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了,杨凌的北域军如此大地规模行动自然是逃不过袁绍地眼睛,只是这袁绍这时候又能有什么办法。屁班火热就的各位和人
袁绍早已命人把洛阳重新收拾了一番,给自己收拾出个府邸,此时袁绍地府内,袁绍的谋士们都在,袁绍问道:“不知道诸位以为那北域军押送的是什么东西,粮草?”
“肯定不是粮草,此次是从洛阳往外运,所运的方向不对。”郭图说了句废话。
“是董卓抢劫洛阳地财物!还有杨凌在洛阳所搜刮的财物”审配说道,也只有如此解释了,如此杨凌调集五万大军才能解释,要不以赵云等人之能,何需调用五万大军一同守护,定然是怕众人看见,钱财众多,担心被抢,所以才会如此安排。
审配将自己的分析,分析给众人听,众人都深以为然,都惊讶莫名,那会是多少财富,整整千余车,都满载。想想,袁绍都心动不已。
“不知道正南可有办法,将那财物抢过来?”袁绍自然是不死心,如果那么多财物到了自己手里,自己可一组建起多么庞大的军队。
审配摇了摇头,各位诸侯都已离去,即使未走的也都开始收拾东西了,仅靠袁绍,根本不能成事,眼下的局势,根本没有办法。
“以配看,主公还是应该尽快回到渤海,休养生息,努力壮大自己,现在洛阳已是一座空城,现在不管谁得到洛阳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包袱。至于眼下的财富,主公也没有了机会,诸侯大军都已离去,仅靠主公根本无法奈何得了北域军,不过徒增伤亡而已。”
袁绍不悦,这审配怎么只会为别人说话,心里不喜。
又几日,最后一路诸侯张超,也离去了,洛阳也就只剩下袁绍一家而已。
此时早在一个月前,杨凌就曾命人建造一个大型图书馆,并且在图书馆的周边还建造了属于北域的大学,为北域文学院。
这里的学生都是从北域以及各州所来的那些个学子们中间所挑选的,人数有数千之众。这里学生可以免费甚至可以长期的在图书馆里看书,而文学院杨凌聘请知名大儒管宁任院长,文学院里所要学的包括:文学、算术、医学、法律和各种学说,当然还有被人们认为是奇淫技巧的墨家学说和商业。
这所文学院的建成使得杨凌的名声再一次在士族和那些个大儒的中间产生很深的影响,虽说他们不同意将儒家学说与其余的学说放在一起,但是最起码这里是一个可以让寒门子弟以及贫困子弟学到知识的地方。
文学院与北域军事学院并称为杨凌的两大人才基地,随着这两所学院的建成,在北域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那就是:想出头去学校,想上调上军校。
每到空闲时,管宁都往国渊家跑,向他炫耀自己桃李满天下的巨大成就。可是,国渊每次都淡淡的回答道:“只要他们犯法,国渊照抓不误!”
噎的管宁无话可说,憋了好半天才回应道:“哼!我这就回去告诉学生遵纪守法,让你吃官府白饭!”
国渊听到这话不由大笑:“求之不得!其实啊,百姓也是这样想的!”于是,管宁立刻跑回学校加开公共课,告诫学生不要犯法,否则天理不容!
