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代宋 > 第二十八章 市场柴薪垄断来

?

  即使有了官府的支持,李智也没敢大张旗鼓,严主薄那一笑让李智留在记忆里很久,一切幕后工作都在默默中推进。

  众人生活环境却是一天好似一天,尽管生活还是照旧,但毕竟有个好环境人人喜欢。李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接受并习惯这样的环境,在觉得不可或缺之时再谈钱的问题。前提当然得是自愿,人们自愿出资来维护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就是严大人也说不出什么来,主要是我没有盘剥,没有强要民众接受我的服务。

  至于什么时候开口,怎么开口,如何定价,是个很有讲究的问题。现在还不急,时间还短,等待个合适的时机。

  清淤的工程量减少,搞卫生倾倒垃圾也没太多的活,闲暇下来的那些人都在被刚刚起步的足球运动给吸引了来。

  搞卫生给的工钱虽不富足却也过的去,该给多少李智也是经过一番调查的,毕竟是两千来人,每人提高一点就是个很大的数目。想要谋个长久就得有个算计,况且这些人来去自如,没有强求,可各处为首负责的人已经被李智固定下来,工钱当然要高些,而且是高不少。

  这些大小工头也就是那些广场上的蹴鞠表演者们,李智就开始用很长时间做足球运动的推广工作,当然是以他的环卫队伍为主。

  和自己垃圾清理大队的兄弟们相处的火热,李智一待就是半天,从一个场地到另一个场地很是忙活。从蹴鞠到足球也需要一定的转变时间,李智强力引导。

  来早了,就挽起长衫的下摆和兄弟们一起抄起扫帚扫大街,运走了垃圾后就开始踢球。把那十几处空场全部占住,引来了众多的围观,在这种良性互动中足球运动也在渐渐发展。

  租下了的茶馆就变成了李智的官衙,李智却很少在。秦明是总会计师,还负责其他一切事宜,有事找宋二或者宋平,找不着就他自己了,每天忙得经常尿裤子。

  李智不忍,找宋二,因为宋二也悠闲下来,但是看不到人。他非常愿意整天和市井无赖们混迹一处,很喜欢做老大,以检查为名到处游逛,沟通各路豪杰刷存在感,足球场边常看到他的身影。

  这厮如此不守劳动纪律,和秦明这个劳动模范比,就是个绝对的反面典型。看来是不想干了,想对他说咒语,他可没有紧箍咒感应。

  抓住他,给他派个差事,去调查城里的烧柴情况,各市场销售情况,数量,市民真正的用量,柴从哪来?数量多少?多少人挑柴运进城来?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柴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可见其重要性。

  抓住关键才能挣钱,趁着现在机会正好就抓紧办。这事早在李智买桃时就发现了,马上就有了个发财的计划,只是后来没时间去实施。

  他发现,这个城市的用柴,是由柴夫砍,再由他们单人肩挑进城,进城得给税官一个铜币,算来这得多少钱?怎么没人算这个帐,人力不值钱吗?不知道恶性竞争的恶果?竞相压价受苦的是柴夫,便宜的是烧柴的市民。

  知道有多少运输的空车?空船?近程捎脚能有多便宜。再说了解放柴夫的时间能再多砍多少柴来?集中售卖能有多少竞争优势?垄断经营得有多大利润?再说自己还得烧炭呢,都需要柴,发财的柴呀,两者等同。

  李智知道多大的山也是坐吃山空,得寻荒滩野地种柴,才是长久之计。

  本以为这对宋二是个很有难度的工作,甭看他呼啦啦带去一帮人,和去市场抢柴似的。原以为他要做上几天,甚至十几天。

  不想三天就有个准确的数字回来,此事秦明一点都没参与。李智回头看时,秦明都没瞧他,扒拉着算呀、算呀,就跟能算出钱来似的。

  所谓市井并非多无赖,多数只是没事干,便依赖在赖上,很多还赖出了本事。

  关于柴市,其中就有不少肩客,他们提供用柴信息,买柴估价,做起了中间人。还有把柴夫手里当天没有卖掉的柴收下,当然是低价,然后转手。

  更有老手非常了得,他们看天吃饭,雨雪前收,在雨雪天卖。不过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能和老天交流下雨的经验,那得有和神明沟通的本事,能和李智划等号的人不多。

