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风中舞风的人 > 第一部 寻风 7

?

  鲍希花和鲍德山听了这话,心里的石头彻底的落地了。这鲍德山也是挺机灵的,他和李家的孩子早就吃完饭了,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李掌柜和父亲说着话。听到李掌柜让他明天接着做家具的话后,站了起来,走到桌前,说:“李叔,这么多年没见到你了,我给叔满杯酒,权当是借叔家的酒给叔接风了。”,说着,拿起酒壶,给李掌柜和父亲斟满了酒。把这李掌柜和鲍希花乐的,一个劲的说:喝,喝,多了也得喝。鲍希花说了句:“这小子还真会借花献佛呢”。这杯酒下肚后,李掌柜大声说:“来,老三,你也给你鲍大爷和我满上,有点眼力见啊,德山给咱家做家具,你大爷来咱家喝酒,你怎么也不主动点,有点不太对了!”。李家老三又给他们倒了一杯,这时的两人真的有点高了,连说:“喝,喝,这杯是要做新郎官的给倒的,多了也得喝,粘点新郎官的喜气。”。说完话,两人又一口喝了进去。只听“啪”的一声,再一看,原来是李掌柜在拍自己的脑门,边拍边自言自语地说:“想说啥了呢?,咋忘了呢?”,“你看我这记性,可能是喝多了吧,哦!”,李掌柜往肚里吸了一口气,一会又吐了出来,“哦,想起来了,”,说到这里,李掌柜的声音大了起来,“我还在张店定了一台大戏,初十白天来,十二吃完贴午饭再走,咱乐它三天,到时咱在院子外头,临时搭个棚子和台子,这大正月的,天也不那么冷了,让咱这村子里的人跟咱一起乐呵乐呵。”。鲍希花说“好,这可真好,咱周村,可挺多年没人请戏班子了。”,说到这里,鲍希花口“嗨”了一声,接着说:“都是黄河和这帮捻子给闹的,许多人家这么多年了还没缓过元气呢!也就掌柜在外面做买卖吧,要不,孩子结婚这事还真的不好办呢!”,说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句话说得李掌柜眉开眼笑的,一个劲的摆手,谦虚地说:“哪里!哪里!”。

  由于是初冬,家家都没啥要紧的大活,同时,也是这李掌柜离家太久了,这顿饭,李掌柜和鲍希花吃的可够长的了——足足有一个时辰。吃完饭,鲍希花客气地说:“掌柜的这些天太累了,早点休息吧。”,说完,便准备回家。这李掌柜自然的又是一番礼让,让家人沏茶倒水,鲍希花坚决不允,并且嘴里一个劲的说着:不早了,不早了,客走主人安之类的话。李掌柜拗不过,说了句:“听大哥你的了。”之后,鲍希花和鲍德山一前一后,说着话,回家了。

  第二天,鲍德山,还像往天一样,又早早的来到了李掌柜的家。由于这次做的是大活儿,一个人有点不那么得力,鲍德山对李掌柜说:看看掌柜的可不可以让他找个帮忙的,一来干起活来顺手,二来还能加快点进度,这样还能让掌柜的家人减少侍候他的功夫。这李掌柜在外面的时间长了,自己家也还开着买卖,甚是理解别人的心情,说道:“德山,你说的我懂,这做大件,是得找个帮手,叫带锯,做卯榫的时候,你好掌锯,料大,俩个人也好抬好弄的,这事行,你自己说了算,是你找还是我找?”,德山说:“叔,你家染坊不是有半拉子木匠吗?找一个干活诚实的就行了。”。

  就这样,做大件的活儿开始了。

  这家具的制作,小的呢,能使用边角余料,不浪费原材料,干活也相对省力,但往往是费时费事,做出来的家具,小巧玲珑;这大的呢,尽得用好料、成料,做时相对费力,尤其是那全部木面的大木柜和箱子,一是要把木板的缝胶好,好的师傅,胶的板子能几十年,多到几百年也不会有破裂的;二是整个正面得用刨子推光,就这一样,就足以看出木匠师傅的功夫,推刨子时用力要猛,还要均匀,否则推出来的木面就会不平了,做出的家具,晚上在灯光下一照,显得凸凹不平。

