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职业生涯 > 第十九章

?劳教人员的移交工作,常健几乎是全程参加了,总共调出近二千名劳教人员,他主要是办理档案材料的交接;对方要求给一些档案柜子,经钱科长发话、常健才敢给。当年还调入犯人近一千人,收押新犯一千多人,刑满释放六百余人,脱逃犯人七十九名,捕回逃犯六十名。

  

  第二年,平合农场又收押新犯二千多人,调入犯人七百多人;全场脱逃犯人六十名,捕回逃犯三十八名。

  

  劳教所成立的初期很混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平合农场的干警外出追捕逃犯时,经常可以抓到从劳教所逃跑出来的劳教人员,如果不帮着送人过去、而是电话通知劳教所来领人,有时侯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你们就把他放了吧!让他自己走路回来,我们没有空闲、也没有专车去欢迎他……

  

  劳改劳教系统开始大批招录干部……陆陆续续搞了几年,主要对象是系统内四十岁以下的职工:有一定工龄、一定身高,身体健康、表现良好,通过相应的考试、考核以及培训后,录用为国家干部。平合农场招录的第一批干部数额,基本顶上调到劳教所干部所余的空缺。后来又招收应届毕业生、手续比较严格,常健的小弟体重差几斤差点当不成干部,有的人身高差一公分也不行。

  

  伍彬、华云、黄晶、柯良、魏林、小高等一大帮青年考上干部,其中年纪最大的是行政办公室的老韦,他原来是负责话务电线维修工作,曾经和常健一起抓获过逃跑人员,凭着高小文化程度和机灵也考上了;他(她)们将参加省劳改局举办的培训班,华云的父亲被抽调去负责培训并筹备劳改工作学校。

  

  原来与章政委搭档的场长,在政委调动的同时改任“顾问”了。

  

  上级破例任命陆仁为第一副场长及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把“场长”这个位置留空。因此,陆场长就是农场的二把手,他曾任过十四队的政治指导员(当时常健母亲任副队长);后来组织上调其出国到非洲当了几年的农业专家,刚刚才回到国内,属于比较吃香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家对他也很尊重。

  

  场党委对中层领导干部作了小幅调整,其中:钱培任狱政管理科科长,韦杰任教育改造科科长,汪俊任教育改造科副科长……

  

  兰政委和陆场长“搭伙”的初期,两个人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与历届的领导班子大不相同,而且他们都很赏识年青有为的普通干部。

  

  一个星期日的早上,不知道是兰政委还是陆场长中的哪个,出面叫钱科长安排常健开摩托车带他俩下队检查工作;说是小汽车坏了正在修理,可能还有一点“微服私访”意图,使常健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常健用三轮摩托车带两个首长在东片转了一天,所到之处、基层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个个都很惊讶,因为大家看到政委坐摩托车车斗、场长坐摩托车尾座,风尘仆仆深入到田间、地头、队部、监舍巡视,这可真够稀奇!

  

  下午四点多钟,常健车载领导回到离场部还有两三公里的五队甘蔗地旁边估计产量,远远看见附近农村七、八个妇女迎面走来,她们挑着大捆的甘蔗尾巴(夹带甘蔗),边走路、边啃甘蔗,显然是占了五队的便宜。

  

  眼看就要到家,常健真不想多管闲事,可是两个领导偏偏要等那些妇女来到跟前,拦住她们讲道理,其中一个妇女还是强行逃走了。

  

  对于其余的人,两个首长耐心地做工作,陆场长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对她们讲,这个时候摘甘蔗的尾巴,会影响作物继续生长、减少产量;兰政委主要是从政治的角度对她们讲,大家都要爱护国家财产,不能偷公家东西。

  

  这简值就是“对牛弹琴”、没有作用,也毫无意义!

