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旗 > 第四十四章 百户牛庆

?君子堡建成时间不长,宣德二年建,如今是正统十四年,加一块正好二十二年。

  这二十二年内,驻所百户一直是由姓牛的人担任,现任百户叫牛庆,前两个则是他爷爷牛海,他爹牛远。

  二十二年内君子堡的百户之职从来没易过他姓,也从来没有人惦记过这百户位置,更没有人对牛家祖孙三代连续担任君子堡百户有过异议。这听上去似乎有点离奇,因为大明自太祖高皇帝建国之始,便有明发诏令,严禁官员在原籍为官,父子兄弟也不许在同地为官,更别说祖孙三代长期霸占一个官职了。

  不过偏偏牛家祖孙三代做到了太祖皇帝不许做的事情,且没有人对此有非议,原因在于五军都督府经历司的某册已经落满尘埃的册档之上有几句记载,概况起来就是:宣德六年,北虏寇边,百户牛海战死,子牛远袭百户职;正统七年,百户牛远死于鞑匪袭击,子牛庆袭百户职。

  爷爷死了,儿子上;儿子死了,孙子上。

  祖孙三代,一门忠烈,区区百户晋补,何人敢说个不字?

  况文武殊途,太祖皇帝不让文官在原籍为官,是防止文官利用职权之便替家族谋利,鱼肉地方百姓,而对武官却没有这个规定,尤其是守边的武官更不需要遵守这个规定,因为他们从来都是子承父业——老的死了小的接着干,除非大明亡了,否则这些卫所军人便要永远替大明扎根在这边疆。

  不过百户这官虽说不大,但也是朝廷任命,经五军都督府注册,兵部核发的正六品命官,手下也管着百十号军户,而且还是驻守着出边的卫所,再怎么不起眼,能捞的地方也是有的,子承父业虽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可架不住几十年下来的变动,军中一辈子干到头也只是个总旗官的大有人在,想往上晋一级当成户的可不是一个两个,牛家再如何忠烈,在足够大的利益面前也是难保祖孙三代皆为百户的,毕竟让不让你当这个百户除了看惯例外,还得看上官的心情,那些没能补上老爹官职的人可是能从镇城排到五里铺的。(注1)

  说白了,牛家能够稳坐君子堡百户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君子堡这地方实在是太穷,鸟不拉屎,以致于没人愿意来当这驻所百户!

  君子堡虽说是马连山口唯一的出塞之地,不过和独石、龙门那种通商大堡比起来,只能单骑单行的马连山口实在是吸引不了商队的注意,加之马连山那边的蒙古小部落又都是赤贫,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汉人的商队交换,因此这君子堡虽是扼守山口,但一年下来也是毫无油水可进。

  没有油水,这驻守君子堡的百户自然也就是个苦差,没人会犯傻眼红一个苦差事,自然而然这君子堡驻所百户就成了牛家的世袭官职。

  牛庆其实并不想当这个百户,因为他这百户得来的也是辛酸,爷爷牛海当百户时,他是小旗官,等到父亲牛远接替了爷爷的百户之职后,他又成了这个百户所唯一的总旗官。再然后,他就成了百户,每死一个亲人,他的官职就往上晋一级,这让他无论如何也是高兴不起来的。

  牛庆唯一可以心安的是,他的儿子不会再重复他的官路,他也不必担心哪天自己死了,自己的儿子会接着干这个百户,因为他唯一的儿子在七岁那年在马连山中失踪了。

  那年,暴雪,边内边外都是白茫茫一片,听说山那边的鞑子饿得都吃人了。

  ..........

  已是七月下旬,早晚都已有了凉意,盘算着还有二十来天就中秋节了,牛庆便想到镇城走一趟,一来向上面的千户献上必须要纳的节礼,虽然寒碜了点,但也是一番心意;二来也打算买些米面回来,好在过节那天能让大伙吃上月饼,也算是自个这百户的一番心意,毕竟大多数军户和自己都是从小一块长大的,有那情份在。

  再说,吃月饼,杀鞑子,那也是太祖高皇帝传下来的习俗,打咱这可不能断,而且听说北面的鞑子太师又率众寇边了,这仗打起来,月饼更加是要吃了,不然怎么杀鞑子。

  自家的积蓄不算多,堡内一百多军户,连上家眷有四百多人,这一人就是发一个月饼,算下来也得好几十斤白面,再加还得买些糖,这钱怕是买完就不剩几个了,说不得下个月就要打饥慌。

  朝廷发的俸禄都是折色的,运来的粮食也都打了折扣,单靠着军户们从田里刨食的进项是远远不够一个百户所开销的,往常牛庆倒也偷偷派人和马连山那边的鞑子做些私盐买卖,虽说那帮鞑子也穷得要命,但一些皮毛还是能拿得出的,靠着这些皮毛多少也能从镇城那的商家换些东西回来。

  可自打瓦剌那劳什子太师寇边后,镇城的商家便不再派人下来收取皮毛,如此一来,这进项自然也就停了,加上所里的盐也不多了,若是再私卖给鞑子,所里的人就要吃不上盐。

  人吃不上盐就没力气,万一山那边的鞑子穷疯了从峡谷里一个个的摸过来,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没了进项,又要一大笔开销,这银子从哪来,往后这日子怎么过?