  不用细说,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鲍德山做出了一全山榆面的大木柜和一对和大柜差不多大小的箱子,不过这箱子的下面是带架子的,这箱架子做的很是讲究:整个箱架和门子,全是用的家榆树做的骨架,然后在上面粘上了一层很薄的、不到筷子头厚的黄玻璃木的面,门子里镶着绘有各式图案吉祥如意的瓷砖,门上安了一副金黄的铜钌铞;用红柚木做了几案和椅子,只要是露面能让人看到的地方全是李掌柜带回来的上等的好料,清一色的搓色功夫,亮油刷完后,本色的木质纹路全显的清晰可人。这搓色的活是既经济实惠,又漂亮,以前李掌柜看过别人家的家具是这种样式的,只是听说,但不知怎么个做法,这次是亲见了,原来这做法这么好看,还这么省钱呢,心里这个乐呀!一个劲的在心里说: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所有家具完工后,李掌柜自然又是请客。不过这次他请的可不是鲍希花一人了,还请来了鲍希花的两个弟弟,又特意提前两天捎信,把在张店的老三的老丈人也请来了,表面是说,自己在外这么长时间了,自己没在家时,只是通过书信就把孩子的婚事给定了,两家大人平时来往的少,这回趁着他在家的当口,多沟通沟通,实则是让孩子的媳妇家的人看看孩子结婚的家具称不称心,让人家心里有底。酒席上的一切不再细说,吃完饭后,李掌柜提出把工钱算一算,并且说:也快要过大年了,穷过富过,都得过年呐,给了工钱,各家该买年货好买年货,早晚都得给,晚给不如早给等等的话。李掌柜说不能完全按事先约定的给工钱,最后说了句:“德山年青,以后这就自己在外面闯了,这第一份活,干的太让我满意了,尽管做小件时,说的是帮忙,只供饭,不给钱,但这忙帮的时间也太长了,费时费力的,那些天,咱就不按计件的算了,就按大伙临时雇佣木匠的标准按天数给五天的工钱。”。鲍希花和鲍德山说什么也不让,坚持着说:必须按当初怎么说的就怎么做,但李掌柜不管德山爷俩怎么说,就是不同意,并且说了一些你们是看不起我吗等等的话,双方僵持不下。最后李掌柜给鲍希花将了一车,说:“你们是嫌我给的少了?你家虽说不缺零花钱,但这做手艺,和我家开染坊能比吗?我们两家事先约定的,和给工钱是两码事,那是先小人后君子,按我说的做,我们两家都是君子的,我给德山五天的工钱,外人知道的话,我们两家多有面子啊,你们就不要坚持了。假设觉得不好意思,欠着我的人情,那还不好办吗?正月,老三不是就结婚了吗?到时你家多花点不就行了吗?这样咱两多有面子啊!就不要和我争了。”,说完这话,李掌柜又接着说:“老三结婚那天,德山也得来呀,我还想在送亲的人的面前好好的显摆显摆给咱家做家具的师傅呢!再说,红白喜事,不怕人多,到时都得来”,说完把目光扫向了德山的两叔叔。德山的两个叔叔明白李掌柜说话的意思,都说:“都来,都来,别人家咱也都去,更别说是这了。”。最后工钱就这么敲定了。

  鲍德山一行四人,回到家后,各个脸上泛着红光,大伙一同来到了鲍希花的房间,坐定后,大人先把鲍德山夸了一通,接着说起了近期的打算。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了很长时间,后来,德山母亲说:“说了半天了,就一件事没说。”,鲍希花说了句:“看把你能的,你说吧,哪件事落下了?”。德山妈说:“李家老三结婚,到时都得喝喜酒去,我们大人倒行了,去年都添了新衣服,可德山不行啊,德山这些年,尽拣大人的剩衣服穿了,这回说什么也不行,得给德山做新衣服。说不准,李家娶媳妇那天,送亲的人里,有人看上我家德山了呢?”。德山妈说完话,自己抿嘴笑了。德山的三叔忙说:“对,这事说的还真对呀!可不是吗,总有大嫂说的这种事的,有的媒婆,还就爱在这时给人家送亲呢,最爱留心这样的事。咱家德山到时候,还真得好好的打扮一下,过年就十九了,也该成家了,在咱这一带,像德山这么大,没成家的可没几个了,再不成家,过了二十可就不好办了,虽说有个手艺,人也很好,但不知底细的人,会说长道短的,给我们家生出是非来。”。

  转眼就到了正月初十,年味还未散尽,这李掌柜家就开始张罗儿子结婚的各项事宜了。

  村子里的人,这个时节正是闲着没事的时候,帮忙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了。虽说李家雇了一些伙计,人手挺多的,但孩子结婚这样的大事,还是显得忙不过来。李掌柜让伙计把自家能用的东西清点了好几遍,并且详细的看了哪些够用,哪些不够用的。家人清点后,逐项向李掌柜做了汇报。忙了半天,李掌柜觉得这样自己一人忙活,有点乱,再说真的实在是事太多,这样怎么能行呢?想了想,原来是自己忘了找一个大伙说的支客人了。心里有点觉得不太是心思,正在这时,看到鲍德山和他的父亲、叔叔们过来了,急忙过去打招呼,并且说了声:“你看把我忙的,我都忘了找个支客人了,都这时候了,你们说找谁行啊?我没法支使这些来帮忙的人干这干那的。再说了,我离家这么多年了,谁帮忙干啥最适合,我都不知道。”。鲍希花忙说:“掌柜的,不要急,这人嘛,咱身边就有。”,说完指了一下德山的三叔鲍希荣。并说,这几年,咱村许多人家的大事小情,多数是他帮的忙。你别看他不识几个字,就会算算帐什么的,可是,这些年在外面干活,经历的事多,自己又用心琢磨,这说说唠唠的还真行,掌柜的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鲍希荣对李掌柜笑了笑,说了句:“掌柜的,你就瞧好吧,我保准能让大伙乐乐呵呵的把老三这事弄得亮堂的。”。说完,便扯着噪门子喊开了:“我说来帮忙的,都过来,到我这来领活啊!”。帮忙的一听有人喊领活,便主动的向这边聚拢来。

(https://www.mangg.com/id31416/168698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