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笑清朝一八九六 > 第一章 光绪皇帝的宫中变法

?

  

  引子大清光绪二十一年。

  

  大家对这个数字可能感到很陌生。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我说两件事情:第一件,一八九四年是甲午年,在那一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大败;第二件,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说起这两件事恐怕每一个中国人立即会热血沸腾起来,任何一个中国人刻骨难忘。

  

  这是国耻!

  

  这两件事都与一个人有关,他就是直隶总督兼通商北洋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当时被一些人尊称他为‘李中堂’的李鸿章。

  

  他创建的北洋水师在战争中化为乌有,他签订的《马关条约》留下了千古骂名。

  

  光绪二十一年是一八九五年。

  

  第一章光绪皇帝的宫中变法北京乾清宫。

  

  光绪帝坐在龙椅上,周边是一堆堆的奏折,堆得像一座座小山似的,一侧还有许多成卷的布幅,和一只只的箱子。奏折自然是官员的,那些布幅则是一些团体组织的签名,箱子里则是各地民众的请愿书。

  

  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主题,人们要他们的皇帝严惩卖国贼李鸿章,杀之以谢天下。

  

  自从亲政以来,光绪帝满腹雄心壮志,立誓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好皇帝,他第一次感到当皇帝不好玩了,而做一个名垂千古的皇帝太难了。

  

  李鸿章能杀吗?

  

  不能,因为皇太后不同意,何况李鸿章还会说,我签订卖国条约不是我决定的,是皇帝下旨准许的。

  

  光绪是个正人君子。

  

  他虽然讨厌李鸿章,签订条约也不是自己的主意——是太后定的,可是命令却是从自己的手中签发的,杀了他,自己将非常内疚,因而他寝食难安,坐卧不宁。

  

  正在这时,太监进来禀报,翁同和翁大人求见皇上。

  

  光绪一听到他的名字,说道:“不见,让他走开。”

  

  那太监感到奇怪,翁同和是皇帝的老师,皇上素来对他毕恭毕敬,这回怎么了?如何提到他,皇上还带着怒气?他犹豫了一下出去了。

  

  光绪在太监出去后,感到前额处隐隐疼痛起来,忙取来了镜子照着看看,那里有三道伤痕,渗出了淡淡的血来。

  

  他愤怒地一跃而起,攥拳嗔目道:“你这恶妇太狠毒了,敢抓我的脸,朕是至高无上的皇上,你的胆子太大了,朕杀了你,朕要把你打入冷宫,朕要折磨你,让你不得好死。”

  

  那么皇上头上的伤痕是怎么回事?皇上怒愤的恶妇是谁?这一切又跟翁同和有什么关系?有联系,全出在老师的那一条不妙的计策上。

  

  事情是这样的:皇帝的老婆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侄女,生的虎背熊腰,又相貌丑陋,像只母老虎,依仗着慈禧在背后撑腰,飞横跋扈,不要说宫中的妃子了,就是皇帝也不放在她的眼里。

  

  《马关条约》条约签订后震动海内外,杀李鸿章的声音彼此起伏。

  

  到底杀还是不杀,皇帝犹豫不决,久久没有定论,前些日子闹腾之后,光绪以为消停了,那知近些日子要求杀李鸿章的声音又高涨起来。

  

  昨天隆裕皇后来了,她表现的十分温柔,光绪感到很纳闷,问她什么事,开始她没有说,只是矫揉造作地卖弄她的柔情,光绪烦厌起来,一再追*下,女人说出了实话,原来她是来给李鸿章求情的,光绪没有表态杀还是不杀,敷衍了两句要她走开了。

  

  她走后翁同和到了,翁同和是皇帝的老师,光绪帝对他无话不说,学生就说了皇后来给李鸿章求情的事情,翁同和素来与李鸿章不合,说道:“这些年来,李鸿章贪赃枉法,不知捞了多少好处,做了多少坏事,他的胆子太大了,一定在背后贿赂了皇后。”

  

  光绪恍然醒悟道:“多亏了爱卿提醒,朕正纳闷呢?为何皇后无缘无故地来给他求情呢?”

  

  翁同和又道:“皇上,此人奸诈无比,老谋深算,手指竟然伸到了你的身边,他又是太后身边的红人,下一步我们推行新法,将是一个大威胁,现在不正是一个除掉他的好时机吗?”

