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清朝那些年 > 第六章 三步走方略

?

  统一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民族是件很不轻松的事儿,统一处于碎裂状态的一个民族则更难,难于上青天。明末时的女真正是一个处于碎裂状态的民族,之所以说它碎裂,是因为用分裂形容它太显宏观了,碎裂比较形象。

  努尔哈赤是一个大好青年,因为他有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可以是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取到俊媳妇儿,也可以是搞搞科研,玩玩文艺,这都是正常人想到。如果你的梦想是“志在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大多数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从口或心中冒出神经病、疯子、妄想狂之类的词,因为大家都觉得高尚跟你没啥关系。

  努尔哈赤并不是一个自恋的人,他也认为高尚跟自己没啥关系,但他的梦想的确是一统女真,夺取天下。说初衷吧,为广大人民谋幸福,显然在扯淡,实在一点,就是为了建功立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统一女真并不是件“稀罕”事儿,女真的各大头领们,当兵的,种地的,打渔的,甚至是要饭的或许都曾在头脑发热时想过,毕竟没人愿意生活在类似伊拉克的环境中。当然这也仅限于想想,做,还是算了吧,以前倒是有个叫阿骨打的家伙干过这事儿,但人家是谁啊,大英雄,天上的某个星星下凡呐,咱比不得!这是胆子的问题。

  女真的大小部落只顾眼前利益,单挑、群殴都是家常菜。明朝政府不希望看到女真统一,所以时常的出损招,致使本就散乱的女真更加混乱。这是现实的问题。

  统一女真,就好像是将一把细沙抛撒在地,然后一粒粒的全部捡起。有了梦想就得付诸行动,努尔哈赤需要做的正是一粒粒的捡沙子。

  凡事都得有个顺序,捡沙子也不例外。根据地理位置和生活水平,明末的女真大体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个部分。“野人”女真单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生活水平并不高,主要靠渔猎过日子,这样一来也就没必要(能力)建立市井城郭,武装力量自然也是一般般,所以努尔哈赤将其列为统一女真三步走方略的最后一步。而建州是老巢,是大本营,毫无疑问,三步走的第一步非它莫属。

  大的事业蓝图出炉,成功与否,取决于每一步的完成。努尔哈赤起兵到现在,经历了数场征战厮杀,他已然具备了一定的资本和实力。万事开头难,先走好第一步吧!

  统一,统一,还是统一!

  建州女真共有八个部落,乃是建州五部和长白山三部,其中建州五部分别有苏克素护部、董鄂部、浑河部、哲陈部和完颜部,长白山三部有鸭绿江部、硃舍里部和纳殷部。

  苏克素护部是生养努尔哈赤的地方,像之前我们写到的图伦城、嘉木湖、沾河、兆佳城等都属于苏克素护部。而努尔哈赤自起兵攻打图伦城开始,打的许多场战役其实都在极力平定家乱。单一个苏克素护部就让努尔哈赤忙得不可开交,况且还是家门户,其他女真部落就更不用说了,由此可见,统一女真是何等的艰难。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尔哈赤的不懈努力,苏克素护部基本上趋于稳定,而董鄂部在明万历十二年(1584)内乱之际也被努尔哈赤吞并。这样一来,截止努尔哈赤攻克界凡,建州女真还剩六部。

  六部呐,数着容易,统一难啊。

  明万历十三年(1585)四月,努尔哈赤兵锋直指哲陈部,目标是托谟河城。

  托谟河城是哲陈部的一座重城,周围分布着五个城寨,均在其管辖之下。且托谟河城集中了哲陈部的大部分军事力量,拿下它也就意味着拿下哲陈部。努尔哈赤深知这一点,原本他的计划是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攻克托谟河城,但倒霉的是,大部队走了没多远就遇上了下大雨,紧接着便是发大水。一般像这种天气比较适合睡大觉或搓麻将,行军打仗嘛,有点不配套。

  没办法,无法继续行军,努尔哈赤只能下令撤还。他也是有种骂娘的冲动,两次了,一到重要的战役,老天爷就不给面子,又是下大雪,又是下大雨,感情就差沙尘暴了。要不是女真的科技发展慢,他早就弄个天气预报团了。

  当然努尔哈赤的命令只是针对主力部队的,他可不愿就这么回去,既然来了,怎么说也得敲打两下对手吧。情景再现,大部分人马返回根据地,只留下一小部分人(八十人,包括努尔哈赤的弟弟穆尔哈齐)。干什么?跟着老大玩刺激呗。

  带领着自己的小股武装力量,顶着大雨,努尔哈赤很快便遇到了来自托谟河城的对手,地点是浑河。努尔哈赤本想搞突袭,无奈对手比较熟悉他的风格,早早的就列阵相迎。面临的对手不算太多,整整八百人,一挑十,努尔哈赤的压力可不小。而托谟河城的军事人员在看到努尔哈赤的可怜兵力后,大多都笑尿了,没人会相信努尔哈赤此次能活着回去。

  努尔哈赤是有压力,却并不害怕,可他的部下就不一样了。老大是疯了还是自信过度了,他们管不着,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小命快完了。一挑十,就算是钢铁侠,也不轻松啊!所以在开战前夕,努尔哈赤的不少部下已是惊慌失措,隐隐有退却之意。

