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燕与岳的三国 > 第二章 家事国事 下

?

  直到第二天中午,燕婉才起床,窦婧服侍她起床后低声告诉她王常来了,燕婉心里咯噔一下忙唤他进来,一见他白色的孝服,心里就都明白了。

  只是她长途奔波,又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实在是无法前去拜祭燕武了,只好派窦婧代表她前去吊唁,而她吃了点东西后就又躺在床上休息了。

  只是她人虽然躺在床上,心情却无法平静。

  她想到了种种往事,想到了燕武夫妻的音容笑貌,难以入睡,叫来人下令王常调任南郑县丞,燕敢任沔阳县令,才又沉沉睡去。

  不知睡了多久,梦里她忽然看到燕张氏带着自己挖野菜,自己还是个小小幼童调皮的抓着妈妈的衣服,挂在身后像是一个小布袋,摇啊摇啊。

  泪水慢慢从她脸上划过,这时她仿佛听到了府里响起了哭声,从梦里醒了过来。

  擦去脸上的泪水,她叫窦婧进来还没来得及询问,就看到了燕归那白色的身影。

  这一次泪水再也无法止住,像决提般涌出了她的眼眶。

  一转眼,燕张氏的七天守灵期就过去了。

  燕婉坐在大堂中间,面前是神情哀伤的燕归,燕婉沉默了一会后咬着牙问道:“是谁家女子?”

  燕归闻言吃了一惊,神色尴尬起来,低头低声道:“是随裴贞南下的一名女子。”

  燕婉冷笑道:“还是一名女乐(汉代妓女),是不是?”

  燕归低头道:“是。”

  燕婉大怒,拿起手边的茶杯狠狠地掷向了他,燕归不敢躲避正中额头,一下鲜血和着茶水流了下来。

  燕婉心中对燕归无比愤恨,这一次的事虽说有其必然性,但燕归的行为是造成燕张氏去世的重要因素却也不用怀疑。

  原来,燕归在西凉军中日久,染上了贪杯好色的毛病。

  在与胡姬结婚后也不知收敛,性格外柔内刚的胡姬与燕婉姐妹关系密切,深受其影响,对忠贞的感情十分向往,自然是对此不满的。

  夫妻磕磕绊绊之下感情就越来越差,燕归回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自然引起了燕张氏的不满。

  着急抱孙子的她找不到儿子只好拿媳妇撒气,胡姬当然不高兴可是倒也并未太在意。

  但是事情在前一阵有了本质的变化,一名南下的女乐竟然怀了燕归的孩子。

  而且此女媚惑男人的手段十分高明,将燕归迷得神魂颠倒,自然是偏僻乡村长大在胡姬不能比的。

  燕归竟然向燕张氏提出了要让此女进门,愤怒的燕张氏是坚决不同意的,但在得知此女已经有了身孕以后她改变了态度,允许此女进门。

  为这事燕张氏与胡姬爆发了尖锐的矛盾,但在胡氏家族和燕张氏的双重压迫下,胡姬还是委屈求全了。

  但更过分的事情发生了,燕归在那个女人的逼迫下,竟要以平妻的身份娶她过门。

  胡姬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她身后的胡家也绝不可能答应。

  但燕归以死要挟燕张氏出面压制胡家,胡家最后屈服了,万念俱灰的胡姬不愿受此侮辱,竟然走了绝路。

  而身心俱疲的燕张氏受此打击,为了儿子又不得不背此骂名,让一辈子要脸面的她也坚持不住了。

  精神陷入了崩溃的她,终于与燕婉爆发了她一直想要避免的正面冲突,而油尽灯枯之下的她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燕婉上辈子是孤儿,特别看重和燕张氏的关系,在可以退让的事上都退让了。

  现在燕张氏竟然如此结局,叫她如何受得了?

  要不是这个人是她唯一的亲哥哥,早就一刀剁了。

  她冷冷的说道:“你去把那个女人除了,我可以原谅你。”

  燕归忽然跪下道:“妹妹,你就成全了我吧,我万万不能没有她啊。”

  燕婉气的眼前发黑,说道:“男儿膝下有黄金,你跪我我如何受得起,快起来。”

  燕归大声答道:“我一起来她还有命在吗?她是你嫂子,你又何必如此绝情?”

