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段睿率军抵达太原郡郡城晋阳(注1)。
由于太原郡各地还散布着黑山军的部众,段睿派遣洛羽率领射声卫一万人驻扎在祁县、京陵、中都一带,又派黄忠、赵云率领长水卫、骁骑卫四营骑军六千人在外围巡卫,打击流窜的黑山军。
抵达晋阳城的部队只有张辽部一万人和许褚所统领的虎贲卫一万人。但是相比于段睿的军势,晋阳城中的黑山军不过五千人左右,且战力不强,而传回的情报说,城中的粮食只够支撑一月。
“只要包围城池,不需要攻打,就可以等待城池自行陷落。”段睿率领数十骑绕晋阳城巡视一周,得出围城的计划。事实上,晋阳南临晋水,西依龙山,地势险要,且拥有高大的城墙,的确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强行攻打势必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这是段睿不想看到的。如今张燕率领的黑山军主力被绊在冀北,一时回救不得,围城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
于是各部在城的四方设营,城池被围的水泄不通。
十日后,从冀州传来消息:张燕已和袁绍停战,急急率军从井陉口返回太原。
“既然黑山军主力回来,那就在此地将敌人全部歼灭!”段睿意气风发地说道,“就像去年的北原之役一样将敌人击败。”
他率主力兵马沿晋水北上,部署在平原上,只留张辽部一军步军驻守在晋阳的北方,防止城中兵马出城与张燕合击。另外还从附近紧急调来了一营骑军。
“敌人来的迅速,与往常大不相同。”郭嘉隐隐有种不安,但是却说不出问题之所在。的确张燕这一次如风一般迅速地赶到晋阳之北,而与情报传到的日期仅隔了一日。
“这不足以为奇,肯定是张燕早先便和袁绍密约好了,才能如此迅速地撤兵。”段睿轻哼一声,“兵法云: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我们以逸待劳,何忧不破敌?”
情报上说张燕率领的兵马约有两万,背靠高山布阵。其右翼向西南延伸,似乎有意与晋阳城池沟通。
“密切关注敌军右翼的动向。”段睿派出数批哨探侦查。
事实证明他的感觉很是敏锐,敌军有两千余人向南移动,方向赫然指向晋阳。
哨探很快将这一发现报告段睿本阵。
“机不可失。速命令左翼张辽率军进攻敌军右翼!”
张辽得令之后,即下令左翼出击。
左翼出动之后,连带着护国军全军都向前移动。
就在张辽率军以迅猛之势攻向黑山军右翼的时候,那两千余向晋阳移动的黑山军突然调转方向,转而进攻张辽部的侧翼。侧翼的弓弩手来不及射击便被黑山军冲进突破了阵型,这两千人像一把尖刀一般插进了张辽的军阵之中。
“稳住!”张辽眼见着黑山军攻了进来,手持长矛亲自向后阵御敌,一面下令部队后退。可是在部署在两翼的各曲的弓弩手遭到了敌军突然的进攻而损失巨大,部队的攻击力大为削弱。张辽部本欲包围黑山军的右翼,如今却被敌军所包围。数千步卒被围,尽管张辽竭力恢复阵型,想全军而退,但是希望很是渺茫,在敌军凛冽的攻势下,往往刚刚拉扯起来的阵列立刻被冲散。
而其余各部的进攻也遭到了极大的阻碍——黑山军背靠着山,此时居高临下以弓箭对付护国军,任骑兵如何突击,都无法突破敌军的阵列,黑山军背倚靠大山,岿然不动。
张辽部被围的消息传达本阵,段睿当即下令进攻的各部后撤,而从中军抽调人马增援张辽:“一定要将张将军救出来!”