  但是有,虽然不能次次成功,也能做到四六或者三七开。

  既然有了第一手资料,就开始了下一步工作安排计划。

  第一步就是沟通,说白了就是谈判,和柴夫们、和依赖市场而生的肩客们。先是强势兼并零散的肩客,以大地痞团伙头子李智的名义,出面办的就是他的狗腿子宋二及其手下。

  就算是统一了买家后再针对柴夫,对于柴夫来说,尽管数量庞大,但和李智的下手宋二以及宋二的手下们来比处于绝对的劣势。

  在城里市面的一亩三分地上,如果他们把这点优势都丢了,丢掉的是当地地痞的脸面,作为一帮有作为的地痞来说,脸面都丢了还混什么混,就是李智都不愿意搭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李智专门交代宋二,把定价权交个柴夫们,就是要一个你情我愿,把蛋糕分好。

  为了工作的顺利展开,取得预期的效果。李智把道理掰开揉碎给宋二讲:将来要在柴夫的地面上和他们打交道,讲道理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讲,也有不讲道理的办法。但那是最后一步,如果走到最后一步,财路,柴路就将可能断掉,我们绝不可以走到这一步,如果真的到了那步,就放手也不走,这是底线。

  至于柴火的价钱不是很大的问题,如果把垄断权拿到手里,如何定价,还不是咱们说的算?

  宋二头一次聆听老大的生意经,乍一听来瞪着眼看李智以为神,大骇之,直听他到三魂出窍,七佛升天,直叫自己半辈子都白活了。

  这里有这么大的商机,自己怎么视而不见。李智走后他还独自一人在屋里体会回味琢磨老板的指示精神,然后狠狠的砸自己脑袋,不知砸开了窍没有,反正用了很长时间才出来。

  自此之后,对李智的话言听计从,无不违背,坚决贯彻,不打折扣。

  然后就是广泛联系,返程的空船、空车,以李智团伙现在的名气和人脉,上赶的人多的是,都知道和李智打交道绝不会吃亏,这点名声是很多钱砸下去砸出来的。

  但是值,非常值。李智只是说了一句想要蹴鞠的鞠,一上午之内就有七个此行当的老板找上了门,其中的三个背着个大包,装满了李智想要的东西,因为忙,是李智很忙。那些老板把东西放下,都不说钱,留个名和地址就走了。

  李智要组织足球队,很快就来了众多蹴鞠爱好者,纷纷打听如何加入事宜。

  清理出的垃圾空地中李智点名要了十六个,不多时,空地就被清空。那地方就变成了蹴鞠爱好者的训练场和表演场,城市中的民间广场。

  足球运动在李智的强力引领下也开始有了正确的苗头,再加上银钱的诱惑开始有了模样。

  柴市在李智关照下建立的很快,三五天中就和柴夫们达成了交易意向,他们省了来回运送的时间,利润却在增加,因为可以用增加的柴量弥补,还是因为有了时间。

  最主要的是减少了卖不出,或者被压价的风险,收入有保障,都很赞同,一致退出了市场。各地方在李智指定的地点送柴,收钱,而那地点,就是空车船的载货地点,价格同样便宜。

  城里的柴市就由李智宋二指定的人来交易,被他们称为柴场,过渡很顺利,没引起市场一点波澜。所有的投入在可以期待的时间内就可赚回来,规模即产生效益。

  就在李智垄断京城薪柴市场的买卖刚刚开始的迈入正轨的时候,一个天大的麻烦来了,突然到来的麻烦大的足可以毁掉他以前的所有努力。

  工程验收出了岔子,清淤工程是李智的根本,根本坏了那叫釜底抽薪,李智在其上建立的一切都可能瞬间崩塌。

  而出岔子的地方就在宋平承保的那块地段,各种利益交错的三岔口上。

  众目睽睽之下,检验宋平负责的河道居然不合格,检验的人中就包括宋平他自己,工程验收无法继续,进一步检验北岸有一地段就如同没清理一样。

  事情一出就有人往茶馆送信,李智一听就傻眼了,震惊不已。

  这是阴谋,这是打他的脸,毁掉他的名声,在即将功德圆满之时,给了他致命一刀。

  宋平是他的人,那块地段也是他打包票的,他李智,作为此项工程的始作俑者,戴着善人的高帽,赚足了世人的眼球,却是在实际工作中如此玩忽职守,潦草敷衍,他就是一骗子,一大骗子。

  高手出招果然不凡,一击毙命无声无息。

  李智几步蹦上了宋二的马车,大叫道:快去。

  宋二也不孬,自然明白其中的关键,手中掌鞭,一边大叫他的手下,快聚人来。

  “一个人都不要,就咱俩,趁着消息还没扩散开,快去解决,来多少人都没用。”

(https://www.mangg.com/id36855/20345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