  燕婉气的站起身来,怒喝道:“她不是我嫂子,我活着一天,她就一天别想正式踏进燕家的门。”

  燕归怒视着她,燕婉只觉得胸口一阵发闷,连忙坐下。

  燕归也豁出去了,大声说道:“她死我也死,她活我就活。”

  燕婉怒火中烧,却也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良久,她叫窦婧进来,下令罢去燕归的一切原有职务,改任西城县令,燕雄调任城固县令。

  燕归立刻带着那个女人去西城,未经许可,不得离开西城。

  消息传到南郑,正秘密聚集在裴贞府里的人们皆是欢欣鼓舞,计策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使得来自燕归的威胁彻底解除了。

  燕家势力彻底被赶到了地方,由他们这些“贤人”治国的时代终于就要到来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燕婉对他们的行为洞若观火,只是因为燕归实在是太让人失望才不得不这样做。

  但是通过这件事,燕婉对他们对燕家代表的草根势力的敌视态度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他们的警惕之心更加强烈。

  处理完这些事后,燕婉一刻也不想再在西乡停留,立刻启程回南郑。

  在翻越西乡到城固中间的山脉时,她得到了个天大的好消息,冲淡了她心中的哀愁。

  李丰快马加鞭给她送来了一份大礼——本用线装订好的《道文规范》。

  这是一本记录了一万一千多标准道文及其解释的三十万字的巨作,共有近五百页,是古代较为罕见的大部头。

  燕婉大喜,就仿效汉武帝将这个山脉改名为获书山。

  燕婉不知道的是相比于造纸术,这才是燕婉对历史真正的推动。

  在她原本的时空印刷术根本不为统治者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敌视。

  虽然毕昇早在宋朝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后几乎没有发展。

  由于统治阶级对技术研究的极度蔑视,而底层工匠缺乏资金,铜活字这样的东西在中国始终没能流行起来。

  而这个时空里燕婉一方面为印刷术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投入资源和人力。

  为此甚至不惜减少在军械制造上的投入,金属活字的出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了。

  虽然它还有很大的缺陷,在此后持续了十余年的不断改进才最终定型下来。

  与旧时空不同,燕婉定下的国家主导的大规模印刷书籍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很快就波及了全国,进而影响到了全世界。

  无数的上流贵族和宗教领袖都为这样的大规模信息传播能力而感到惊讶和恐惧,却不得不向这样的力量屈服。

  在数年后无数的订单要求开始涌向天道教,印刷书籍开始变得有利可图,甚至在数十年后变成了国家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在帝都的国家印刷厂常年多达数万劳工,为世界各地的各色各样的客户提供各种印刷服务。

  虽然百余年后私人印刷厂兴起,国外也有些国家开始掌握了活字印刷的原理。

  但前期的巨大投入和大批熟练工人,使得一直到帝国灭亡时,国家印刷厂都占据绝对优势,并且为后续的朝代所继承。

  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开始浮现:

  首先是资源的枯竭,巨大的墨的使用量使得用于制墨的松树几乎在整个中国消失了。

  即使从燕婉时代就开始了利用桐油制造油墨的尝试,也无法弥补这个缺口,不得不靠大量进口外国的墨产品来维系。

  第二世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环境污染问题竟然在公元250年前后就非常严重了,史书记载:“渭水尽墨,鱼虾不存。”

  第三是由于燕婉和岳飞对实用技术狂热投入带来的巨大经济回报,使得帝国政府在科研上很快就转向为偏重技术的变革。

  忽视了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投入,这种现象在燕婉死后不久就出现了。

  虽然技术革新本身的需求还在推动基础学科的缓慢前行,保持了中国在科技上的优势地位,只不过是因为那时其他国家更差而已,但离燕婉生前的预想差的太远了。

(https://www.mangg.com/id32616/18689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