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绪帝也知道这群大臣是对自己忠心耿耿,若非为了大清江山,断不会如此冒险。如今可不是以往朝代,天下被他们士林中人把控的密不透风,史书上怎么写全凭他们个人喜好。
现在是世界共通,发生在大清国的事儿一样会被传扬到外国去,你想玩焚书封禁,都不可能挡的严严实实。就算钳制天下众人之口,却又因为洋人已经在心腹之地,满都瞒不住了。
在杨浩率军出征的节骨眼上下黑手,这种生儿子没屁眼的事儿一旦传闻的天下皆知,多少牵扯在其中的人都会被骂死。读书人,可不都好个名声么?名声臭了,比杀了他们都难受。
李鸿藻这类清流也是在赌博,奈何他们那套手段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选择了错误的对象。其结果,注定是悲剧‘性’的。
光绪双手把老师搀扶起来,幽然叹道:“老师是为朕好,这朕心里都明白的很。可如今诸事未济,坊间如此传闻汹汹,却又该如何处断?”
皇帝不怪罪,李鸿藻心神大定,捋着胡子沉‘吟’道:“园子那边儿,可有什么旨意?”
光绪摇头:“正是一句话都没有,朕心里才不踏实。”
李鸿藻知道问题在哪儿了。他们发动的时间不对!
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十,正好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那一天。因为日军挑起战争。导致她筹备两年之久的普天大庆,化为泡影。不但‘花’费数百万两银子搭建的戏楼、彩台、牌坊都没了用处,原计划的銮驾从紫禁城穿过全城。到颐和园看戏观赏园子,让天下万民都看到一幅“国泰民安”的太平盛景,全部化为泡影。
这一天,她孤独凄凉的在宁寿宫黯然渡过,光绪帝去请安问好,也只是走走过场。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老太太要一蹶不振,彻底让出帝国的掌控权。
可李鸿藻等人却很清楚。他们离着那一步还早得很。西太后若是有旨意过来,说明她有看法。不论支持还是反对,至少是个明确的态度。
但一言不发,这就让人猜测不出底细来。是不是已经在酝酿风雷?很难说啊!
之前坊间有说法,日本人故意让西太后下不来台。专‘门’不让她过好了生日。原定十月初十这天,要攻下金州兵临大连,威胁旅顺的。李鸿章为此都不得不做两手准备,秘密派德璀琳乘坐英国船只往日本求和。消息也被英国人转而透‘露’给了清流这边---毕竟,英国人还是倾向于支持开明进步的光绪帝。
而关键时刻,杨浩和李经方却带人硬生生顶住了三万日军的强攻,还杀伤数千,令敌人寸步难进。这看上去,很像是给老佛爷出气长脸呐。
别管慈溪怎么英明睿智。她骨子里是个要面子的老太太。只要杨浩没举旗造反,她心里总是看着让她舒坦的人顺眼,这是改不了的。明证就是。生日当天捷报传来,西太后特别赏赐了李经方一柄‘玉’如意。
这也更加坚定了李鸿藻等清流们下狠手的决心。一旦杨浩把李经方给推起来,顺利接掌了李鸿章的淮系和北洋,那么清流们废了好大力气才形成的倒李计划,就将破产!接管李鸿章的庞大遗产,将变成不可能。这等结果。他们怎么能容忍?
前脚西太后奖赏,后脚他们就下手剿杀杨浩。一旦被人歪曲成故意跟老佛爷过不去,李鸿藻他们也得掂量掂量轻重。事情都过了一天,还没个说法出来,这是不是在孕育雷霆震怒呢?
光绪皇帝心里头怕呀!
李鸿藻老谋深算,眼珠子一转就有了主意,摆出一副从容的姿态道:“皇上不必忧虑。天下正理还在朝廷掌握中,区区一些坊间传闻,不日自然也就散了。纵然一时拿不下租界里的人,也可以让天下看清楚朝廷的决心,相信那些聪明人会受到震慑,作出选择的。”
光绪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敏锐的指出关键问题:“倘若那杨浩战胜日军,高歌凯旋了呢?”
李鸿藻从容道:“那皇上不妨破格奖赏,届时他若受了,就不能再生异心。他若不受,正好可借机处断,总之大势在我。”
光绪帝默默思忖片刻,忽而道:“老师,你说若朝廷也办一份报纸,代表官方宣传大清种种明言正理,以教化人心引导气氛,如何?”
