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除了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还有一人也得到了这个称号,他就是东方朔。看了《大汉天子》的人都知道,东方朔是一个神算子,他所算的事无一不准无一不真,在东方朔的帮助下,汉武帝才从窦太后那夺回了政治大权,从而成为了千古一帝的。那么真实历史上的东方朔是这样的吗?都说东方朔是个滑稽之人,那他怎么在威严的朝廷上免于责罚的呢?
第三十章壮志未酬的东方朔东方朔是何许人也呢?东方朔(前161年-前93年),本姓张,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县(今山东省今山东省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表自己的不满。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汉武帝虽然很重视东方朔,但是一直没重用他。东方朔一生还是很不幸的,他虽然和诸葛亮一样有智者的称号,但是诸葛亮去实现了自己的政治宏图,而东方朔却只能郁郁寡欢。
那为什么汉武帝不重视东方朔呢?我个人觉得就是东方朔太自作聪明了,而且还颠倒黑白来乱说,这是一代英豪的汉武帝时不许的。这东方朔的出道属于毛遂自荐,话说这刘彻登基没多久,就开科取士,大召天下的能人雅士,致使天下的人都蠢蠢欲动,以至于有些小商小贩什么的都上书想捞个官位。这东方朔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东方朔竟然用了三千奏牍来写自己的。导致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虽然咱不知道这三千奏是什么概念,但这二月乃尽还是清楚的。当年的曹植算是很想自试一把吧,曹植也发过辍食弃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於吴会矣的感慨,好像也没达到三千奏牍的高度吧。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咱们现在的某些人,写了篇文章就换换笔名到处投稿,这东方朔的动机也不太纯呀。再说,你一个新人,就安安分分的从基层干起吧,他不,皇上让他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他就不高兴了,对个侏儒说:“现在政策觉得你们这种人吧,基本没啥用了,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吃白饭的,现在都打算杀了你们。下次你们看到皇上从这过,你们就跑上前去大哭大闹”。后来那帮侏儒就这么做了,皇上问他们哭个啥劲,回答曰东方朔教的。皇上就问东方朔为啥煽动民众。东方朔回答更绝,他说你侏儒长的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你侏儒那一囊粟能吃饱,我一囊粟就吃不饱。先不说他这话伤不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贬低他人,对残疾同胞的瞧不起,从骨子里看出他那小资的味道,难道这天下九尺馀又当小官的人就你东方朔一人不成。后来他可就得宠啦,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后来他又参加了很多射覆活动,就更把他滑稽的能耐用到极至。之后就为常侍郎,升官发财更加得宠啦。后来皇上赐肉,这东方朔就更是露脸了一把,在伏日(就是三伏天)这天,大家都在等皇上的诏旨,好一起抢肉,东方朔可能有日子没见过荤腥了,自个儿拿把剑就去割肉去了,还美其名曰伏日当蚤归,请受赐。后皇上追究下来东方却说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这不典型的目无尊长,自大自狂吗。
从这些文章里可看出,东方朔是有才,但是为了表现出他的才能来,他太爱耍些小聪明了。汉武帝虽然对他的小聪明没加以惩罚,但是在心里只是把东方朔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开心果而已,并不中用他。试想,汉武帝时多么的聪明一个人,你还要比他更聪明,那汉武帝心里聪明吗,而且东方朔不仅爱耍小聪明,他还狂妄自大,认为只有他一人才能辅助汉武帝,汉武帝能喜欢他吗。所以说,东方朔是被他的才所害,也被他所生活的时代所害。要是他生在三国时期,刘备肯定会为了打江山而忍住东方朔的爱耍小聪明和狂妄重用他,至少在打下江山前会很重用他。但东方朔却生活在稳定的汉武帝时代,而且东方朔对军事又不擅长,而汉武帝又好武,所有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东方朔不被重用那是合理的。
也可以从上面文章看出,东方朔不是一个算卦的,而且也不是不爱做官,相反他还很迫切希望做官,才做了那么多滑稽的事让汉武帝来升他官。但最后东方朔到底做到了何等高位的官呢?东方朔最大的时候做到太中大夫,这个职务怎么说呢,古代的官位制度和现在的不一样,所以不能简单的相当于。这么说吧,西汉的时候他们的制度是讲三公九卿的。皇帝老儿是老大,之后是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不同的机构管不一样的事。有管兵的,管税收,管祭祀,管马匹的(就孙猴子那官一样),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等等。。。。其中,太中大夫就是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的光禄勋这一机构下的一个官了。太中大夫俸禄是一千。(还不错了,几百石官的也挺多的。)然后你就会问东方朔怎么还管警卫工作啊,是这么样,光禄勋除了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还给皇帝当智囊团,就是出点子的,有点“门客”的意思。要是非要“相当于”一下,可以说算是个军区参谋吧。
可以看出,东方朔有大才,但只是个中央保卫部队里面一个小参谋而已,他连汉朝领导团的中心都没进着,他根本不能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政治目标,而诸葛亮可是一国之丞相,又是蜀国皇帝的相父,可以说蜀国都他说了算,相比诸葛亮来说,东方朔可以说是悲惨之极。
(https://www.mangg.com/id35560/21108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