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多少?”李智换了一副表情问,声音也变成生意人的腔调,平淡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魏畅惊呆着看李智,他的突然转变魏畅一时半会接受不了,眨着眼睛过了一会还没想明白,“四船。”看样子像是试探着回答。
李智心里一笑,这人反应也太慢了。不过不得不承认魏畅确有冒险精神,然而,没有任何准备的冒险通常都得准备牺牲掉。
“你要多少钱?”李智还是一副生意人的口吻。
“你都要?”魏畅疑惑着,现在还没弄清楚,见李智点头才突然明白过来。急急的说道:“四、四???三百五十两就行。你真的、真的要吗?”魏畅吃惊,不太敢肯相信。
“真的就三百两?”没理他的报价,李智问了一句自定的数目,又砸下去五十,还没最后定。
“最低了,不、不、不然你就给我个本钱,二百六十两也行。”魏畅神情紧张,人也太老实,以为李智可能会嫌贵不买,所以立即就退到了底线上。
李智心里摇头,认为这人不适合经商,怎么这样的人都出来做买卖?有点疑惑。
“就三百吧,不过得货到付款,我先付你定金,你我现在定个合约如何?”李智不想让老实人一点赚头都没有。
李智话音刚落,激动的魏畅立即腾地站起来,搓着手来回溜,口里直念叨着:遇上贵人了,遇上贵人了???精神头和刚才的愁眉苦脸判若两人。
店里的伙计早就回来了,听到两人的对话先回身把门口的车夫摆平。近得两人身边,嘴里祝贺两位发财。
李智看得出他真替魏畅高兴,也是很担心的看了自己好几眼。知道他嘴里没说,但心里也不认为李智能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四船的苹果都销售出去。
实际伙计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李智办得到,那他可就真是个神人了,一个书生?很怀疑。
笔墨摆放好,伙计站到一边磨墨。
魏畅见李智是个读书人不太好意思执笔,请李智来。李智还真不知这个时代的合同怎么写,前世的家里即使有买卖李老太爷也没让他干过这活,同时他也想试试伙计的真正水准,请伙计代笔。
伙计看看两位也不推让,笑着坐下,刷刷几笔就草就了一份合同,临了问道:“如果违约怎么办?”
是个问题,李智心里说道,伙计还挺有想法。
魏畅张了张嘴,没说。他还真的老实,想说却觉得自己是受了李智的恩惠不好意思开口,但心里真的怕李智违约。
李智看了魏畅一眼,魏畅两手前伸,做请状,自惭的说“您讲、您讲???”把主动权彻底交出来。
“双方立字为证,誓不相违,违者按约定总金额十倍,”李智停了一会改口,坚定的说:“不、按百倍罚金。”
伙计不敢写了,抬头看着李智,商业合同从没这么玩笑过,李智是认真的?他真有把握完成合约?而且把苹果卖出去?他如此的定这是怕魏畅反悔。
“照写不误,”李智盯着桌上的合同,口气坚定。“劳烦你给做个见证,请上你的大名。”
“我、我只是个见证。”伙计谨慎的说着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秦明两字进入了李智的眼里。
秦明很知道自己的斤两,有自知之明都是精明人,李智欣赏。不过这样人只能是个助手,不太可能成为自己的死党。
各自签名按手印,一式三份的合同各自揣在怀中。
魏畅告辞,急着去催船回转。李智神定气闲的上了租来的车,伙计帮忙送书盒出来。李智悄声说道:“二十两银子一年,秦小哥给我做掌柜的如何?”
