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之最 > 第十节 爱小儿子的窦太后

?既然上章说窦太后她以善德服天下人。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坏”女人,一生都为了他人,忘怀自己的得失。可见窦太后不是像影视里编辑的那么残忍和阴险。那么窦太后和汉武帝之间那么大的矛盾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真的就是为了汉武帝抢了她小儿子的皇位吗?可汉武帝是窦太后的亲孙子,亲孙子就没有小儿子那么重要吗?

  

  第二十四章爱小儿子的窦太后历史上窦太后的确和汉武帝对抗过,在汉武帝刚亲政的日子里,可以说窦太后是汉武帝在政治上的最大阻碍,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前141年,景帝驾崩,太子刘彻即位,尊祖母窦氏为太皇太后,生母王氏为太后史称: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对于窦太后推行道家治国理念的前提,主要是西汉经历白登之围后,发现自己现行国力尚未强大到当时的北方匈奴政权进行对抗甚至灭掉对方的水平,国内刚刚经历过战争,急需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因此,从曹参起,历经吕后、文、景执政,西汉中央政府普遍在全国推行黄老治国的理念,全面实行轻徭赋垦荒地的国家经济基本方针,后虽经过七国叛乱的干扰,但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已经不可逆转的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到了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已经空前强大,已经具备了和北方匈奴政权相抗衡的实力,但是此时,窦太后做出了一个判断:如果此时开战,不但无法取得胜利,反而可能将文景以来积累下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有大臣不解,太后接着进行了分析:国民经济实力尽管大增,但是发展成果根基尚浅,很容易被大规模战争所动摇,而且当时的军队建设由于发展经济为前提也有所懈怠,军队的训练和将领的选拔有所松弛;况且此时匈奴的实力尚未削弱,其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如果北击匈奴,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是无法剿灭的,而且当时西汉的养马业更是比较松弛,马也比不上匈奴的汗血宝马,耐久力不行,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西汉尚未和西域取得联系,一旦发兵必然是孤军深入,而且对于匈奴内部的情报掌握也不稳定,综合这些因素,尽管汉朝已经非常强悍,但是仍旧处于无法剿灭匈奴的阶段上。汉武大帝几次要求出兵均遭否决的原因也在这里。

  

  从上面我们可知,汉武帝时重儒,以儒治国,而窦太后是推行道家治国理念。说白了,道家治国就是发展经济,用老祖先传承的方法治国,简单说就是文治国。而汉武帝重儒,加上年轻的汉武帝年轻气盛,又加上此时的汉朝已经强大起来了,汉武帝想以武治国。所以,一个重儒,一个重道,这就不免是死对头。

  

  那那个的治理方法更好呢。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在她在位期间,汉朝经历了“文景之至”的繁华时期,汉朝的经济达到了空前的发达。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舱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我们在来看看在窦太后死后,武帝用道治国,那结果又如何。:1、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2、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封禅求仙挥霍无度;3、汉武帝外儒内法,权力欲望极强,迷信自我意志;4、开疆拓土,征伐匈奴致使税赋徭役繁重,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总之汉武帝晚年社会动荡,几乎成为危局。面对自己造成的危局,他深刻反省。颁发《轮台罪己诏》以检讨承认过失,并且停止征伐,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民政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窦太后和汉武帝两的治国方针都有问题,窦太后的治国方针可保人民平安,但汉朝却时常受着匈奴的侵扰,还要随时面临着匈奴的大举进攻而被灭国。汉武帝的治国方针呢,虽然打败了匈奴,灭了朝鲜,开疆扩土了,但是百姓的生活却受到了影响,到后来武帝又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封禅求仙挥霍无度,使社会动荡,几乎成为危局。

  

  从心底来说,我更赞成汉武帝的做法,毕竟为了打败时代仇人,牺牲是在所难免。但是真说到牺牲到自己生命,我还是不敢的,反正就是两人都有好有坏,各打五十大板。

  

  窦太后死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时年约七十一岁。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

  

  其实在窦太后死前几十年,窦太后就眼睛瞎了。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病死。窦太后闻讯整日涕泣,不吃不喝,经常大骂:“皇上果然杀了吾儿!”景帝孝顺,闻之有些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姐姐馆陶长公主给景帝出主意,让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王,五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太后方转悲为喜,这时,窦太后已失明。

  

  从上面我们知道窦太后是病死的,可以说是安然去世,没受什么难。窦太后在经历了“文景之至”的时期,可以说看到了自己的治国方针的结果,可以说窦太后是幸福的。然后,窦太后在看到了汉武帝处理好几件军事大事后,对汉武帝的才能很是放心,然后把大权交给了汉武帝,从此后窦太后在后宫颐养天年,最后老死。

  

  但窦太后还是不幸的,毕竟窦太后看到了自己小儿子的死,又看到了自己另一儿子“景帝”死去,可以说是白发人送黑法人,哎,想来她心里也是很悲痛的。

(https://www.mangg.com/id35560/211079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