  

  说着时,他看了一眼堆积如山的文档,他知道李鸿章已激起民怨,那些里面的内容都是要求皇帝杀他的。

  

  光绪迟疑了一会儿道:“太后却没有这个意思,只要朕革去他的职位。”

  

  翁同和道:“太后也只是念着旧情,下不了手而已,皇上若是当机立断地杀掉他,必将顺应民望,大快人心,全国人民都称颂您的功德,太后知道了也不会责备您的。”

  

  光绪心中想的却不是李鸿章,此事已闹腾了不止一天两天了,他早已疲沓了,更感疲累了。

  

  他仍想的是皇后,至于皇后求情一事倒没什么,他想的是如何整治后宫,树立自己的权威,不言而喻,要整治后宫就要先打倒皇后,民间有句话叫作:家和万事兴,他们这里虽然是皇宫,其实跟百姓家庭是一样,只要皇帝的权威上去了,自然和和睦睦了。

  

  康有为说过:大清已没有其它的路径了,唯有变法才可拯救自己,才可改变当下的内忧外患的处境,由被动挨打,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光绪想:“那么下一步朕要变法了,就先从朕的的家庭开始吧!那么,怎么才能驯服那个恶女人呢?只要降服了那个女人,朕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什么李鸿章了,荣禄了,都是小意思了。”

  

  唉!这个光绪帝也够悲哀的,竟然把管理老婆当作了头等的大事!

  

  翁同和说完话,等着皇帝的话语,下面却没音了。不由得抬起头来看着皇上,见他晃着头,正想入非非。

  

  他是他的老师,非常了解自己的这个学生,往日上课时他就时常开小差,爱胡思乱想,过去他发现了,可以去指责他,甚至训斥两句,那是以前,现在不同了,学生是皇帝了,不但可以对老师发火,还可让老师的脑袋搬家。

  

  老师只得等着皇上,半天之后,皇帝道:“以前我曾听爱卿讲过一个故事,说的好像一个男人惩治河东狮的故事。爱卿再给我讲讲。”

  

  翁同和领悟过来了,原来皇上没想李鸿章,听他这么说,赶忙又讲了一遍。

  

  三年前老师看到皇上整日里受皇后虐待,很是气愤,为了鼓励皇帝,便讲了一个民间故事来暗示他,故事说的是一个男人受不过悍妇的气,男人又不敢跟她打,便在一日喝了很多酒,酒壮英雄胆,回家后女人又来找事,男人就跟女人动起手来,男人毕竟是男人,真打起架来,女人就不行了,那人打了老婆一顿,自此老婆规规矩矩,不敢再招惹丈夫了,以后那女人竟然还成了一个贤惠的女人。

  

  当时老师讲过了,皇帝下了几次决心,最终还是没敢去做。

  

  现在皇上要变法了,决定先从宫中开始——惩罚皇后就是变法的起端,老师又复述了一遍这个故事。

  

  当天,光绪喝了不少酒,醉醺醺地去找皇后。

  

  光绪从来没有主动来找过她,皇后见皇帝来了,很是高兴,亲热地去迎接。那知光绪一进门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没说几句话,皇后感到不对劲——皇帝是来找茬的。

  

  不过她还是冷静地应对着,等到皇帝要跟随的太监和房中宫女都出去时,皇后感到有些茫然,暗自想道:“他要干什么?要跟我打架。”光绪则想:“一个臭女人,我堂堂的大老爷们,练过武,射过箭,教训你绰绰有余的。”

  

  光绪虽然孱弱,按照皇家祖训,皇帝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习练武术、骑马、射箭,光绪自觉对付一个女人还是可以的。

  

  皇后热情大减,冷冷地坐着,光绪说:“你可知道吗?皇后是不能收受大臣礼品的。”

  

  皇后道:“哀家没有。”

  

  光绪道:“难道还要让朕说出吗?你收了李鸿章多少?”

  

  皇后一惊,自思道:“李鸿章给了我五万两银子的事情,他知道了?”

  

  心中这么想,表面上不显山露水,说道:“没有,你要拿出证据来,哀家给他求情,是因为太后信任他,你若杀了他,太后会不高兴的。”

  

  光绪道:“贱人,你还想在朕跟前玩花样?”

  

  皇后看着光绪目露凶光,不禁大惊,想道:“他从来都是很温驯的,现在不但变成了恶模样,如何还骂起人来了?”

  

  皇后冷笑道:“哀家玩了又怎么样?”

  

  光绪道:“朕揍死你?”

  

  皇后道:“你?哈哈!”

  

  光绪道:“你这个贱人,笑什么?”

  

  女人起身来,走进他一步,小声道:“就冲你的阳痿。”一句话,顿时惹怒了光绪,那是男人的隐私——更是他自卑之处,也是他的伤疤。

  

  他抬手打了女人一巴掌,女人大怒道:“你的胆子大了?敢打哀家?你不想想你的皇帝是怎么当上的?还不是哀家姑妈的恩赐?”