不久之后,情势再次陡变——一直以来在山下保持守势的黑山军主力突然出击,向段睿的中军发起猛烈的进攻。黑山军此番的突击如同疾风骤雨一般,士卒们一个个一声不吭,只是拿着刀枪一味地猛攻,就像来自地狱的修罗。段睿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威压感。
有三骑从乱军之中冲向段睿的本阵,立马被守护本阵的士兵拦下,长戟将马上的兵卒刺下,那人倒下时瞳孔睁得很大,向本阵这边看来,一股怒意直摄人心。
攻向段睿本阵的敌军越来越多,而段睿的兵马由于数量不足而愈发地分散。这其中,应该也有情报不实的缘由,照这个情形,黑山军的数量起码有三万上下。
“主公,本阵已经暴露,请赶紧将本阵移往安全的地方。”郭嘉如此劝道。
段睿站起身来,看了眼帷幔外近在咫尺的交战,不再犹豫,跨上侍从迁来的战马,将本阵移往右翼。
而本阵移到右翼,则意味着左翼完全孤立在敌军的包围之中,张辽所部约五千人就像一叶扁舟,陷在如茫茫大海的敌军包围之中。
“主公,我的部下探明张燕的本阵就在前方的土丘上!”许褚急匆匆走进新设好的本阵帷幔中,段睿刚刚坐下,听闻此言立刻站起,命令许褚率领骑兵突击张燕本阵。
要想救张辽,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进攻张燕的本阵。
许褚手执长刀,率领百余骑向张燕的本阵攻来。黑山军已将几乎所有的兵马派上前线,本阵疏于防范,许褚的百余骑挥舞着长刀冲来,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张燕的本阵击溃,张燕仓皇逃窜,其各部的攻势也渐渐缓和下来。
到了下午,平原上升起了早春尚未褪尽的寒气和战后惯见的血腥味。
张辽最终得以突出重围,但是所部五千人几乎丧失殆尽,段睿的中军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黑山军就像被逼到绝路的疯狗一般……”段睿写给荀彧的信上如此描述。
在此战中阵亡的护国军多达近七千人。
而黑山军也因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阵亡的人数同样有近八千。
“此次敌军占据地利,且人数上极占优。”郭嘉总结失败的原因。
张辽也说道:“敌军士气正盛,我军深入敌境,形势不妙,不如暂且退军。”
段睿的脸上神色已经恢复了往日在军中的毅然:“岂能稍有挫折就畏怯。尽管今日失败了,倘若能在败军之后仍能在此地和敌人相持,于整个战局来说便不算败了。”
传令兵星夜赶往南边,洛羽率领射声卫一营步军北上。而赵云也率领骁骑营骑军赶来。
这天晚上,护国军各部均遭到黑山军的袭扰,时而有人在黑暗中向军营射箭,或是鼓噪呐喊。
五更天时,黑山军趁着未褪的夜色向晋阳城北的护国军营地进发。
当段睿向那里派出援军的时候为时已晚,城中和城外的黑山军里应外合夹击之下,城下的护国军大败,折损千余人,败逃回来。
就算这样,段睿仍然没有撤军。他坚持认为此时撤军就是败了,一定要和敌人抗争到底。
“敌军如虹的士气不可能维持多久。”段睿是这么考虑的。
而晋阳之败也很快传到并州北部各地,形势对黑山军显得有利,护国军的粮道经常遭到黑山军小股部队的袭扰,转而负责粮道守卫的黄忠为此头疼不已。
坐镇邺城的荀彧发来书信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听闻太原战事不利,请主公暂且忍耐,还师邺城。”
段睿不予理睬,派人将郝昭召回中军。
“黑山军正在各地鼓吹战胜之事,此时就算指示敌军内部的细作发散消息也没有多大效果。”赶回中军的郝昭说道。
段睿默然看着地图,不发一言。郭嘉坐在一旁,默默看着段睿,如今的局势他仍要坚持不退兵吗?
“也许可以让那些豪强出些力。”郝昭想了想说道,“虽然他们目前不会出兵,但是可以引起敌人内部的骚乱。”
在郝昭的活动下,一连数日,在太原北部的晋阳、榆次、狼孟、盂县等城,每到傍晚,便会燃起红色的狼烟。这引起了黑山军极大的恐惧。
“这都是敌军的细作所为。”明知这一点,而愈发觉得内部不稳。
而段睿在太原郡内坚持不退兵,也令黑山军心中一寒,因而产生一种护国军是无法战胜的错觉。
正如段睿所判断的那样,黑山军起初高昂的士气在数日之后便冷却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对护国军的坚强产生畏惧。
在对阵二十日后,护国军的粮草日益短缺,而黑山军一直采取守势。在这种形势下,段睿将大营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用的物品都予烧毁,不留给黑山军一点东西,威威风风地撤退回去。
注1:春秋末,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晋水北岸,悬瓮山东侧修筑晋阳城,周六里。
;
(https://www.mangg.com/id31656/170036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