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鼎1894无弹窗 杨浩没奢望能够迅速挑起欧洲战争。尽管1900年前后,德国导致的各种纷争一直不断,但多半规模都小的不值一提,根本不可能引发次大战那种程度的全面爆发。
通过细致的研究,杨浩总算弄明白了西方人为何能折腾出那么激烈的战争。关键原因,还是英国人为了争夺主导权而一步步促成的。
这个过程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因素,其一是十九世纪末最后二十年的德国经济急速,彻底摆脱了英国模式走出自己的道路,得以在工业、金融、商业、军事等各领域挑战英国的霸权。
众所周之,英国人的主导地位,是在完成环球航运霸权之后,与其攫取的金融、商业、物资三位一体的基础力量一起,成为左右局势的最大力量。
为了保持这种领先优势,英国人除了坚定的保持海军的规模和技术领先以外,更依仗其卓越的外交手段,在各地捭阖,挑拨离间,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可能的挑战者。
这一策略一直十分有效,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的海洋运输、煤炭、钢铁和棉花等原材料,配合其金融手段以及军事霸权推动的商业侵略,牢牢的把持着大多数地区的贸易领先,从而保证了英国工业的持续发展。
但这一优势随着德国的迅速而遭到极大的挑战。德国人在工业领域的聪明才智,优秀的产品质量,灵活的商业手段,德国、奥匈、奥斯曼土耳其等几大国的友好关系,特别是远东中国大力进口其钢铁、军火等产品带来的巨大拉升,都让德国人只用短短一二十年,就取得了英国人半个多世纪的成就。
随着俾斯麦的下台,德皇威廉二世再无人可以制约,其毫不掩饰的扩张野心,在军事建设上的不断投入。都预示着其挑战英国霸权的积极性,将在不久的成为现实。
喜欢大局的英国人当然不肯放手任其成功,于是在最近几年的欧洲纷争中,不断的挑唆其传统敌人如法国等。不住的制造摩擦矛盾。
而偏偏法国人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打怕了,近几年来又没出现什么杰出的政治,在外交领域被英国人耍的团团转,根本起不到遏制德国人的作用。
就在这个时候,德国人却又走出来更令英国顾忌的一步---修建柏林至巴格达的铁路大动脉!
在没有杨浩存在的19世纪。从柏林到巴格达的这条长达数千公里的铁路,可以把德国、奥匈、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连成一体。倘若再从巴格达延伸到科威特,将在欧洲和整个印度次**之间建立起一条价格低廉而快捷的交通通道,这也是当时最高等级的级铁路。
在英国看来,这是非常要命的问题!
如果柏林-巴格达铁路建成,这块生产数不尽的经济财富、海上军事力量根本攻击不到的巨大内陆疆土将统一在德国的周围。俄国与它的西方朋友---英国和法国,将会被这一屏障阻隔开。特别是,英国在埃及的利益处于德国和土耳其军队的有效打击范围之内,并且两**队从波斯湾可以直接威胁到印度。很快,亚历山大港和达达尼尔海峡将极大地加强德国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
铁路延伸所到之处。便是战争之手可以笼盖的地方。十九世纪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们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杨浩在中国强力推行的革命进程,也同样符合这一论点,并坚定不移的执行之。
英国人判定,如果这条铁路彻底建成,德国人将不再受到英法俄包围的**,可以从容的获得直到波斯湾的出口,以及一个级的庞大市场,和不可动摇的军事同盟。再想**德国的,几乎不可能。
仅仅是这一条。也足以让英国人不惜一切代价的去遏制。然而在这条铁路掩盖之下的还有另外一条关键因素,列强各国都知道,在奥斯曼土耳其和波斯湾沿岸,有石油!
控制能源物资。就能控制。这个著名的论点并非二十世纪的美国人发明,事实上英国人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在具体的执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人已经认识到,轮船战舰烧煤不如烧油的动力更好,且隐蔽性更高。但限于当时的石油化工技术,以及内燃机技术、锅炉和蒸汽轮机等的不发达。并没有得到具体实施。另外一个,英国人在本土和绝大多数殖民地都没开发出石油来,并且其国内的传统煤炭供应商势力庞大,造成的阻力极大,才迟迟没有通过。
当时采油最多的无疑是美国的洛克菲勒,他们占据了百分之六十的采油炼油份额,而多半以销售粗劣的煤油照明,和推销石油沐浴治病当噱头(这玩意一直到21世纪都有人相信)。要说充分利用,还遥遥无期。
但英国人知道这一趋势是必然的,当然非常重视石油的控制。他们不但成立在海军部控制下的石油勘探公司,到处找油田来抢占这一市场制高点,同时异常警惕的**其他国家抢先一步。
而就在这个时候,德国人却把手伸向了首先确定的石油产区---波斯湾!
