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湾”和“盗泉”
写下这两个词语,暗自好笑。“丝绸湾”和“盗泉”风马牛不相及,怎么会撮合在一起的呢?
“丝绸”二字,被用到一个山湾里去了,成了一个谐音地名:“丝绸湾”或“尸臭湾”。名字是怎么来的,据说都与山匪出没有关,有人说,匪徒抢了商人的丝绸,被村人追赶,匪徒只好把丝绸扔到山湾里,轻装跑了,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丝绸湾”。又有一部分人说,这湾叫“尸臭湾”,是匪徒杀了商人,把商人的尸体扔到湾里,人们闻到了尸体腐烂的气味,于是人们把这地方叫着“尸臭湾”。同一个地方,两个名儿,莫衷一是。后来,说是要把地名登记上册,村人请来文化人,斟酌再三,还是登记了“丝绸湾”这个名,因为它文雅些。
不知是哪一年,这个湾里生出了一个故事:说县衙一行公干人士路过此地,大家口渴得厉害,于是停下脚步,要寻点水解渴。县衙的这一行人分两类,一类是衙门里的官,一类是护卫的差役。差役把打听到的这山湾的名称,说给官员们听,官员们听了都说不喝这水了,这水不干净。“尸臭湾”,顾名思义,这水怎么会干净呢?而差役们等官儿前面走了,他们却喝水去了,他们不管这里是“丝绸湾”还是“尸臭湾”,要解决的是口干这个实际问题。况且,这地名当地人都莫衷一是,作“丝绸湾”叫,这水不就成了好水了么?
名字很能忽悠人。
古代就出现过“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吃嗟来之食”的事,被称为佳话,后来还编进了学生的教科书,说古人怎么的讲究名声和廉洁。
我总是觉得,那个古圣人一定是被人给忽悠了。明明渴得要命,还得忍着,这一定是某个对这圣人有气的家伙,搞的个人报复,知道这圣人把名声看得很重,于是打听到这泉的名字,也许就是个谐音,也可称“刀泉”“稻泉”什么的,说成“盗泉”,你爱名声去吧,我渴死你。
丝绸湾也好,盗泉也好,无非是一个名字。过分的拿名字较真儿,我觉得那就是与自己过不去。
(https://www.mangg.com/id36452/19381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