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临窗漫笔 > 第九章.那个冬天在南岭 三 砍山

?

  (三)砍山

  七点半的早餐,是面条,没有多少油水,掺了些菜叶,为的是把肚子撑饱些。油水,是自己带的,菜蔬都是自己带的,一个冬天的食油,是定了量的,一人一月四两,早吃完,后半个冬天就只有烧干锅了。节省点吧,菜叶面条已经不错了。面条是拿麦子从公社粮管所换的,菜籽油是公社专为我们七人特供的,我们享受着公社干部级的待遇呢!

  八点钟,大伙商量了一下,决定派一个人下山,置办点照明的灯具、煤油、手电筒之类的东西,还要带几床棉絮,带几斤白酒上山。七个人,家隔得不远,早晨下山,一家一家的收拢,再背回来,要一个强壮的劳力,于是大家推选黄运春,他人高马大,力大如牛,赶回来吃晚饭是不成问题的。

  一切安排好了,于是就上山。每人都须带上四样工具:镰刀、斧头、手锯、锄头。

  到了岭上,不需分工,各自干起活来。

  我们先从画了线的地方干起,见茅草就割,扎成捆,扔到北面十米开外的地方;见树就砍,也要把树拖到北面十米以外处。灌木林里,有刺的植物多,即使戴上了帆布手套,那刺也能把手扎出血来,当过农民的人,尤其是当过兵的人,还怕流血么?我们知道,树木上的刺扎了,一般不会得破伤风,如果是刀锯之伤,就难说了,我们尽量小心,以免受伤。从南岭到公社卫生院有十几里路,况且是岩坷垃的山路,这路陡峭,有谁受伤或生病,只能背着下山。都是大小伙了,小心点吧!

  茅草是比较容易割的,但寮竹(又称箬竹)就没茅草那么好割了,寮竹的杆都有毛笔杆子那么粗,一窝寮竹也是几十根,割一刀,只能割一根,一窝寮竹那要割到什么时侯?那就砍吧!可是,一刀砍下去,也只能砍断两三根,因为它们虽是一窝,却长得并不密集。砍寮竹,一个困扰人的活,它会叫我们花很多的时间。

  六个人,半天下来,还没砍到四十米长,因为要求的是砍十米宽,地面上的枯草也要刮去一层,细算,半天的时间,每人砍山刮地皮约六十几个平方米,用这种劳动效率,每人每天可砍山一百多个平方,若天气晴好,不出意外,这要砍的山,有一万五千个平方,一个月是完全可以砍出来的。

  从砍山处到药材场,是将近三里的小路,这将近三里之间,紧挨场部的这一片片的岩坷垃田种了药材,药材田外,围着的怪石重重叠叠,遮住了丛生的杂草,这岩石里面树木极少。这靠北靠田的一方,简直是天然形成的隔离带。

  回药材场吃午饭,已是下午两点,为达到每人每天砍山一百平方的最低指标,我们只能草草地吃了午饭,喝了几口合渣,又返身上山。

  这生活,很充实。个个镰刀在手,人人弯腰向地,嚓嚓的响声不曾间断,伸直腰背,喘口粗气,那就是歇息。

  后来我回忆起那砍山的事,直觉得当年我们的思想觉悟竟然是那么的高。没人监督,个个干活是那么地认真,连偷懒耍滑一会儿也没有,一点浪漫的生活情调也没有,真是奇了怪了。

(https://www.mangg.com/id36452/193818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