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机甲呢?机甲是什么?
首先要说明的是,近期变形金刚系列4火爆全球,但是变形金刚不是机甲,那是一种不同于人的生命体。
那么,什么是机甲呢?
360词条的解释是:即相对机动装甲,大型双足或多足战争机器人。
按起源和风格来说,机甲分为日本系和欧美系。日本的机甲纯粹是为了画动画,机甲是“像人一样的机械”,浓郁幻想色彩,机甲要科学?这一点他们根本没想过,或者说画动漫的人根本不懂。比如日系机甲大量使用激光剑这种伪科学的装备。
欧美系体现的是“像机械一样的人”,轻科幻,硬朗的机械风格,严谨扎实的结构体系,有浓郁的重机械的力量美感。
本书采用的机甲体系主要是这种欧美体系的机甲。用写实的基础表述机甲这样的科幻物。
其实按照汉语字面的解释就是对机甲很好的描述:机甲——机械动力装甲!但这样说显然太笼统,坦克和装甲车也可以说是机甲了。
所以人们给机甲制定了一些标准,一般来说,要满足以下四个特点中的两到三个就可以判定为机甲。
第一,步行双足或多足。
第二,腰跨关节可转向。
第三,具有载人控制舱。
第四,手臂可多向活动。
二机甲的构成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机甲,但机甲主要由哪些系统构成的呢?
一般来说,机甲由内系统和外系统两部分,共十个子系统构成。这些系统是:能源系统;传动系统;骨骼系统;装甲系统;武器系统;插件系统;感知系统;总控系统;操控系统;维生系统。
具体的每一个系统的构成、特点和功用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一下。
本书中的机甲也基本按照以上系统来写。
三机甲的优势和缺陷
这也是我想重点说明的地方。
也许有些朋友看过一些以机甲为主角的书,里面的机甲那叫一个神武不凡!远程犀利,近战无双,天上地面星空,到处都有机甲的身影,甚至星际大战中,由铺天盖地的机甲来决定战役的胜负!这些机甲能量永远也用不完,弹药无限,速度能追上星际战舰,能侦测,能突击,能隐形……
我去,这不是机甲,是神甲好吧?
自己想想,可能吗?
在地面战斗,就要受重力和地形的影响。在近地空中战斗,就要考虑重力和空气动力的影响,用一台机甲和一架固定翼战机进行近地的空中格斗,真是……太有想法了。
还有一种机甲文就是各种机甲格斗的比赛,先在网络上比,然后在学校间比,再在地球上比,星系中比……这种文的确有些爽点,但不是我的菜,我不会那样写的。
实际上,机甲的攻击能力、防御能力、机动能力是三个矛盾的统一体,为了提高其中任何一项指标就必然要削弱另外两项的性能。比如,为了提高防御能力,就必然要从整体上增加机甲的重量,则机动能力受到影响,或者减少载弹和武器强度;机动能力的提高,在与其他武器装备等价技术对比下,只能是通过增加体积和重量来实现,这样又会影响到装甲和武器的载荷;攻击能力的提高同理。当然同时提高三项能力的办法也是有的,那就是适量增加机甲的体积,同时也带来受弹面积增大的弊端。因此,必须寻三者之间的良好结合点,才能发挥出机甲的综合能力。
我们先说说机甲的缺点。
首先,机甲最大的缺点就是“人形设计!”大家可以想想,在战斗中人们射击时会选择趴着,冲锋时要猫着腰,为什么,减少着弹面。潜水艇在进行水下格斗时,如果将自己的侧舷暴露给了对方,基本就输定了!所以着弹面过大,这是机甲不可回避的硬伤。
其次,机甲的第二大缺陷是操作复杂。我详细说下这个问题。一般发出操作指令的方式可以分为按钮式(键盘式)和操控杆式,按钮式的优点是简单快捷,指令明确。比如本书第二十六章降落伞的启动和抛弃,必须是按钮式。
但按钮式的操作过于死板,一个简单的屈膝动作,按一个按钮,曲多少度?用多大的力量?屈膝动作用多少时间完成?不同幅度的屈膝用不同的按钮?
这个时候的操作就要用到操纵杆。见过装载机和挖掘机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些机械作业时都是用操控杆来进行,实际上,汽车方向盘的操作也是操控杆。
但操控杆也有致命的缺陷,用操控杆来控制挖土机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用来控制机甲躲避炮弹或者进行格斗,那漫长的控制行程,慢腾腾的响应速度,早死翘翘了!
所以关于机甲的控制部分,就是机甲最科幻的地方,写机甲文谁都避不开。比如本文的智脑控制,拟态控制,混合控制等等……
而关于控制指令的响应速度问题,大多数机甲文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呵呵,呵呵……
想想现在最牛的汽车,从零加速到一百要多长时间,这段时间够机甲毁灭几次了!其实机甲的传动一样离不开液压推进系统,杠杆(连杆,曲轴等),齿轮(变速箱),万向节;助力关节以及一些电子部件(触点或无触点驱动电机,电磁阀,行程开关,电力离合器等等),从指令发出到各部件的响应到完成最终动作,都是需要时间的,哪怕是“最高端最科幻”的脑波控制!
控制响应是机甲不可回避的一个大问题。
所以机甲操作的复杂和难度决定了机甲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度。
然后,机甲还有续航性,装弹量,适用范围等等缺陷。其实任何武器装备都有自己的作战半径和作战强度,这里不多说,只谈一下机甲的适用范围。
首先排除近空,机甲的重量以及其设计没有丝毫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就决定了近空不是机甲耍的舞台。就像我们常说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即使有辅助滑翔翼的机甲也只适合空降,而不是在近地空域战斗。哦,别给我说什么变形,那不是机甲,是变形金刚。其实变形金刚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它们不用考虑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其次地面,地面就会有多重地形的问题,在开阔地域(平原类地形)的战斗中,机甲的着弹面过大的毛病暴露无疑,是各类型穿甲弹的靶子,基本没有用武之地。适合机甲战斗的地方是复杂地形的山地、丘陵等地形,但最适合机甲的是城市!如果不是以毁灭为目的的话。
最后星空中,零重力为机甲提供了舞台,但是专门为星际战斗准备的星际战机无论是在速度灵活性攻击力等方面都比机甲更有优越性!更关键的是,星际战机的造价远远低于机甲。所以机甲不会成为星际战斗的主要战力。但我们知道,星际战斗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星际母舰和装有大口径主炮的星际战列舰,在星空中,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太空堡垒,而夺取或者守护这些堡垒的最后一道战力,就是机甲!
同样,适合机甲的还有诸如星空城市,太空站等等。
那么,机甲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这从机甲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作为单兵武装,它有装甲,有机械控制,相对于单独的“人”来说,拥有了机甲,就等于有了更强大的火力!速度更快!抗打击能力更强!让操控机甲的“人”变得更强!
如果拿机甲跟自行多管多控炮台比火力,跟重装坦克比装甲,跟战机比速度,跟六足战斗堡垒比战场控制力……,机甲谁也比不过!
机甲的优势是跟“人”相比的,装备了机甲,就能让人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更强,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更强!机甲要以人为本!
将战场中某些只能由人来完成的危险任务,交给装备了机甲的“人”来完成,这才是对机甲最正确的使用,也是机甲的使命。
这是我对机甲的理解,也是本文对机甲体系描写的一些原则,文中有一些内容是网上摘录,大部分是自己写的。看在我这么认真的份上,大家还是给我投些票票花花吧。
另外,相对于机甲体系,本书还有一个修炼体系,过几天另写一篇介绍。
(https://www.mangg.com/id31873/172116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