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职业生涯 > 第十六章

?常健有时也会碰好运气!他转为正式干部不久,恰巧上级决定给劳改干部发“区别服”。过去,由于没有统一着装,有些家庭困难的干部,不仅生活比不上技术工人,服装也比“三种人”的穿着还要破烂;此时每人都有“公家”发给的上禄、下蓝制服,不光与“三种人”有所区别,与职工有所区别,人的精神面貌也与过去大不一样了。而“管教科”的干警和其他干部之间仍有区别,就是每人分别掌管一套“公用”的警察制服,这比“区别服”更加威风。

  

  每当场部露天剧场放电影的时侯,经常有话筒喊“管教科”的人,最开始主要是叫关苏,因为他是内勤干事;后来有叫关苏的,也有叫常健去接待外地送人来的;再后来是叫常健的更多了,因此提高他的知名度。

  

  有一晚放电影时,章政委在露天剧场遇见常健,就让常健跟他去处理一件事。常健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农场的一把手,不便问什么、而是老老实实跟着去了;章政委也没有多说话,直直就往医院方向走、心情不太好。

  

  原来是修配厂的厂长和政治指导员双双“出事”了,他们由于对场领导有些意见、就一起喝闷酒,一个被急送医院抢救、一个发起酒疯。

  

  常健跟章政委到达医院的时侯,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医生、护士、病人家属,以及修配厂和场部的一些干部职工,大家正在忙乎。

  

  最麻烦是发酒疯的厂长,他趴在指导员的病床上哭天号地,让人觉得好象指导员已经死了一样,不仅令人难堪,而且严重妨碍医生、护士对病人的救治,谁劝他都不听。章政委一到达、局面就更加混乱了,因为厂长马上转移目标,他象是“仇人相见红了眼”一样,就近抄起一把椅子朝章政委猛扑过来;旁边人有扯他衣服的、有扯住他椅子的、有阻拦他的;常健立即挺身挡在章政委的前面,并随时准备下一步动作。章政委还未开口,就受到厂长一连串的谩骂......

  

  经过大家好一番劝解,并且连拉带扯,终于把发酒疯的厂长弄到另外一个房间去了,医院的秩序才能稍微平静。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一个多小时后,犯病的指导员脱离了生命危险,而发酒疯的厂长也逐渐安定下来了。

  

  七月份,省公安警察学校分来一个名叫李贤的中专毕业生,政治处把他分配到狱政管理科。因此,钱科长把借用了一段时间的小高退回糖厂。

  

  李贤是平阳县人,父母都是农民,他本人长得高大英俊,而且白白净净,很讨女孩子喜欢。李贤一到来,常健就不是狱政管理科最年轻的干部了;他把常健当兄长看待,并通过“兄长”了解科室、机关、全场的有关情况。

  

  常健则注意学习李贤的专业知识,业余时间曾向他学照相技术,并借用照相机和曲文到野外实地练习;有时常健还带上小弟,一起拍了不少照片。

  

  第二年春节临近之时,北京市公安局抓获平合农场逃跑的一名犯人,专门打来长途电话,通知狱政管理科尽快派员去“提货”(这是关苏的原始记录)。常健闻讯很兴奋,他先后向关苏、钱科长提出作为“进京人选之一”的要求。

  

  关苏说:“小常,年底不仅你的工作量多,科里也忙,你就不要去了。”

  

  “关叔,我到科里工作那么久了,还没有出过本省;过去有出差广州、南京、杭州、上海的机会,我从未要争过。这次可是首都,你就给我去一次吧!”

  

  关苏又说:“如果你去了,那么多天时间、谁来顶你的工作?我不信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这三种人到处乱跑,不定哪一天还有出国的呢!”

  

  “关叔,我们俩个不是互相顶替吗?我去追捕逃跑人员、你就经常顶我,你回家我也顶过你,这次就算帮个忙吧!以后我哪里都不去了。”

  

  关苏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我说不过你,由科长定吧!”

  

  常健又去找钱科长说:“钱科长,反正过节也要放几天长假,这春节可能不好找人出差;我还没有出过本省,这次就让我去好啦!”

  

  钱科长说:“你拉倒吧!去北京、我不怕找不到人,怕照顾不过来呢!”

  

  “钱科长,是我没有说好,就请你照顾我一次吧!”

  

  “要照顾好说呀!可是你的工作怎么办?”钱科长在犹豫。

  

  “我今天就加班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出差积压的事情,我回来后也加班做,绝对不会耽误什么重要工作的。其他事情希望关叔顶一下。”

  

  “春节他肯定要回去探亲,恐怕是我顶你们呢!”

  

  常健知道自己有希望、连忙说:“那我就多谢钱科长了!”

  

  果然,想去北京的人还真不少,章政委的老家是北京郊区平谷县的,他打算给一个儿子春节期间回去看看,已经跟钱科长打过招呼。

  

  最后,是钱科长定的板:由常健和小章俩个去,其他人不用争了!