不管德国人是否已经意识到石油的重要价值和决定性作用,当1896年,德国人仅仅用8年时间就修通了柏林到奥斯曼土耳其内陆城市科尼亚的一千多公里铁路,并积极筹备第二阶段通往巴格达、科威特的干线时,英国人再也坐不住了。
“必须彻底破坏德国人的,决不能让他们修成这一条铁路。”
在这个问题上,英国上层达成一致看法。而随着中国海军突然,在连续十次大战中,以优势战胜各国最先进的战舰,英国海军部智囊们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认定其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使用了烧油的蒸汽轮机动力。
杨浩出售舰船动力的行为,让英国人对此再无争议。随着费舍尔成功进入海军重要官员的序列,他坚定推动英国战舰全面换装燃油锅炉的建议。终于没有阻力的迅速通过。
于是在最近下水服役的那几个型号战舰中,除了早已订货的改型战列舰之外,完全新造的全主炮战舰,都采用帕森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燃油锅炉的大量采用,直接推动整个工业领域的燃料更新换代,更导致了英国不得不大量进口美国石油,外汇花的那叫一个心疼。英国人更坚定了抢占波斯湾石油产区的信念,
阻止德国人修建铁路。就等于阻止了德国人。
反过来,帮助德国人修建成铁路,就等于帮助德国人更快的成为欧洲霸主。由此将更大的牵制欧洲列强的精力,减弱他们对远东的干涉乃至敌对。
这就是杨浩领导下的中国团队,横跨两个的智囊们作出的一直选择。
1899年4月,德国因为摩洛哥磷矿开发问题,与意图独霸此地的法国人发生激烈交锋和摩擦。两国都把自己最先进的战舰开进地中海,差一点就擦枪走火打起来。
不过德皇威廉二世这个时候脑袋还很冷静,很清楚此时德国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始终保持克制。并却一点都不肯退让。
英国人联合西班牙人首先对法国表示支持,并撺掇法国人采取强硬立场,正面硬抗德国人的压力。法国现任外交部长泰奥菲尔.德尔卡塞是典型的亲英派,他大胆提出要在摩纳哥设立一个保护国,采取毫不退让的策略以对抗德国。
但可惜这时候的法国人早都被吓怕了,担心因此而激怒德国引发战争,竟然集体把德尔卡塞推翻下台,换了温和派的莫里斯.鲁维埃上去。
德国虽然事实上被孤立了,然而法国人如此的不争气,让德国看出他们的软弱。便更加强硬的派出大军,配合海军摆出“你不同意老子就打”的蛮横嘴脸。一时间,欧洲骤然紧张起来,而没什么关系的俄罗斯、意大利、奥匈、美国等纷纷出动。分别作出支持。
显而易见,英国人的朋友要比得过多得多,于是在所有十几个国家中,仅有奥匈支持德国。
不过跟另一不同,在这个里,又多了一个中国。
杨浩就此事发表公开谈话。宣称“摩洛哥”局势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国在此地的投资,特别是磷矿的供应是不能中断的。当此各国纷纷步入文明,摩洛哥有全力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
别看中国离着北非八竿子打不着的那么远,这一表态却让局势骤然变得复杂和混乱。德国的支持力度陡然提升一个大台阶,英非常担忧,生怕中国借此机会与德国缔结同盟,那么他们在亚洲乃至印度洋的殖民地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德皇威廉二世虽然傲慢粗鲁,却非常聪明的意识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果断的派人提出要与中国结盟,却被杨浩以“中国尚未完成统一,国家主权还没彻底稳定”为由,给婉拒了。照他的说法,中国起码要把原来清朝所有的地盘完全了,共和国彻底统一了,才能正式与他国签订条约之类。现在,名不正言不顺。
德国人表面上尊重中国的决定,背地里却气的骂娘。你丫的撕毁条约的时候,跟各国大打出手的时候,怎么不说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了?等你完成统一?那起码还得到明年吧?如果到时候因为要收回被俄罗斯占领的远东领土,那是不是还得先打一仗?
