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神道仙踪 > 第四十二章 隐匿

?说完,两个小弟子便变成了两座山,永远守在这水道的两边,人们就把这条黄蟒留下的黄水道叫黄河,把两个小弟子变成的山叫追蟒山。后来,黄河南岸的人们觉得追蟒山不好听,就改叫邙山,一直沿用到现在。”

  

  听完凌风讲述了邙山的来历,公孙羽笑道:“也幸亏那条蟒是一条黄蟒,若是换成是一只鸟鳖,那现在可就该把黄河叫做鸟河,把邙山称作鳖山了!”

  

  凌风闻言也被公孙羽的风趣逗的大笑不已,于是道:“羽兄说的也是,可是这世间又哪来的鸟鳖这一号畜生呢?”

  

  公孙羽道:“当然有啊,我们家传的《万兽谱》中,就有对鸟鳖的记载。说,南极之山有河焉,河长三千六百里,宽八十丈。因河中多生游虫,故名虫河。

  

  虫河之左又滩焉,滩上生一小兽,此兽形似老鳖,尺寸大小,鳖甲之侧有双翼,伸展两尺余长。老鳖之嘴,犹若鸟之尖喙,故得名鸟鳖。

  

  这鸟鳖实乃灵物,虽九死却仍有一生,故又被人称作九命鸟鳖!”

  

  公孙羽说完,凌风叹道:“看来是世间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刚刚说完,忽而又心中一动,便问公孙羽道:“既然羽兄说那鸟鳖鳖甲之侧生有双翼,那可知这九命鸟鳖是否能够飞翔啊?”

  

  公孙羽道:“会不会飞行我倒是不知道,但是《万兽谱》中记载,这九命鸟鳖的尾巴要是为人所得,服食可长寿百年,且能有一次不死。”

  

  “不死?羽兄不妨说说是怎个不死法?”凌风奇道。

  

  公孙羽道:“所谓不死,就是说,人死之后,还可以复生。若是这九命鸟鳖失去了尾巴,他就只剩一命了,这就说,九命鸟鳖用他的尾巴抵掉了八条命。

  

  正因如此,九命老鳖若是遇到威胁时,会迅速将尾巴缩回鳖甲之内,宁愿死,也不会将尾巴轻易给人的。”

  

  凌风道:“那它不是也太笨了吧,要是人家将它杀了,再破开鳖甲,那尾巴还不是照样被人取走!”

  

  公孙羽摇摇头道:“却非如此,有谁要是想得到死掉的九命鸟鳖的尾巴,那他就必须破开其鳖甲。但是,要是九命鸟鳖的鳖甲坏了,其尾巴会自然枯萎朽化,到时候就一点功效也没有了,而且还有毒!”

  

  凌风闻言,点头道:“这九命老鳖也真是忒狠了,宁死也不愿将自己的尾巴送给别人。这么说来,那就没有人能得到他的尾巴了?”

  

  公孙羽道:“那也并非,其实九命老鳖有个弱点,就是在它展开双翼之后,它的尾巴是不能缩进鳖甲之中的。这个秘密很少有人知道,正因如此,九命鸟鳖才会不至于灭绝。”

  

  两人别说别笑,不知不觉两头异兽便已经奔走了数十里的路程。等再过了半个时辰不到,两人三兽便从邙山之上下到了官道上。此时天色已经昏黑,官道上没有一个人影。

  

  凌风看了看道:“羽兄,我看咱们还是走羊肠小道吧,若是在官道上被人看见咱们身下的这两位庞然大物,还不给吓得半死,以为是遇上妖怪了!”

  

  公孙羽也同意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凌兄打算将大蠓兄放在什么地方呢?”

  

  凌风想了想道:“我知道在嵩阳书院南边,有一座不是很大的山丘,其中也多小兽,影藏大蠓倒是绰绰有余了,不妨就让它藏在那个山丘中吧!”

  

  公孙羽道:“这也倒是可以,距离嵩阳书院不算是太远。若是晚上,还能出来和大蠓兄叙叙旧,真是妙极!”

  

  说完,两人驾着异兽,从官道一侧的小径奔去。方才在邙山之上,虽然有山道,可是山道都是用不太平齐的石头铺成的,加之山道又窄坡度又急,所以马交和大蠓都不能急速奔走。

  

  现在到了平地上,只见马交跑在大蠓前面,四蹄如飞的在小径上奔驰。大蠓也丝毫不逊色,紧紧的跟在马交的后面,总保持着一丈远的距离。

  

  其实公孙羽和凌风知道,马交虽然已经奔跑的这样快了,可要是与它尽全力时的奔跑速度相比,这个速度还是很慢的。

  

  等到凌风和公孙羽来到嵩阳书院南侧的那座山丘之下时,天色已经彻底黑尽,远远地望向嵩阳书院那边的街市,只见灯火点点,仿若萤虫。

  

  此时,天上玉蟾高悬,星子疏浚,银河长泻,正是夜色如画。

  

  凌风下了大蠓的脖子,抬手拍拍他的脑袋道:“这些日子,大蠓兄就在这山丘之中委屈一下吧。带我打通体内其他经脉,羽兄学会拳经和剑谱上的招式与内功心法。我们就一起去打探各大帮会门派的消息。”

  

  凌风说完,大蠓伸出长信在他衣服上添了几添,这才依依不舍的向山丘之中游去,那条小蠓兽则跟在它的身后,口中嘶鸣不已。

  

  接着,凌风便和公孙羽骑着马交,追风逐电般奔到了那条河边。两人从马交背上跳下后,公孙羽让马交自己寻找藏身之所,马交咚咚咚的长鸣一声,便朝树林的方向奔去,顷刻间便消失了踪迹。

  

  这天晚上,凌风并没有回嵩阳书院中就寝,而是和公孙羽住在了外面的一处客栈。两人再次将体内的真气在周身运行了两个时辰,等到凌风又将几处经脉中封存的真气汇入丹田,公孙羽将体内十二正经中的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打通后。凌风就开始给他讲了了一些关于《精易拳经》内功心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此时公孙羽体内的功力已经有七八十年之多,所以经过凌风的说明后,他很快就领悟了其中的关节。然后按照凌风讲的运行真气游走诸穴,会意精易拳的内功精妙。等到公孙羽将凌风给自己解说的那些内功心法练得极为熟悉了,这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就寝。

  

  之后的每一天,两人都会早早的起来跑到嵩阳书院外,街西河对面的树林里面练功。凌风继续打通他剩下的几处正经,同时也将封存于经脉中的真气全部导入丹田之中。

  

  公孙羽在增加功力的同时,参悟理解精易拳经内功心法剩余的部分。如此过了六七天,公孙羽才将一本《精易拳经》,由外之内的全部弄懂,而且能融会贯通的熟练运用。

  

  此时,凌风已经将十二正经打通了是条,由于全身经脉中所封存的真气已经彻底汇入丹田,而且可以随意调用。与之前想必,出了在外部招数上没有多大变化以外,内力却已经达到了两百年以上,若是只拼内力,估计整个武林之中再也没有他的内力宏厚了。

  

  公孙羽将精易拳全部掌握之后,先给凌风从头至尾打了一遍,只见他拳风猎猎,所到之处落叶狂舞。周身罡气笼罩成了一层淡红色,在演练精易拳的时候,凡是碰到他体外罡气的东西,不是变形,便是破碎。

(https://www.mangg.com/id33760/184250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