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讼师 > 第五十六章 以小斛散之

?当看到满载着粮食的小车连绵不绝时,夏侯尚感到的是满满的幸福从心底溢出。有句诗怎么说来着?幸福就像是心头平空开出的一朵花,婉转妖娆处沁人心脾,现在的夏侯尚已经完全沉浸在这种满足感之中,直到董访上前打断。夏侯家在陈留城中本就颇有势力,和同为陈留世家的董家一直保持着联系,因而夏侯尚和董访也算是故旧之交。二人寒暄一阵,夏侯尚赶忙下令自己麾下的士兵上前帮忙运送粮草。这种会师的感觉真好,踏着厚实的土地,士兵们也有一种漂浮的芦苇找到根的感觉。

  

  粮船距离东郡县城并不远,从船上卸下粮草到完全运至东郡城中不过两个时辰左右。“前方军情如何?”看着士兵们搬运粮食,董访躺倒在地上,向夏侯尚问道。夏侯尚倒也不隐瞒,如实讲述了战情。东郡这边虽然离战场尚远,但是每天也会有濮阳那边发来的军情消息。曹军一直以来围困濮阳但苦于后继无力,吕布也是死死支撑就是不肯松口,两军就这样一直胶着着互有胜负。

  

  怪不得陈留战场打到那副境地也没见兖州这边派出一兵一卒支援,原来形势如此糟糕。虽然夏侯尚描述的看似轻松,但是唐八也从这份描述中听出了一些别样的东西。以曹公之雄才大略,郭奉孝、荀文若、程公达之智,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之勇,以优势兵力激战月余仍是不能取胜,吕布军的强悍可见一般。

  

  唐八暗自在心里吐吐舌头,这趟浑水自己还是少掺和的好。算计好本钱和收入,怎么看这一仗也占不到便宜,唐八赶紧目视董访,意思完成任务就差不多了,剩下来的交给东郡这边的人也可以了。哪想董访和陈到两个小子听说有大仗打,兴奋地俏脸通红,精神全部集中在了正在发生的战事上,完全没有注意自己的提示,看的唐八直叹气。虽然无奈,唐八只好硬着头皮开口:“伯仁兄(夏侯尚,字伯仁)啊,我军自陈留远道而来,军容疲敝,而且伤亡较大,恐怕难以完成接下来的任务,不知......”这边话还没说完已经被董访截断了:“伯仁兄放心好了,弟兄们好歹是曹公家乡来的子弟兵,自当尽心尽力。”卧槽,又卖队友,唐八一脸无辜的看着夏侯尚,指望着这位名门之后可以展示一下大将风度。果然不出所料,夏侯尚一脸感激地表示了自己的谢意,并坦诚自己为自己有这样的好兄弟感到骄傲。

  

  当然困难还是要考虑的,董访手里的队伍不过三百余人,水路输送尚可依靠船只运载,陆路的话,五千石粮食对于后勤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夏侯尚还算仗义,虽然表示自己守土有责不可擅离,但还是爽快地从城内召集了七百民夫,并且从东郡的卫戍部队中抽调了三百精锐暂归董访指挥。说起来是精锐,但也就是矬子里面拔将军,少有年轻力壮的汉子,大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和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

  

  看着董访对自己摆出的这队精锐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夏侯尚也是有点尴尬。不过稍微解释了一下,大家也都表示理解。兖州先是经历了大规模的黄巾之乱,到处揭竿而起,民不聊生。幸得鲍信和曹懆进入兖州,讨伐黄巾成功,又收编部分士兵,号为青州军,自称三十万众。至于这三十万人有多少水分不好说,大部分人都是家眷和小孩,要是真有三十万精锐,曹懆也不会带着万把人在濮阳跟吕布抗着了,三十万人一人一口唾沫也得把城池啐倒了。黄巾之乱刚息,曹懆出兵讨伐徐州,而吕布乘机席卷兖州,两军拉锯,大军过处,百姓纷纷避走,根本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现在的兖州说是十室九空也不为过。当年大汉最富庶最繁荣的地方没落至此也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濮阳一战,原先的太守夏侯惇又拉走了城里的大部分守军支援濮阳战场,留守的夏侯尚只好把府库里的武器分发给百姓,号召乡勇自愿奉献,而自己也广撒金银募兵守城。这五百人和这一身装备可也算得上是夏侯尚的老婆本了。

  

  时间紧迫,也容不得弟兄们多歇歇脚,这支由三百陈留兵,三百兖州“精锐”和七百民夫组成的队伍又浩浩荡荡上路了。东郡郡治距离濮阳并不远,行不多远便遇上了曹军的外围斥候,东郡的士兵有相识的赶忙站出来打招呼。一开始斥候还存有戒心,一听说是粮食送到了,乐得直接分不清方向,赶忙飞马回营禀报,要是赶在曹公兴头上,打赏一番可少不了。

  

  而此时的曹军大营中军帐中还没听到这个好消息,长时间的粮食短缺使得士兵们显得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天,饥饿就能打垮这支队伍。不愧是一代枭雄,曹懆还是想出了方法可以暂解燃眉之急,召来了运粮官王垕。王垕身为运粮官,掌管辎重,也算是文武双全之人,粮食危机很早之前就有了,仗着王垕精密的计算和统筹,倒是省下了一大笔粮食,减轻了不少负担。

  

  王垕知道曹公要召自己,定是为了粮食的事情,干脆自己先提出来。刚一进帐,王垕行礼罢,低声禀道:“曹公,如今上万将士顿兵城下,日费粮食浩大,兵多粮少,如之奈何?”

  

  曹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愿意为下属解决问题的领导,自然不会说什么,这是你们的问题,请自己解决之类的废话。看着王垕焦急的样子,曹懆温言道:“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心中一惊,所谓以小斛散之,其实说白了就是大斗进小斗出,米贩子们坑蒙拐骗时的常用伎俩。王垕自己这么多年和粮食打交道,这点小手段年轻时商海沉浮,也不是没用过。

(https://www.mangg.com/id33484/193701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