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我的美男子 > 第五十六章 梅花拳社

?一

  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武术,这一传统运动项目,在我们县里,并未随时间的推移,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是以更加蓬勃的态势发展着。

  只要你的视线和我们县的地界沾边,就会看到一家挨一家的传统武术馆。

  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全县已逐渐建起武术馆校三十余所、遍布城乡的场子,超过四百个,全县习武之人已逾三十万。

  随着各门派武术馆的落成,启用,面向全国招生,以及武术之乡的盛名,让我们县的习武之风,刮向了全国、飘向了世界。

  在县武协的倡议下,全县十二门派、拳社集资数万余元,在县武术馆大门前,建起了两座武术塑像和各武术门派简介碑群。使其成为武术之乡向外展示自我的标志。

  县城的武术新秀们,不仅在各类武术比赛中争金夺银,还参加了多部武侠电影、电视剧的拍摄。

  武术的发展也使各项国际交流逐渐增多,美国、法国、日本友好代表团来我县观摩武术表演,我县也多次派民间武术团体赴海外交流。这两年间,周杰就带领他的弟子们,两踏日本,听他说,在那他还遇到了已移居日本多年,在当地开武馆的侯志。

  走进武术馆,学习真功夫,体验中国传统武术精神,似乎随着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崇武尚德精神也有所回归。

  我在自己的出生地,继续幸福地感受周围涌动的武气侠风,很庆幸,我从事的主要工作没有离开武术,每日的修炼,一如既往的热爱,是我心中对武术不变的虔诚。

  那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对木子庚是、对我们是、对梅花拳社更是。

  刚到约定地点,就看小九坐在门口,看来是负责签到。

  我们这茬人中,他是一向号称自己有运筹帷幄之谋,决胜千里之能,看来今天是大材小用了。

  进得礼堂,能容千人的大厅已座无虚席,眼光扫过,灰蒙蒙一片,一张张酱紫色的脸严肃中透着英气,从着装和少有光泽的头发可以看出,他们大都来自乡镇村野。

  杜乐滋在第三排冲我直招手,香禅、岚子也已坐在那。

  自落座,就听岚子不断地在发着牢骚:“你看那些人都算老几,坐那一个个跟真的样,有几个代表咱县参加过省比赛。”

  在她说我们参加省比赛时,声音愤怒且很大,我坐在那,感到很不自在,脸也有些燥热。

  对于我们县的武术运动,我不敢自认了如指掌,但据我了解,仅梅花拳这一门,习武者就成千上万,全县十二个门派,习武者几十万。而能代表他们参加省、市比赛的,每年仅十几人而已。

  真水无香。曾几何时,这些武林中的默默者,也曾代表市里组建成农民武术队,在省首届农**动会武术比赛中获团体冠军。并代表全省农民,站到了国家级农运会的武术领奖台上。

  这些孜孜不倦,默默修炼的乡村武者,才是武术运动的底座和根基啊。对于他们,我们是没有资格藐视的。

  其实,恰恰是我们这些武坛竞技中的佼佼者,离县城的武坛遥之又遥。

  我将一贯挺直的坐姿,松弛下来,头也低了下来,虽然发出声音的是岚子,但我倒觉得自己像个因不懂事,而做错事的孩子。

  其实,说“代表他们”都有些寡廉鲜耻意味,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你身心投入竞技体育时,有些东西你是感觉不到的,身在其中的感受和跳出来回望是不同的,你只有跳出这个圈子,才能更真切的体会到武术千古流传的真实:那是一个与竞技毫无关系的民间习武群体和传承纽带。

  竞技?浮华罢了!

  面对黑压压的人群、面对一个个酱紫严肃的面孔,我觉得自己承受不起,他们这些传统的习武者,仿佛千年古柏,默默耸立在那里,而我们,这些竞技武术的得宠儿,就像那林边的枝杈或小草。

  二

  “杨洋、邱果儿、侯志这些人真差劲,他们这些现在吃武术饭的人,才该来捧场,一个个凭老师教的功夫混饭吃,关键时候也不给老师奘个面子。”岚子仍在发挥着不满。

  还有钟超美,他也该来,我在心中默想,不管如今他如何飞黄腾达,他学武的第一步是从这开始的,是从梅花拳开始的,他那飘逸的老教练虽然已在一百零二岁时驾鹤西去,但他留下的梅花拳魂则应是对他钟超美回归的不懈的召唤。

  主席台上就坐的诸位我只有两三位认得,木子庚端坐在主席台上,脸上显示出少有的严肃和成熟。

  我对他太熟悉了,我们从小一块长大,他儿时稚嫩天真面孔、那双永远充满疑问的大眼睛、练拳时排山倒海般的气势,都还历历在目,可眼前的他,已是两腮微髯,双目炯炯,英气勃发了。

  木子庚体院毕业后,分回到县里的唯一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当了体育老师。

  接下父辈们在县城武馆林立的巨阵中创建的梅花拳社、带徒授拳,似乎是他无法推卸的传承使命。虽然在梅派同门中,周杰比木子庚年长,在武术的造诣和倾注度上也略胜一筹,但掌门必须宗室嫡子,而周杰,毕竟是外姓之人。这是传统传承的一部分,无人能谬。

  作为梅派传人来说,木子庚这几年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每年,县里举行的武术“武英杯”大赛,木子庚都积极参与且成绩不俗。

  他不但师承其父的梅花鞭、梅花枪,擅长棍术,还精技击。传统武术的修炼和现代大学的系统理论学习,使他如虎添翼。不仅如此,几年间,他先后制服十余起流氓团伙滋事,受到公安部门表彰和奖励,也跻身县武协主要岗位。