现在杨凌的北域军就要从洛阳凯旋了,并且将在洛阳搜集道得逞几千车的珍贵文献和图书,以及截下来的董卓所搜刮的财宝,全部运回了北域。
杨凌很是高兴,因为他有了一个可以纵横天下的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人才与钱财。
一个月之后,北域,伏虎城。
此时的伏虎城过了三四年的扩建,伏虎城里除了没有所谓的皇城之外,该有的都有了。
伏虎城有内四门,外五门之分。内四门分别为东直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外五门则是崇文门、朝阳门、正阳门、复兴门、德胜门。
伏虎城还设置了内城和外城之分,内城就是杨凌这些官员住所、公在地,它们大多数都聚集在宣武门当中,所以这里又被称为豪门。而他们工作的地方则在其余三门。
外城则是那些个普通百姓和商贾及所谓的那些士族所在地。当然什么身份的人住在什么地方。
此时的伏虎城东西长八公里,南北宽四公里,面积三十万平方公里。内、外城面积合计为八十平方公里。
在伏虎城建立之初,杨凌曾想到后世的英雄纪念碑,所以他决定在伏虎城的正中央所在地,划出一个面积为5平方公里的地方建一个英雄纪念碑,以纪念那些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借此提高军人的地位以及士兵的忠诚度。
告诉他们他们死后他们的名字将被可在英雄碑上面,供后人祭祀缅怀。也就是说死后他们的尸体将被安放在位于卢龙的英雄冢内,名字则是被刻在石碑上面。而纪念碑所在的小广场则是被成为英雄广场。
而今天就是纪念碑落成礼,杨凌率领在家的文武众臣全部感到此地进行所谓的剪彩仪式。当然这句话也是杨凌提出来的,一开始的时候众人不知道什么是剪彩仪式,还是杨凌将自己在后世所知道的剪彩仪式告知后,方才明白。
杨凌不知道的是,自从他给纪念碑剪裁后,以后凡是有店铺开张,就都要举行剪彩仪式,随之就扩大到各个行业。
杨凌之所以要建这个纪念碑,因为他要所有的人都为能成为军人而高兴,所有的人能为成为英雄而自豪。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这是任何一个精明的统治者都明白的道理,就向后世那么推崇关羽似的,并且还将他推到了与孔子齐名的地步。
杨凌来自后世他知道,一个民族的魂并不是靠一两个英雄似的人物就可以成功地塑造起来的。
几百年来自汉武帝独尊儒家以来的结果就是百家齐黯,儒家独尊,而儒家却又忘了儒家的本,所谓君子六艺到了如今只剩下礼、乐、书了,至于射、御、数全都不知道跑哪去了,其结果就是整个民族的血性丧失殆尽,国家全都由一帮子只懂“圣贤书”的废物在管理,如此的民族之魂自然是怯弱得可怜。
既然知道后世会是铁与火的时代,会是个动荡的时代,杨凌自然无法容忍整个民族之魂是个怯弱的小儿,杨凌要的民族之魂是无畏敢战,敢于冒险的强大战魄,为此,杨凌所要做的工作就有许多。
英雄碑的建立就是杨凌改造这个被儒家所侵蚀了的民族之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不但是重塑民族之魄的开始,也是民族融合地开始,杨凌的理想是将所有的民族都团结到华夏民族这面大旗下来。
失败?也许可能,但不去努力的话。就连一丝胜利的曙光都看不到,而这正是杨凌所无法容忍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这句诗道尽了清明时节那种哀思遍野的情形。
中国人素来讲究孝道,有汉一代标榜就是以孝治国,更是将孝道抬高到了一个令人咂舌不已地高度,而清明祭祖就成了件天大的事儿。礼节繁琐不说,事儿也多得很,只要是可能,无论离家多远的游子在这一日都会想着法子回家祭扫祖先的坟墓,即便不能回去,在祖先的灵位前烧些纸钱、燃些香,磕几个头也是少不了的。
现在虽说离着清明清明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呢,但是杨凌却偏偏选了这么一个日子,一个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天气还是很冷的北方的二月份。
杨凌这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随时都要出征。所以决定在自己出征前将这件事办完,让自己的士兵们都有一份信心,一份意志。
“叩见北域王,祝北域王福寿安康!”万余将士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大吼之声响彻云霄。
好!这才是我想要地军队,有点样子了!杨凌很是满意地点了下头,也没理会那群迎上前来的官员,回过身来,看了看巍然挺立,高耸直入云霄,犹如一棵擎天支柱的纪念碑。
杨凌缓缓走到众人面前,运足中气,高声道:“大家都起来吧!我今天来就是要为英雄纪念碑揭幕剪裁的,以此来祭奠我大汉的先烈们,以及我北域那些死去的先烈,望诸位从此以后以先烈们死战不屈的精神为鉴,报效国家,报效民族,报效朝廷,我寄厚望于诸位了。”
“死战不屈!死战不屈!”三军将士同声高呼了起来,滚滚声浪直冲云霄。
杨凌看着台下自己一手所缔造的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勇猛之师心潮澎湃,心道:这就是我要的军队,这就是我所要的那支威震天下,北域军出,莫敢不从的军队。
这就是自己要的那支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军队。这就知自己要的那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
随着,杨凌手中的剪刀落下,纪念碑的落成礼这样开始了,伏虎城中的百万百姓在杨凌手中的剪刀落下的那一霎那间,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欢呼自己的快乐生活,欢呼北域有一个仁政爱民的刺史,欢呼北域军的无敌以及军人的荣誉。
(https://www.mangg.com/id36712/20992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