  

  她的话更使光绪气恼,又打,女人毫不退让,二人扭打在了一处。光绪没有想到女人那么有劲,那么凶恶,没打一会儿,光绪就没了招架之力,后来变成了女人打他,他成了一个接受者,最后更是没了办法,只有趴在地上像个女人似的大哭起来。

  

  外面的太监和宫女以为皇帝和皇后同床共枕,行男女之欢,他们倒是听到里面声响不断,以为男欢女爱,颠龙倒凤,玩得欢畅,没人敢去偷窥,更没人敢去惊扰了,直到听到了哭声,方知事情不妙了,一起冲来拉开了二人。

  

  皇帝颓丧地回到了乾清宫,经过一番动作酒劲上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太监们在一侧临时搭了一个小床,服侍皇上睡了。

  

  次日醒来,回思昨夜的事情,只有暗地里大骂了,反正他已习惯了,反抗不成功倒也没什么,不过首次变法就失败了,可是个不祥之兆。

  

  皇上很快从坏情绪中恢复过来,国家大事才是主要的,上书房刚又送来了一些奏折,他一份份打开看起来。

  

  太监来报说翁同和来了,光绪气愤老师的法子不灵,所以不想见他。

  

  翁同和倒很有耐心,在门外等着,仍没有离开,好久之后又要太监来通报,皇上的火气去的差不多了,也不忍心老师继续在外面等着,何况太监说:“翁大人说有大喜事向皇上禀报。”

  

  皇上沉思了一会儿,方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老态龙钟的老师进来了,一改过去的沉稳,步履轻快,脸现喜色,一进门就大叫道:“皇上,大喜事,办成了。”

  

  光绪感到诧异,老师素来不拘言笑,每日一副庄重严肃的模样,今日怎么?

  

  翁同和跪下,光绪冷冷地道:“免礼,什么喜事?”

  

  他还在忌恨老师出的馊主意,不但没有惩治皇后,脸上还被抓了三道,幸亏今日早朝没什么事,天还未亮就早早地退朝了,若是被朝臣们看到了,自己的脸往哪儿搁?

  

  翁同和道:“在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下,已归还辽东半岛了,协议也签署,下个月办理交接。”

  

  光绪一下子站了起来,说道:“好,很好,朕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辽东半岛非同寻常,是我大清的根,那里是断断不能给日本人的。”

  

  翁同和道:“此事俄国出力最大,与德法派了军舰在日本周边游弋,小日本害怕了,不得不签订了归还协议。”

  

  光绪道:“看来,他们的老皇帝去世,朕派王之春去吊唁还是很对的。”

  

  翁同和道:“皇上圣明。”

  

  光绪又道:“翁爱卿,朕派你去看一下李鸿章,看他革职后做些什么?”

  

  翁同和犹豫道:“看他?”

  

  光绪道:“现在既然归还了辽东,李鸿章的事也就到此为止吧!他毕竟是老臣了,辛辛苦苦一辈子,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康有为说得好,大清要振兴,就要变法,李鸿章精通洋务,修铁路,训练新式军队,办工厂,开煤矿,一些路径正是下一步变法的方向,不杀他或许还有用得着的地方;另外他是大清重臣,当下是用人之际,若是争取他支持变法,将大大有利于朝廷,你去看看他,就说朕派你去的,朕知道你们有过节,那点小矛盾比起国家来就太小了。”

  

  翁同和哑口无言,光绪的心思很清楚,他想收买人心,在他危难之时送去些温暖,以备下一步争取到皇帝这边来。

  

  翁同和只得口诉一声:“臣遵旨。”

  

  他出来回府,换了便衣,带了一个家人,往李鸿章的府上走来。李鸿章只是革去了职务,其它的都没有动,住宅自然也是以前的李府了。

  

  到了府前,只见大门紧闭,四处冷冷清清,地上枯叶杂草遍地,很是凄凉,他站在大门口,不禁想起李鸿章得势时的繁华景象,那时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是何等得光耀!老头子伫立良久,感慨万千,暗叹世事的反复无常。

  

  随从正要去敲门,忽听一声高叫道:“卖国贼回来了。”也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声音,话音一落,也不知从哪里突然钻出了那么多人。

  

  翁同和还没有看清楚,只见许多东西漫天飞来,是白菜、鸡蛋、萝卜、菠菜等的东西,顷刻间便将主仆二人埋在了里面。

(https://www.mangg.com/id32492/173647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