李鸿藻大喜,躬身拜服:“圣明无过皇上,此事极好!朝廷正要有自己的声音,不可任由在野之人肆意评说指摘。”
光绪心中大是兴奋,这是他早已萌生许久的念头。说心里话,也对日本那位睦仁倭皇还是不服气的,凭什么他能做到的事情,朕就做不到呢?不过是革新政治,刷新吏治,引入新学之类的事情嘛!以大清之国力,做起来还不胜他十倍?办官方报纸,引导民间舆论,正是关键的一步。
不过光绪忘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很多事民间可以做,其他人可以做,唯独他要做,却会有许多的麻烦。满清统治可不是真正的一言九鼎,他代表的,是一大堆的部落联盟而已。话语权是满人集体授给他的,一旦他‘露’出要在汉人官员的支持下一家独大,那别人就要有话说。
另外还一个要命的问题,如今天下间有才能的人,几乎都是汉人。无论你搞政治改革还是‘弄’报纸这种小事,最终干活的还不都是汉人?那都是影响天下的勾当,满人岂能放心放权?
所以,什么事到头来,都逃不过一个“从长计议”。
他们君臣还在那儿异想天开,浑然不知天下间的舆论动‘荡’,已经悄然开始升温!
《国闻报》这一期的发行量超过十五万份,堪称十分惊人!一方面是犹豫关心中日战争结果的人越来越多,毕竟谁也不想等朝廷打输了,需要赔钱的时候从自己兜里往外掏---这个道理,杨浩也都说明白了。
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奇峰突起的急骤变化。朝廷如此做法,到底杨浩会如何反应?会不会又是一个引着敌人入关的吴三桂,放任日军占领大连旅顺,顺带着撅了满清的老家?
这等猜测很有市场,无数人都等着看热闹呢,自然不会放过消息最灵通的《国闻报》。
还有一些人,却在关心事态的进展和变化,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判断是不是战队的时机。
满清的江山不大稳当了,这是许多人都能看清楚的。只不过没有人站出来当陈胜吴广,大家也就如此糊‘弄’着罢了。但杨浩却有了举旗的资格,一旦他动手,以其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力量,无穷的财力,从京津腹地骤然发难,占了京城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天下督抚起兵勤王的有多少?趁机拥兵自立的有多少?杨氏会不会自立为王?还是换成哪一个老‘奸’巨猾的趁火打劫,窃取了江山?
种种变故之中,蕴含着绝大的利益。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冒险家,他们就等着风向一变,第一个下手!
一时间,全国各地赶往天津的人骤然增多,各地制造传播小道消息的人数不胜数。远离京城的各省督抚大员,纷纷紧张起来,数不清的算计,让大清电报局的生意陡然暴增了十倍!
金州战场,杨浩忙里偷闲,不忘了关注来自各处的情报。
许衍灼坐镇美租界,收集汇总之后以密电发出简述,再以快船送过去详细内容,一点也不耽误。
丁惟汾看过分析结果,兴奋的手舞足蹈:“先生,您看到了吧?清廷统治已是风雨飘摇,若是您战胜日军后,挟空前威信振臂一挥,必然有无数人望风景从啊!”
杨浩却不乐观的摇头:“那必然会导致群雄逐鹿,山河破碎,列强趁虚而入支持瓜分,到时候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倒霉的还是亿万民众,等我们收拾完了烂摊子,只怕已经把整个国家打成残垣断壁了。”
丁惟汾的脑袋顿时冷静下来。是了,真要搞成那样,他们个太平天国和历代起义军还有什么分别?不但难以达成最终的目标,还会导致革命之路曲折艰难十倍百倍。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啊。
见他有点失望的样子,杨浩马上有指出其中的利害:“不过,清廷此刻应该已经明白我们对国家和民众的影响力。此番他们没法用武力除掉我们,就只能设法主动争夺民心,唯一的出路,就是变法。”
丁惟汾登时醒悟:“一旦光绪皇帝主持变法,必然会触动满清保守派的利益。慈禧太后那边也会因为他们的夺权,而做出‘激’烈的反击。归根到底,满清朝廷只会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所谓的变法极可能会进一步损害天下各族人民的利益。如此多方抵触之下,变法必然失败!他们的虚弱和狭隘,却会暴‘露’无遗!”
杨浩悠然道:“我们只需要趁机把对他们失望的力量争取过来,用事实证明我们的理念和道路才是正确的,那时将获得绝大多数力量的支持。再发动革命,就必然能一举成功!”
满清,不折腾必然死,折腾,就死得更快!q
(https://www.mangg.com/id37439/215556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