  

  那些农村妇女怎么说、都还是女性,但就象一些年青人说的“远远看想拥抱,走近后想逃跑,面对面想防卫”那种人,一个比一个难看,傻乎乎地笑嘻嘻,边啃甘蔗、边说土话,脸不变色、心不跳的样子。没有谈过恋爱,很少接触除家人以外异性的常健,既听不懂她们话,也不觉得好笑。

  

  忽然,附近农村有很多人往这里跑过来,常健感觉不妙、劝领导赶紧撤退;他们却不以为然,说要趁此机会做群众的宣传工作。

  

  大帮村民陆续赶来了,男女老少、高倭胖瘦都有,他们聪明地把常健等三个人分离、隔开,一群人包围一个,七嘴八舌地说:干部调戏妇女、警察欺负农民、农场人看不起农村人等等。常健毕竟年青力壮,而且就在摩托车旁边,他摆脱纠缠他的村民,发动车子并跨上去,叫两个领导上车走人。

  

  此时两个领导根本就走不脱,他们只好叫常健先走。

  

  常健想回到场部搬来救兵,就开动车子准备离去。

  

  没想到竟然有村民把个子较小的陆场长推过来挡在车前方,常健认为这事情的性质已经变化,好象是“敌我矛盾”了;他想拨枪,考虑到两个领导安全,又考虑到各种后果、各方面的影响,便尽量避免激化矛盾。

  

  兰政委在另一边讲了一些吸引大家注意力的话,拉扯陆场长的几个村民有所松懈,常健就趁机钻了一个空档、突然把摩托车开跑了。

  

  常健一面开车、一面考虑对策,回到场部的第一个目标是行政办公室辛副主任家,他主管场群工作,与老百姓打交道多,肯定有办法处理。

  

  辛副主任听了大概的汇报后,比常健还要紧张,他让常健先兜他去通知尤团长紧急集合民兵去营救政委、场长;然后载他去附近的乡政府找主管副乡长来处理。常健按照他的指示办,驾车的速度比平时快得多。

  

  当常健的摩托车载着辛副主任和副乡长回到场部时,天已经黑了;辛副主任让常健先把车转到兰政委家去看看,结果看到满满一屋子的人,大都是来慰问领导的,因为政委和场长已经安全回来了。辛副主任和副乡长进去汇报情况,常健没有凑热闹,他认为自己忙了一整天也该回家休息啦!

  

  据说常健的摩托车离开现场后,村民们就聪明地自动解除包围、有秩序慢慢撤人;两个领导徒步走回到半路,才遇上接应他们的队伍......

  

  狱政管理科增加了几个新人,有罗来和刚考取干部资格的黎汉等人,其中有一个人算是给常健配备的助手,即原行政办公室的通讯员小黄。

  

  罗来三十多岁、白白净净,是合宾县附近农村人,小时候经常来农场淘气,后来读中专毕业分配在外地工作;为离家近一些、并且解决家属户口“农转非”问题而调来农场;他原在队里工作,科里借用期间,对每一个人都很恭敬;正式调来后,就对常健、李贤等比他年轻的人“指手划脚”了,这让常健、李贤感觉很不舒服,大家私下开玩笑说“估计老罗准备要当副科长。”

  

  黎汉的父亲曾任供销科副科长,他与骆强、柯良以及常健的姐姐是中学同学,原来分配工作不太理想,长期在修建队开拖拉机。黎汉将要转为汽车驾驶员时遇上“招干”机会,培训期间他学习非常刻苦,得到有关领导赏识。

  

  小黄有几个大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人很聪明和机灵,经常“常哥”、“常哥”的称呼常健,学东西也快。常健担任机关团支部组织委员时,曾经得介绍担任通讯员的小黄加入共青团,而且只做过这么一次入团介绍人。

  

  柯良被分配到加工厂,他结婚的新房也安在那里;伍彬仍在原来的十队,他们和大部分的新干部都做干警的工作;糖厂有部分人原在技术工人岗位工作,由于没有接班人只能“以干代工”一段时间,包括文祥在内。

(https://www.mangg.com/id36107/211845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