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清朝那些年 > 第十一章 大金的建立

?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已将女真基本统一(剩下的只有叶赫与部分“野人”女真)的努尔哈赤觉得时机成熟,便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举行登基大典,自称“承奉天命覆育列国英明汗”,定国号为金,建元天命,且改名赫图阿拉城为兴京,定为国都。女真历史又创新高,大金政权再度横空出世!

  当然,再次之前必须要有一大批大臣力劝努尔哈赤即位,努尔哈赤也必须摆出一副很痛苦为难的表情拼命摇头,表示出强烈的不同意。

  努尔哈赤推脱的越厉害,大臣们随之劝说的越猛烈。努尔哈赤还是不同意,大臣们就磕头的磕头,寻死的寻死(说说而已),誓于努尔哈赤抗争到底。没办法了,努尔哈赤为了化解紧张的局势只好勉为其难的登基。登基的时候,他还得说几句我都是被你们逼的之类的话,且必须还是一副极痛苦的表情。

  上述之事是封建帝王们爱玩的老把戏,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通俗一点这叫作,官方一点这叫形式主义。凡是每个封建王朝的开国君主都干过此事,像我们都比较熟知的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就是被士兵黄袍加身,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即位皇帝。我们可以尽情的贬低这种行为,但也必须明确,这确实是出于政治的考虑。

  大金政权建立了,华夏大地终究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数以万计的人会因此搭上性命,同时也会有数以万计的人从中得利。每个封建政权都有它的好与不好,我们不能单方面的去评判它。努尔哈赤算得一位杰出的民族领袖,他统一女真,使数十万的女真百姓摆脱了纷乱之苦,努尔哈赤的确有他的巨大贡献。但努尔哈赤建立政权的本质总归是为了私利,消除旧纷乱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纷乱。他的后世子孙统治下的清王朝有盛世,也有落没,有功也有过,这些都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正确对待。

  形势

  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大金政权,努尔哈赤同样也建立了大金政权,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努尔哈赤属于后来者,他是跟着完颜阿骨打学的,所以他建立的政权必须加一个后字,如此,我们就会说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大金,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

  大金和后金,比较类似于亲妈和后妈,单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的差距,所以我们往往会青睐于阿骨打同志的大金,却冷落了努尔哈赤的后金。

  完颜阿骨打和努尔哈赤谁的名气更高些,我说不准,谁的本事更大些,我也不好妄加评判,但有一点我是敢打保票的,努尔哈赤差不到哪。

  衡量一个封建政权强弱的重要标准是管辖面积的大小,努尔哈赤所在的辽东地区貌似并不大,在“庞然大物”明王朝的面前似乎不值一提,那么他建立的大金被扣一后字不算委屈吧。事实真的如此吗,大家先忍着头痛看一段文字,看完就知道大概了。

  “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致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

  ——《清史稿?太祖本纪》

  简单一点,就是说努尔哈赤建立的大金东起鄂霍次克海,西北到贝加尔湖,西至青海,南濒日本海,北跨外兴安岭,管辖土地约500万平方公里,跟明王朝实际控制的面积大致相当。

  现在我们就应该明确了,努尔哈赤的大金政权很有实力!

  印象里默默无闻的小弟一时间成了暴发户,作为大哥的明王朝完全惊呆了,想过努尔哈赤这位小弟会迟早闹事,但没曾想会这么早且这么巧,面对残酷的现实,明廷当局除了头疼还是头疼。明王朝真的后悔了,后悔没有将努尔哈赤消灭在摇篮,后悔死要面子装清高、一度的掉以轻心,后悔没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一味的耍懒??????后悔的太多了,自己都数不过来。

  然而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该面对的还得面对,或许这就是明王朝的命吧,打跑了蒙古人,又迎来了女真人,明王朝注定要和少数民族纠缠不休。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明王朝没有了当年的风光,它虚了,从里到外彻底的虚了。娘炮或许还能逞着意气跟敌人打上几架,但明王朝不行,它撑不住打太多的架了。政府里面当官的窝里斗,弄得是乌烟瘴气。民间老百姓可劲的闹,搞得是危机重重。现在又多了一个大金,麻烦、棘手,明王朝深感力不从心。

  听天由命吧,走一步是一步。于是,明王朝开始行动了。政治上向努尔哈赤施加压力,经济上进行封锁制裁,军事上虽依旧很磨叽,但明王朝也不忘使坏心眼,利用女真仅剩的叶赫不断骚扰努尔哈赤,挑起边界纠纷。

  明王朝属于慢热型的,努尔哈赤若不主动,迟早会被耗跨。为了掌握先机,努尔哈赤只能将自己的“热脸“贴向明王朝的“冷屁股”。

  七大恨告天,反了!

  甲:“兄弟们,这世道太难混了,咱们造反吧。”

  乙:“啥?造反?使不得,万万使不得,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丙:“瞧你那怂样,还是爷们不!不就造反嘛,怕个毛线,反就反,大哥,我们听你的!”

  丁:“造反是必须的,但我们先得编一个造反的理由,否则没人支持咱们,造反还顶个屁用。”

  甲、丙:“有道理!”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大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在他60大寿的庆典上,既没有一时脑热,也没有借酒耍疯,很郑重地宣布了他的一个决定——造反明朝。

  造反,努尔哈赤一定要造反,且不说明王朝有多么的腐朽和落后,就个人的欲望而言,努尔哈赤和他的部下们早已急不可耐。试问谁不向往广袤富庶的中原大地,谁不迷恋金碧辉煌的庭宇楼阁,想得到这些,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反了明王朝,将其据为己有。

  造反挺危险,造反需谨慎,为了让自己的造反合情合开,为了让明王朝哑口无言,努尔哈赤需要将明王朝的种种罪行公布于世,所以七大恨诞生了。

  是你不仁休怪我不义,大哥,小弟也是被逼无奈!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欲修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yu),敢有越者,见即诛杀,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

  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

  以上是努尔哈赤七大恨的官方内容,民用版的七大恨如下:1、明朝无缘无故杀了我老爸和爷爷。2、明朝偏心,护着叶赫、哈达,却欺负建州。3、明朝赖皮,违反约定,跨国杀人。4、明朝心太狠,跟叶赫联起手来欺负建州。5、叶赫不不守信用,将原本许给我的姑娘转嫁蒙古。6、明朝仗势欺人,不让我在柴河、三岔、抚安三地种庄稼。7、我被欺负到家,明朝派遣使者到建州作威作福。

  七大恨的颁布无疑是成功的,努尔哈赤很好的抓住了广大女真百姓对明王朝鄙夷和欺压他们的仇视及不满,激发出了女真人的民族情绪,对反抗明王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https://www.mangg.com/id36226/191168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