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再说今日的鲍山,从古至今可谓是当地名山。引得历代文人为之咏赞,后人创作的《隋唐演义》中有这样的记载:单雄信、王伯当、李玄邃三人临淄放辔西行,来到鲍山,乃管鲍分金之地。举头一望,只见:山原高耸,气接层楼。绿树森森,隐隐虎啸;青扬袅袅,飞目送鸳啼。真个是为卫水兮禽翔,鲸鲵踊兮夹毂。
北宋曾巩有《登华不注望鲍山》诗云:“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似茅戟,心中那得叔牙城。”。古版的“齐烟九点”包括鲍山。
清朝郝植恭在《游匡山记》中曾云:“自鹊华以外,如鹊山、鲍山、崛山、粟山、药山、标山、匡山之属,蜿蜒起伏,如儿孙环列,所谓‘齐烟九点’也。”。
清人李齑《鲍家山》诗亦云:“村舍落霞处,遥遥似倒悬。深林藏白日,群嶂缩青天。夺路泉争捷,行空鸟让先,忽惊彩岫里,出入尽云烟。”。
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李攀龙,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辞官归里,在山前村中建“白雪楼”。取宋玉《对楚王问》中“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意,以寓自身清高,不同流俗。设想当年,此楼当隐于万木丛中,其景幽深佳丽,时称“鲍山白雪”,为历城十六景之一。如今,楼宇早已荡然无存,但山景依然秀丽。
历史进入近代的快车道后,胶济铁路从山脚下穿越而过,给济南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驻足鲍山之巅,瞭望济南城南,这里早已成为济南市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济南钢铁总公司的总部和家属住宅区的所在地,另两大国企: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亦尽收眼底。
今天,若在山东省城济南旅游,若说文化底蕴最丰富的地方,则首推济南炼油厂和济南钢铁厂之间的鲍山了。
今天的鲍山,一扫昔日附近村民滥采石灰石,就地烧石灰,环境非常差的历史。1992年,济南钢铁总公司同地方政府签定了购买管理权的合同,主动承担起绿化鲍山的重任。十多年来,济钢靠的全员参与,树坑都是在岩石上用炸药炸出来的,山上没有土层,全体职工义务背土上山绿化栽植。鲍山绿化在每一个济钢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每年济钢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进行鲍山绿化,先后开穴填土栽植各类树木35万株;铺设引水上山管道,按照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不同建筑风格,建了五组亭廊,建成了总长4000米的内外环山路,修建了7条总长3700米的登山台阶;建成2400平方米的人工湖,2003年又投资300多万元建成鲍山瀑布,瀑布落差38米,瀑布流量每小时400-700立方米,湖面5000平方米,湖体旁边修建了八角亭、及3座石桥,使鲍山公园更加美丽壮观。目前,40万平方米的鲍山已被各种植物全部覆盖,昔日的青石山形成了厚厚的土壤层,公园郁郁葱葱,花草遍地,景色优美,引来群鸟栖息,使区域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善,成为广大职工家属及周边群众休憩、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鲍山东北约500米处的山下,有修缮完好的鲍叔牙坟墓。只见坟墓是一大土丘,高约5米,直径约6米,上面长满了草木,四周有青砖砌成的围墙,高约1米。在围墙外面则是一个青砖垒成的平台,北侧有两尊石兽和一个写有“齐大夫鲍叔牙墓”的墓牌。而在墓碑北侧,便是宽敞的石板台阶。台阶下有一石碑,是济南市人民政府1995年所立,上写有“鲍叔牙墓”和“济南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背面还有有关鲍叔牙的简介说明。
鲍山现已建成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于一体大型公园。济钢集团的十里钢城和高楼林立的宿舍区环绕鲍山,大型人工湖和动物园,飞瀑高悬山崖,清溪蜿蜒林间,鱼翔鸟语美不胜收。同时根据历史记载,修建分金桥、白雪楼等古典建筑,以彰显灿烂多彩的齐鲁文化。鲍山已成为泉城济南靓丽的风景区之一。
走到王家时,天已近中午,
王家留德山吃了午饭,德山深表谢意。房东说:“这不,啥事都要讲究个缘分吗嘛!谁让我们俩的先祖有那么深的交情呢,人要是真的地下有知,他们也会为我们高兴的。”。德山走时,给王先生20个大钱做为酬谢,但王先生说什么也不收,彼此还闹了个半红脸。最后,王先生说:“你实在想给钱的话,那就等你或者你的子孙们发了财,回家祭祖时,来看看我就行了.”,接着又开了句玩笑:“到时多拿点东西来不是什么礼都补上了嘛。”,随后,又补了一句:“这年头,日子还真不好过,说不准,过一段时间,我的家人也要闯关东呢,到时要是去了你去的地方,不就一切都了结了吗?我这也是在为子孙们栽树啊!那样的话,我今天做的这点事还真的挺划算了。”,说完哈哈大笑了几声。
紧接着,这房东还告诉了德山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自己姓王,他家这支当年的祖先,曾是叔牙公的舍人,在叔牙公去世后,由于敬仰叔牙公的为人,就搬到了这鲍山来住。看这里山清水秀,没人居住,又清静,与世无争,还能陪着叔牙公,于是就世代住在这里了。再后来,由于住在这一带的人多了,我们这些后人也借了先祖的光,人们便把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叫王舍人街了。”。
房东呷了一口茶,说道:“你是叔牙公的后代,我是当年王舍人的后代,也是该着了,这真是我们两家的缘分啊!”。
德山一听,急忙拱手作揖,连声激动的说:“缘分,缘分啊!我们虽是一面之交,没有像叔牙公他们那样有过同生死共患难的交情,但先生祖先的仗义,让我感动,先生的义举更让我没齿难忘,大恩不言谢,但愿我们以后还能见面。”。说完两人依依惜别。
回到货栈后,伙计们还没有回来,德山按照走前伙计们告诉他的地址找伙计们去了。
长话短说,一切停当后,鲍德山和伙计们在天擦黑的时候回到了货栈。
德山和伙计吃完晚饭后,草草的给马喂了喂头遍草料就睡去了。说到这里,有的人不免要问:这马拉大车可是需要体力的,怎么这样草草的喂马呢?这不是人对马的虐待吗?
