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海阔天高 > 第102章

?话说莫钟书在松江兼着孙子、丈夫与父亲三职于一身,虽然上有老下有小,但中间的老婆不吵不闹还常常帮着和稀泥,他倒是过得轻松惬意,安心做着专职奶爸,玩玩女儿,哄哄儿子,闲了还有个船队给他摆弄以调剂心情,日子倒也不觉得难过。

  自从前年莫钟书出资建了个孤儿院,老太太含饴弄孙之外又多了个游戏,隔天就去给孤儿们上一课。

  莫钟书刚得知她这个打算时,还想阻拦,倒不是担心老太太的身子吃不消,她老人家这几年心情舒畅,吃嘛嘛香,又有两个曾孙承欢膝下,身体倒是比在澄州时更好了,而是因为老太太那些琴棋书画对孤儿们毫无助益。莫钟书希望孤儿们学些实用的知识,十二岁离开孤儿院之后能够谋到一个饭碗。

  但老太太执意要去,莫钟书也没法,只得陪着她去上了一堂课。谁料老太太讲授的却是算账,还讲得比谁都好,大受小学生们的欢迎。莫钟书这才想起来,老太太管理生意也几十年了,算盘拨得比自己不知道快多少倍,从此便放心让她到孤儿院去发挥余热。

  这松江城的老太太们也是有交际圈的,平日里老太太们闲着没事,就爱凑到一起相互攀比,当然人家有修养有品位,不比金银财富,只比孙子曾孙子,比完数量还要比质量,好在这事儿就没有一家能占尽风头的,所以老太太们虽然争得面红耳赤,过后还能重归于好握手言欢。

  现在这莫府老太太背着老姐妹们去孤儿院玩儿得乐呵呵的,松江城里那赵府钱府孙府李府里头的老太太们哪个愿意服输,得到消息就气势汹汹地杀到孤儿院去。这些老太太年轻时个个都是执掌经济大权的人物,写字算账全不在话下,这会儿其实也还不算太老,六七十岁的年纪,老当益壮,一人一节课就把孤儿院全占领了。

  莫钟书听说了这个事,一时还真是不知该如何反应。他那等了两辈子才有机会检验正确与否的赌约,就这么被一群老太太义工给搅黄了。

  一转眼,莫云遥已经三岁了,莫钟书也不偏心眼了,带着女儿玩闹的时候都会算上他一份。虽然一再被松江莫府的当家太太警告,不许带坏她的孩子,可莫钟书坚信太过乖顺的孩子都是傻孩子,他还是强烈希望他的孩子都朝着聪明可爱的方向发展,于是便不遗余力地开发孩子们捣蛋闹事的潜力。

  莫钟书一直很怀念当年他爸爸带他玩过的游戏,诸如抓住对门邻居家的猫剪胡子,或者去扯楼上家的小哈巴狗的尾巴逼着小狗跟他比赛爬树,又或者用根细线绑了条虫子吊下去逗楼下的鸟儿扑腾,现在当然要拿出来跟孩子们重温一次。

  虽然现在这些小猫小狗小鸟全是老太太让莫府下人养的,习惯了母亲温柔的怀抱的莫云遥还是被他老爹和老姐的强悍作风吓住了,每次都只站在旁边给他们望风。

  每逢这个时候,莫钟书就跟女儿感叹:“闺女呀,你弟弟就是个没胆量的小傻子,可怎么办好呀?”

  “爹爹不用担心,有我罩着弟弟呢!”六岁的大姐大昂着头拍着小胸脯一番保证,总算让那慈父放下心来。

  不过莫云遥人小志气不小,在老爹和老姐耳提面命的强化教育和激励之下,就象浇透了水的豆芽一样开始茁壮成长起来。终于有一天,他溜进厨房,捉住一只待宰的大公鸡,抢了它尾巴上的三根又硬又长的毛,然后果断转身拔腿就跑。公鸡的双腿早就被缚得死死的,只能“喔喔喔”地叫着实施口头威胁。莫云遥一听,就跑得更快了。

  小莫云遥把那三根鸡毛上交给老爹,换来一顿结结实实的夸赞之后,才觉得手心和膝盖火辣辣的疼,这才知道自己一路上跌倒了七八次,皮都蹭破了好几处。

  潘慧言早就对丈夫一肚子意见了,见了儿子身上的伤,终于忍无可忍,咬牙切齿地吼了起来:“莫钟书,你怎么还不出海去?”