  察觉到部下的变化,努尔哈赤当即狠狠的一顿批评教育。完后,努尔哈赤和穆尔哈齐身先士卒,咆哮着,提刀率先向托谟河城的军队(主帅)杀去。努尔哈赤兄弟太猛了,刚开始没人挡得住,到后来就没人敢挡了,托谟河城八百人的威武之师一下子就溃不成军了。而那些原先还心存畏惧的兵士,一来是认真听取了努尔哈赤的批评教育,二是看到自己的老大如此生猛,竟能一挑八百,瞬间便有了十足的勇气,紧接着也冲杀而上。

  如此一来,比较滑稽的一幕就出现了,几十人追着几百人跑,且必须明确,这并不是某项比赛,这是在打仗!

  金庸先生曾称努尔哈赤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浑河之役,努尔哈赤虽未能一举拿下托谟河城,但他凭借着果敢、机智、顽强的性格,杀退多于自己十倍的敌人,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浑河之役后,努尔哈赤并未着急再次对哲陈部用兵。同年九月,努尔哈赤将矛头指向苏克素护部的安图瓜尔佳城。由于安图瓜尔佳城的老城主临死前没能将遗嘱立好,致使其死后儿子为了争夺家产打的是不可开交,根本没心思顾及其他,所以努尔哈赤很轻松地便将其收入囊中。至此,苏克素护部完全统一,“基本”两个字可以去掉了。

  公元1586年五月,努尔哈赤的部队攻下浑河部的播一混寨,紧接着同年九月,二次出兵哲陈部,拿下托谟河城。

  仗是一场场的打,根据地是一个个的增加,忙了这么久,努尔哈赤琢磨着也该会会某位老朋友了。同年,攻克托谟河城后不久,努尔哈赤出兵鹅尔浑城,目的只有一个,弄死尼堪外兰。

  尼堪外兰爱跑,这是妇孺皆知的。此次尼堪外兰听闻努尔哈赤又找上门了,话不多说,跑。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尼堪外兰同志,鹅尔浑城实在太破烂了,随便来群土匪都能将其攻破,更别说正规军了。

  尼堪外兰可劲跑,努尔哈赤可劲追。尼堪外兰跑累了,可怜吧唧的求到明辽东政府,不过人家再次没鸟他。努尔哈赤笑了,新到任的辽东一把手顾养谦早已被他买通,能有闲心管这事?跑也跑够了,这一次尼堪外兰终于被逮住了。手起刀落,砍下尼堪外兰的人头,努尔哈赤终于报了父祖的仇,了却了一桩心愿。

  明万历十五年(1587)六月,努尔哈赤再次出兵哲陈部,斩首其寨主阿尔太,至此,哲陈部完全归入努尔哈赤的治下。也没怎么休息,同年努尔哈赤的部队又一次开拔,双管齐下,一路由额亦都率领杀向浑河部的巴尔达城,另一路努尔哈赤亲自带队,进攻浑河部的洞城。大哥和小弟都很能打,最终这一仗完美落幕。

  事业上如鱼得水,截止公元1588年,努尔哈赤已将建州五部中的四部置于他的统治之下,留到最后的完颜部也只是一叶扁舟,根本禁不住任何风吹雨打。

  完颜部平日里自视高贵惯了,突然间落了单,被努尔哈赤一伙人盯上,真叫一个难受加害怕。关键时刻,他们还是比较清醒的。打肯定是打不过,跑就更别想了,咋办,投降呗。就这样,投降努尔哈赤的提议高票通过,同年九月,完颜部并入努尔哈赤的旗下,建州五完全统一!

  事业做大了,相应的名声提高了,最终上门的客人也就多了。不到三十岁的年龄,便能一统建州五部,努尔哈赤可谓是典型的成功人士,高富帅的代表。正是这一年,公元1585年,女真便有不少人都向努尔哈赤提出了入伙的请求,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大金五大臣的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汗。对此,努尔哈赤是乐滋滋地接受,他向来主张"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对于前来归降自己的人,他都奉为上宾。而这些人也都是明智的,因为他们知道跟着努尔哈赤混没错。

  一般情况下,江山与美人同在。说什么要美人不要江山或要江山不要美人,往往都是在扯淡。努尔哈赤如此优秀,不免就会有妹子或妹子的家长看上。早年间叶赫部的首领杨吉怒就很欣赏努尔哈赤,他希望和努尔哈赤能有好的合作。为了表示合作的诚意,杨吉努便将自己的小女儿孟古(叶赫纳喇氏)许配给了努尔哈赤。

  杨吉努很有远见,可惜的是他并没有亲眼看到女婿成功的风采。公元1584年,杨吉努摊上了所谓政治性的事儿,被时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处死。之后,杨吉努的儿子纳林布禄接班,成为新一代的叶赫领导人。

  公元1588年,值得庆贺的一年,努尔哈赤爱情和事业双丰收。叶赫贝勒纳林布禄一是遵照父命,二来主要是为了自身利益,在这一年来到建州,将自己的妹妹孟古嫁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有许多老婆,之所以在此提孟古,只一个原因:皇太极是人家生的

(https://www.mangg.com/id36226/191168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