看官也许不知,从前,这喂马可大有讲究,有经验的饲养员或者车把式,在马干了一天的活后,为了让马能身体强壮不落下毛病什么的,第一遍不会把牲畜喂的太饱,往往采用的是细水长流的方式,同时,为了让马能在第二天上路走的快,拉车有力量,晚上的头两遍草料不但不能喂的太多,而且间隔时间又一定要很长。直到要上路前的半个时辰,才把马喂得饱饱的,这样不但能让马抗饿,拉车走路或干别的什么活的时间长,并且这马经过了半个多时辰的消化,也不能因刚吃完草料就上路而使马作病,于是,往往在临上路前的这遍喂的才是最饱的,并且马吃的粮食,也就是俗话说的马料,也相对前面喂马的次数要多得多。
为了感谢车主,德山主动承担起了喂马的活计。
一夜无话,又是鸡叫二遍时,德山他们赶着马车向张店出发了。
二天后,德山和伙计们回到了张店。
回到张店的鲍德山,一边养着受伤的身子,一边做着闯关东的准备。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老秋,德山的身体渐渐的得到了恢得。北方的秋天,真的忙得要命,这一年的秋天,德山由于不太敢干过重的木匠活,多数时间便用在了帮工上了。今天帮西家收苞米,明天可能就是东家割谷子、收高粱什么的。这些活,和木匠活比起来,所用的力气,对于鲍德山来说,真是天壤之别了。用工的人家,多是一天供两顿饭,遇到哪家心地和善的,也会多少为几个工钱。当别人给他工钱的时候,他总是说:不要了,我又不是特意来打短工的,还不是为了在家养伤吗?这在家呆着也是呆着,出来干点活,一能散心解闷,二能活动活动筋骨,再说你们能一天供两顿饭,就已经是帮我了。”。
这一年的冬天,鲍德山没敢出去做活。只是在有人找他做活时,他告诉那要做活的人家,到哪里找谁合适,用今天的话说,是给人家当“二传手”了。同时,自己也在做着闯关东的准备:时常到街上买些木工工具,如各种型号的凿子、刨刃、锯条、锉等等,一狠心,又多置办了一把锛子,主要是怕到了东北,地广人稀的,听说那里的集市很少,生怕一旦工具需要更换时不及时,既耽误工期,自己又少挣钱而着急上火。
德山媳妇,也是忙的脚不落地,有空时就忙着纺线织布,听说东北好是好,就是天气太冷,棉花生长的不好,后来进一步打听,说:只有辽东半岛的棉花长势还可以,其它地方的棉花多是只打苞而不开花,质量与山东的比,自然差的很多,尽管当地有到山东收购棉花的,但是要贵很。
某一天,德山和媳妇一边干活,一边商量着如何去关东的事。
德山说:“听说,闯关东的那些人,有走旱路的,主要是咱山东西部靠近河北的那地方的人。怎么去的都有,有赶着车去的,有走着去的,挑着担子,也有推着独轮车的。路上逃荒的人不断捻儿,为了防止有人抢劫,官军经常在路上和各驿站间不停的巡查,还是很安全的,就是赶路的时间太慢了。”,说到这时,德山停了一下,看了看媳妇的脸,接着又说上了:“我还听说,咱山东东部沿海一带和江苏等地以南的人,都是走的水路,走水路的这些人,多数是从烟台或者是在龙口坐的官船,也就一夜的时间就摆渡到青泥洼了。官船是免费的,但只让坐人,不让带行李,别的更不用说了。最近,听说闯关东的人越来越多,官船运不过来了,准许民船摆渡了,但是这民船是要自己掏船费的,好处是让带一些行李和其它的用品。但是有人说不太安全,怕遇上黑船,杀人越货的,你说,我们怎么走呢?”。
二人商量着,做着闯关东的初步打算。
(https://www.mangg.com/id31416/176492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