  算了,不想了,想得再多也变不出钱来,牛庆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后弯腰从井水里提起木桶,准备洗把脸后就动身去镇城。

  这井是堡子里唯一的一口水井,没这口井,几百号人就要到几里外的清水河挑水来吃。

  井是牛庆他爷爷牛海在时请人打的,当时花了差不多三两银子加一百贯宝钞,在当时也算是笔大钱了,如今宝钞贬得已经可以当废纸,老百姓早就不认,偏朝廷发俸禄时还捎带上几张,也不知那些大官们是怎么想的,这废纸能当铜钱使吗?

  这刚把半桶水拎上来,小旗官王大德就匆匆的跑了过来,一脸惊慌的喊道:“大人,不好了,独石堡失陷了!”

  “独石堡失陷了?!”

  牛庆一惊,木桶失手掉在地上,“哗啦”一声水全倒翻在地,上前一把拉住王大德,焦急问道:“啥时候的事?”

  “就昨晚!”王大德显然也是被这消息吓坏了,一脸的惊惧之色。

  “信使在哪?快带他来见我!”

  牛庆急了,独石一丢,他这君子堡可就独木难支,万一鞑子杀过来,这全堡上下几百口人可就保不住了,当务之急得赶紧弄明白独石怎么丢的,又有多少鞑子入的边,现在在哪。

  王大德却说:“没信使。”

  牛庆一愣:“没信使你昨知道独石丢了?”

  王大德喉咙一咽:“独石的败兵都退到咱堡子外了!”

  “退到咱堡子外了?”牛庆呆了一下,“有多少人?”

  王大德朝堡门那指了指,“好几百号人呢,都在堡子外吵嚷着要进堡呢,我没敢放人进来,先来给你禀报了。”

  “走,我们去看看。”

  一听败兵都到了堡外,牛庆更加急了,不由分说就拉着王大德急匆匆的上了堡墙,墙上已有几十个军士持枪排了开来,不过脸上却没有以往听到鞑子破边的紧张之情,而是一个个伸长脑袋在看那些败兵,不时低声说几句话,一点也没有紧张之色。

  牛庆关心独石失陷的事情,对手下人的举动没有注意,靠近墙垛后,就探头朝下面看去,发现下面果然有好几百号败兵聚在那,这会正叫嚷着要他们开门。

  王大德先前只听外面的败军说是从独石退下来就吓得赶紧找牛庆,也没多问这些败军什么,这会也是仔细打量起来。

  不一会,这百户和小旗同时收回了脑袋,彼此脸上都是疑惑的神情,宋庆喃喃道:“你说外面这些真是独石退下来的败兵?”

  “当错不了,”王大德指着那些人领头的一个总旗对牛庆道:“大人你看,那个总旗是猫儿峪的宋邦德,前年还到咱们君子堡来过一次,大人不记得了?”

  牛庆顺着手势看去,果然,是那个猫儿峪的宋邦德,又仔细再看其余的军士,确是都是汉人模样,没有鞑子混在其中。

  是明军不错,问题却是...

  眼前所见实在是叫牛庆摸不着头脑,也不敢乱下定言,便问王大德:“他们这样子...像是败兵吗?”

  “这...”

  王大德也不敢确定,因为堡外的那些败兵压根就没败兵的模样,一个个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叫着门,不是他们自己说是从独石退下来的,就眼前这模样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刚打了胜仗回来呢。

  “怪了,这吃了败仗还这么高兴,独石那边到底丢没丢?”牛庆糊涂起来。

  王大德也不知道到底什么个情况,见那些败兵吵嚷得不行,便问牛庆:“大人,放不放他们进来?”

  牛庆又看了下面那些个败兵,心下犹豫不决,半响才吐口气,道:“既是咱们的人,那就放进来,等会再问个明白吧。要不然,你我这脑袋可不够砍的。”

  听牛庆这样说,王大德忙点了点头,大明军制坐视友军覆没迟滞不救者固然当斩,那临阵脱逃者自然也当斩,可有不纳前线败兵者也是要斩的,外面这几百人是从独石退下来的,君子堡若是不纳他们进来,事后牛庆这百户固然要倒霉,他这小旗官也肯定难逃一死的。

  不管这些人有没有败兵的样子,现在退到了自家堡子,先把人放进来等会再慢慢盘问好了,左右都是自家人,怕个什么。

  那边军士听到王大德的命令后,赶忙落下吊桥,几个人上前一起将堡门打了开来。

  ...........

  作者注:明初,武官出缺、晋升任命及军户清勾替补、俸粮﹑屯费与屯种之器械﹑舟车﹐军情声息﹐边腹地图文册﹑薪炭荆苇诸事皆由五军都督府负责,及至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掌握朝堂话语权,方将五军都督府权责全部剥夺予兵部统一负责,五军都督府沦为武官名誉加衔,如嘉靖年间的戚继光、天启年间的秦良玉都有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加衔。;

(https://www.mangg.com/id37295/201518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