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代宋 > 第三十六章 忽有官家来叫阵

?

  大雨中的一场比赛,比街头干架还过瘾,让所有参与的人兴奋的谈论了好久。从那以后还真就形成了个规矩,比赛就是比赛,下刀子也不能停,非得踢到时间比出个结果不可。

  可他们后来还是被罚了十天工钱,但他们下午踢球时有传来奖励的好消息,说是被罚的人都奖励二十天的。

  新式的蹴鞠运动推广的很快,李智自己都感到诧异,好像没几天的功夫那些场里满地滚的都是蹴鞠,再也见不到蹴鞠在空中飞。

  过了个坎之后,人们便都接受了这种很好玩的游戏。因为易参与的缘故,只要长着脚就可以,所以能看见大街上的孩子都在踢着玩,嘴里还吆喝着‘进球’或者‘臭脚’,不管是踢的什么东西。

  李智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各个训练场,经常下场踢上一两个时辰。后来下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时间都用在做教练上,开始指导起各个队里的技战术水平。

  这里的门道讲起来可就多了,阵型站位、传接配合、攻防兼备,等等等等???

  亲自演示几个脚法,带球过人,盘带接球,长传定位,射门挂角,让学习者惊叹不已,一阵子惊叹后的热烈鼓掌。

  踢完那几脚球后,李智自己也有点纳闷,怎么会这么准确,放在后世可以做个职业球员了,还争什么劳什子的导演。

  围过来的兄弟们还是让他教足球,好再赢几顿酒喝,李智甘愿辛劳。于是便在各个场地间串,和各个队伍的领导和精英们接触的非常多,私人关系是越处越铁。彼此的信任感随着熟悉的加深已经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程度,服从和信任一点点积累,依赖已经变成了习惯。

  李智暗自思忖,要是建立起一只军队会怎样?这种想法也只是心里偷着想想。

  十六支队伍的大小首领们混得相当兄弟,时不时的一起宴请,有时也包括宋二的手下。百十多人聚集一堂,堂上酒来酒往忽来唤去颇有梁上聚义厅的意思。

  兄弟们由相识到熟悉,彼此亲切相互照顾,很快就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这些人都是自发形成的队伍领袖,很多人先前的职业是光棍混混,现在终于找到了组织,很是珍惜这份归属感,还有自己扫大街的光荣职业。

  这些人喝酒有个固定的地方,那地方的老板就是秦明,肥水不流外人田,秦明早就看中了这一点,先盘下一个大酒店等着他们。

  酒店里是江湖聚义,闲话足球,谁不服可以下到场上比一比,输了回来掏钱请客。

  也有人闲来无事想听个酸曲,直接被秦明算盘一挡,外面去,这里概不欢迎,多少钱都不伺候。谁也不敢在这里扎刺,大家都知道背后的东家就是李智,李大公子。但是敢佘、敢欠酒钱,也是因为酒店的背后是李大公子。

  下雨李智就去明奕馆,赢上几文银子。

  现在已经是一两的奕金,赢了就是五两,棋馆是相当自信的,相信他们总能赢回去。而李智更自信,一步步向前,每赢三盘就升一级,对手也换一人,现在李智已经赢得不好意思了,可一旦坐下就不想输,一下棋就忘了不好意思这回事。

  只是事后让人买些酒菜来,和对手们共同享用,共享的还有文人雅士的气息,游走于江湖豪杰和文人雅士之间,李智才感觉到人生的完整。

  下围棋的当然是雅事,规则和后世还有差别,在宋朝还没有贴子一说,猜子决定。执黑先行赚了老大便宜,而棋馆总是那么客气,次次都让李智执黑。

  李智下棋很快,得益于后世数目的计算方法,也得益于网络下棋的时间限制。而现在没有时间限制,在贵宾室里这盘棋就下了近半天,因为李智长考用了很长时间,接下来就轻松了。

  雨季的间隙还是比赛,各种名目下的比赛,或者为了比赛而比赛,规则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李智是故意如此,但亲自参与规则的制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才算是完美的规则。

  随着规则的完善自然产生了裁判,和后世不同的是有三个裁判,两个队各出一个,跟着在场跑,只是自己半场,第三个抓阄诞生,还真像篮球了。

  不用李智出资,双方队员自己出赌资,公开的,压自己赢,赢对方钱,给秦大掌柜送去。市井就是市井,无赖就是无赖,江湖习气好像永远无法改变。

  技艺的提高,胜利的渴望,致使李智盼望的很激烈的对抗性很快就出现了,可喜可贺,于是宣布,秋末冬初时,将举办一场足球赛事,十六支队伍争夺一个冠军,奖金一百两。

  终于看到了希望。

  伴随希望的是,蹴鞠的费用也在直线上升,鞠得改改,做个足球不会那么难吧。于是找皮匠,讲清要求,亲自选好柔软耐磨的牛皮,内胆就用尿泡充数,不行就多加几层,加压就用竹管向里面打气。