秦明吃惊的看着李智,不太确信了。闭眼睁眼间就想起来他刚才参与的一场商业合同的事,不知两件事之间有没有关联,可能更深的想,李智有没有阴谋。
“外加年底分红,绝不少于佣金。”李智又加上一把火。
诱|惑很大,风险和收益是并存,李智给出的数目都快赶上秦明的老板半年的收入了,秦明不得不动心。快速想了一遍,不认为李智是个疯子,尽管年轻,但眼光坚定,做事让人信任,况且他很想知道李智是如何把四船滞销的苹果给卖出去,这个念头一直萦绕在心头。
又想,如果是骗局,那么被骗的应该是李智才对,但这样的机会一生中太难得了。
“如果不离开汴梁城,我就跟随李先生。”秦明决心下的也很快。
有决断力,有条件加入,很谨慎的人,李智暗道不错。五两银子袖着手递过去,想要收揽人才必须下得本钱。
“这里交代一下,过两天我来找你。”
李智说完吩咐车夫一声,就离开了。手里的银子不充裕,觉得自己首付给的少了,怕是不能坚定秦明跟随自己的信心。
大街上行人如织,车行很慢,李智得以仔细观赏古代社会,前世的记忆只能是个轮廓,和现在李智带着研究的眼光看不可同日而语。
但从街上一过总觉得是在拍电影,很奇怪的感觉。
见路人的神态、着装,到街上的商品的种类、数量、规模,就可大致得出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存状态的结论。结论是这应该是个不错的时代,因为大多数人都衣着整洁面带微笑,五代十国大乱结束,大宋朝开始,正在蓬勃的上升阶段,一步步走向正轨,迎来又一个汉人的繁荣盛世。
唐末百年来中原经过了太多的苦难,没人希望战争,思定的人心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加上宋太祖赵匡胤文功武略,两下相成,所以宋朝才没像前五代那样被颠覆。
文人官僚阶层取代武人军阀是大宋最大的转变,这也是得益于长久和平的环境。但也就是如此,才有了三次重大的北伐辽国的失败,逼反了西夏后再也没有如汉唐一样向外的进取资本和动力,向内挖潜产生的财富让宋人优哉游哉的过起了富裕的日子,忘记了北方的危险。
躺在财富上诱使饿狼,北宋一朝西北边境就一直没平静过。用钱买来的和平很脆弱,平和富裕的环境使整个社会麻木,不知危险将至。
富裕来自于商贸,大宋重商的政策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繁荣,商人要不可遏制的迈上历史舞台,再加上官员来源越来越平民化,使得世家制度彻底泯灭在历史中,世态变了。
商品大潮的蔓延促进了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让商业更加兴盛,商业的冲击也使得世风加速日下,礼崩乐坏最为彻底爆发。
按照前世的记忆,李智坐车穿街过桥,主要是浏览市场,观赏世情,上午前也没游览了大半个京师。
近百万人口的东京汴梁,商贸繁盛,楼堂酒肆鳞次梓比,妓所歌台声箫不绝。集市物品丰富,往来摩肩擦踵,人声鼎沸。作为帝国都城,东京汴梁政经之地必是开时代先河,世界之先河。游览了一圈,见识过后李智却生出了一种无力之感。
大潮汹涌,顺之者昌,想要改变何其难,即使在后世里的智者们也不知人类社会要走向何处。
而李智却清楚现在这个社会的未来走向,大致了解这个时代的大事件,赵匡胤即将成为太祖,晋王赵光义在说不清道不明的烛光斧影传说中灵前即位。
家国天下,他赵家的家事就是国事,天下事。
但知道这一切又怎样?家国大事对现在的李智来说是那么的遥远,分文不名的落地举子,生生死死都不会翻起一点浪花来。
还一不留神就是个死,李智深深感到此时的自己就是这熙熙攘攘中的蝼蚁,就是死,都不明白被那支脚给踩死的。
不甘被踩死就得往上爬,目前来说还是先赚得钱来,怀里的六十两银子已经出去了,对于如何把苹果卖出去当初就有点模模糊糊的计划,正于车子的颠簸中一点点完善着,暗暗下定决心,要玩就必须玩大的。
马车还在前行,不觉间就来到了汴梁的主街上。
古今的车夫大都一样,给观光客介绍起自己的城市来充满着自豪感,当李智是个没什么见识的井底之蛙了。
“大庆殿,看见没?就是那个金光闪闪的硕大殿宇。”车夫宋二都没敢用手指,用下巴点给李智看,话中充满着崇敬的口吻。
“那就是当今天子的居所,定光佛转世,佛光万丈???”伙计秦明说包好的车夫宋二还是个佛教徒,说的和真的似的。
李智顺着望去,远观大庆殿的金顶在正午的阳光下烁烁夺目,包围在宫墙殿宇之中。
巍峨的宫殿群李智还真没见过,规模也不是很大。世人所传的神佛转世,只是为了证明赵匡胤得天下的必然,在这个时代就是所谓的政治正确。
佛道皆与之贴金,神仙、佛祖和天子相映成趣,装神弄鬼各取所需,李智心里便暗笑。
但知这所有的历史都将成为过去,看见的眼前这片辉煌一定会被埋在黄河带来的泥沙之下,黄土之上,将会建立起另一片辉煌。
(https://www.mangg.com/id36855/19776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