  

  出差去北京有许多讲究,人员、服装、手续、装备、注意事项等等。

  

  按规定,执行追捕、长途押解等特别任务,要有两个以上干警同行,还要在其中指定负责人。常健是干部,小章是刚参加工作的职工,这趟差事理所当然得由常健负责。钱科长出面给常健他们挑了两套较新的冬装警服,连同棉衣、棉裤,再加两件棉大衣,说是代表G省进京,要注意形象;可惜没有警用棉帽,只好配套戴上蓝色大盖帽。常健要自带配枪,临时给小章也配备一支五四式手枪,还带了一副手铐。钱科长专门交待:在北京站下火车后要把武器交给车站的解放军警卫连保管,回头时再领取;除了场里所出具的介绍信、通行证、持枪证,另外得去劳改局、公安厅多办一道手续;出差期间要特别注意安全的问题。

  

  第一天,常健带着小章坐班车到A市,先去劳改局、公安厅开介绍信、通行证,并凭此手续在火车站买到当晚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卧铺车票。

  

  常健是第一次坐火车的卧铺,觉得比“硬座”舒服,不仅不拥挤,还可以躺着睡觉;在两夜两昼的旅行过程中,车上的旅客也逐渐地减少。

  

  第三天是“大年三十”除夕,下午列车驶进北京站的时侯,已经没有多少旅客。常健和小章在车站交了枪,并约好初四返回。小章盛邀常健一起回家乡过节被婉言谢绝后,便独自找车走了;常健住进公安部的内部招待所。当晚,招待所餐厅没有晚餐供应,街上的许多餐馆也不营业;常健找了很久,才在一家“回民饭店”里将就一碗北方风味饺子(是羊肉馅的),就算是过年啦!

  

  首都比A市大得多,风沙也大,干冷干冷的。在春节几天里,常健虽然孤单一人,却兴致勃勃地游览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王府井百货商店,乘坐过地铁列车,还专门花一天时间,参加旅游公司组织的“一日游”活动,逛一轮八达岭长城和长陵、定陵、十三陵水库,充分领略大都市的风土人情。

  

  大年初四,常健和小章按约定接上头,先去北京市公安局办理相关手续,再去有名的“功德林监狱”提出逃犯、戴好手铐;把他押到火车站后,才从警卫连领取枪支上火车。按当时规定,押送犯人不能乘坐特快列车和卧铺,因此常健他们的回程只能是“硬座”和直快列车,并与车上的乘警保持联系。

  

  在列车上,常健他们三个人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其时常健已经二十一岁了,个子也比原来高,可与逃犯比较起来还是年轻、个小;小章更加小孩样了,一副娃娃脸、典型的北方人,个头与常健差不多。一些旅客担心地问常健,犯人会不会打他们?常健回答说:“大家放心吧!我不揍他就不错了!”

  

  常健他们路途中在武汉停留、转车,将逃犯寄押在铁路看守所一个晚上,又休息、游玩半天后才继续上路。一路上,常健与小章互相配合、小心看守逃犯,最终顺利把他押回到平合农场,圆满地结束了首次北京之行。

  

  出差回来之后,常健不仅马上就上班,而且要加班赶工。

  

  在此期间,覃明和小邵姐谈恋爱、谈得十分火热。有一天傍晚,常健乘囚车押送劳教人员的半路上,还遇到坐手扶拖拉机下队放电影的柯良与女徒弟卿卿我我。后来,他们和大批青年男女陆续进入结婚的程序。

  

  年纪比常健还小的伍彬,与同班一个女同学共同开创了“本班”结婚的先例;吕华则早就悄悄地谈着恋爱,而常健却连女朋友都未找到。

  

  同年的下半年,鉴于常健工作上的良好表现,钱科长和关苏又共同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使他与别的同龄人有了更多的区别。

  

  常健曾经粗略统计过:一九八0年劳教逃跑三百三十四人次……八一年度收押犯人一百多人,调入犯人七百多人,刑满释放四百多人;收容劳教六百多人,解除劳教七百多人,劳教延期一百八十人、转捕九十九人……他本人在狱政管理科工作期间,先后经手整理的各种档案材料数以万计;参加追捕逃跑人员的行动有上百次,经手捕获的逃跑人员则在二十人以上。

  

  后来,上级给平合农场调配了一辆警用囚车,外表除了警蓝色的区别、跟大客车模样差不多,车上还多了防护窗栏和报警设备。

  

  场里将囚车安排给狱政管理科专用,并让钱科长自己挑选驾驶员。这个时候,机务队已经改称为汽车队,钱科长从众多汽车司机里选中一个叫“大李”的大龄青年。大李和李贤是老乡,时间不长、钱科长对他俩都有意见。

  

  有了囚车后,常健接送“三种人”就方便、安全多了;但他仍觉得汽车司机不好打交道,也许是技术工人不乐意被人指挥。

  

  为提高文化素质,常健先是参加《山西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刊授大学”函授教育,后来又参加全国统一的自学考试;为了煅炼身体,常健坚持早晨跑步,并参加共青团组织的“新长征长跑”和读书活动;有一段时间还四季都用冷水洗澡,常健认为这不仅煅炼身体,而且煅炼自己的意志。

(https://www.mangg.com/id36107/21184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