  没料到她丈夫第二天就听话地出海去了,留下来的一张纸条却把她吓得六神无主,因为他竟然把两个孩子也带出去了。

  老太太从孤儿院里回来,听说两个孩子都跟着出海之后,也唬了一跳,但到底是见惯了大风大雨的老人了,很快就放了心,反过来劝潘慧言道:“把孩子带出去历练历练也好,遥哥儿将来可是要接掌家业的。”

  “可是,遥哥儿才三岁,逍姐儿也才六岁……”潘慧言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都不小了,他们的爹三岁就上家塾,六岁就独自去观澜书院了。这两孩子好歹还有亲爹在旁边照顾,一准能平安无事地回来。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潘慧言心里叫苦:“就是因为他们那个不着调的爹守在旁边,我才更不放心了。”不过她没敢把这话说出来,太婆婆可不象丈夫那么好说话,权威不容挑战,悻悻然地把这账转成高利贷,耐心等待欠债人回家来再连本带利地清算。

  虽然是利滚利的算法,潘慧言也没得着多少的利息,还差点连本儿都亏了进去。莫钟书只是带着孩子在南海转了一圈就回来了。两个孩子都晒黑了,却眉飞色舞地对母亲炫耀他们见到了海豚。潘慧言那才刚滚成个小雪球的利息,被这两个六七月的大太阳一晒,便化作了一滩水,当她丈夫带着笑容走过来的时候,就连那滩水也被蒸发得一干二净了。

  莫钟书此行,却不是买卖货物,而是帮着李长义运送一些物资和药品给他父亲。

  李长义现在也拥有了许多条船,不过都让他派出去了,所以才不得不向莫钟书借船救急。

  因为有莫钟书弄出的望远镜,出海的商船远远见到疑似海盗的影子就迅速改道逃逸,海盗这碗饭比早年难吃了许多。又因为莫钟书和李长义的船队一再扩张,从李泉这“借”去了不少青壮年主力,李泉手里只剩下些老弱病残,就更是谋生艰难,一年到头也难干上一票“买卖”,多数时间只龟缩在一个无人的小珊瑚岛上,在海边捕些鱼虾度日。李长义一年几次地运送生活物资回去,即便他们什么都不做,也能吃饱穿暖了。但一群大男人终日无所事事要靠别人来养活,心里总是没滋没味的,尤其是李泉,他才刚过五十岁就要依赖儿子生活,想想都觉得不好受了。也许是这些人的心火憋得太久,秋风起来的时候就病倒了好些个,海盗们也没太多讲究,海岛上随便拔些野草来煎了喝下去,病情反而更加重了些,这病还象是有传染性似的,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头晕眼花起来。

  李长义和莫钟书带着大夫赶来时,好些人已经一个多月下不来床了。好在大夫说并非重症,多是心魔作祟,慢慢调养便好。李长义和莫钟书却是相视苦笑,既是心病,就得找到心药才能根治,这可不容易。

  回来的路上,莫钟书向李长义建议,把这些人迁回到松江来,在城外置办一个带着山头的大庄园,让他们种田打猎,日子既好过又踏实。

  但李长义只是摇头,望着寒风中萧索的海面良久,才无奈道:“这些人原本都是大陆上的良民,种田,捕鱼,打铁,有的人甚至还读过书家资丰厚,个个都安分守己老实得很,都是后来受到豪强恶霸的欺凌,官府助纣为虐,被逼到走投无路不得已才做了海盗。就算现在时过境迁,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重新回到这个伤心地来的。”

  莫钟书沉默了。他不知道李泉是怎么开始当上海盗的,料想又是一官逼民反的故事。李长义说他生下来就已经在海盗窝里了,后来他母亲去世,他父亲才托人把他送到澄州去读书。但从李长义的品行来看,李泉和他手下那些人应该都不是穷凶极恶之辈,甚至比某些满口道德仁义的人更忠义可靠一些。这些年来,他们挑选出来送到他船队中的水手也都是足可信赖的。就冲这一点,莫钟书也希望能帮他们一把。

  这时候两个孩子还在甲板上玩“过家家”,似乎是莫云逍的船从海外归来,把船上的货物卖给莫云遥,双方正在煞有介事地讨价还价。

  莫钟书忽然想到一个主意,忙进舱去找来笔墨,伏在桌子上画了起来。

  李长义看出来了,他所绘的是几个岛屿,虽在下西洋时的必经之路上,但远离海岸,他们也只在望远镜里看到过,从未走近去过。

  莫钟书一口气画完,停下笔来,问道:“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下西洋,从大食回来时遇到的那个孤岛吗?”

  “当然记得!要不是有那个岛,咱们可能都回不来了。”只不过,李长义看看朋友,又看看桌上的地图,如果自己没有记错,这地图上的几个岛屿应该在锡兰附近,离大食还远着呢。

  ;

(https://www.mangg.com/id32882/175960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