好吧,政治就是这么的扯淡,如果不能一切从本国利益出发做决策,那才真的是不合格、不负责任。
对本国的政府官员们,杨浩明确指出:“我国并非扩张主义和主义国家,从没有过称霸、奴役他国和其他民族的念头。文明向来能够包容并蓄,倡导和平友谊,愿意提携其他友好邻邦一同进步强大。在此前提下,不能与欧洲奉持丛林、一味争强好胜的国家搞什么同盟。所谓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德国这种急功近利的作风,必然会失败的。中国只需要不为其他人所动摇,不向其他强权低头屈服。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始终站在正义与和平的立场上,就一定能处于不败之地。”
这一论调,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和支持。
当然用更现实一点的话说。中国与德国结盟没有任何好处!有了本资源支持的中国,根本不需要德国任何东西。之所以做出对德国有利的表态,仍然是为了加快德国的进程,推动欧洲内战的爆发!
得不到中国的公开支持,德皇威廉二世却并不气馁。他积极向各国斡旋。并见好就收的适当后退一步,在确定摩洛哥主权独-立,保证德国在此投资不受侵害的前提下,愿意接受列强各国的调停。
这一番折腾足足用了好几个月,各国预计年底在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召开会议,就此磋商并达成协议。不出意外的,的决定必将是摩洛哥获得名义上的“独-立”,英法德西等国则获得实质上的好处,事实上瓜分并控制了该国。
长达半年的纷争中,德国人判定英国的强烈遏制与干扰态度。对于自己的之路可能遭遇的牵绊越发明了。
1899年11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君士坦丁堡,与奥斯曼土耳其达成协定,以前半截铁路的修建承包者德国银行出资,修建到科威特的最后两千五百公里铁路。旋即回头访问英国,在温莎城堡与维多利亚会晤,邀请英国参与巴格达铁路项目,由此来换取英国的支持。
但这一念想注定是徒劳无功的。英国人早就作出决定,要彻底破坏德国人的。基于此,维多利亚回头就联络她的好朋友---事实上控制科威特的巴拉克-萨巴赫酋长。敦促其将阿拉伯河下游的海湾区域划为“英国领地”,从而截断铁路由此向亚洲延伸的可能。
与此同时,英国派人秘密联络卡在柏林-巴格达铁路关键咽喉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挑唆他们反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压迫。破坏这一走廊地带的和平稳定,干扰铁路沿线的畅通。
这是英国人的拿手好戏。一直到20世纪中期,若论地缘政治的手段,全没有人比英国玩的更顺溜。甚至一直到21世纪,主要冲突热点,还都是英国人留下的手尾。级“搅屎棍子”的称谓,是实至名归的。
英国人一连串的高招打出来,基本上断绝了德国人修成这一条铁路的可能性。在本的历史上,德国人折腾了整整十五年,一直到一战爆发,都没能把铁路修成功。
但在这个,却因为有了杨浩的存在,一切变得大不相同!
1899年12月,当德皇威廉碰了一鼻子灰,无可奈何的柏林忐忑不安的猜测英国人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帮忙还是破坏,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忽然接到来自遥远杨浩的消息。
中国驻欧洲大使唐绍仪亲自送去杨浩的信件,明确表态支持德国修建巴格达铁路的项目,并拿出大量真金白银入股德意志银行,以保证这一项目能够准时顺利的开工。
除此之外,中国还可以给出包括工程勘探和建设人员,工程机械与铁轨、蒸汽主机等在内的一系列设备的支持。总而言之,一切以德国快速完成铁路修建为宗旨。
德皇威廉二世大为兴奋,将此视为中国事实上与德国友好的象征,原本对于杨浩婉拒的一肚皮意见宣告烟消云散。
事实上他也清楚,英国人因为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加上造舰竞争的压力,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持德国修建铁路。德国人本身,也因为耗资巨大,导致德意志银行囊中空空如也,难以筹集到资金开工。现在,卡住脖子的问题因为杨浩的支持迎刃而解。
那么剩下的麻烦只有一个,英国人的阻挠和破坏。
杨浩在信中明确支持,企图得到英国的支持是不可能的。遏制德国,是英法等国当前做大的决策,他们怎么可能坐视德国囊括欧亚**的核心地带,从而顺利的成为霸主?其必然会在保加利亚、塞维利亚地区挑起纷争,制造地区混乱,干扰工程进度。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德国自身的强大,凭借奥匈同盟便利,将海陆军触角伸展过去,帮助土耳其稳固咽喉要道。第二个,挑起其他地区的纷争,牵制英法各国的精力,让他们无暇掣肘在波斯湾的进展。
杨浩的提议,再一次干扰了地中海区域的局势变化。德国人在摩洛哥问题的谈判条件中,加了一条永久驻军权的要求。要保证保加利亚、塞维利亚地区的稳定大局,必须要有德国战舰随时出现在爱琴海!(未完待续。)
(https://www.mangg.com/id37439/22469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