  几经失败改进,最后拿出个样品,比蹴鞠要好的多,起码禁用,不会因为脚上发力就散了架子,但比后世的工业制成品差得很远。

  李智干脆就成立了一个作坊,收拢人来专业生产这种东西,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价格定得虚高,完全是自己投入生产出来自己玩。

  可是不久之后就有第一个用户打听着而来,不计价格,张口就要二百个。

  二百个?大爷呀,哪来的大客户?李智吃惊,看不出这人什么来头。从表现看绝非买卖人,他背后一定是个庞大的组织,而自己还不知道他们在哪,也没听说有这么大规模的群体在练足球。脑子里几经淘汰筛选,李智几乎就可以确定,那个组织一定是军队了。

  好,有看头,咱们比上一比,看谁是胜利者。至于新式足球就半价奉送,声言:如有可能,请与会知,愿意以技会友,不知可应否?本人李智,郑重邀请。

  “绕什么绕?老子明白,不就是叫阵吗?老子代将军应了,听回话吧。”

  这才是军人,有胆气,不惧挑战,不管是什么挑战,大宋军人此时的状态真不一般。李智激动,非常激动,心里嘣蹦直跳。心想足球运动真的要普及起来了,那么第一场比赛自己是要赢呢?还是要输呢?

  最近的军队就是守卫京师的禁军了,一个小小军中采办就是如此,那么他们的顶头上司何许人也?又如何的豪杰?这么有眼光。

  在宋朝这个时代,军人的地位将要发生覆地的变化,死死的被文官踩在脚下。他们既非前朝的府兵也非募兵,可都是职业军人,军人是皇帝钦定的标准,身高臂长,腰围尺寸,甚至长相都有具体要求,全国海选,选上便重金以禄。

  绝不是太宗赵光义为了安置流民而扩招的军队,规模庞大却不堪重用,屡战屡败丢人失地还为后世埋下了灭国隐患。

  征兵和招兵自然有着天壤之别,自愿入伍军饷从优,致使军费就成了宋朝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发生战争的时候。

  宋朝的军队经过赵匡胤的改造,两次杯酒释兵权,已经完全归属到朝廷的控制之下,再也不会发生五代将军篡位的事件。

  将军有掌兵权,无调兵权,也无地方财权、民权、管理权,朝廷兵部枢密使有调兵权,却不得掌兵,军饷拨付又来自于户部。三家相互制约,文人主事,武将的地位越来越被压制下去。

  现在才开始,这也是宋朝虽然富甲天下,史无前例,但军力平庸几百年也无甚大的做为。李智感叹,叹之无奈,无奈中发狠,必要改之,就要接触到他们了。

  城里的足球比赛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就是训练赛都能引得无数人观赏,轰然叫好声此起彼伏。有人关注,还是这么多的人,场上的队员更是玩命的表现,对抗性空前的提高。

  脚法还是不敢恭维,没有了蹴鞠的不紧不慢,为了胜利,技战术要求速度再一次提升,和后世差别不大。唯一遗憾的是总是换球,没办法,老充气,密封是个大问题,橡胶太遥远还在交趾国呢。

  即将开始的比赛越发的让人期待,光是这个奖金数目就可以让人谈论一番,也就是花魁魁首的政府奖励能与之一比。

  一场汴梁城的世界杯就要诞生了,李智出钱,给所有的队员们做鞋,是靴子,正经的牛皮靴子。李智定型,很专业的鞋,被选为正式队员三双,剩下的一人一双。

  由于流行的广告效应,李智的鞋厂非常赚钱,规模急剧越大。靴子提高多少价钱都有人买,没办法,潮流来了谁也阻挡不了,引领潮流就可赚到无数的钱财。

  你不能阻止人家大热天也以穿你的足球靴为荣,副作用怕就是晚上不停挠脚丫子吧。

  对了,得生产点脚气水,就在鞋店边上买。

  李智想。

  在后世是:污染了水,再卖给你净水机,污染了空气,再卖给你空气净化器,污染了你的身体,再卖给你各种药,还有医???文明的代价,相比之下自己不算是太缺德吧。

(https://www.mangg.com/id36855/20582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