵渎神灵。

  

  此刻那老者气定神闲,他将手轻轻一挥,黑色巨鸟便消失了,想来这黑色巨鸟是他的神骑。老者收回了神骑又对少年道:“跟我来吧,我带你去见掌教真人”

  

  少年沉默不语,跟着老者穿过广场向东边走去,在广场的东面有一扇门,也不全是门,此门只是有两根巨大的柱子和一块牌匾组成,匾上赫然写着四个赤色大字“无望之境。”这无望之境也就是缥缈的主峰无望峰。

  

  两人经过这扇门,又走了几步,这里离广场仅数步之遥,却呈现出另外一翻景象,所到之处完全被红色包围,不管是脚下的汉白玉石,还是远处的花花草草,亦或是飘忽的白云,没有一处不是血的颜色,这里就如同地狱一般,到处鲜红一片,甚是诡异,少年不禁问道:“这是何处?”

  

  听到少年发问,老者深深地叹了口气,沉默片刻,而后回答道:“前面是血池,本派当年在这里差点覆灭。”

  

  少年见老者暗自神伤,也不便说些什么,又走了几步,一片鲜红的灵潭映入眼帘,这血红灵潭似天河一般堵在面前,潭水犹如鲜血,甚是可怖,水面上弥漫着浓浓的障气,让过往之人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想来它便是那血池了。

  

  然而血池已经堵住去路,少年只得立在原地,不知接下来该去向何方,面前除了血池再也没有出路,老者此刻也停在血池旁,他看着眼前的血池若有所思。

  

  少年找不到出路正想去问老者,却不想他胸口忽然沉闷起来,随后又有一股莫名的燥热在胸口翻滚,很快连眼睛也有些模糊,他想摆脱这些,用力的甩了甩头,可是没有效果,甚至情况更加恶劣。

  

  老者发现了少年的异样,想来是凡人无法承受这血池的戾气,才会如此,此地不宜久留,应当尽快离开这里,于是老者抬手指着血池的上空安慰道:“你忍耐一会,那上面便是本派的正殿,我们马上就到了。”

  

  少年点了点头,他顺着老者手指的方向,看见一座悬于半空的小岛,却也不是小岛,类似于小山,却也不是小山,它若是一座山峰,必是上尖下宽,可这悬空的确是下尖上宽,实在罕见之极,尘世间哪有这等奇观,绕是少年也不由看得痴了。

  

  只见这悬空的又有诸般神奇,爆布飞流直下,白鹤盘旋其上,彩霞横于半空,甚是壮观,难以言表。少年看着眼前的奇景心驰神往,他何曾见过这般景象,一时之间无法自拔,陷入其中。

  

  这血池的戾气实在太重,少年变得越来越虚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使其更加不堪,老者知道其中的厉害,他须带着少年尽快离开这里,便道:“前面有座虹桥,快跟我来吧。”

  

  这血池上确有一座虹桥,少年跟着老者缓缓地走了上去,踩在虹桥上,瞬间有种登入仙途的感觉,而虹桥下是万丈深渊,又不得不使人警惕起来。

  

  离开那血池后,少年只觉全身上下舒服许多,同样也轻松许多,再无异样。

  

  不一会,少年来到这悬空的上,眼前出现了一座大殿,大殿之上云气环绕,时有瑞鹤几只长鸣飞过,空中盘旋不去,如仙境灵境,令人不胜向往。

  

  老者领着少年停在了大殿前,只见大殿的牌匾中刻着“清幽殿”三个古朴大字,笔锋苍劲有力。大殿的台阶上已站着数十人,想必这些人都是缥缈的门生。

  

  老者迎了上去恭声道:“掌教,各位师兄,此行我未能擒得叛徒,实乃惭愧,有负众望。”他看了少年一眼又道:“却不想我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这位小兄弟,我观其资质甚佳,于是便将他领了回来,还请掌教发落。”

  

  这掌教真人,身穿一袭灰袍,面庞清瘦,祥和却又不失威严,实属得道有成。掌教真人见眼前少年气质非凡,眉宇中隐隐散发出仙紫之气心想:此子根骨极佳,日后勤加指导,必成大气。由于少年资质实在过人,掌教看了他良久才回过神来,这才想到眼下并非谈话之处,便对众人道:“进去再说吧”于是众人纷纷进了大殿,这大殿内厅极为宽敞,装饰朴素,既不雍容华贵,也不显做作。到是显出仙家之人脱离世俗,不拘一格的品质。

  

  殿内居中前方摆着一张木椅,右边摆着四张木椅,成一排,正对左方同样四张木椅,空无虚设,仅老者和少年立于堂上。

  

  而掌教便坐在正中座椅的首座上,在其一旁坐着的是各峰的宗主,以及一些长着,有男有女,皆是灰衣打扮,他们神态肃穆,给人一种无形的威严,此刻那掌教开口道:“于平师弟你未能擒得秦风,这也怪不得你,那日我在后山便看出此逆子野心勃勃,难以教化。”

  

  掌教口中所说的秦风便是判出缥缈的逆徒,也是老者于平追捕的对象,即便如此,老者于平也颇为惋惜,叹道:“虽是如此,但这孩子我从小带大,早将他看做自己的孩子,只可惜……哎……”

  

  于平这话虽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但不免让人觉得他太过感情用事,坐在掌教身侧的中年女子轻声道:“于平师兄,这逆子已经判出缥缈,他日必是死敌,你要好好想想,切不可再妇人之仁。”

  

  中年女子这话未尝没有道理,虽然于平一向看重秦风,只是这秦风已经判出缥缈,一切都无法挽回,他只能面对事实,历声道:“若它日此子敢做些有害缥缈之事,我必亲手将他了结。”

  

  掌教实在不想听到有关秦风这个人,当下摆了摆手,道:“算了算了,此事就此作罢,以后谁也不准再提。”他看了看众师兄弟,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于平身旁的少年,缓缓道:“我觉得这孩子不错,你们看看谁愿意教他”

  

  其实掌教是有意想撇开秦风的话题,他对这秦风可谓厌恶之极,憎恨如仇,不过秦风已经判出缥缈,实是拿他没办法,只得将此事先放着,日后在做计较。

  

  (欲知少年去向且看下文)

(https://www.mangg.com/id37831/206660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