  作为门里人,他一直想改变师承保守的陋俗,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进一步理清传统老架拳理脉络,掰清在口头传递中的讹错,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弥补武术理论空白,其实这也是包括我在内许多武术传承者的心愿,但与他比起来,我比周杰离正统宗室更遥远,所以,远没有木子庚在这方面对传统武术探知的深,文字收集整理方面贡献的大。

  三

  开场了,主持人首先介绍了今天到场的各派长门:大洪拳、二洪拳、少林拳、西阳掌、形意八卦拳、太极拳……全县各大门派均来恭贺。

  接着,张静轩老师走到了主席台,作为梅花拳社的常任理事,致欢迎词,并介绍拳社前期运作情况。

  如今的张敬轩老师,已是国家一级裁判员,重大赛事的裁判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虽然他平时言语不多,但他是老三届,文学功底相当深厚,从梅花拳的诞生、发展、传奇、传人、弟子,到当今梅花拳在地域武林的地位;从武德、武训,到梅花拳的开展、挖掘,一一道来,抑扬顿挫,而且丝毫不用看稿子。

  接着,总结了前期工作成绩和未来打算、拳社章程,并展示了梅花拳社的社徽,一朵绽放的红梅花、围着一个行抱拳礼的图案,黄色衬底,寓意为黄炎子孙。

  在热烈的掌声中木子庚走向主席台。

  今天,木子庚作为梅花拳十五代传人,将登上木派梅花拳长门的位子。对于这个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他显得是这么年轻;对于一个拳派的长门,他也稍显嫩了点,特别是台上列座各位,大多是他的师叔辈,今天他之所以能够站在这,也是这些长辈的维护,他们眼光中放射着关爱,但更多是信任,木子庚站定,先是感谢社会各界,周到而全面,接着感谢武林各派,以及贺电遥祝者,在这,我听到了钟超美、侯志、杨洋的名字。

  末了:“为了中国传统武术,感谢各位!”声音铿锵有力,听得出底气很足,面前的话筒都被震的嗡嗡作响,没有多说一句题外话。

  我想,这不仅仅因为萧规曹随是他一贯的处世的方式,更是因为,他明白,今天仅仅是称谓的承袭,而武功的传承,任重道远。言毕,他低眉含胸,双手抬到胸前,一手握拳,一手掌握。

  没有号令,仿佛听到号令,台上台下,无论辈分长免大家全体起立,默默地向新的梅花拳掌门人行抱拳礼,说实话,我没想到我会有这种感觉,我感到了庄重与庄严,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四

  我们这一茬运动员,当年是县体委统一招募,虽然木老师是梅花拳派,但在体委,他是在为公家工作,我们没有进行入门的叩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我们虽然师从梅派传人,但我们不能算作梅花拳派的门里人。

  我一直认为,任何一种武术门派的形成,都说明它在这个行当中,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点,并可凭其独特的武风,引领人们将传统武脉延续下去。

  而时代,使我们这一茬练武之人,涉足武坛却被传统武林拒之于门派之外。这一直是我不能言表的遗憾,即便如此,我仍固执地把自己当作武林中人,因为从小学直到高中,竞技武术伴随我整个学生时代,虽然我没有在比赛中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这毫不妨碍它成为我生命中最辉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我离开学校、离开竞技后,武术更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在我忧伤和不幸时,它曾经赋予我的力与美,让我在冲拳、顶肘、持剑纵横中宣泄的一身轻松;在我快乐和舒心时,它已注入我生命中的敏与捷,更让我在行云流水般的翻转疾步中,感受到生命的浪漫与激情。

  曾经以为自己已经触及到了中华武术的核心,但今天的活动,却让我觉得自己真的离武术的核心,还有一段距离。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拳社活动,本来,我是带着一种看客来帮人场的心情坐这的,但这氛围,倒使我心中无比震撼与落漠。”岚子终于说了一句像样的话,我想,这不仅仅是岚子一个人的感受。

  最后,木老师上台了,我以为他会长篇大论,对武林、武术、武德,以及未来的拳社发展,博古论今、侃侃而谈,而他,一改往日的严肃,微笑着望着台下,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一张张脸庞,师叔、师兄、徒弟、徒弟的徒弟,以及他们的亲朋:“愧无全才,幸有寸长,我们梅花拳的今日,要感谢各派长门、同道。今我只说一句话,与在座各位共勉:武德的精髓,就是要爱人。谢谢!”说罢,他行了一个抱拳礼,然后点头翩然走下讲台。

  我认识木老师已经二十多年了,虽然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有好多我们熟悉的人,甚至是亲人,经常见面,但有可能终生不会和他深谈,也不会了解他的内心。

  木老师在十年前就被冠以武术家的头衔,且是九段武林高手,全国十大武术名师。并选入《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但,自我小时候,第一次见他的那一天开始,就从未觉得他潇洒过,他的敦实厚重甚至让我觉得武场下的他,有点“笨”。

  今天,当他转身离去的那一刹,让我觉得有一股强大的热气直顶我的喉头,江湖总是后浪推前浪,以他的身体和年龄他是可以不退出的,但他还是选择了离去,那微笑的一瞥、不羁的转身、坚定的步伐,让我觉得时间为他而静止。

  我不知道他心中是否有伤感的情愫,我有,而且我相信自己在木老师微笑的眼眸背后看到了它,这种感觉很怪,我觉得自己是永远读不懂江湖的。

  再一次,我感受中华武术历史的厚重,并深切地感到,支撑这历史的不是我们,是他们,是那些乡间武者,如果说武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承者世世代代熬制供后人享用的一锅浓汤的话,我们,这些曾经或现在竞技舞台上的武者、竞技体育的荣耀,仅仅是漂浮在汤中的几滴油花而已。

  

(https://www.mangg.com/id31896/17237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